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五十七章 这个女人不简单

第五十七章 这个女人不简单

2025-04-03 08:01:10

前些日子,京里曾有皇帝病重的谣言流传,因而皇帝病情好转,在一片云传戏的消息,成为朝野瞩目的大事。

这几天的京城,平日里肃穆的朝堂忽然热闹起来,那些本不必日日上朝的闲散官员,冷曹官员,也一个个的赶来,有意无意地聚在离军机处不远的地方,谈天说地,其实却都是在等着,看有没有皇帝的消息。

所等的,是热河来的包封,也就是每日从热河照例送回的各类文书。

这一日,终于等到了想要的东西,从在京值守的军机章京那里传出消息,今天收到的三件奏折上,都有皇帝的御笔亲批,字迹端正有力。

看来皇帝的身体正在好转的消息,似乎不假。

恭王的几个亲信看过御批之后,做了一番商议,认为假如皇帝的身体能够康复,那么对付肃顺的一些布置,也就不再是眼下的当务之急了。

可是单看御批的几个字,不能有确切的答案,因此决定还是要让人去一趟热河,尽量弄清楚,再做打算。

这个任务,落在朱学勤的身上。

于公,他是留京的这班军机章京的领班,以述职的名义,去向热河的军机大臣做一个汇报,名正言顺。

于私,他跟曹毓英既是好友,又同为恭王集团的两大谋士,正好可以好好商量一下,因此由他去是最合适的。

说走就走,当天就把往热河述职的禀帖发了出去。

第二天,朱学勤只带了一个长随,雇了车,离京出发。

在路上走了四天,在五月初三这一天赶到了热河。

到了热河住下,来拜访的人一概被很客气地挡了驾,理由很堂皇:还没见上官,不方便先见客。

然而到了起更时分,却有两顶小轿,先后抬到了朱学勤所住的房子门口。

来的人是曹毓英和关卓凡。

做主人的也不声张,拱一拱手,静静的肃客入内,关门落锁,让长随守在院子里,这才开口说话。

琢翁,这大半年在热河,辛苦了!各有各的难处,曹毓英笑道,若说辛苦,倒是以逸轩天天练兵,最为不易。

关卓凡一直没找到跟朱学勤见礼的机会,此刻见说到自己,就要离座请安,却被另外两人一起按住。

曹毓英便道:逸轩,自己人,不用客气。

是,卑职见过朱大人。

逸轩,我在京城,早就想见你一面。

朱学勤亲热地说,赫赫有名的城南关三么!自己人说话,你别老是卑职卑职的,咱们兄弟相称,明白了?是,卑职明白。

朱学勤和曹毓英都笑了起来。

曹毓英先不管关卓凡,问朱学勤:修伯,我在热河是久旱盼甘霖,你这次来,有什么好信儿?好信自然有,可也要听听你这边的消息。

朱学勤把京城里的情形,先向曹毓英做一番长长的叙述,最后总结了一句:不客气说,京城的‘四心’,都在恭亲王这一边。

这个说法,曹毓英还是第一次听见,问道:什么叫做‘四心’?官心,民心,旗心,军心,众望所归,都在王爷身上!曹毓英明白了,深深点头。

英法联军攻城,皇帝率了一干亲信大臣跑了路,京里的局面,全靠恭王苦苦支撑。

俗话说,百姓心里有杆秤,危难之下,谁才是跟他们共度难关的人,一望可知,因此京城的官民归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至于旗心也倾向恭王,是因为旗人对肃顺的施政不满,原有的优遇,被他屡加削减,而且把旗兵旗将视若无物,这些都令旗人怨声载道。

京城的部队,包括热河的禁军,大多是旗营,因此旗心也就是军心。

然而一切都要看皇上的病情而定。

朱学勤道出了此来的本意,若是皇上龙体无恙,那这些都不必提起,今后慢慢地跟肃顺周旋就是了。

曹毓英点了点头,没言声。

琢翁,听说上个月皇上在宫外传了戏,一连看了整整半天,精神大好,有这事没有?有,是在如意洲的‘一片云’,我亦恭在其列。

皇上看着瘦了不少,不过精神健旺,倒是不假。

也就是说,皇帝病情转好的消息,确有其事。

朱学勤和曹毓英一时都陷入沉思,默不作声了。

皇上……大约撑不过六月了。

关卓凡忽然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