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一二九章 您晕船吗

第一二九章 您晕船吗

2025-04-03 08:01:12

慈禧是在军号声中醒过来的。

号声低沉,悲壮苍凉,和她在小站阅兵时听到的那种悠扬轻盈的调子大不相同。

慈禧听着听着,一种异样的感觉从心底浮了起来,她轻轻打了个激灵,皮肤上起了一层细细的微栗。

还好,类似的军号声,昨天傍晚,关卓凡陪着她在冠军号上层甲板兜兜风的时候,也听见过一次。

慈禧想起了关卓凡当时对她解释的:海上风浪声大,‘低音’穿透力强,容易听得清爽。

还有更重要的。

海战不同陆战,大海茫茫,一旦船沉,整船人便随之葬身海底,难觅生机。

就算普通兵士可以凫水侥幸逃得性命,舰长也必随舰而没,不可偷生——嗯,这个和咱们的封疆大吏守土有责,城在人在、城亡人亡,道理是一样的。

因此,西洋诸强,海军几百年来的……‘传统’,便是讲求‘慷慨赴死’,这军号的调子,也就因之悲壮苍凉如斯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慈禧完全清醒过来。

她取过怀表,就着装在舱壁上的煤油灯的暗淡的光芒,看清楚了时辰:卯初一刻。

凑近舷窗,周围颜色如夜,但海天交界处已曙色微熹。

慈禧很快发现,自己可不是这只大船上起得最早的人。

整只冠军号,不,应该说整个大沽口码头都开始躁动起来了。

慈禧拉响了铃铛,不多时,早早起身、已在预备伺候的玉儿,推门而入。

玉儿调亮舱壁上的煤油灯,顿时满室光华。

慈禧留意到,玉儿眼圈发暗,明显是昨儿一晚没有睡好。

但是,小姑娘的大眼睛,却是亮晶晶的,光洁细腻的脸庞上,还浮动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异样的兴奋神情。

慈禧不由微微一笑。

圣母皇太后这个笑容,玉儿是看见了,她的手脚没停下,可没来由的,小脸儿悄悄儿地就红了。

不过,她的兴奋,不仅仅来自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还因为,今天将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出海,而且,是乘坐世上最大的船。

这份兴奋,慈禧圣母皇太后之尊,其实也是一般无二的。

虽然呆在舱室里,可主仆二人,都能够清楚地感觉到,这只大船,整个的活动了起来。

锅炉开始生火、加压,两根巨大的烟囱开始冒出烟气。

冠军号犹如一只巨兽,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强健的心房开始运作,无穷尽的血液开始泵流向四肢百骸。

每一条神经都开始微微跃动,每一块肌肉都开始慢慢鼓起。

已加满了煤、水的冠军号,水线压得比平日更低——其实,即将要出海执行的任务,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早出晚归,满打满算,不超过十个小时。

但今天的任务,除了举行阅舰式和海上分列式之外,还要进行实兵演武——即海上实弹射击演习,因此,冠军号是完全按照战斗条例准备一切的。

为此,上层甲板上所有无关紧要的物件,全部收进舱内——包括木制栏杆也要拆下、收起。

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在战斗中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后,产生过多的碎片杀伤;同时,也是为了上层甲板起火后,尽量减少可燃物和障碍物,便于迅速控制火势。

战斗状态下,暂时派不上用场的帆缆、索具,也要拆下、收起。

前、后、上、下各甲板,检查、准备好消防水管。

舰桥、炮位,这些无法完全隐藏在铁甲之后的要害部位,周围整齐地码堆、捆扎着沉重的沙袋。

防弹网一一张起。

这个防弹网,不是后世那种不锈钢丝的防弹网,这个时代可还没有这种技术——就是特别加固、加韧的绳网,用以吸收炮弹的一部分动能。

这个时代的炮弹的速度还不太大,多少起到一点聊胜于无的缓冲作用吧。

关卓凡认为,对于十九世纪后半叶的舰船来说,防弹网这个东东,已经不存在什么实质性的防护价值。

装这个东西,基本属于皇帝穿新衣之举。

但英国皇家海军强大的传统,使冠军号依然保留了这件古董——没办法,你的海军既然拜人家为师,全盘英化,就得照着人家的那一套来。

太阳升了起来,整个码头沐浴在晨光之中。

舢板和汽艇,在军舰和码头之间往来穿梭。

船桨欸乃,马达轰鸣,人声喧哗,加上滑轮和绳索吱吱嘎嘎的摩擦声,组成了一阕充满了十九世纪风情的码头交响曲。

舰只上的船帆,有的还收卷着,有的正在慢慢张开,随着太阳的升起,船帆变换着颜色,从开始时候的暗蓝,渐渐发白,又迅速染红。

冠军号的上层甲板上,人来人往,脚步纷沓,口号声、命令应答声,此起彼伏。

慈禧洗漱、着装已毕,李莲英进来替她梳头,还是拢成一条又黑又亮的马尾,用一个翡翠发夹牢牢扣住,垂在脑后。

玉儿熄掉了煤油灯,舱室的舷窗立即明亮了起来。

传过早膳,玉儿服侍慈禧漱过口、擦净手,李莲英即进来禀报:关贝勒请见。

关卓凡进来后,胸膛高挺,脚跟相碰,啪的一声,举手加额,行了个漂亮的轩军军礼。

请太后安!坐在梳妆台前,慈禧向来人微微转过头去。

臻首摇动之间,不知不觉,已是眼波流春,嘴角含笑:唉,这个男人,瞅着瞅着,怎么愈瞅愈俊了呢?关卓凡的手放下来的时候,脸上已换了一副笑嘻嘻的表情,说道:太后昨儿晚上歇息的可好?言者不知是否有意,听者却不能不有心,慈禧和玉儿,脸上同时一红。

嗯,还好,我这个人,倒是不大认床。

那就好!太后歇的好,那是我臣民将士之福!第一三零章 上天注定搭着关卓凡的胳膊,慈禧走上了上层甲板。

极目天际,朝霞如火,万物描金。

御姐眯起了眼睛,深深吸了一口初冬清晨凉爽的空气,止住了微微昏眩的感觉。

昏眩的感觉不仅仅来自阳光灿烂,更因为巨帆已经半张,如云欲蔽日,尽染成朝霞,在桅杆上竖起了一只只巨大无朋的火炬。

慈禧在心底深深叹息了一声。

冠军号将士,已在左右舷侧列队,有华有洋,一个个身着雪白制服,双腿微开,高挺胸膛,背手而立,钉子般地扎在甲板上。

见到圣母皇太后在关爵帅陪同下现身,值星军官大吼:敬礼!——刷一片响,列队海军官兵,并足举手,然后高呼:乌拉!——乌拉!——冠军号前舰桥的楼梯旁,丁汝昌、杜立德、乔百伦、柯烈福、海曼奇、狄克多等一众中、美、英海军高级将领,已在肃立恭候。

这个时代的军舰的舰桥,还算真正意义上的桥,和我们熟悉的高高耸立的桥楼形象是大不相同的。

舰桥之谓,源于明轮蒸汽舰船时代。

明轮安装在舰船左、右舷外侧,上覆轮罩。

所谓舰桥,就是连接左、右两个轮罩的、架在半空中的一条工作通道,同时兼观测、指挥之用,真正是条桥。

进入螺旋桨时代,庞大臃肿的轮罩连同明轮一起消失,舰桥的形制也跟着发生了些许的改变,有的长度缩短,不再连接左、右两舷,有的挤在上层甲板的侧舷火炮和烟囱之间,形成围绕烟囱的、架在半空的工作、观测、指挥通道。

不过,冠军号的舰桥,和明轮蒸汽舰船时代的舰桥,几乎一模一样,就是连接左、右两舷的长长的高架桥。

前舰桥架在两根巨大的烟囱之间,后舰桥架在中桅和后桅之间。

购买冠军号的时候——那个时候还叫翁贝托国王号,关卓凡曾试探着问英国人,这个前舰桥,可不可以前移到烟囱和前桅之间的位置?关卓凡有此议,是因为他觉得前舰桥设在两根烟囱之间,一来,烟囱遮挡视线;二来,在两根巨大的烟囱之间来来去去,总是有那么点心障。

冠军号的烟囱,在前桅和中桅之间。

答案是不可以:这么干,会影响前桅的帆、缆的设置和运作。

咳咳,惭愧,惭愧,我太不专业啦。

此时,冠军号前舰桥周围,已经按照战斗条例码好了沙袋,但舰桥上边,却是冠军号全舰唯一未严格按照战斗条例准备的地方,和战斗无关的物件,不但没有减少,还大大增加了:铺上了红地毯;舰桥的左端,还设有铁艺桌、椅——都用螺丝牢牢地固定在舰桥上面。

这自然是为了给圣母皇太后休憩之用。

今儿出这趟海,来回要花上好几个时辰,除了举行阅舰式和海上分列式之外,不能叫圣母皇太后一直站着看风景啊。

这也不能叫违反战斗条例,因为真正战斗的时候,圣母皇太后是不可能呆在冠军号上面滴。

其实,冠军号上,还有更加讲究的看风景的地方,那是位于舰艉的阳台甲板,是专供舰长和高级军官休憩的地方,上面有漂亮的铁艺扶手栏杆和遮阳棚,固定式的桌、椅也一应俱全。

不过,今儿圣母皇太后銮驾出海,不是游船,而是阅舰、观武,御驾只能驻跸前舰桥,呆在舰艉的阳台甲板看风景,可不合适。

辰正,冠军号汽笛长鸣。

紧接着,巨大的烟囱,喷出了滚滚的浓烟。

慈禧清晰地感觉到,船身微微地震动起来。

她激动起来:大船即将出航了!泊在锚地的二十余艘舰只,一只接一只,鸣响汽笛,喷吐浓烟。

作为编队旗舰,冠军号的信号桅上,按时起航的信号旗升了起来。

各舰依次起锚。

巨舰起锚是一个非常壮观的景象,可惜舰桥上的圣母皇太后看不见:粗大的锚链从水中升起,激起白色的浪花,冲刷着锚链上的淤泥;锚链通过链洞的时候,持续发出轰隆隆的声响。

很快,水面激烈的涌动,似有水怪正在水底兴波,最终,巨大的铁锚巍巍出水,激流从锚爪上四面冲下,犹如瀑布。

冠军号庞大的身躯,开始缓缓移动。

这对慈禧来说,是一个真正的梦幻时刻:九千一百吨的钢铁巨物,无需任何牛马人力牵引,凭着她至今尚不能真正理解的水火之力,自个儿就迈开脚步,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破浪而行了!这个事儿,虽然正在实实在在地发生着,但慈禧依然有不甚真实之感。

出港之后,冠军号改挂满帆。

就在圣母皇太后的眼前,蔽日遮天般的巨帆徐徐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