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原大捷之后,西征大军经过充分休整,士腾马饱,严寒一过,天气转暖,即大举进军金积堡。
盘踞金积堡的马化龙,是同治元年正式扯旗放炮的。
不过,不同于从底层崛起的白彦虎,和清廷翻脸之前,马化龙就是甘回中最具影响力的领袖,在当地的势力,盘根错节,极其深厚。
彼时,西北回教,有所谓四大门宦,即四大教派,曰虎夫耶门宦,曰哲赫忍耶门宦,曰嘎的林门宦,曰库不忍门宦。
这其中,分新、旧两派,新派以哲赫忍耶门宦为首,旧派以虎夫耶门宦为首,马化龙即为哲赫忍耶门宦的第五代教主。
哲赫忍耶出于中东之苏菲派,乾隆年间传入中国,提倡简化宗教仪轨,要求回教向穷人靠拢,不久之后,便迅速在中下层回民中传播开来。
虎夫耶门宦等老教大为惊恐,于是新、旧相仇,互指对方为异端,彼此攻杀,手段狠辣,毫不逊于日后的回、汉之争。
清廷是支持老教的,但新教对广大穷人更有吸引力,虽屡经打压,势力却愈来愈大,到了道光年间,新教终于彻底压倒了老教。
哲赫忍耶门宦的第三代教主为马化龙祖父马达天,第四代教主为马化龙之父马以德,到了马化龙手上,他们家已经连续三代把持哲赫忍耶门宦教权,哲赫忍耶门宦教主的位子,其实已经成了马家的世袭和禁脔了。
门宦上有教主,中有道堂,下有大大小小的清真寺,经过哲赫忍耶派数代经营,新教的门宦,较之老教,更加庞大而严密,教主一呼百诺,教徒惟命是从。
可以说,哲赫忍耶派的门宦,已经具备了准政府的形态,并大幅度地提高了回民内部的组织力和动员力。
马化龙起事之前,当地回民眼中,已是只有教主,没有官府和朝廷了。
**平凉,督办西北军务钦差大臣行辕,诸将齐聚,会议进军金积堡的部署。
整间屋子,回荡着左宗棠洪亮的湖南乡音。
是次用兵,全军分成北、中、南三路!北路,刘松山部由绥德西进,克灵州,直趋金积堡,拊敌之背!嗻!中路,展东禄部出庆阳,本钦差自将雷正绾部、陶茂林部出平凉,二军在固原会和,折而北上,仰攻金积堡!嗻!嗻!嗻!南路,刘典部由宝鸡西进,趋秦州!嗻!伯敬,你这一路,主要目的,是为了威胁河州、狄道一带的马占鳌匪股,使其不能北上援救金积堡;接下来,中路军从南边攻打金积堡的时候,使其亦不能骚扰官军的后路——明白吗?是,标下明白!诸位,左宗棠环视诸将,就是说,整个布署,北路军、中路军南北夹攻金积堡,南路军则负责‘打援’,都明白了吗?明白!马化龙盘踞一方多年,左宗棠说,朝廷拿他无可如何,致有今日之尾大不掉,个中缘由,一是此枭善于蛊惑人心,二来,此枭极擅聚敛,财源广辟,乃屯粮藏械,邀买名声,对抗天兵,不服王化。
顿了一顿,继续说道:‘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河套之起点,正是这个金积堡!秦、汉二渠在此交汇,素来物产殷阜。
嗯,除了茶、马之利甚丰外,金积堡正东,有一个叫做花马池的大盐池,更是马化龙的一大财源!说到这儿,他转向刘松山:寿卿,这个花马池,刚好在你的北路军进军路线上,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拔掉这个花马池,彻底切断它和金积堡的联系!嗻!马枭甚为狡诈,左宗棠冷笑说道,形势稍有不对,就向朝廷‘求抚’,但人员、器械、地盘,却什么都不肯交出来。
西宁将军穆图善是个糊涂蛋,一再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上,愈抚,马化龙愈是嚣张,不但地方公事由其把持,钱粮由其征收,连参领、协领甚至知州都由他委任了——他娘的!左大帅是地地道道的读书人,却突然蹦出一句三字经来,诸将先是一愣,继而精神一振。
马逆小小伎俩,骗得过穆图善,可别想在我左季高眼皮底下弄棒槌!我已上折,参穆图善糊涂误国,这会儿,穆春岩大约已经回家抱孩子去了!第一四零章 后路进军金积堡之初,出乎意料的顺当,尤其是北路军。
刘松山的底衔不过正二品的总兵,新婚妻子却获得一品镇国夫人的诰封,这在清朝开国以来,几乎是前所未有之事,真正叫恩出逾格。
刘松山本人固然感戴天恩,他的部下,一班老湘军们,亦人人面上飞金,人人感奋激励。
加上北路军之前没有参与董志原的大战,看着中路军打得风生水起,一个个早就憋足了气,要在金积堡一役中,大大争一番脸面和功劳。
因此,北路军行军速度很快,一路上的推进,亦非常顺利。
首先是花马池,一个回匪也没有,撤得干干净净。
北路军一枪未放,就占领了马化龙的这个大财源。
想来,花马池距金积堡较远,马化龙自知无力维持,于是主动撤退了。
花马池至灵州的路上,一路畅通,没遇到任何回匪的游骑的袭扰——这种事儿,本来是回匪最爱干的。
接着到了灵州,咦,居然也是一座空城!灵州不同花马池,花马池是一个盐池,无险可据,灵州却是城深垒高,打起来,比花马池难多了。
可是,北路军又一定要打它下来,不然,攻打金积堡的时候,必后路不靖,粮道堪虞。
且灵州距金积堡较近,彼此能够相互照应,在此,马化龙不是没有一战的能力,就这么放弃了,打的是什么算盘?北路军克复灵州之后,马化龙的使者,带着马化龙的亲笔信,来到了督办西北军务钦差大臣的行辕,干什么呢?求抚。
马化龙在信上说,他世受国恩,从不敢自外于朝廷的,只是阴差阳错,三人成虎,误会才愈来愈深。
今圣朝宽恩厚典,远迈前代;大帅英明睿智,人中龙凤,必能体察下走之枉曲,最终干戈化为玉帛。
嗯,花马池、灵州,可是俺主动放弃的,这个,充分显示了俺们无意抗拒天兵的诚意啊。
还有,为示效顺之诚,俺已经易名为马朝清啦——看,俺的忠心,可昭日月!希望抚局早日达成,止戈息兵,俺马朝清一族,将永为朝廷西北屏藩,子子孙孙,世世不渝。
看过马化龙的信,左宗棠大为得意:宵小伎俩,都在本大帅算中!单单这‘屏藩’二字,左宗棠冷笑说道,马逆就该死上十遍了!贼子野心,曝露无遗!什么‘子子孙孙,世世不渝’——你也配!官军对马化龙求抚的回应是:不论中路军、北路军,都继续推进。
其中,北路军自灵州出发,直指金积堡东面门户吴忠堡;同时,派一支奇兵,袭占了永宁洞。
马化龙这才发现,今日不同往昔,苦肉计毫无效用,非大打出手不可了。
那就打吧。
灵州至吴忠堡,花马池至灵州,突然冒出无数回匪,北路军的前路和后路,同时烽烟四起。
灵州至吴忠堡,一路上的回民堡寨,傍堡列队,开枪放炮,呼杀官军。
安宁堡、同心城的回匪,亦赶来助战,不断袭扰官军,北路军前进的阻力立即大增。
这也罢了,最要命的是,花马池至灵州一带,回匪游骑四出,袭烧官军辎重,北路军推进过快,战线短时间内拉得过长,后路不免空虚,粮道很快便吃不住劲儿了。
不久,更坏的消息传来了:灵州又失守了!北路军绝大部分进军金积堡,灵州城内只留很少的兵力驻守,回匪趁虚而入,夺回了灵州。
北路军陷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
金积堡的南边,中路军也开始接敌了。
受到北线形势的鼓舞,马化龙决定主动出击,派马万春率金积堡回匪一部,前往预望城一带,阻击中路官军。
和马万春同行的,乃董志原一役中,掩护辎重家口先行撤向金积堡的白彦虎,以及陕回中百死余生的有限的青壮。
白彦虎的想法,和马化龙并不完全一致,但人在矮檐下,哪能不低头,只好暂时服从了马化龙的安排。
这种形势下,官军调整了部署,北路军暂缓进军吴忠堡,部队一分为二,一部负责守住已落入手中的永宁洞,其余大部回师,再次进攻灵州,务求彻底拔掉这根插在后背上的钉子,再次进军吴忠堡之时,庶几无后顾之忧。
可是,有一点,单靠自身的力量,北路军力有不逮,这就是花马池至灵州的粮路,如果北路军再次分兵去保护粮路,进攻灵州的兵力就嫌不足了。
中路军召开会议,展东禄自告奋勇,派所部骑兵营北上,替北路军扫清后路。
关卓凡借兵给左宗棠的时候,一共两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再加一个工兵营,并无成建制的骑兵部队。
西北作战,步、骑、炮相互配合,效果更好,陕西的回匪是关卓凡打平的,这一点,他当然深知。
不过,当时关卓凡以为,楚军、湘军和陕西当地的马队足敷使用,他自个儿呢,又多少有点儿舍不得他的美国马,就没有给展东禄配备成建制的骑兵部队。
但是,在实战中,轩军发现,楚军、湘军以及陕西当地部队,能力和效率,明显比轩军低一头,友军的马队,总是不大配合得上轩军的步、炮,于是,进军金积堡之前,关卓凡又给展东禄追加了两个骑兵营。
展东禄自请分友军之忧,左宗棠不由大慰,立即批准了他的要求和计划。
轩军的骑兵,人手一支马枪版斯潘塞连珠枪,回匪游骑,大半还用着土枪和弓箭,根本无力与抗,每次略一接触,便丢下几十具尸体,四散而逃。
到了后来,回匪一远远地见到马上的蓝色身影,便呼啸远遁。
北路军的粮道,很快重新畅通起来。
粮道无虞,北路军军心大定,士气高涨,一鼓作气,攻下了灵州城。
北路军再次分兵,一部驻守灵州城,一部继续回师,和轩军骑兵相互配合,将花马池至灵州之间的回匪,一一扫清。
至此,北路军的后路,才算是真正靖定了。
北路军攻打灵州城的时候,中路军和马万春、白彦虎两支回匪,也正打得热闹。
*(未完待续。
)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