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七十六章 睁开眼,看世界

第七十六章 睁开眼,看世界

2025-04-03 08:01:13

慈禧表情的细微变化,都落在坐在对面的关卓凡的眼中,他趁热打铁,说道:臣恭读过《圣祖实录》,记得关于开海贸易,圣祖仁皇帝有过这样一段谕示——说到这儿,微微一顿,目视慈禧。

你说。

是。

关卓凡应了一声,心中嘀咕:听人诵读《圣祖实录》的时候要恭立——这是谁造的谣言?御姐一丁点儿这个意思都没有嘛!他略清了清嗓子,说道:‘向令开海贸易,谓于闽粤边海民生有益。

若此二省,民用充阜,财货流通,民生有益,各省具有裨益。

且出海贸易,非贫民所能,富商大贾,懋迁有无,薄征其税,不致累民,可充闽粤兵饷,以免腹里省份转输协济之劳。

腹里省份钱粮有余,小民有获安养,故令开海贸易。

’慈禧留神倾听,关卓凡收口后,她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到了今天,别说闽粤两省了,半个国家,都要靠海关税收养起来——如果突然没了这笔收入,这个日子,真不晓得该怎么过下去!圣祖爷真正是天纵英明!是。

关卓凡说,不过,康熙五十六年,复行南洋海禁,未几,沿海地界,疲敝萧条,盗贼蜂起。

慈禧愕然说道:这是为什么?开禁之后,关卓凡说,出海贸易者,每年皆有千人之多,这些人,不少留居南洋,回来的,不过十之五六。

有人以为,南洋历来为‘海贼之渊薮’,这帮留居海外的人,弃祖宗之国,必居心叵测,不能不防,圣祖信了他们的话,于是下诏,重严海禁。

慈禧微微皱眉,显出凝思的神情。

过了片刻,她摇了摇头,用断然的口气说道:这不对!顿了一顿,继续说道:不能够因为人家背井离乡讨生活,就说人家‘居心叵测’!譬如,轩军里边儿,就有许多人,出身美国的‘华工’——美国,可比南洋远多了!这些人,迫于生计,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可是,一旦国家有事,一般的一呼百应!说明忠义之心犹在,而且,不见得就比留在国内的人少多少!关卓凡心中暗喝一声彩!轩军在美国招募华工入伍的例子,原本是他准备拿来开导御姐用的,没想到御姐居然无师自通——这位姐姐的天分,果然不得了!真正是圣明不过太后!关卓凡这句颂圣,诚心诚意,慈禧自然听得出来,她心中得意,说道:你方才说,重申海禁是康熙五十六年的事儿?是。

唉,圣祖爷年纪大了,难免……说到这儿,慈禧自觉不妥,抿嘴一笑,打住了。

关卓凡替她补上:是,圣祖仁皇帝春秋高了,和盛年时候的想法,难免不大一样。

慈禧斜乜了他一眼,低声轻笑道:好啊,你敢说圣祖爷老糊涂了,好大的胆子!说着,伸出一只雪白的纤足,在关卓凡的膝盖上,轻轻一点。

关卓凡血往上冲,俯下身去,一把将这只雪嫩柔美的玉足抄在手中,微一用力,慈禧一声惊呼,一时之间,骨酥筋软。

松手!反应过来了,慈禧低低叫了一声,本能地用力回抽。

关卓凡一个不备,居然被她抽了回去。

关卓凡正待扑将上去,慈禧已经把两只纤足都收进了睡袍,同时竖起了一根柔嫩的手指,对着关卓凡做仙人指路状:你不要谈正事儿了,就尽管上来!这句话噎住了关卓凡,他踌躇半响,终于坐了回去。

圣母皇太后面上红晕未褪,眼角、嘴边却已笑意盈盈,只听她低声说道:看我治不了你!见自己这句话惹得男人又有躁动,赶忙说道:康熙五十六年的海禁,就这么一直延续下来了么?关卓凡怔了一怔,总算将注意力放回正事儿上了,说道:这倒不是——大约十年之后,即雍正五年,海禁再开。

不过,加了这么一条规定:出洋贸易之人,三年内必须回国,否则不准归籍。

嗯,还是放心不下啊。

是。

关卓凡说,到了乾隆二十二年,朝廷再次厉行海禁,这一次,门关得十分严实,只留下一条缝儿——只许广州一口通商,一直到——顿了一顿,沉声说道:一直到道光二十年,英国人拿大炮轰开了咱们的大门。

君臣一时都沉默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慈禧打破了沉默,说道:你兜了这么大一圈子,说了这么大一篇儿,——我,大约晓得你的意思。

关卓凡紧盯着女人清亮如水的眸子:请太后训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