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乱清_青玉狮子 > 第八十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第八十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2025-04-03 08:01:10

设在三里屯的步军衙门监狱规模不小,分了五大一小,一共六个围起来的院子。

其中一个关押女犯,另有一个则关押犯了法的普通旗人。

而小的那个,则是为那些有点身份,却又够不上去宗人府的旗人囚犯所准备的,多少算是一种优待。

而如果别的监仓里有犯人肯花大钱,也有可以搬进小院子的机会。

卓仁却不在这两者里头——他在身份上几乎就是一个破落户,同时也没有什么钱。

他的媳妇每月初一十五能来看一次,留下一点吃食,再向狱卒塞上一点碎银子,以求得对卓仁的善待。

这一点钱,原本起不了什么大用,但狱卒因为曾得了管狱的主事郝亭奇的吩咐,不要打,所以倒也不曾虐待卓仁。

这句话,原本是关卓凡交待的,郝亭奇肯听,自然是看在银子的份上。

而等到关卓凡升任衙门的左翼总兵,变成他的顶头上司,郝亭奇便着了忙,这些天为了卓仁的事,日日揪心,连饭都吃不安生。

这真是一块烫手山芋!有心对卓仁好一点,可是明知道他是关总兵的仇人,一个不小心,关总兵没准要把气撒到自己头上来;若是说对他狠一点,人家到底又是亲兄弟,没准哪一天和好了,翻出旧账来,自己不免要吃不了兜着走。

好坏之间,里外都不是人。

到了昨天,衙门的校尉送了文书下来,说关总兵今天要来查狱,郝亭奇更是心下着忙。

他实在拿不准关卓凡究竟是怎样一个意思——虽然关卓凡交待自己,说不要打他,但也说过不要放他!想来想去,咬咬牙,还是把卓仁从号子里提出来,安排进小院子里单独的一间监房,又给他换了一身干净衣服。

等这位新任的左翼总兵一到,郝亭奇带着一帮人,规规矩矩请过了安,立在一旁,听关卓凡吩咐。

老郝,我来看看他。

关卓凡没有废话,单刀直入。

这个他指的是谁,不言自明。

于是由郝亭奇带路,进了小院子,两名早已得过吩咐的狱卒将监房的门哐啷一声打开,便躬身退在一旁。

那个痞里痞气,飞扬跋扈的卓仁不见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变作了一个憔悴而驯顺的可怜人,被开门的声音惊得一跳,接着就看见了门外一身公服的关卓凡,珊瑚顶戴,狮子绣补,正在负手而立,凝视着自己。

卓仁茫然地张了张嘴,似乎想说点什么,然而嘴唇翕动几下,到底还是没说出来,畏畏缩缩地挪到屋子当中,跪了下去。

在这样一个情形下亲兄弟相见,在场的人,甚觉尴尬,都把眼光转到别处去,不敢看。

只有郝亭奇,不住地用眼角偷觑关卓凡的脸色。

此情此景,关卓凡亦不能没有感触,在心里问自己:我对卓仁,是不是狠了一点?然而他很快便摇了摇头,否决了自己的想法:就算狠一点,今天这个样子,对大家都好!郝亭奇见他摇头,心里吃了一惊,还没想过来,关卓凡已经淡淡地说:他住的这地方,倒真不错。

郝亭奇心说坏了,马屁拍在了马脚上,一着急,话就有点说不成句:是昨天……昨天……老郝,关卓凡打断了他的话,我想具保,保这个关卓仁出去,成不成啊?成!成!郝亭奇如蒙大赦,连说了四五个成,陪着笑道:大人现在就带人么?那公文手续,回头我亲自送到衙门去。

那就偏劳你了,关卓凡很客气地笑着,抬头环顾了一下四周,说道:别的地方,大约都是好的,我就不必看了。

意思是说,所谓查狱,也不必查了,花花轿子人抬人,大家心中有数。

卓仁由两名狱卒搀扶着,出了步军衙门的监牢,见到外面的白日青天,犹自彷如身在梦中一般,不敢相信自己出来了。

外面的路旁,图林领着七八名亲兵,正在带马等候。

而不远的地方,还停着一辆乌蓬大车,关卓凡脚步不停,向大车走去。

图林则努努嘴,便有两名亲兵从狱卒手里接过卓仁,跟着关卓凡走了过去,到了大车跟前,将帘子一打,卓仁便看见自己的媳妇从车上下来,欢喜得泪流满面。

这一下,终于相信自己真的是自由了,嚎啕一声,跟媳妇抱在一起,放声大哭。

关卓凡在一边静静地看着他们,直到两人哭声渐弱,怯怯地转过头来看自己,才取出一张银票,递在卓仁的手里。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关卓凡后退一步,向二人略略一哈腰,二哥,二嫂,从此以后,大家各自珍重。

**就在关卓凡前往步军衙门监狱,释放二哥卓仁之时,养心殿中,两位太后却正在召见军机,谈论现下的局势。

八月的时候,安庆一破,颇有人以为天下从此可定矣,然而杭州陷落的消息一到京城,便震动了朝野。

这些天来,两宫为了这件事,忧心如焚,已经跟军机上商量了好几次,要拿出对策来。

对策分成两部分,一是要表彰殉节的忠烈,二是要设法挽回局面。

浙江巡抚王有龄,平日官声不佳,浙江籍的京官,对他多无好感,参他已不止一次,但这回见危授命,殉了节,立刻就不同了。

浙江的京官,特别是朱学勤、许庚身这些在政变中新立了功劳、握有实权的浙江人,格外帮他的忙,从中斡旋,恤典甚厚。

而杭州将军瑞昌,因为是旗人,他的壮烈算是替旗人挣了面子,故而恤典更为优厚,追赠太子太保,諡忠壮,入祀京师贤良祠。

据说瑞昌的一个小妾,在城破的时候,带了两个数岁的儿子,杂在难民丛中,走得不知去向,慈禧太后还特地吩咐恭王,设法把瑞昌的那两个名叫绪成、绪恩的小儿子找回来,好承袭他一等轻车都尉的世职。

番外:关于懿贵妃的样貌这篇番外,不是讲故事,是小小地研究一下懿贵妃的样貌。

不喜欢的朋友,可以直接跳过,对以后的阅读是毫无影响的。

本来没有打算说这个,不过看到书评区里对这个话题讨论得很热闹,于是忍不住也来说上两句。

首先要说明的是,读者的感受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

作为读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印象或者直觉,来决定懿贵妃到底长得好看不好看,而没有义务去听作者庸长的唠叨,或是接受作者强迫的灌输。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们再来问一问:懿贵妃这个女人,年轻是个什么样子呢?说懿贵妃,当然指的是年轻时候的慈禧,二十多岁。

不得不说,拿六十多岁的照片出来说事儿,实在是有点这个……有失公允吧。

在1900年左右的摄影技术下,认为能根据照片推断出任何一个老妇人年轻时的相貌,不免想当然了——就算是今天,如果把那些四十年前的美女,老去之后的照片拿来放在你面前,你能猜得出她们年轻时,也曾惊艳一时吗?自古英雄与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自古以来,都有娶妻娶德,纳妾纳色的说法,皇帝家选后选妃,也一定程度上受这个影响。

皇后是妻,妃子是妾,所以选妃子的时候,不必像选皇后那么瞻前顾后,隆重其事。

当然,即使是妃子,也不能说德行就不重要,也不能完全排除政治婚姻的可能性。

那么,懿贵妃是个什么情形呢?简单地说,懿贵妃的父亲只是一个道员,而且在她进宫选秀之前,就已经死了,家境落魄得很。

在这样的情形下,姐姐成为了咸丰的妃子,妹妹成为了咸丰七弟醇王的正福晋,总不能说,是皇帝哥俩脑子抽抽了,是特地为了行善,才娶了这一对姊妹花?当然不是。

更靠谱的解释,应该是这一对姊妹花的容貌,即使不说国色天香,至少可以算在上品之列。

再来看一看咸丰的后妃。

其实在书里已经点明,不好拿光绪的例子来做对比的,如果以为光绪如此,则朝朝代代都是如此,那就不免失之武断了。

至于为什么,大家应该明白。

咸丰的后妃,有名有姓的,三十几人,宫女什么的更是无数,其中确实有以宫女的身份被宠幸,提拔为常在的。

咸丰是个好色的人,在这样一个群芳环伺的皇帝身边,懿贵妃能够独承恩宠达三年之久,若是说她姿色平庸,甚至长得很丑,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如果非说照片的话,更接近一点的是五十岁的慈禧照片,有图,也有报道。

从报道能够看出,五十岁的慈禧,就比人们印象中的那个老太婆,要丰满漂亮许多。

如果有好这一口的,可以自行百度一下,嘿嘿。

至于民间的传说之中,对懿贵妃的相貌,更是有许多溢美之词。

不过那些都是花丛轶史,香艳得很,不足为凭,所以就不拿来说事了。

其实说了这么多,到底二十五六岁的懿贵妃长什么样,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大家就是图一个乐。

如果非觉得看书的时候,代入不了,那我隆重推荐以下美女,都是演过慈禧的,请自行择一代入。

刘晓庆,吕丽萍,邱淑贞,邓婕,巩俐,米雪,袁莉,方舒,奚美娟,潘虹,谢芳,盖丽丽,丛珊,马翎,宋佳,韩再芬,吕中,欧阳佩珊,刘雪华,梁小冰。

哥已经够体贴的了吧?票票拿来~*(谢谢喂马、ycbh、脚踏、s051的打赏。

)如果您觉得《乱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本书网址:https://m.keepsh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