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乱清》更多支持!关卓凡说道:太后圣明!本来,接下来就应该把如何处置恭王的建议提了出来,但关卓凡忍了一忍,决定还是先看一看领导的意思。
慈禧突然一笑,用一种戏谑的语调说道:再者说了,老六就要做你的老丈人了,你的‘泰山’嘛,总要给他留一点子体面。
关卓凡没想到她会来这么一说,见御姐脸上似笑非笑的,便也换了副嬉皮笑脸的模样,说道:太后这话,咳咳,让臣说什么好呢?这个,敦柔公主可是叫太后‘皇额娘’的,要说岳丈岳母什么的,咳咳,太后才是臣的……慈禧登时满脸通红,一时间手足无措,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滞了一滞,想着不能放过这个胡说八道的混蛋,伸出手,在关卓凡手背上狠狠一掐,她是真用了劲儿,关卓凡半真半假地惨叫了一声:哎哟!好痛!——慈禧狠狠瞪了他一眼,低声说道:该!叫你胡说八道!关卓凡的说法,其实似是而非。
敦柔公主确实是叫慈禧皇额娘的,在慈禧面前,也是自称女儿的,敦柔公主出阁,说慈禧嫁女儿,也未尝不可。
但以上这些,通通只是俗称,在宗法上,敦柔公主并没有过继给文宗,正儿八经还是恭王的女儿,恭王还是她的阿玛,所以,认真说起来,并不存在关卓凡意淫的这种情形。
不过,被关卓凡打了这么回岔,就不能再拿这个事儿来揶揄他了。
慈禧拢了拢自己的鬓角,又瞪了关卓凡一眼,脸上的红晕总算散去了些,说道:那你说,该拿老六怎么办?你别再说‘为难’了,我就不信,找不到处分他的由头!关卓凡先轻轻地吸了口气,以示俺的手还是很疼的,然后正容说道:回太后,其实也不需要另找什么由头的,出了这么大一个案子——呃,是两个大案子——典守者何能辞其责?按道理来说,军机全班都是有责任的,只不过,有轻有重罢了。
慈禧立即明白关卓凡的意思了:有轻有重,恭王军机领班,自然是最重的;甚至,叫他一个人把军机全班的责任全部都扛下来,也不是不可以。
慈禧点点头,说道:正是!那么,该给他些什么处分呢?关卓凡沉吟说道:毕竟只是‘公罪’,位份上是不大好动他的,那,就开去几桩差使吧……慈禧马上说道:好!出了这么大的案子,不就是他兼的差使太多,顾此失彼,该照应的地方照应不过来,才被人钻了空子,捅了大篓子吗?我看,除了军机处,其他的差使,他统统都不要管了!关卓凡突然大生警惕。
他说开去恭王几桩差使,盯着的,主要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关卓凡的目的,是借着这次机会,取恭王而代之,掌握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样,加上他自己手里原先就有的,便可以全面主导中国的洋务——中国的外交和近现代化建设了;同时,取得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领导权,他才能对之进行重组,使之更加符合建设近现代工业化国家的种种要求。
但是,慈禧盯着的,恐怕不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而是内务府。
上一次,由蔡寿祺弹劾恭王、恭王君前无礼引发的大政潮中,慈禧就想开去恭王掌内务府印钥的差使了。
那一次,是恭王的政敌关卓凡,一力主张,替恭王、文祥、宝鋆三个,保住了内务府大臣的差使。
床帏之中,再怎么水乳交融,关卓凡都不忘提醒自己,慈禧身上最大的一桩毛病:喜爱浮华热闹、醉心奢侈享受。
内务府大臣,如果换成了唯唯诺诺、只知顺承慈意之人,那么慈禧就难免会予取予求。
国家百废待兴,在在都要用钱,内务府的口子深不见底,是怎么填塞也是填塞不满的,不想浪费宝贵的原始积累,唯一的办法,就是根本不要往里边填塞。
恭王、宝鋆和关卓凡,彼此虽为政敌,但在这个问题上,立场却是完全一致的。
恭王、文祥、宝鋆三个,替朝廷管这个钱袋子,盯得极紧,口子扎得极牢。
当年,肃顺一手遮天,文宗雷霆震怒,连降十级,都不能使宝鋆屈服——某些事情上,宝佩蘅还是有原则的,骨头也是够硬的。
如果恭、宝去内务府大臣之职,换上听慈禧话的人,剩下文祥一个,必独力难支;如果换上的人,是关系的人,甚或是关卓凡本人,那么,关卓凡就会和慈禧发生直接的冲突,从此就只能唱白脸、不能唱红脸了。
还有,如果慈禧直接掌握了内务府,另生财源,那么,她在经济上对关卓凡的依赖,就会大大降低,关卓凡对她的影响力,会随之降低,关卓凡自掏腰包,对她进行赎买的效用,就会大打折扣。
无论如何,内务府不能落到御姐手里!为此,同敌人进行适度的妥协,甚至,冒在不远处放一颗不知道什么时候爆炸的炸弹的风险,亦在所不惜。
慈禧不晓得,片刻之间,关卓凡已经转了这么多的念头,见他不出声,问道:如此处置,你以为如何?关卓凡已经打定了主意,从容说道:回太后,还是方才那句话,臣的心思,是和太后一模一样的。
不过,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得烫豆腐’,饭嘛,还是要一口一口吃的。
哦?你说说,该从哪里吃起啊?六爷的差使,军机处之外,最紧要的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臣以为,就从这儿……呃,吃起好了。
不过,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规制,大得很,并不宜……呃,一口就吞了下去,不然,拿洋人的话来说,难免‘消化不良’。
关卓凡潜台词是:既然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得一口一口来,内务府神马的,自然就得往后面排,您现在就别打它的主意了。
消化不良的意思,慈禧是听懂了。
她皱了皱眉,内心颇为不甘——关卓凡猜得一点不错,恭王手里边的差使,慈禧第一个盯上的,就是掌管内务府印钥。
关卓凡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她其实也是心知肚明的。
*(一更奉上,晚上九点前后二更)*(我的小说《乱清》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第一六零章 僭越?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乱清》更多支持!慈禧知道关卓凡为什么会在内务府大臣的人选上,支持对立一系的的恭王、文祥、宝鋆。
当然,她只是猜到了关卓凡的一半心思——为国家撙节财政;另一半心思——迫使自己在个人支出上依赖于他,御姐再怎么聪明,也念不及此了。
事实上,在内务府的问题上,慈禧是颇为心虚的,她并不以为关卓凡的取态有什么不对,理智告诉她:他之所为,确实是正办。
所以,之前在这个问题上,关卓凡只要有所坚持,慈禧便立即后退。
但是,就像一个家庭,夫妻双方都会争夺财政的主导权一样,这个事儿,纵然底气不足,她也不能不试着争一争。
可是,该怎么争呢?她总不能说,内务府比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更加重要啊!一时之间,计无所出。
算了,老六的事儿,且摆一摆,先收拾了那个宝鋆再说,在他那儿能把口子打开,也不坏。
好罢,老六的事儿,就按你说的办——且放他一马!嗯,这个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该如何……调理,你下去给我写个条陈吧。
调理?这个词儿有意思。
是,臣尽快着手办理。
那——那个宝鋆呢?此人可恶,断乎不可以轻纵了!是,宝鋆不是六爷,处置当然要有所不同,只是……你又‘只是’?我说,你怎么变得跟你那个母后皇太后一样,婆婆妈妈、软不拉沓的?做个事儿,给个话儿……还不如我一个女人痛快!呃,太后女中尧舜……巾帼英雄,臣如何及得?早就有人拿女中尧舜来吹捧慈禧了,但巾帼英雄这顶帽子,却是前些天海上阅兵、冠军号演炮的时候,关卓凡亲手给御姐带上的。
慈禧斜睨了关卓凡一眼,格格一笑,说道:你就别拍了,当心我踢你!好啦,你说说你的‘只是’吧!其词若憾,其实深喜。
您踢我?那您不成了小——母——马……是。
立海的供词,虽然涉及宝鋆,但宝鋆和五爷晤谈的时候,现场并无第三人,以五爷的身份……他再怎么荒唐,也是不好直接问讯的,所以……所以,宝鋆和老五密议了什么,永远无法佐证?太后圣明。
哼,那就‘问讯’宝鋆好了!太后……说气话了。
不过,臣大着胆子,做个推测——不消朝廷‘问讯’,宝鋆自个儿就主动会说些什么的。
哦?他能说些啥啊?这个——臣倒不好乱猜的,不过,大约无非是以自劾求自清那一套罢了。
‘以自劾求自清’?是,臣以为,如果宝鋆要这么做的话,应该就是这一两天的事儿——不然,朝廷找上门了他再说,不管说什么,可都是晚了。
那咱们就等?是,也不过就等这么一天半天的功夫。
说不定,现在这个光景,宝鋆的折子已经递进了内奏事处——果真如此,那么……更加要先听一听母后皇太后的意思。
哼,又是你的‘母后皇太后’……臣的心,太后是知道的。
御姐秋水般的眼波,在关卓凡身上绕了一绕,垂落下来。
好啦,你别多想,你的心……我是知道的。
一时之间,二人皆无语,温暖的涟漪,在室内慢慢地荡漾开来。
过了片刻,关卓凡打破了沉默:太后放心,无论如何,不能叫宝某人再留在军机处里边儿了。
这……还差不多。
不过,如果‘东边儿的’心软了,又拿不到他的什么大的把柄,想赶他出军机,不大容易吧?臣……尽力而为。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