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查塔努加战役刚刚结束的时候,关卓凡就下定决心,要把克里斯托夫.斯潘塞弄到中国来。
关卓凡打的如意算盘中,同斯潘塞的合作模式,要比加特林更进一步。
对加特林只是买下了专利,对斯潘塞,却要整体打包——专利、机器、人,一个不能少。
就是说,斯潘塞和他的兵工厂,硬件、软件,里里外外,全部搬到中国来。
阿波马托克斯小镇,罗伯特.李向格兰特和关卓凡正式投降之后,关卓凡即电山度士,如此这般,谋之于斯潘塞。
斯潘塞十分犹豫。
他对关卓凡的知遇之恩还是非常感激的,表示双方可以多种方式合作,包括入股。
但是,出卖所有专利,连人带厂整个搬迁到中国去,呃,实在是下不了这个决心。
没关系,你还看不清楚战后的局面。
我呢,也只是投石问路,本来也没打算回国的时候就把你带走的。
所谓战后的局面,是指内战结束,美国专注恢复生产、发展经济,遂行大规模裁军,军人复员,军费裁减,斯潘塞的兵工厂,很快便会失去大部分订单,最终无以为继。
那个时候,你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而且,和现在比,还卖不上什么价钱。
事实上,原时空,斯潘塞就被迫在上述情形下,将专利、工厂和剩余的产品,统统卖给了奥利弗?温切斯特。
买斯潘塞这种好事,怎么能让这个温切斯特来做?得我关三来做啊。
一切都按照关卓凡预计的发展:军方订货锐减,兵工厂日见亏损,斯潘塞见势不妙,主动找回了山度士,表示经过深思熟虑,愿意接受关亲王的合作条件。
关卓凡并没有趁机压斯潘塞的价,还为他保留了一小部分股份,并承诺,到了中国,兵工厂不但要扩大再生产,还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研发更新式的武器装备。
这不是在忽悠斯潘塞。
关卓凡在小斯身上打的主意,不仅仅是要他为自己生产斯潘塞连珠枪,还确实希望能够着落在他身上,开出一个大大的金手指来。
斯潘塞兵工厂易地之后,更名为申江兵工厂,定址于高昌庙的工业园内。
克里斯托夫.斯潘塞出任申江兵工厂的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虽然,申江兵工厂的总经理、总工程师和高级技工,全部都是美国人,但却是关卓凡拥有的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兵工厂。
自己的兵工厂,并非说一定要由自己来运营、管理。
关卓凡一向认为,中国人初学乍练,一开始就想一口吃个热汤圆儿,一定欲速不达,不但效费比低,做出来的东西还很可能不合用。
一开始的时候,整个厂子就应该从头到尾由外国人建设和管理,甚至熟练工人也用外国人,中国人就是跟着做学徒。
这样,不但一开始就有好东西用,且十年八年下来,当学徒的中国人也能出师了,到时候,再来接外国人的手,真正由头至尾,运营、管理工厂。
一间兵工厂,只要自己拥有绝对的控股权;同时,厂址在中国,一切尽在自己之掌控,就是自己的兵工厂。
在美国的时候,关卓凡还持这样的观点:军火工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上、中、下游共同组成产业链,国内暂时还没有配套的产业、设施、人才,斯潘塞如果当时就去中国,功力反而会打折扣,预为之备就好。
不过,一年半过去了,高昌庙一带,相关的配套产业、设施,已经初露端倪;另外,这个时代的枪支,结构、工艺相对简单,对配套的要求,还没有后世那么高不可攀。
一支斯潘塞连珠枪,绝大部分的组件,都可以在同一个厂子里生产出来。
当然,一部分的金属原材料,还是要进口的。
斯潘塞经过详细考察,得出结论:兵工厂整体搬迁之后,工程师和高级技工继续由美国人担任,中国方面,只要能够提供符合水准的初级技工,兵工厂的出品,就不会比美国原版差。
提供符合水准的初级技工——似乎不大容易?不,关卓凡两年前手播的种子已经开花,即将结果,他马上就有能力提供符合水准的初级技工了。
关卓凡赴美之前,容闳曾向他建议,在江苏开办几十上百所学校,让穷苦人家的孩子,也能认字。
主意是好主意,可是在彼时的情形下,太过超前了。
彼时,关卓凡不过一个刚刚卸任江苏巡抚的二等侯,干这种大张旗鼓抢科举的生意的活计,非被言路喷死不可。
再说,彼时江苏的洋务,不过刚刚有点眉目,短时间内,也没有这么多的位置,来消化几十上百所综合性学校的毕业生。
第一三零章 房地产开发商私下底,利宾微笑说道,斯潘塞悄悄儿地跟我说,王爷似乎不是学工程机械的?怎么能够有如此了不起的想法?他实在佩服,也实在好奇。
关卓凡想:好奇的,大约不止斯潘塞,还有你利先生吧。
笑了一笑,说道:我是带兵的,枪炮弹药什么的,自然想的多些。
利先生,咱们俩易地而处,你说不定能够想出比我更高明的主意来。
利宾摇了摇头,说道:我可不行——这个自知之明我是有的。
我跟斯潘塞说,能者无所不能,除了步枪,王爷在舰船的设计上,也有极出色的想法。
‘穹甲巡洋舰’和‘全甲炮艇’两样,英国人都是依据王爷的想法,才设计、制造出来的。
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斯潘塞连连惊叹,说:‘这个世界上,毕竟是有真正的天才的。
’又说,能够服务于如此天才的领导者,他非常兴奋,也非常荣幸。
关卓凡哈哈一笑:利先生,你再这么说下去,我的脸,就要红了。
心里说,老子这句话,可不算谦虚。
要说天才,关卓凡说,斯潘塞其实就是天才,加特林更加算得正经天才——明明是学医的,却造出了‘机枪’!我呢,就算冒出了‘机枪’这个想头,也决计没有本事造得出来。
叹了口气,说道:别说我了,全中国数一遍,我若把‘机枪’的想头交了出去,又有哪个能接的下来么?所以——微微一顿,语气郑重地说道:论工程机械的底子,咱们和洋人,还差的十万八千里呢!‘想法’其实并不是最紧要啊,这个底子,才真正紧要!底子够厚了,多少好想法没有?不然,就算灵光一闪,有了什么想法,也做不出来!就算敲敲打打勉强做出来了,也不见得好用,既没法子持续改进,更没法子定型大量生产!利宾倒没有想到,招出他这么一大篇话来,呆了一呆,说道:王爷这番话,意思很深,我要好好地……领会一番。
关卓凡一笑,说道:不说这个了,嗯,那个‘富雅苑’卖的怎么样?好极了!利宾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一共四十八户,就在前天,最后一户也估清了!每一户,四千八百两至六千二百两不等,总价超过二十六万两银子,净利超过一半,差不多十四万两银子!关卓凡眼睛微微一亮,说道:不坏!十四万两银子不是什么太大的数字,可是证明,这条路子,是行得通的。
是!利宾说,买家都说,见过、住过更大的房子,可是,没见过、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还有,也从没见过这么干净、整洁的里弄!如果,家门口每天都能够如此干净、如此整洁,每个月,支付一点点的费用,那也是非常值得的事情!关卓凡说的这条路子,就是现代的房地产开发的路子。
他已经打定主意,要做本时空中国的第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当然,最终也必须、必然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
房地产开发,第一件紧要的事情,和原时空一样,自然是拆迁。
和二十一世纪不同的是,这个时代的人,脑子中还没有坐地起价、当钉子户大发横财的觉悟,只要出价比市价高出个两三成,就高高兴兴的搬家了,反正,上海的空房子多得是。
拆迁非常顺利。
富雅苑所在之地,原是一条破破烂烂的弄堂,叫做富里弄。
这条弄堂,名字中虽然带了个富字,里面却没有住什么富人,房子都是又老又旧,卖不起什么好价钱,因此,利宾把整条弄堂买了下来,好几十户加在一起,也不过只花了二万六千两银子。
旧房子全部拆掉,原址上建起了四十八户新房子,里弄的路也重新铺过了,从头到尾一水儿的青条石板。
新房子的面积,彼此略有差异,但格局完全一样。
富里弄南北走向,新房子东西各二十四户,望衡对宇,一眼看去,新崭崭,齐刷刷,极为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