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王爵,亲王的封号,都是一个字;郡王的封号,有一个字的,也有两个字的。
人们通常认为,一字比两字尊贵,这是隋唐亲王封号一字、郡王封号二字之流风,在清朝,并非着为定例的。
有时候,爵号的字数愈多,愈显勋望恩宠。
譬如,乾隆朝的福康安的爵号,就是嘉勇忠锐四个字。
关卓凡的爵号,也是四个字:毅勇忠诚。
不过,那是他做贝子、贝勒的爵号,现在要晋郡王了,爵号最多二字。
于郡王而言,一字爵号、二字爵号,虽没有法定的高低之分,但是,最好自然还是一字爵号。
封号之拟,难度虽然不比谥法,但也是门一等一的大学问,且字数愈少,难度愈高。
军机大臣中,笔力最强的,是曹毓瑛,但即便文思纵横如曹琢如,也非此道行家。
真正的行家在哪里呢?内阁。
大伙儿踌躇了一会儿,先开口的是文祥:咱们要不要派人过去,将内阁那几位请过来,一并商议商议?呃……恭王摇了摇头,说道:我看不必。
这一来,懿旨中没有提到内阁;这二来……顿了一顿,说道:内阁的大学士、学士,于此道自然更加在行,可是,就因为太在行了,反为不妥——人家拟了一个出来,咱们若有什么不满意,还不好明驳人家的,不然,大学士的面子挂不住!咱们自己人拟了一个出来,若觉得不合适,扔了重来就是,一点子干系也没有的。
这番道理,大伙儿听得心悦诚服,关卓凡也是暗暗点头。
曹毓瑛说道:王爷说的极是,那么,咱们先从贝勒爷原先的爵号着手好了。
关卓凡的郡王之封,尚未明发上谕,眼下的身份,还得称贝勒。
而先从贝勒爷原先的爵号着手的建议,确是正办,大伙儿一齐点头。
关卓凡原先的爵号,四个字:毅,勇,忠,诚。
勇字能用,可不能单用,不然就显得关卓凡只是个赳赳武夫了。
忠字也不好单用,这个字太大了,一般情况下,只能用于盖棺论定,也就是说,只能用于谥号。
诚字不能用,因为有人用过了——圣祖三子胤祉,封的就是诚郡王,后进诚亲王。
这么算下来,就剩一个毅字了。
‘毅’是佳字!曹毓瑛说道,《左转》曰:‘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毅’字衬得上贝勒爷的赫赫武功;又,《论语》曰:‘毅,强而能断也。
’这‘毅’字,亦合贝勒爷之力修文治、总理万机。
恭王点点头,说道:不错。
转向关卓凡:逸轩,你以为如何?关卓凡说道:‘毅’字确是佳字,不过……说到这儿,沉吟不语。
曹毓英说道:贝勒爷若觉得有何不美,务必明示。
方才王爷也说了……说着,看了恭王一眼。
恭王说道:琢如说的是,逸轩,这儿没有外人,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你就直说吧。
不能说有什么不妥当,这句话关卓凡是对着恭王说的,接着他转向曹毓英,更非有何不美之处——‘毅’字不美,世上还有何佳字?顿了一顿,继续说道:事实上,刚刚好相反,这个‘毅’字是太过之美了。
几个军机大臣都微露意外的神色。
恭王说道:逸轩,这话怎么说呢?关卓凡说道:六哥,你方才说的好,在坐的都是自己人,既然是自己人,我就不顾轻重,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话里边儿,有的地方,也许本该避忌的,但是……他微微一顿,继之微微一笑:咱们都是自己人嘛!几个听众都凝视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