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在于那句目标体现诚意和决心。
如果中国设定的战略目标,真的和俾斯麦的建议高度吻合的话,那么,就意味着,不但要逐法国的势力出中国,甚至要将高卢鸡赶出亚洲。
法国是公认的世界第二强国,欲达成相关战略目标,在亚洲战场,中国必然要举国以赴——就像普鲁士在欧洲战场做的那样。
中国能不能达成他建议的战略目标,并不是俾斯麦真正关心和在意的,反正普鲁士也不是没有和意大利之类的猪队友打过交道。
俾斯麦真正关心和在意的,是举国以赴这四个字。
他认为,中国对法作战,只有压上全部的家底,使出吃奶的气力,才能够对法国形成足够的压力,从而在亚洲方向对法形成有效的牵制,为欧洲战场的普鲁士提供足够的助力。
所以,设定怎样的战略目标,就代表中国对是次合作有怎样的诚意和决心。
至于中国把全部的身家都掏出来砸进这桩买卖里,回报会是多少,赚了还是亏了,铁血宰相并不如何介意——那是中国人自个儿的事儿,是次合作,只要普鲁士的回报率足够高就好了。
既然合作双方的战略目标都已定下来了,现在要讨论和确定的,是发动战争的合适的时间点。
这一次,是由关卓凡先做提议的。
我希望,关卓凡说道,这个时间点,就放在明年——1868年,而且,尽量靠前,不要推到年底。
李福思脸上现出意外的神情:明年?呃,亲王殿下,这样一来,我们就只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进行准备工作了……会不会,稍稍仓促了点?关卓凡微微一笑,说道:我相信,贵国不会从明天才开始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的,事实上,中国也不是。
李福思微微有一点尴尬:您说的对,亲王殿下。
不瞒您说,毛奇总参谋长已经拟定了非常详尽的军事计划,并进行了多次的兵棋推演,他不止一次对俾斯麦首相说过,有十足的把握,能够赢得对法国的战争。
顿了一顿,说道:如果明年之内对法开战,军事上的准备,是可以按期完成的,问题是,呃,信心——信心?我听贵使的话,毛奇总参谋长信心十足呢。
毛奇总参谋长有充足的信心,俾斯麦首相也有充足的信心,不过,只有他们两位有信心,呃,还是不大够的,还必须——说到这儿,李福思犹豫了一下,打住了。
关卓凡明白他的意思:还必须……国王陛下也具备充足的信心。
呃,是。
我记得,普奥战争的时候,国王陛下可是信心十足啊,好像,他是支持打到维也纳、甚至吞并奥地利的主张的嘛。
李福思微微苦笑:亲王殿下,那一次,是奥地利;这一次,是法国。
这一次,关卓凡微微皱眉,国王陛下会不会……稍稍保守了一点儿?连我这个外人,都对普鲁士击败法国,具备充分的信心,国王陛下自己,反倒……没有足够的自信了?这,也许就是……当局者谜吧。
恐怕确实是这样,关卓凡轻轻叹了口气,国王陛下也许还没有充分的意识到,因为他的英明的领导,普鲁士这个国家已经变得多么优秀——包括相对于法国而言。
亲王殿下,感谢您的称赞……公使阁下,我这么说,不是为了促使贵国早日对法开战而胡乱吹捧,我对贵国的信心,来自于坚实的数据和可靠的事实。
关卓凡站起身来,一边缓缓踱步,一边说道:咱们来掰掰手指头——煤的产量,普鲁士在未来的一年内,应该接近或超过三千万吨了吧?法国呢?最多只有这个数字的三分之一强!李福思目光微微一跳。
生铁产量,关卓凡说道,普鲁士和法国不相上下,可是,钢的产量,普鲁士差不多要比法国多一倍!嘿嘿,克虏伯钢制大炮的射程,也差不多要比法国生产的铁炮,多上一倍吧?顿了一顿,继续说道:铁路的总里程,普鲁士也超过法国,差距虽然没有煤、钢那么大,但是,我晓得,法国的大部分铁路,都是近年来才落成的,运营效率还很低,有的还没有正式投入运营,不比普鲁士铁路,早就高效运行多年了!其中,普鲁士拥有超过三千台的蒸汽机车,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法国——只有铁路,没有蒸汽机车,铁路不就是个摆设?说到这儿,关卓凡抬起手,握了握拳,做了一个有力的手势:我认为,整体上来说,铁路的整体运营能力,法国和普鲁士之间的差距,仿佛煤、钢——至少也有一倍吧!李福思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了压抑不住的惊讶和佩服的表情。
我相信,关卓凡说,普、法开战,铁路将会是决定性的因素——普鲁士可以利用庞大而高效的铁路网,迅速集结、部署、展开军队;反观法国,这方面的能力,不但远逊普鲁士,而且,对于铁路和战争的关系,他们恐怕……还缺乏真正的理解和认识。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李福思兴奋的说道,亲王殿下,您关于铁路和战争的关系的看法,和毛奇总参谋长一模一样!他知道了,一定兴奋不已,一定……呃,会把您引为知己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关卓凡微笑说道,那是我的荣幸。
毛奇总参谋长是我非常尊敬的前辈,对于他在普奥战争中出色的指挥和调度,我十分佩服。
顿了一顿,又说道:普、法之间,国力的差距摆在那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只不过,高卢鸡的眼睛生的太高,看不到罢了——或者说,不肯底下头来看罢了。
李福思哈哈一笑:亲王殿下,您这个比喻,实在是……太形象了!国力的差距是明显的,关卓凡说,制度的差距同样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