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抬头说话罢。
如意洲的那一夜,故事也是从你抬起头来说话开始的。
谢太后!关卓凡收摄心神,抬起头来。
正中一个小小的御榻上,坐着六岁的同治皇帝,装束得整整齐齐,一件小龙袍,精致合身。
小皇帝虽也尽力摆出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但两只乌溜溜的大眼睛,却在灵活地四处乱看,煞是有趣。
皇帝的样子,略略冲淡了关卓凡紧张的心情,让他可以在太后发问之前,再仔细打量一下身前的情形。
面前是一张宽大的红木御案,系着明黄色的软缎桌围,而在同治皇帝的两侧,一东一西又设了两个御座,御座之前,垂着两方明黄色的曼纱,帘后的人,虽不能看得十分真切,但表情神态,仍然可见。
这就是垂帘听政了,关卓凡心想。
关卓凡,你是镶红旗的?照例是由慈安太后先问。
她的声音,关卓凡还是第一次听见。
是。
这是你第一次进宫么?是。
家里还有些什么人?……跟母后皇太后回话,只有哥哥和嫂子了。
关卓凡犹豫了一下,答得模棱两可。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总不能说自己娶了嫂子,关了哥哥,那岂不变成欺兄盗嫂?这个西洋镜可拆穿不得。
这一回,你的功劳不小。
谢谢太后夸奖,臣不敢当。
问到这里,不大善于言辞的慈安太后没有话了,看着慈禧,示意她把话接过去。
皇帝这几天感冒,书房都撤了,慈禧接过了话头,闲闲地说,今天,我们特为让他在这里,见你一面。
这算是一份很大的荣宠,关卓凡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记起多磕头,少说话的古训,磕了一个头,表示谢恩。
步军衙门是个要紧的地方,你要多上心。
慈禧的话,都说在点子上,比之慈安的泛泛而问,要实在得多,御前侍卫的差事,你听醇郡王的吩咐,该来就来。
是,臣不敢轻忽。
你的胆子大,这是好事,只是要用对地方。
纱屏后面的慈禧,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你要学费英东,不要学年羹尧。
费英东与年羹尧,都以胆气豪壮闻名。
只不过费英东是开国功臣,一生忠心不二;年羹尧虽然亦是雍正一朝军功卓著的大将,却终以跋扈被诛。
在旁的人听来,慈禧的这句话里,有激励,有诫勉,是一句很得当的话。
但在关卓凡听来,太后的这句话,似乎还另有深意。
不过到底还是京里好,大内的戒卫,又比热河要周密得多,慈禧忽然发起了感慨,不用再象热河那样,整天提心吊胆。
关卓凡终于听懂了!她现在已不是从前那个朝不保夕,整天要提心吊胆的懿贵妃了,而是垂帘听政,手握生杀的太后,具有无上的尊严。
紫禁城中,宫禁森严,她不会允许那一段私情,危及到自己的地位和尊严——如意洲的旧事,再也不会重演了。
你立了大功,朝廷也不吝赏赐,以后的事,你还是要用心去做。
君臣之义,要有始有终才好。
关卓凡,你对我的好,我已经报答了你,从今往后,咱们重新再来。
臣,遵旨。
关卓凡俯下身去。
再见,懿贵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