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十六章 师范馆

第十六章 师范馆

2025-04-03 08:01:13

关卓凡长叹一声:艮翁,读书人苦啊!苦?倭仁一怔,呃,这……何所指呢?乞王爷明示。

艮翁,关卓凡说,不晓得你听说过没有?前些日子,广东南海,又出了一个‘百岁童生’?须发皆白,走路都要人扶,还要参加‘院试’!苦读九十载,考了八十年,连一个秀才也没有考取,这一辈子,就尽数耗在了……唉,真是思之恻然呀!又出百岁童生的事儿了?道光年间,广东那边儿,就出过不止一个百岁童生,怎么,这一次,又是广东?广东那边儿,怎么老出这种……呃,好吧,读书人确实是苦,可是,这个跟恢复贴经、墨义,有什么关系呢?倭仁不晓得应该如何答话,只好保持沉默。

科举这条路,是非常漫长的。

读书人要先后参加知县主持的县试、知府主持的府试,取得童生资格,再参加该省学政主持的院试,中式后,才算拿到了举业的第一块敲门砖——生员,即秀才。

然后才能够入县学、府学学习,备战乡试。

乡试为全省范围内的统一考试,只有生员才有资格参加,考官由朝廷指派,三年一次,在秋天举行,亦称秋闱,中式即为举人。

乡试次年春天,举行会试,亦称春闱。

这是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考试,只有举人才有资格参加。

会试在北京举行,礼部主持,考官由皇帝钦派,中式者称贡士。

会试中式,虽然科举这条路还没有走完,但十载寒窗,就算是熬出了头了。

会试在二月份举行,次月,即三月份,举行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名义上只考时务策,不过,考题绝大多数出自经义,实际上,不过多考了一次时文罢了。

贡士都不会自殿试落第,只是名次要根据殿试的成绩重新排列,分三甲,即三等。

一甲称进士及第,只有三人,就是成绩最好的三个,是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称赐进士出身;三甲称赐同进士出身。

一、二、三甲,皆通称进士。

进士出榜,用黄纸书写,称金榜,这,就是金榜题名了。

再次言归正传。

前些天,关卓凡虚虚地拱了拱手,然后慢吞吞地说道,圣母皇太后拿了一篇文章,问我说:这上面写的都是些什么啊?怎么竟是一点儿也看不懂?我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篇‘时文’。

艮翁,不瞒你说,我攒眉蹙额地看了半天,也只看懂了一半——哎哟,弄得我那个尴尬呀!呃……说这话的时候,关卓凡也是一副攒眉蹙额的样子,不过,这一次尴尬的,可就是倭仁了。

将心比心,关卓凡说,‘时文’确实是太难了!那班‘百岁童生’,不就是死活过不了‘时文’这一关吗?这上边儿,‘皓首穷经’四字,竟是一字不为虚设!唉,艮翁,读书人何苦为难读书人?倭仁的老脸,微微的涨红了。

我想,关卓凡继续说道,‘时文’也好,‘贴经’、‘墨义’也好,考的都是经义,若不擅‘时文’,‘贴经’和‘墨义’却精熟的话,似乎,也不好就说考生没有读熟、读通经义吧?艮翁,我想,加考‘贴经’和‘墨义’,如果‘时文’失手,‘贴经’和‘墨义’却中式的话,经义一道,亦可以算考生中式了——这,算是给读书人多一条出路吧!这话听起来好有道理啊,可是,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大对劲儿……王爷,倭仁迟疑着说,如此一来,中式的考生……会不会,呃,太多了一点儿?我是说,殿试之后,进士出身的人,呃,会不会太多了一点儿?这个,呃,朝廷安排得过来么?话一出口,便后悔了,自己这话若传了出去,保不齐有人会说:怎么?倭艮峰居然不愿意中式的读书人多一些?他安的是什么心?是不是……嗯,怕后进们抢他倭老夫子的饭碗啊?幸好,关卓凡似乎全然未往这上面想,一副大包大揽的模样:安排得过来!正经人才,只嫌少,不嫌多!目下百废待举,诸业方兴,艮翁,你请看,今后十年,用人之处,比之前一百年加起来都要多!心中微微冷笑:你以为贴经和墨义过关就算中式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你忘了,还有一道时务策的坎儿了?跨过时务策的坎儿,才算人才;跨不过去,贴经和墨义中式没有用,时文中式也没有用!倭仁实在想不出什么反对的理由,可又不能就这么点头。

除了本能地对大幅度的改变感到不安之外——虽然关卓凡煞费苦心,用恢复唐、宋旧制来包装这个改变——他总觉得,这里边儿存着什么古怪,只是,脑子还没有转过弯儿来,还没有想清楚、看明白。

可是,关卓凡目光灼灼的,其势又不允许他久拖,倭仁憋了半响,脸都憋红了,才突然想起一事,赶忙说道:王爷,一千六百多位‘时务训导’,人数可不算少啊,仓促之间,朝廷去哪里找这么多精熟时务的人才呢?问得好,艮翁!关卓凡说,我手头上,目下也确实拿不出这么多的人才,所以,我想,先办一所学校,专门作育精通时务的人才!速成的话,一、两年也就出师了!嗯,‘师者,人之模范也’,这所学校,就叫……‘师范馆’,如何?‘师范馆’?啊,好……倭仁的好字一出口,关卓凡立即抚掌大笑:好!艮翁既力赞其事,这恢复唐、宋旧制,开科取士,加‘时务策’,加‘贴经、墨义’,就烦艮翁的大笔,领衔出奏,本王和军机全班,恭附骥尾!什么?!*(未完待续。

)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