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臣子们不着调儿的安慰,什么圣天子百神呵护,自然早占勿药之类,慈安一直费尽力气,强忍眼泪——她不是怕失仪,而是迷信,她相信,这种场合,如果放声儿,就会冲撞痘神娘娘,神仙不高兴,事情就不好办了。
下头的话,很快就没有什么新花样了,倒不是亲贵重臣们拙于口舌,而是大伙儿都晓得,皇上得的,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病,也都晓得,自己说的,基本属于废话,圣天子百神呵护神马的,换一种说法,其实就是听天由命。
算啦,意思一下就行啦。
待所有人都叩过喜了,慈安开口说道:大晚上的,把大伙儿叫过来,这一来呢,是替皇帝‘叩喜’——嗯,你们都有心了。
顿了一顿,这二来呢……说到这儿,不由自主,看了关卓凡一眼。
不过,此时的关卓凡,虽然站着,却微微俯首,两个人的视线,并没有对上。
呃,二来,有一个事儿,是一定要和大伙儿商量一下的。
听到一定二字,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大伙儿晓得的,慈安说道,目下,圣母皇太后正在天津,为先帝祈福,唉,我是不晓得,皇上‘见喜’这个事儿,到底要不要说给她听?下头鸦雀无声。
按理说,慈安继续说道,儿子病了……啊不,是‘见喜’——儿子‘见喜’了,没有个不叫为娘的晓得的道理,可是——顿了一顿,叹了口气,说道:如果说给‘她’听,那么,‘她’回来还是不回来呢?回来的话,为先帝祈福的事儿,就算半途而废了;不回来吧,隔着那么老远,心里着急,‘静心祈福’什么的,是无论如何……也谈不上的了!下头更安静了,呼吸可闻。
总之,慈安说道,这个事儿,只要说给‘她’听,为先帝祈福的大功德,就算——唉,真是这样的话,不说先帝在下头如何,就是皇上——唉,身为人子,心里……也过意不去吧?顿了一顿,所以,我是没有主意的了,真的说给‘她’听,恐怕,‘她’也是没有主意的。
在场的各位,不是懿亲,就是重臣,都是与国同体的人,这个事儿,只好请大家伙儿,一起来拿个主意了。
主意,主意,嘿嘿,一向拙于言辞的母后皇太后,这段话,说的跟绕口令似的。
下边儿的人,除了两、三个小年轻,大都是天底下一等一的人精,母后皇太后话中的意思,哪有听不出来的?说什么我是没有主意的了,其实,儿子病了,没有个不叫为娘的晓得的道理,一句带过,接下来,反复申明的,都是不叫为娘的晓得的道理,则母后皇太后的主意,还用说么?但是,请大家伙儿,一起来拿个主意,却绝不是走过场,这是为分摊责任,是把大家伙儿一起拉下水、栓到一根线儿上的主意。
关卓凡的主意呢?还用说?人家是第一个进宫的,上头的丈母娘和下头的女婿,这两位不商量好了,能大晚上的把大家伙儿拉进宫里来?谁都不说话,关卓凡也不说话。
恭王突然发现,已经吾居炉火上了。
今天叩喜的排名,庄王打头,自己次之,所以,母后皇太后提出来的这个难题,臣下的发言,就该庄王打头,自己次之。
可是,恭王晓得庄王这个人的,这种事儿,你就算把刀架到他的脖子上,他也是不肯第一个开这个口的;就算指名发问,他也只会反复说宸衷独断,臣下何敢妄议之类的话,逼得急了,就说臣愚昧,实在不晓得该怎么办?反正,打死也不肯承担首倡这个责任的。
自己呢?庄王可以装傻,反正人家从来没有掌过权,没有办过差,打从娘肚子出来,就是个恬淡王爷,实在也没有义务承担这种责任。
自己呢?也可以装傻吗?自己是做过议政王的人,是领班过军机的人,是独掌过朝政的人,且退居藩邸也没有多少日子,自己——唉,装不了傻啊。
恭王不能确定这种安排是不是关卓凡刻意的设计,但是——他心里长叹一声:台上也好,台下也罢,我都被这个人绑的死死的!君臣对晤,不可以长时间无语,养心殿东暖阁中,气氛沉重、压抑得叫人心慌。
郑亲王承志、礼亲王世铎、豫亲王本格,都是二十岁上下的小伙子,从未身处如此天威不测的环境中,跪在地上,身上的汗,一层一层往外冒,腿也开始打哆嗦了,有的人甚至觉得,自己就快撑不住了。
恭王终于打破了沉默。
他轻轻的咳了一声,说道:母后皇太后厪虑甚是,臣亦以为,此事说与圣母皇太后知晓,徒乱慈意,却无大局无补。
再者说了,圣母皇太后在天津,静心祈福,此时此刻,不仅是为先帝,亦是为今上。
慈安眼睛一亮,说道:对,对,六爷说的对!妹妹在天津的这场功德,也算是……替皇帝做的呀。
下头的呼吸声,突然明显了起来——几乎人人都松了一口气。
恭王代表懿亲,亲贵既已表明态度,接下来,就该军机了。
启禀母后皇太后,文祥说道,‘出天花’的最大关隘,在前头的一十八天,这一十八天挺过去了,圣躬即可望大安!一十八天并不算太长,过了一十八天,再报给圣母皇太后知晓,庶几不烦厪虑,似乎……更加妥当些。
一十八天?慈安怔了一怔,心头突然涌起莫名的希望,她掩饰不住脸上的欣喜,欢然说道:对,对!文祥说的对,这真正是……嗯,‘老成谋国之言’!顿了一顿,微微仰起了头,由左而右,慢慢儿地看过去:还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吗?——如果有,一定要说了出来。
东暖阁内,又安静下来了。
既然没有更多的看法,慈安说道,那,这个事儿,就算‘公议’,就这么……定下来了?还是没有人说话。
慈安看向关卓凡,这一次,两个人的视线,对上了。
好吧,慈安缓缓说道,那,就这么定了。
顿了一顿,慈安又说道:皇帝的情形,该叫你们瞧一眼的。
不过,人太多了,一个个都到御前,当面儿给皇帝‘叩喜’,我怕皇帝的精神头儿……支持不住。
沉吟了一下,说道:这样吧,就是皇帝的几位嫡亲叔叔好了,看过了,再说给大伙儿听,也是一样的。
皇帝的几位嫡亲叔叔——恭王、醇王、钟王。
就是说,御前当面儿‘叩喜’的人里面,不包括中枢领袖关卓凡。
恭王心里有些发慌:这是什么意思?或者,他已经当面儿给皇帝叩过喜了?不像啊。
在恭王眼里,醇王添乱子的本事,比办事儿的本事大;钟王,根本还是一个小孩子,帮不上什么忙的,如果入太极殿的,只有自己和这两个弟弟,那么,所有的责任,可都压倒自己一个人的身上了!我不是白退居藩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