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卓凡怔了一怔:你什么意思呢?想了一想,用一种尽量轻松的语气说道:有劳太后惦念。
呃,这不是刚搬进朝内北小街么?柳条胡同那边儿,还没有捋清爽,待都拾掇明白了,早膳嘛——他嘻嘻一笑:还是有的吃的。
慈禧斜了他一眼:我跟你说正经的,你别嬉皮笑脸的不当回事儿。
你说的‘捋清爽’,‘拾掇明白’,是指将白氏和明氏搬过朝内北小街?是,关卓凡收起笑容,郑重说道,太后明鉴,两位嫂子,我有奉养的责任,可不能进了亲王,尚了公主,换了府邸,就叫两个嫂子自个儿过起来。
这么做,会有人在背后戳我的脊梁骨的。
瞧你说的!慈禧嗔道,我难道是叫你不管两位嫂子?你把白氏、明氏接到朝内北小街,这是应当应分的。
可是,你的起居饮食,如果还像以前那样,都由两个嫂子照应,你叫两个公主怎么想?你这个家,她们两个才是正经主妇,这么一来,她们这两个主妇当的,岂非有亏职守?她们心里边儿,能是味儿?关卓凡心念电转,啊……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面儿上还得装傻:这个,臣该如何……呃,请太后明示。
我觉得,慈禧说,你在敦妞儿、丽妞儿那儿,时日太少了!一个月,一位公主,才六天光景,她们两个,就算一门心思要照应好你的饮食起居,也……唉,说的俗一点儿,‘老鼠拉龟’,无从下手’啊!姐姐,您这个譬喻,可真是……我看,你的这个‘日程’,很该调一调了,一位公主那儿,一个月,你至少呆上……嗯,翻一番,十一、二天吧?这样,白氏、明氏两位,也能少受点儿累!你都娶了妻了,还要涎着脸麻烦两位嫂子?你就不能叫她们两个,过几天清闲日子?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关卓凡面色不变,心里面却不由打起鼓来。
这话说的,总觉得你知道点儿啥似的……自然,这么做,白氏、明氏两位,还真能少受点儿累,可是,这个累,她们俩乐意受得很呀,真少受这个累了,只怕人家还不高兴呢……见关卓凡踌躇不答,慈禧皱了皱眉,说道:我跟你说,这个事儿,‘东边儿’和我,我们姐俩儿,可都是一个意思!你既然娶了亲,就该老老实实守着老婆,别再东游西逛了——敦妞儿、丽妞儿,都是千里挑、万里选的人尖子,能娶到两个如此美貌的老婆,你算是前生修到啦!还有,两个‘试婚格格’,敦妞儿的小熙,丽妞儿的……哦,叫翠儿——我也是见过的,两个女孩子,都是十分的人才,都归了你关三受用,你还不足?慈禧一口气说下来,语气已经有点儿变了。
关卓凡本来想说几句不足——除非你也归了我,才算足之类的便宜话,转念一想,慈禧是认真的,来势汹汹,现在可不好开这种玩笑。
他摸了摸自己的脑门,微微苦笑:太后训谕,真正是醍醐灌顶。
慈禧一笑,放缓了语气,说道:‘东边儿’说,她还想早一点儿抱外孙子呢!你一个月,就和公主呆上这么几天,我们姐俩儿,什么时候才能抱上外孙啊?抱外孙子这个话,其实是游说慈安的时候,慈禧自个儿说的,现在轻轻巧巧的就安到了慈安的头上,反正,关卓凡也不可能拿这个话去跟母后皇太后对质去。
你就照我说的,一个月,多匀出几天,和两位公主住在一起,夫妻和睦,早生贵子,你的一日三餐,也有人侍候,你看,好多着呢!嗯,这几个理由,听起来,既光明正大,又体贴入微,我似乎应该欣然入毂,不然就是不知好歹,给脸不要脸了。
可是,姐姐,你的真实用意,我是晓得的。
臣谨遵慈谕。
不过,太后明鉴,这其中,尚有一个关节,呃,不为无虑。
哦,有难处?你倒说说看,有什么难处啊?是。
关卓凡坦然说道,臣忝掌机枢,每日下值之后,还要在府里见人办事。
一日三餐,呃,早餐、午餐不必说了,这个晚餐,就算在府里用,也常要待客。
不过,并非知己同好私酌,而是朝官聚集议事。
尽有掌灯之后,还要见人办事的。
这些,太后都是深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