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一二五章 红色响应

第一二五章 红色响应

2025-04-03 08:01:12

和玉儿分手,回到自己的舱室之后,关卓凡并不能马上安歇,他还得见一个人——军调处处长陈亦诚。

今儿一大早,天还没亮,北京城城门刚一打开,陈亦诚就上了路。

他快马加鞭,中途在轩军自设的尖站换了一次马,入夜后便进了天津地面。

到了小站军营,才晓得关卓凡今儿晚上随侍圣母皇太后驻跸冠军号,于是又往大沽口码头赶。

关卓凡彼时还在欢迎英国顾问的宴会上,知道他来了,算一算晚上要办的事情,再算一算时间,这才提前逃席。

陈亦诚见了关卓凡,利落地打了个千儿:请爵帅安!他穿着便服,因此不行军礼。

这是一个极清秀的年轻人,甚至生得有一两分女相。

大冷的天儿,就穿着一件薄薄的宝蓝湖绉夹棉袍,里边是纺绸褂子,雪白的袖口翻了出来。

上身套着件枣红色的琵琶襟坎肩,下身是黑洋绉的扎脚裤,虽然长途奔波,裤脚却依旧扎得极其挺括。

头上戴着玄缎小帽,上面镶了一块寿字纹的碧玉。

关卓凡微生感慨:陈亦诚这副形容,任谁都会以为,眼前站着的,是一位翩翩浊世佳公子,有的人大约还会把他误会成优伶一类——不过,若真有人以此相待之,那可就是找死了。

这个俊秀异常、一副纨绔模样的年轻人,心机之深狠,手段之酷辣,不久的将来,皇亲国戚、高官显贵、骄兵悍将,听到他的名字,都会为之股栗。

人不可貌相。

长得丑,如齐秉融、阎敬铭,固然人不可貌相;长得俊,如陈亦诚者,亦可能人不可貌相。

关卓凡说道:你坐吧。

陈亦诚谢了,打侧坐了下来。

勤务兵在两人面前都放了一杯茶,然后放下茶壶,退了出去,关严实了舱门。

陈亦诚喝了口茶,说道:遵爵帅钧谕,军调处北京站对‘车辙’等目标人物启动‘红色响应’,数日之内,颇有所获,只是情形诡异,后续该如何处置,标下等不敢自专,要面禀爵帅请示。

车辙是军调处给惇王起的的代号。

起这么个怪名字,其中曲折,外人挠破了头皮也想不出来的:惇音谐敦,英国京城叫做伦敦,敦居伦之后,伦音谐轮——这个车轮的后面,不就是车辙吗?红色响应之颇有所获,主要亦是从车辙处得来。

前文说过,所谓红色响应,是对档案主进行全面监控,并拟定应变计划。

而这个全面监控,不仅是对档案主本人的,和相关事件可能产生直接关联的人物,也要纳入监控体系之中。

惇王周围人士,被军调处纳入监控体系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他的清华园的管家立海,一个是他豢养江湖异士、武林高手的聚贤馆。

之前几个月,在对惇王的一级监控的过程中,军调处已经发现,惇王若要办理什么机密的事情,会见什么紧要的人物,基本不在朝阳门内大街烧酒胡同的惇王府,而是在北京城西郊的清华园;而派出去办理机密事务、甚或见不得光的湿活的,几乎都是清华园的管家立海——或由其居中联络主持,或由其本人直接下手。

至于聚贤馆,设在西南城的盆儿胡同,是一座三进的宅子,倒也不算太大,里边住了十来个武师。

惇王豢养的武师远不止此数,总有三四十人之多。

不过,这批人并非都住在盆儿胡同。

聚贤馆算是惇王府门下武师的活动中心, 住在这儿的十来号人,算是其中最核心的一批。

替惇王主持聚贤馆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立海,他是惇王的代表;一个叫做董河山,直隶涿州人,形意门的高手,算是武师们的头儿。

惇王讲武,都是现召了聚贤馆的武师,到烧酒胡同的王府或者清华园去。

武师练完了功夫,便谢赏走人,从没有哪个武师在王府过夜,更没有哪个武师是住在王府的。

惇王以为,他这么做,足够韬光养晦了,既不会引人注目,也没有什么违制之嫌。

武师们除了陪惇王练功夫,主要的工作,便是替代王府侍卫,办一些王府不宜直接出面的差事,其中颇有一些是不能见光的湿活。

聚贤馆经手的惇王府的差事,前前后后,里面也夹了好几条人命了。

交代差事,立海只说给董河山一个人听,再由董河山向武师们分派活计。

董河山本人,如无特别必要,并不亲自出马。

这不是董大侠自高身份,而是做湿活的武师万一被捕,他们和惇王府的立管家之间,还有董大侠这一道缓冲。

武师们就算招供,也只能把董大侠招出来,一时半会儿,扯不到立管家头上。

这班武师,自幼打熬筋骨,都有一定的忍受痛楚的能力,只要不动大刑,一般都能熬到惇王府把他们捞出来的时候。

因此,聚贤馆之设,迄今已有两年半之久,武师们干湿活,也不是没有失过手,但从未牵连到惇王头上。

当初,关卓凡听到聚贤馆这个名字的时候,心里想:敢不敢再俗烂一点?比如说,聚义厅神马的?陈亦诚说道:北京站收到爵帅指示的第二天,也就是惇、宝清华园之会的第三天,立海找到了睿王府的一个的厨子,名叫敖保的——接下来一两天,立海别的事都搁了下来,只陪着这个敖保,喝酒、听戏、赌钱、逛‘八大胡同’。

俩人花天酒地,一应使费,全由立海会钞。

敖保行四,立海叫他‘敖四哥’,大灌米汤。

哦?睿智之睿?祥瑞之瑞?回爵帅,睿智之睿。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个叫敖保的厨子,原先是在‘祥瑞之瑞’那边当差的,是‘祥瑞之瑞’荐到‘睿智之睿’的。

清朝的亲王中,有睿亲王和瑞亲王,前者起于国初,开宗的亲王是多尔衮,世袭罔替;后者起于嘉庆朝,开宗的亲王是仁宗四子绵忻,降等袭封。

陈亦诚说的有意思,不仅仅指睿、瑞这两个封号谐音,更指:此时的瑞王世子、爵封贝勒的载漪,正是惇王奕誴亲生。

这个情况,关卓凡是晓得的,也知道其中的缘故:瑞郡王奕志,死后无子,文宗做主,将惇亲王子载漪,过继给了奕志为嗣。

按照降等袭封的原则,载漪爵贝勒。

关卓凡微微一笑,说道:嗯,是有点意思。

好,你说下去吧。

是。

虽有惇王这一层拐外抹角的渊源,但立海和敖保两个人,以前应该是没什么大交情的——对于立海的大方客气,敖保总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摸样。

两人都在王府当差,可一个是厨子,一个是管家,这地位是没法子比的。

敖保必是在想:不晓得这个立海,为什么突然这么看得起自己?不管怎么说,立海如此费心结交敖保,必是在他身上有什么重大的图谋,于是军调处将敖保也一并列入‘红色响应’监控之中。

敖保没有娶亲,家里只有一个半盲眼的老母亲。

嗯,根据调查,他应该是一个地道的孝子。

监控很快就有重大发现了。

敖保和立海两个,一次逛窑子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吵翻了脸。

不多时,敖保冲出屋子,满脸涨红,大冷的天儿,棉衣大襟的纽子都没扣上,就扬长而去。

立海随即结了账,脸色铁青,也匆匆地离开了窑子。

*(未完待续。

)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