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这种天赋。
我累的时候掩藏不住,无论场上还是场下。
这是另一个我不能拍电影的原因,虽然已有人发出邀请。
我演不好戏,也无法找到替身。
NBA第一年结束后,我在上海家中过了20天。
只有这20天却像在天堂一样,我长了20磅。
再有20天就好了(但不要再长20磅)。
好时光总是飞逝而过,上海是我的家,但我们在那里的公寓现在几乎像酒店一样。
从来都呆不长,难以找到回家的感觉。
回头看,我在NBA的第一年的生活就像一条高速公路,很长很长,看不到路的尽头,甚至不知向前行驶多久才能休息。
当你无法看到头,路会显得更长,会觉得更累。
有时我觉得需要停下加油,但路标却指示:前行500英里。
所幸的是,我现在只是偶尔有此感觉。
李元伟(中国篮球联合会秘书长):既要在休斯顿火箭队打球,又要每年回国参加中国国家队的比赛―――两方面对姚明提出的要求,显然是个大问题,也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不会对NBA及其82场的日程表、季前赛、总决赛发表什么评论。
我只能对中国篮球协会做的事作出解释。
在我看来,姚明有责任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代表国家队参加重大的国际锦标赛,二是帮助促进篮球运动、提升国家队及中国篮球运动的水平。
除了这两个要求,我们还需找到办法,让姚明得到调整和休息,以延长他的运动生命、保护他的健康。
当前的状况很成问题。
他在精神上、身体上都太疲惫了。
这就是我们需要坐下来认真思考的问题,让他在履行NBA和国家队义务的同时,能够受到很好的保护,得到很好的休息。
照顾好个人的利益,不仅是CBA的政策,更是中央政府的政策。
中共中央总书记在最近的一次党代会上曾经强调过这点。
以前可没有这种提法。
总书记说,这将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点。
许多人认为,姚明最终要在NBA和CBA中作出选择。
但我认为,他可以两边兼顾。
而且,他已经做得很好。
他没有两者选其一的原因,是他知道两边兼顾的好处。
没有13亿中国人民的支持,姚明不可能具有这样的影响力。
人们对他的关注体现了他在社会的价值。
我想姚明清楚这一点。
那就是说,姚明肩负着大多数球员所没有的、至少不会年年都有的多重责任。
我相信对姚明会有一个妥善的安排,让他得到所需的休息。
他的运动生涯不会因为两边的义务而缩短。
姚明如此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个头高、技术好。
还因为他做了很多正确的选择。
他的选择使他备受13亿中国同胞的喜爱。
正因为如此,他才那么有影响力,那么成功。
网络是我放松的地方。
我在电脑上花很多时间,打游戏、浏览BBS、发信息。
我会跟别人海聊,聊生活、聊篮球。
在一个网站上,我用自己的真名作网络名,但我想很多人都不相信那是我。
这也不错,因为我可以用另一个身份跟别人交流。
我还使用另一个网络名―――那个名字来自于我喜爱的一个电脑游戏。
我希望人们,特别是我的同胞们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不管做什么事,过程很重要;为达到目标,走完全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即使没有马上实现目标,在过程中总能学到东西。
我刚开始打球时,没人预到我能打入NBA。
我自己连想都没想过。
但是,看看我现在。
重要的不是对失败作好心理准备,而是不畏惧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