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一三二章 可惜我不是男人

第一三二章 可惜我不是男人

2025-04-03 08:01:12

阅舰式之后,是海上分列式。

冠军号驶过受阅编队,完成阅舰式之后,掉转船头,回到出发点。

然后再次掉头,停车,恢复阅舰式开始前的状态。

射声号打头,受阅编队按照战斗舰、登陆舰、后勤舰的先后排序,驶过冠军号面前,接受检阅。

其中,战斗舰又按照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的顺序排列。

各舰之间相距约三链,首舰射声号至尾舰弗吉尼亚号,整个受阅编队,长近七海里——几乎二十五华里。

拟定海上阅兵计划的时候,杜立德、丁汝昌、乔百伦等人,按照关卓凡的意思,不论阅舰式,还是海上分列式,都适当地拉长了前、后两舰之间的距离——这个时代的舰船,毕竟还只是风帆蒸汽混合动力,不比现代军舰,舰只之间,其实原本并不需要留出这么大的空间的。

但关卓凡要用拉长前、后舰只距离的法子,来拉长整个受阅编队,以加深慈禧坚船利炮,源源不断的印象,加强乃至放大这支舰队在她脑海中的形象,达到在御姐身上实现这次阅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效果非常之好。

海上视野之广阔,远过陆地,受阅舰只在冠军号面前驶过的时候,前舰、后舰都在视野之中,军舰的航行速度又远过人之奔走,因此,观者既不会觉得队形疏松,也不会产生不连贯的感觉。

圣母皇太后呢?从阅舰式开始,到海上分列式结束,超过一个半时辰。

由始至终,慈禧都在前舰桥上扶栏而立,期间没有坐下来过一次——包括完成阅舰式后,冠军号掉头回到出发点的过程中,亦如是。

要知道,同样是长时间站立,在颠簸起伏的海船上,比之在平地上,可是累得多了——何况是一个第一次乘坐海船的人?冠军号掉头之后,关卓凡曾请圣母皇太后坐下小憩——回到出发点这段海程,不算在典礼之中,是可以坐下的。

但慈禧说自己不累,依然站着听关卓凡为她讲解,行经各舰的名称、舰别、吨位、火力,等等。

由始至终,全无倦意。

非但如此,整整三个小时,御姐的腰板儿,始终挺得笔直;饱满的胸脯,始终高高耸起——除了手扶着栏杆,整个姿势,简直可以算作站坡了。

一连站三个钟头的军姿,可不容易啊。

激情的火焰,一直在慈禧体内烧灼。

精神上的极度兴奋,使她完全感觉不到身体上的疲惫。

冠军号身型再巨,威力再强,也只是一条船,有道是独木不成林,恶虎难敌群狼,不可能就靠它和射手号两个包打天下。

可现在摆在眼前的,却是一整支舰队——如果当年这支舰队在手,英国人、法国人,还打得进来吗?!慈禧没有忘记,眼前这支舰队,大部分都不是自己的船——这些船,不会为自己和英夷、法夷开战。

但身边的这个男人,已经让她深信不疑:在不久的未来,自己将拥有这样的一支舰队——也许比眼前的这支还要强大!激动人心的前景叫她热血沸腾,海上分列式进行的过程中,她甚至冒出了这么一个念头:可惜我不是男人!咳咳,幸好您不是男人。

海上分列式结束的时候,已近午正。

关卓凡请圣母皇太后回舱,传膳、小憩,一个时辰之后,准定未正时分,开始演阵和演炮——前者为受阅编队演练战斗队形,后者为海上实弹射击演习。

**下午两点正,冠军号的信号桅上,升起按时展开行动的信号旗,演阵正式开始。

受阅编队演练的战斗队形,一共三种:一字长蛇、双龙入水、大雁展翅。

冠军号的舰桥,高度有限,站在上边,看海面上众多舰只演练阵法,前进后退,左转右拐,如果不是行家,只好看个热闹,到底如何变阵,又变成了什么阵型,其实是看不大明白的。

为了让圣母皇太后看懂各种阵法之里就——不然,演阵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关卓凡专门找人,用磁石做了张围棋棋盘大小的磁盘,又做了二十二只小小的舰船模型,每一只都插上了名牌,自冠军号以下,一一标注了舰名;模型船底下,嵌了磁铁,能够牢牢吸附在磁盘上,颠簸起伏,也不会滑落。

海面上,各舰此来彼去;磁盘上,关卓凡随之摆弄移动对应的舰船模型。

如此一来,阵法如何变化,圣母皇太后就看得明明白白了。

慈颜大悦:真是太贴心了!首先出场的是一字长蛇阵。

所谓一字长蛇,即阅舰式和海上分列式时使用的单纵队,也即各舰排成首尾相接的一列纵队。

不过,和阅舰式、海上分列式略有不同的是,战斗队形的单纵队,舰只和舰只之间的距离要近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