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八十一章 诸将入觐

第八十一章 诸将入觐

2025-04-03 08:01:12

接见的地点,放在行宫一层大楼梯东首边的一个大房间内。

行宫的房间,暂时都未命名,这个大房间,估且名之为东厅。

东厅是整个行宫最大的一个房间,当初设计的功用,就是拿来给皇太后接见臣下和贵宾,或者举行小型的仪典,算是行宫的正殿;办个舞会、欣赏个文艺表演神马的,也很合适。

其宽敞几与紫禁城养心殿的明殿不相上下,高轩则犹有过之;两宫皇太后平时接见臣下的东暖阁,就全然没有法子比拟了。

东厅的装修,关卓凡很参考了英国的白金汉宫一番。

东厅分正厅和偏厅两部分,偏厅为入觐者等候召见之处,翻版白金汉宫的绿色画厅——只是墙上暂且没挂什么画;正厅则翻版白金汉宫的王座厅——主色调为白、金和玫瑰红,高耸的穹顶,藻饰繁华,四角和中央,各垂下一盏大大的水晶吊灯,五盏巨灯光华大盛,照得整个大厅愈发富丽堂皇。

正厅北墙之前,居中三级丹墀,覆以玫瑰红地毯,上设御座。

不过,这张高背御座,是西洋样式的,圣母皇太后坐在上面,觉得比紫禁城那些四边不靠的宝座,实在要舒服得多。

御座前方,上悬黄纱,这个格局,就和紫禁城是一样的了。

丹墀左边,李莲英执拂;丹墀右边,玉儿持扇,双双侍立。

呃,这个就——一班轩军将领,觐见的时候,这一太监、一宫女,看在眼中,个个以为理所当然——戏里不都是这么唱的么?事实上,这是绝无仅有的安排。

臣子觐见,如果只是礼仪性质,比如陛见或陛辞,殿阁内会有太监侍候,但都是远远地呆在角落里,绝不可能站在御座的旁边。

如果是叫起——正儿八经地讨论政事,原则上,太监是不能够呆在屋子里的;如果叫的是军机大臣的起,事涉枢密,关防愈加森严,那么太监就只能够在屋子外边侍候了。

至于宫女,是什么时候都不可能出现在这一类的场合的。

两宫垂帘的前期,这个制度执行得相当严格;后期,慈禧独秉大政,这个制度不知不觉就湮坏了。

君臣奏对的时候,亲信太监——尤其是李莲英,出现在御前的时候,愈来愈多。

这也是李莲英能够弄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今天这个安排,出自关卓凡的建议。

他的目的,当然不是要为小李子弄权开方便之门,而是为了给玉儿一个亲眼相一相自己未来夫婿的机会。

李莲英其实是拉来做平衡、当陪衬的——不然,圣母皇太后身边只有一个宫女,就太奇怪了。

关卓凡这个主意,慈禧觉得很是有趣。

再说,这里也不是北京,偶一为之,无伤大雅,就同意了。

当然,这个安排的真实目的,没有告诉玉儿,不然她非羞坏了不可,到时候君前失态也说不定。

不过,即便不告诉她,想来以她的聪明,并不会放过这个可以亲睹候选夫婿形容仪态的天赐良机。

轩军松江军团正、副军团长华尔、张勇,五个正师级将领:福瑞斯特、白齐文、伊克桑、姜德和安德森,都是单独觐见;其余四个副师级的将领,一师的方济成、二师的许达佑、三师的郑国魁,还有军团参谋长施罗德,则一起觐见。

松江军团还有四个副师级以上将领,不在天津。

一个正师级的吴建瀛,驻丰台大营,拱卫京师。

三个副师级:四师的展东禄,跟左宗棠去了西北,正在攻打甘肃董志原的回匪;由五师编入四师的刘玉林,从日本归国的时候,直接回了江苏的原防区;总军需官贝灵格,则出差江宁,和曾国藩盘帐去了——前文交代过,征伐日本,国内这一块,由两江负责给轩军办理粮台。

轩军的海军,不属松江军团编制,丁汝昌及一众英国客卿的接见,再做安排。

觐见的中**人,包括已入籍的福瑞斯特和白齐文,以戎装在身,行单膝跪地握拳平胸的军礼。

两位客卿,安德森行三鞠躬礼;施罗德则愿意和中国同事一起行单膝跪礼——这倒省了关卓凡的事儿,不然,他还得想法子另作安排。

否则,四个人并排入觐,三个人单膝跪地,一个人鞠躬,奇怪哉也。

带班的自然是关卓凡。

华尔、福瑞斯特、白齐文三个,都已能够说流利或不大流利的中国话;只有安德森还需要关卓凡一句句地翻译。

至于施罗德,因为四个副师级将领一起觐见,圣母皇太后并不会一一问话,抚慰几句之后,就可谢恩起去,所以他同大伙儿一起行礼如仪就好,既不需说啥话,也就不用劳烦关翻译了。

慈禧非常重视这次轩军诸将的觐见——这可不是因为要给玉儿相亲。

事实上,如果带班的不是关卓凡,她很愿意花时间同觐见诸将一一深入交流。

但关卓凡既在场,十分内容的话,就只能说个三、四分的意思。

不过,即便如此,慈禧依然有办法让入觐者、特别是几个洋鬼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接见华尔的时候,慈禧问候了他的中国夫人杨莺;接见福瑞斯特的时候,提到他在青浦的时候,不幸陷于贼手,但身受严刑拷打,坚贞不屈,不曾堕了朝廷的威风;接见安德森的时候,温言垂问,有几个子女?他们都在做些什么?听得关卓凡心有所动:安排御姐接见轩军将领——这步棋,走得对还是不对?不过,慈禧最留意的,是伊克桑和姜德两个,关注度甚至超过了张勇。

留意伊克桑,原因很简单:他是旗人。

旗人之中,难得又出了一个能打的,宗室和八旗里面,颇有一班人,各怀心思,想把伊克桑拱上去——就如同当年捧关卓凡一样。

封赏征日功臣的时候,就有人暗地里要求对伊克桑恩施逾格。

在这个问题上,慈禧也有自己的想法,但她很清醒:对伊克桑的提拔,决不能越过关卓凡去,一切要以关卓凡的意见为准——至少,现阶段必须如此。

而留意姜德,是因为关卓凡虽然没有直接地说出口来,但这次觐见的安排,已经很明白地表明了他的态度:他是想把玉儿配给这个姜德的。

*(未完待续。

)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