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谁认识马云 > 第一章 网络中国的拿破仑

第一章 网络中国的拿破仑

2025-04-03 08:02:48

小个子有大智慧(1)美国战略大师加里 · 哈默尔在《竞争大未来》(Competing for the Future)一书中宣称:当下正是改写游戏规则的天赐良机。

即便如此,有谁会像先知般预测到改写中国,乃至世界互联网游戏规则的是这位其貌不扬的马云?但当外貌与智慧成了反比,小个子有了大智慧后,浓缩的也就是精华了。

于是,他——马云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领跑者。

教师上了《福布斯》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

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

这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说过的话,他就是阿里巴巴的CEO马云,曾经的高校英语教师,一个能用英语思考,却执著地执行中国式战略的,自诩与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 · 韦尔奇一样的商界奇才。

教师弃教经商,这在中国已经不是一件稀罕的事情。

新东方的扩张,让我们领受了北大、上外英语教师俞敏洪、胡敏的破釜沉舟,举步维艰终又笑傲江湖的创业之路。

然而,当同样身为英语教师的马云走上了电子商务之路时,我们却不得不对其刮目相看,因为马云创造了又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巅峰。

2000年7月17日,杭州人马云成为50年来第一个登上《福布斯》封面的中国大陆企业家,理由是马云创建了全球最优秀的电子商务网站。

《福布斯》杂志如此描写马云: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

又说,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着拿破仑一样的身材,更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看了《福布斯》杂志后,我才知道自己其实有多丑。

马云说。

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一个普通的英语教师,竟然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国际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

而关注马云的《福布斯》编辑马修 · 斯福林赞许马云道:马云的方向是准确的。

美国只有20家大公司有购买一个集装箱锤子的需求,但有555个五金批发商、20 900个零售商只要买一箱或一盒锤子,这些小企业对阿里巴巴非常感激。

在不久的将来,这只小虾米B2B的成长速度,可以超过鲸鱼。

2004年9月,借阿里巴巴广告在美国CNBC电视台滚动播出之际,马云抛开公司事务,先后登上了香港《福布斯》大会论坛及美国《福布斯》全球CEO论坛,与美国多家经济组织、贸易团体接触,与国际贸易联合会、新加坡华商总会、意大利外贸组织以及麦肯锡、普华永道等各种组织签署推广协议,并接受美国CNBC、路透社等媒体的采访,毛遂自荐地为中国电子商务担当了公关大使的角色。

2005胡润IT财富榜阿里巴巴排行第四位,马云身价近30亿美元,这个奇迹阿里巴巴只用了短短数年时间。

于是,41岁的马云和5岁的阿里巴巴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并由此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特征之一。

2004年CCTV年度十大经济人物中国经济张弛有序,变化万千,谁挺立潮头,突破平庸和障碍,为自己为团体为大众创造出新的成长空间?谁将视社会责任为己任,用行动倡行诚信和公平?谁是绿色财富的创造者?谁是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2004年12月28日,CCTV年度十大经济人物在期待中出炉。

他们分别是:马云、杨元庆、胡茂元、麦伯良、李金华、李东生、侯为贵、王宪章、郭广昌、周小川。

马云当选2004年CCTV年度十大经济人物,为马云颁奖的是海尔集团CEO张瑞敏。

张瑞敏的颁奖词精练而到位:他热心做媒,撮合百万意中人;他牵线搭桥,链接200多国家和地区。

你在他那里登记个名字,他让你挑选整个世界。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这样总结马云:创造电子商务新模式,用电子商务整合传统产业,推动商业信用的建立。

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处副代表汤敏这样评价马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在业内得到承认,为大量的中小企业创造机会。

在颁奖现场,马云满怀激情地发表了他的获奖感言:感谢CCTV,也感谢所有的评委、我的客户,还有我的同事,是大家把我的梦想变成一个现实。

5年以前,也是这个时候,在长城上我跟我的同事们想创办全世界最伟大的中文公司,我们希望全世界只要是商人一定要用我们的网络,当时这个想法,很多人认为是疯子,这5年里很多人认为我是疯子,不管别人怎么说,从来没有改变过一个中国人想创办全世界最伟大公司的梦想。

1999年的时候,我们提出要80年;在互联网最痛苦的时候——2001年、2002年的时候,我们在公司里面讲的最多的字就是活着。

如果全部的互联网公司都死了,我们只要还跪着,我们就是赢的。

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是有机会。

最后,我们还是坚信一点,这世界上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不管你长得如何,你都有可能成功。

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才华成反比。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后天会很美好,所以每个人都不要放弃今天。

谢谢大家!这就是马云,一个永远谦虚又永远张扬的CCTV年度十大经济人物。

骗子、疯子和身处浪尖的狂人曾几何时,马云被人当做骗子看待;在媒体中,形容他的词语更是充斥着狂人与疯子,因为能够高瞻远瞩而非鼠目寸光的人毕竟只是少数。

在中国互联网尚未兴起时,马云就高调说服企业把资料放在网上并支付费用,故而成为一个骗子;2001年他又喊出要做全中国最好的企业,故又被人称为疯子;现在,在与全球网络巨鳄eBay的过招中,他升格成为狂人。

说阿里巴巴CEO马云狂,不是没道理的。

他左手是阿里巴巴,右手是淘宝网,口袋里还放着支付宝。

电子商务三种模式B2B(business to business,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以及信息交换的电子商务)、B2C(business to consumer,指商家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也就是通常说的商业零售)和C2C(consumer to consumer,指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主要指网上拍卖)。

马云说,其中两种模式以及B和C两种元素我都有了,要发展三种模式,随时都可以。

自2000年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后,马云每一次露脸都能掀起一阵舆论狂潮。

与这个中国电子商务界和互联网界的知名人物相关的数字也都令人咋舌:2000年马云从风险投资公司拿到2 500万美元,2004年又从软银筹到8 200万美元,然后一年内为淘宝网砸出1亿元人民币,而最新的一个数字是10亿美元投资——来自雅虎公司。

这是个互联网狂人,也是全球IT界的传奇人物之一,在各种公开的场合中,他总是口若悬河、口出狂言。

马云有几句广为流传的经典言论:男人的长相往往与他的才华成反比。

我就是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

从此番言语中足见马云的狂。

然而,这个世界唯狂者能生。

爱忽悠的全球电子商务代言人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觉得阿里巴巴就是个特别能忽悠的企业,而其CEO马云更是一个手段高超的人心蛊惑者。

很多人干脆认为马云是个口出狂言的疯子,甚至有些人认为马云只不过是个满嘴大话的骗子。

其实,马云的名字早已在海外成为中国企业家国际化和全球电子商务的代言人。

2000年,他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国际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从2001年到现在,马云一直被邀请到美国哈佛、耶鲁、斯坦福大学和英国沃顿商学院等全球培养MBA的顶尖摇篮演讲。

2001年,马云当选为非官方的国际经济最高级论坛——世界经济论坛的未来领袖。

同年,美国亚洲商业协会还在好莱坞把年度商业领袖奖颁给了马云。

马云以他的远见和努力,不仅在很短的时间内使阿里巴巴成为一家成功的国际性公司,而且帮助许多亚洲企业走上了全球化之路。

美国亚洲商业协会主席戴维 · 本田这样阐述为何美国亚洲商业协会将这一奖项授予这位唯一的非美国籍人士的原因。

2002 年 5 月马云成为日本最大的《日经》杂志的封面人物,《日经》杂志高度评价了阿里巴巴在中日贸易领域里的贡献。

2004年马云以新经济领袖入选CCTV年度十大经济人物。

公司成立至今,全球十几种语言400多家媒体对马云的追踪报道从未间断。

《福布斯》连续5年将阿里巴巴评选为全球最佳B2B商业站点,哈佛商学院也两度将其业绩优秀的经营选为MBA教学的案例。

马云在海外舆论中的盛誉,被认为是一个奇迹。

尽管在2001年,马云的阿里巴巴公司正在经历最艰难的时刻,但当年12月27日就宣布产生现金盈余,而此前,阿里巴巴甚至没有办法从外面抓钱养活自己。

东西方文化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每当谈到马云在海外的盛誉,很多人就会把马云现象归结为东西方对价值观认定的严重分歧。

无论如何,你不得不承认,蛊惑者马云有本事在海外市场获得相当的舆论认同,与此同时,他能把各种人才团结到自己的周围,打造一个个性突出而战斗力强大的团队,这就是他的本事。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未来首富现在许许多多西方国家的公司通过阿里巴巴向中国输送全部产品,因此很多国内外媒体大胆预言,未来40年阿里巴巴的创造者——马云,将替代比尔 · 盖茨成为全球最富有的人。

2006年6月,美国权威财经杂志《Business 2?郾0》刚刚公布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商界人士排行榜,马云作为唯一一位中国大陆企业家入选,排名第15位,比尔 · 盖茨还要高出6位。

马云所创造的阿里巴巴网站每天的咨询量是联合国贸发组织的4倍,是全球最大竞争对手的5~8倍。

阿里巴巴,已经是一个属于全球生意人的公共财产;马云,已经是一位改变全球生意人做生意方式的绝对领袖。

2003年7月英国首相布莱尔访华,点名要见中国的马云,因为他正在改变全球商人做生意的方式!陪同布莱尔吃完早餐,马云后来告诉大家:布莱尔对我们比较熟悉,我们共同的看法是,互联网改变了中国。

我告诉布莱尔先生,英国给我的第一个友好表示,是我还不认识布莱尔的时候,他们就给了我5年的多次往返签证。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倡导者、全球贸易自由化倡导者,与阿里巴巴和马云也有过多次接触和交流。

在达沃斯会议期间,马云与克林顿就很多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探讨。

2005年9月10日,为了给自己主办的互联网盛会——西湖论剑造声势,马云兴师动众,拉来克林顿助威,并邀请克林顿在那次西湖论剑中发表开幕式的主题演讲,以开拓者的独特视角阐释中国互联网的未来。

马云说老克乐坏了,直呼杭州美。

当晚,马云与克林顿共进晚餐。

阿里巴巴:问鼎全球最大网贸市场(1)马云认为B2B有几种流派:一种是欧美的流派,抓住大企业,为买家省时间,然后以软件服务为主,再从软件打向社区。

我们的套路是以小企业为主,通过建立虚拟社区,服务小企业和供应商,我们不是帮着小企业省钱,而是帮着小企业赚钱。

全世界有钱的人没有多少,从数量上讲大企业最多占到企业总数的10%左右。

所以我们有一个虾米和鲨鱼理论——抓住了虾米就有机会捕鲨鱼,可抓住了鲨鱼却可能被咬死。

不过,马云蔑视那些喋喋不休于阿里巴巴是什么的人,因为其实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阿里巴巴为何物,能够说清楚阿里巴巴是什么的人,我绝不把他当对手。

不知道阿里巴巴是什么并不能否认一个事实——阿里巴巴是全球企业间电子商务的第一品牌,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

良好的定位、稳固的结构、优秀的服务使阿里巴巴成为全球首家拥有超过1 500万网商的电子商务网站,遍布220 个国家和地区,每日向全球各地企业及商家提供840万条商业供求信息,成为全球商人网络推广的首选网站,被商人们评为最受欢迎的 B2B 网站。

全球电子商务第一品牌如果说新浪堆积的是信息,阿里巴巴则堆积了国内1 500多万中小企业会员,以及海外接近1 000万个会员,建成了一个循环体,谁想要复制都很难。

阿里巴巴带领全球生意人跨入了网商时代,杰出的成绩使阿里巴巴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

WTO 首任总干事萨瑟兰出任阿里巴巴顾问,美国商务部、日本经济产业省、欧洲中小企业联合会等政府和民间机构均向本地企业推荐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还多次被相关机构评为全球最受欢迎的 B2B 网站、中国商务类优秀网站、中国百家优秀网站、中国最佳贸易网,被国内外媒体、硅谷和国外风险投资家誉为与雅虎、亚马逊、eBay 、美国在线比肩的五大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

成立至今 5 年多时间,阿里巴巴已被传媒界誉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倾听客户的声音,满足客户的需求是阿里巴巴生存与发展的根基,调查显示:阿里巴巴的网上会员近五成是通过口碑相传得知阿里巴巴并使用阿里巴巴的;各行业会员通过阿里巴巴商务平台双方达成合作者占总会员比率近五成。

世界精英的梦幻组合团队是阿里巴巴大厦的基石,完美坚固的团队组合,坚定不移的目标信念,使这家要走 102 年的企业每天在实践着自己的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央视年度最佳雇主:在阿里巴巴工作最快乐著名营销策划人孙先红相信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抓眼球’、‘揪耳朵’,都不如‘暖人心’。

2005 CCTV中国年度雇主调查结果揭晓,以阿里巴巴为首的企业员工快乐工作指数高的十家企业被选为最佳雇主。

最佳雇主的概念体现了一个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

对于阿里巴巴本次当选最佳雇主公司,评委们认为,结合快乐工作的三个维度——成长感、成就感和归属感,阿里巴巴不管是在互联网行业还是在国内众多公司中都出类拔萃。

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生存,而是通过工作(事业)有成就感。

马云认为,员工工作的目的包括一份满意的薪水、快乐地工作和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企业中能快乐地工作。

我们阿里巴巴的LOGO是一张笑脸。

我希望每一个员工都是笑脸。

马云曾不止一次在公众讲话中强调,阿里巴巴最大的财富就是阿里人。

让员工快乐工作是好雇主应该做的事情,总之一定要让员工‘爽’。

在阿里巴巴,员工可以穿旱冰鞋上班,也可以随时来我办公室。

把钱存在银行里,不如把钱花在培养员工身上。

把钱投在人身上是最赚的。

好雇主是衡量一家企业业务水准的重要标杆。

企业能否迅速发展,人才队伍的建设能否跟上是一个重要因素,能否留住人才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马云说:优秀的团队不在于拥有多少个MBA,而是你的这个团队快乐与否。

我希望我的团队都是像疯子一样去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会很快乐,因为他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个很重要。

进军世界500强,做102年企业马云一直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我们要创造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最伟大的公司。

2009年,在阿里巴巴10周年庆典的时候,我们要进入世界500强,我们要做102年的企业。

马云也一直以他的伟大理想鼓舞着他的全体员工:我们是群平凡的人,但在做不平凡的事——运作一个有东方智慧、西方商业理念,参与世界性市场竞争的中国企业。

通过这一目标,马云成功燃烧了3 000人,吹响了整合的号角。

创办一个伟大的公司,靠的不是一个Leader,而是每一个员工。

我不承诺你们一定能发财、升官,我只能说——你们将在这个公司里遭受很多磨难、委屈,但在经历这一切以后,你就会知道什么是成长,以及怎样才可以打造伟大、坚强、勇敢的公司。

将员工团结在同一个目标之下,并赋予其使命感。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李秀娟对马云的这一做法表示赞赏。

马云一直要把互联网带入网商时代,并把它作为全体阿里人的终极使命。

为了实现这一使命,阿里巴巴的文化热情、透明而又简单。

曾经在微软待过的阿里巴巴人力资源副总裁邓康明表示,阿里巴巴的文化具有鲜明特色,没有一家公司像阿里巴巴这样在实践中不遗余力地落实自己的价值观。

用价值观来统一思想,通过统一思想来影响每一个人的行为,最后形成合力。

马云说,互联网业务是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打出来的,没有人可以在互联网公司按部就班,互联网公司需要跨部门的配合,要靠团队力量。

淘宝网:决胜国内最大网购中心野心在膨胀的马云显然不满足于称王B2B市场,他决心向C2C市场重拳出击。

2003年淘宝公司在马云秘密炮制下诞生并一路狂飙,创造了中国互联网的淘宝奇迹,更是被包括《福布斯》等海外媒体在内的几十种媒体赞誉为中国市场抗击eBay巨人的主要力量,称其很可能取代eBay成为全球网上拍卖市场的霸主。

人气蹿升,赶超易趣淘宝网,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没有淘不到的宝贝,没有卖不出的宝贝,这也是淘宝网自诞生之日起就秉持在心的一种观点,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经营与服务的理念。

与eBay易趣相似,淘宝网是国内个人交易网上平台,从马云创办起就致力于成就全球最大的个人交易网站。

中国互联网实验室2004年4月的统计数据就表明,淘宝网流量已与eBay易趣相当,淘宝网已经进入中国领先电子商务网站行列。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互联网实验室使用的统计软件是国际通用的Alexa软件。

2004年7月2日,中国互联网实验室的统计调查显示,淘宝网当日的网络人气指数为662?郾67,同期变动为增长9?郾84%,而同日eBay易趣的这两个数字分别为426?郾13和0?郾84%。

2005年3月,亚洲零售在线援引中国上海市场调研公司iResearch的统计数据,淘宝网已经成为中国C2C电子商务市场排名第一的网站。

调查显示,淘宝网每天的用户增长数为19 025名,超过了其在中国的竞争对手——作为中国C2C市场先行者的eBay易趣。

业绩激增,勇夺双冠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调研报告》称: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分别夺得B2B和C2C市场份额的第一名。

该报告还显示:排名前三位的淘宝网、一拍网由于‘雅虎阿里巴巴并购’事件成为一家,占领行业超过60%份额。

eBay易趣受到中国本土公司冲击,目前虽仍保持良性态势发展,但市场占有率缩水近6成,逐步被甩在第二位,最终只占据近30%的份额。

易观国际发布《2005年第四季度中国C2C市场数据》,称国内C2C市场在2005年蓬勃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热点领域。

该报告总结道,回顾2005年,就增长速度以及发展趋势来看,淘宝网依然延续持续高速的增长,其市场份额已经占据国内C2C市场超6成份额,而eBay易趣所占份额只到3成。

淘宝网的份额已两倍于eBay易趣。

易观国际这一数据与此前社科院发布的《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调研报告》基本相符。

2006年1月19日,淘宝网宣布2005年全年累计总成交额达到80?郾2亿人民币,和2004年全年业绩相比,成交额增长率超过700%。

2006年5月,淘宝网以67?郾3%的市场份额,大举超越eBay易趣(29?郾1%);淘宝网注册用户达1 900万,已接近eBay易趣的2 050万。

2006年7月,淘宝网注册用户达2 250万,超过eBay易趣。

与此同时,淘宝网在成交额上的优势还将持续扩大,2006年全年淘宝网完全有望突破140亿人民币的总成交额。

淘宝网将成为国内C2C市场在注册用户总数和成交额两层意义上的双冠王。

结盟搜狐,兼并新浪一拍2005年4月12日,搜狐和中国最大的个人拍卖网站淘宝网宣布成为战略联盟。

双方将共享各自活跃庞大的用户群体,线上线下共同合作,推动中国网上购物和网上拍卖的进步。

在和搜狐公司结盟后,淘宝网的前进速度无疑将更加惊人,而且这一举动的心理意义要远大于实际意义。

赛迪顾问一位人士指出,商业合作就是一种博弈,搜狐公司舍eBay而选择淘宝网,是因为淘宝网更具有本地优势,在技术创新和对支付途径的有效解决方面更加实际。

2006年1月23日,阿里巴巴宣布购得新浪网所持有的全部一拍网股权,一拍网从即日起停止交易,并在2006年2月15日前并入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

结盟搜狐,兼并一拍,淘宝网加快了市场扩张与资源整合的脚步。

有了搜狐的加盟以及一拍网不可小觑的客户资源,淘宝网和eBay在亚洲的决胜之日近在咫尺,不由令观众们拭目以待。

支付宝:电子商务的一个里程碑控制交易风险一直是困扰电子商务发展的难题,而诚信与安全甚至决定了明天电子商务的何去何从。

于是,一直把只有解决了支付问题,才能够做到真正的电子商务挂在嘴边的马云始终在寻找解决网上交易安全的手段。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当支付宝问世,也就意味着马云天下无贼的梦想成真。

支付宝:踏上电子商务新长征马云的野心表现在,他从来不知何谓满足。

当电子商务呈现全国上下一片红之时,马云相信未来的网上消费会更火。

于是,从阿里巴巴到淘宝网,再从淘宝网到支付宝,秉承野心的马云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而支付宝无疑是马云电子商务长征路上的点睛之笔。

支付宝是为用户提供网上交易安全的信用中介工具。

用户通过支付宝交易,货到付款与款到发货同时兼顾,降低风险。

目前支付宝用户数超过1 700万人,日交易额超过3 000万元。

而简单明了的使用方法更为支付宝招揽了人气,凝聚了一批忠实用户:方式一:买卖双方通过一口价信息出价成交后,根据系统提示,使用支付宝的中间担保功能进行货款交割。

方式二:买卖双方通过拍卖信息出价成交后,根据系统提示,使用支付宝的中间担保功能进行货款交割。

方式三:双方通过协商谈定生意后,卖家可在阿里助手的帮助下向买家发出订单,使用支付宝进行货款交割。

作为互联网企业的一个创举,支付宝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的出现搅动了中国电子商务支付的一池活水。

合纵连横:支付宝圈里圈外找朋友左手阿里巴巴,右手淘宝网,再加上支付宝,似乎无所不能的马云问鼎电子商务王者之位只是水到渠成。

但PayPal、雅虎等电子支付国际巨头的虎视眈眈,令马云方兴未艾的支付宝多生变数,也令马云更加明白什么是江湖险恶。

光有警觉还不够,关键在于行动。

2005年3月2日,浙江支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共同进军目前正在兴起的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

继3月2 日宣布与工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的第二周,马云亮相杭州,出席了支付宝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携手仪式的现场,这一天,是2005年3月16日。

2005年4月20日,支付宝公司又与VISA国际组织最终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创全球发展最快的中国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市场。

2005年6月,两位叱咤风云的企业家,也是刚刚同时入选MBA眼中最具战略思维十大企业家的同姓人物——马云和马蔚华相约一处。

这一天,也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和招商银行全面携手,共同开拓电子商务时代网上支付的大喜日子。

然而,这一切对马云来说还远远不够,他还将马不停蹄地将国内所有有影响的银行招揽为合作伙伴。

水到渠成:支付宝高居榜首在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赛迪顾问、IDC中国、艾瑞咨询、易观国际四家协办的2005~2006年度中国互联网产业调查品牌50强评选中,支付宝获得支付领域的第一名。

由《21世纪经济报道》和《21世纪商业评论》联合发起的2005年中国创造奖中,支付宝荣获2005年中国最具创造力产品称号。

评价认为支付宝在目前中国金融服务及网络安全并不十分完善的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网上交易的安全,大大促进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支付宝公司提供的安全、便捷、快速的支付服务,持续位居行业内各项关键性指标第一,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电子支付服务提供商。

易观国际《中国电子支付用户调研报告2006》显示,网上支付目前还是电子支付的主流渠道,占用户市场的64?郾1%。

其中,网上支付第三方市场,阿里巴巴的支付宝位于首位,为48?郾2%,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截止到2006年6月,支付宝拥有会员数超过2 000万,互联网数十万家网店、超过2 000万商品支持支付宝支付,日交易资金流量超过3 100万人民币。

雅虎中国:登顶阿里网络帝国即便雅虎中国在中国已经奄奄一息,但没有谁敢断言它会被别的公司鲸吞,仅仅因为它姓雅虎,这就够了。

也没有人不敢相信并购雅虎中国的是马云——即便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看似与雅虎中国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仅仅并购的人叫马云,这也就够了。

不管怎样,阿里巴巴与雅虎中国的最终结合算是了了马云深藏在心底7年的一个夙愿,也就是说,马云等这一天足足等了7年,而谁都知道他并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

雅巴联姻:谁鲸吞了谁?从写商业计划书开始,互联网界最不缺的就是大胆想象和先知先觉,但这一次马云的举动还是让大家跌碎了眼镜片。

难怪《福布斯》报道《雅虎并购阿里巴巴30%股份,价值10亿美元》时,世界一片哗然,天下大乱。

可是,上海《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的标题却为《阿里巴巴鲸吞雅虎中国,雅虎10亿美元陪嫁》。

传媒界的光怪离奇,马云早见怪不怪了,因此,在8月11日新闻发布会上马云出口便是虽然这是个新闻发布会,但我确实不知道还有多少新闻可以发布。

而在这个新闻发布会上,尽管身旁坐着雅虎公司的CEO丹尼尔 · 罗森格,马云却是绝对的明星、聚光灯下的焦点。

一个路透社的摄影记者甚至为了拍到马云的照片,不惜大暴粗口,最后不得不由保安劝开——这是发布会现场的一个插曲,马云效应可见一斑。

马云也巧妙地利用了一个特定的时间来揭幕一个极具轰动效应的事件:今天是中国的情人节,阿里巴巴和雅虎7年的缘分,在今天结合在一起了。

马云说:我们这次宣布是阿里巴巴全面收购了雅虎中国的所有资产,包括雅虎的门户、雅虎的一搜、雅虎的雅虎通、3721,以及雅虎在一拍网上的所有资产。

同时,雅虎给阿里巴巴公司投入10亿美元,成为阿里巴巴重要的战略投资者之一。

一份10亿美元的嫁妆马云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一样,不知道在多少场合念叨阿里巴巴和雅虎的爱情故事:阿里巴巴和雅虎的合作,可以说恋爱从7年前就开始了。

自从我和杨致远7年前在长城上合影,我们就彼此欣赏,而现在这场恋爱终于有了结果。

于是,雅虎带着10亿美元的嫁妆嫁给了马云的阿里巴巴。

从股份情况看,雅虎在阿里巴巴的经济利益是40%,拥有35%的投票权,阿里巴巴占据2席,雅虎1席,软银亚洲1席,公司的领导权依然在阿里巴巴手上。

有人问过马云:雅虎带来的10亿美元投资,你准备怎么花?马云有点自鸣得意:很多人给我写邮件教我怎么花这笔钱,其实我早就想好了:要求孙正义套现2亿美元,剩下的部分用来整合雅虎中国,回报创业团队,回报股东。

有一种坊间传闻,说这次的10亿美元到位,阿里巴巴公司工作满3年以上的员工将分得100万人民币。

钱再多也不会和钱过不去,何况是10亿美元。

有了10亿美元的马云又何愁不能继续问鼎全球电子商务的天下。

1亿人民币的救赎为了扭转雅虎中国在中国大陆水土不服带来的颓势,收购雅虎中国后,马云又疯了。

雅虎中国在马云一手策划下,改头换面,开始以搜索为主打,似欲与百度和Google搜索引擎老大一较高低。

2006年元旦刚过,雅虎中国就在1月4日打响了新年搜索引擎竞争的第一枪,出手便是上亿人民币。

认为钱应该用在刀刃上的马云高调宣布将投资3 000万元,邀陈凯歌、冯小刚、张纪中这三位中国顶级导演围绕雅虎搜索的主题,各自创作一个时长2~3分钟的短片,将用电视广告和网络电影的方式肆无忌惮地传播。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为了保证曝光率,在2006年央视广告招标会上,马云斥资8 000万元一举拿下中央电视台CCTV一套2006年黄金时段的广告时间。

将搜索进行到底马云说过,中国互联网从上次泡沫破灭后,一直在慢慢升温。

互联网其实能够解决很多传统行业无法解决的问题,甚至有人说互联网最终会取代大部分行业,比如电子商务。

马云表示:互联网之所以跌落谷底却没有灭亡,而且还得到了复苏,是因为大家开始认识到互联网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绝对不是像以前那样只看看新闻、收收邮件,而是大家可以游戏娱乐、聊天、写博客,甚至还可以网上做生意、卖东西。

这么有趣的东西人们理所当然会中意。

可是,对于目前火暴得不行的博客与网络游戏,马云却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看法:我这个人其实不懂互联网,虽然我们公司有很多员工在写博客,阿里巴巴也开通了给商人的博客,但是说实话,到现在我都弄不清楚博客到底是什么东西。

而网络游戏这个东西对国计民生没有实质性作用,网络游戏发达的国家说明时间不值钱,你看经济发达的国家其实都不提倡玩游戏,他们制作游戏然后给中国人玩。

很明显,相对于对博客与网游的淡漠,马云对即时通讯与搜索似乎有着更大的兴趣。

即时通讯对大家来说是个方便的东西,阿里巴巴的用户、淘宝网的用户也需要。

所以我们做了贸易通、旺旺给我们的会员用,他们可以直接通过这个东西做生意砍价。

而搜索对电子商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我们收购雅虎中国后,这一块的实力将增强,无论是B2B还是C2C,很大程度上都将更加依赖于搜索引擎技术。

  长相与才华成反比的传奇人物:谁认识马云作者:刘世英彭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