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从零到亿万 和田一夫传 > 第五章 阴沟翻船 出奇制胜挫强敌

第五章 阴沟翻船 出奇制胜挫强敌

2025-04-03 08:02:52

接掌八佰伴后,和田一夫建超级市场,走区域路线,一帆风顺。

挟此顺风到伊东开店,却因轻敌冒进阴沟翻船。

1966年至1974年,8年开8家分店,步步为营。

御殿场镇开店,不料重蹈伊东覆辙。

1975年,伊藤羊华堂大兵压境,和田一夫沉着应战,在与日本超一流大型百货公司的短兵相接中,出奇制胜。

行家称道:这是一场成功的策略战!和田一夫说我们曾提出过环太平洋连锁店化的构想。

这也是很明确的设想,同时还具有宏伟的规模。

设想不宏伟,就没人响应。

必须描绘出气贯长虹、规模宏大的设想,否则就没资格当领袖了。

从在能眺望富士山的地方开店这一伊豆半岛连锁店构想,发展到环太平洋连锁店构想,这一飞跃,就是一种气贯长虹、规模宏大的设想。

33岁的和田一夫,走过了人生初始的磨难――理想的受挫、思想的歧途、火灾的劫难,步入了风调雨顺的佳境,心清气朗,满面红光,精神格外饱满!他浑身上下都憋足了一股劲:要干一番大事业!首先要干的事就是:改名!新的店名如何定夺?和田一夫冥思苦想。

自然不可改弦更张,另搞一套。

精明的和田一夫当然知道名称作为无形资产所带来的巨大效应。

八佰伴虽还不是全国的名牌,但它溶进了父母30多年的心血和汗水,就连自己都付出了10年的辛劳。

在热海市,它早已有口皆碑,是诚实待客、物廉价美的同义语了。

八佰伴,这个当年母亲灵机一动,为铭记卖菜生涯而起的名字,已有了良好的信誉,成了无价之宝!现名八佰伴食品百货店股份有限公司是1955年定的,亦是为了纪念八佰伴改用现款交易这一新的开端,把最初的店名八佰伴水果蔬菜杂货店改动而成。

改动原名?绞尽脑汁的和田一夫忽然来了灵感,一条妙计涌上心头:妙极了!就这么定!几天之后,一幅镀金的大字匾牌赫然挂在八佰伴店门前,换下了原有的店牌。

鼓乐喧天,引来了众多的顾客和看热闹的居民。

好奇的围观者大声念道:八佰伴百货店股份有限公司!这是1962年。

这个资产价值1000万日元的八佰伴百货店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八佰伴企业的新开端。

紧接着,必须着手制定公司的发展方针了。

这是个萦绕于一夫脑际多时了的问题。

它关系重大,一与八佰伴的发展壮大密切相关,二直接关涉着和田一夫的声望与威信,必须慎之又慎!问题的焦点是:走全国路线还是走区域路线?按和田一夫的宿愿,当然是走全国路线。

八佰伴的连锁店,在全国势如破竹地铺开,形成燎原之势,那是多么诱人的前景!但是,要发展全国大规模的连锁经营,和田一夫缺少了最基本的条件:缺少资金,没有庞大的财源支持。

和田一夫只能收敛起他想象的翅膀,以父母教诲的谨慎务实的态度进行周密的思考。

这亦是和田一夫多年来努力培养而成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它是构筑和田一夫成功之路的最有力的支柱!权衡利害得失,结合自身实际,和田一夫得出结论:还是走区域路线!区域路线比较稳当,不必花太多资金,可以集中实力,在特定的区域踏实地扩展自己的事业。

另外,它在管理、运输和宣传等方面,也有长足的优势,可利用地域集中的特点,收到较大的效益。

于是,和田一夫审慎拟定实施区域战略的战术:立足热海,把八佰伴的店铺,遍布到附近的市镇,如沼津、小田原、伊东及整个伊豆半岛!仿佛是拥兵百万的将军,在制定攻城掠地的战略计划,和田一夫胸臆中充满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激情!这是和田一夫初出茅庐的第一役,与他后来环太平洋战略的雄韬大计相比,无疑是小巫见大巫了。

但正如诸葛亮的火烧博望坡,谁能因为他后来辉煌的赤壁奇功,而抹杀掉他初出道时的不凡之举呢?奇异的是那枚代表了人类意志与法度的小小权柄,在善良而平庸的人手中,它形同虚设,只能做维持一日三餐的烧火棍;在恶欲膨胀的奸佞之徒手中,它又成了张牙舞爪、无恶不作的狼牙棒;只有到了既有德行又有才能的人手中,它才能左右逢源、进退自如,如擎天柱般,百折不挠地擎起一片蓝天,创惊天动地之伟业!和田一夫是个天生的帅才,他出任八佰伴百货店股份有限公司的社长,使他的才能如鱼得水,欢治无比!一如宝刀配英雄,良将得佳骑,天设地造!新名已出,伟略既定,和田一夫迫不及待地进入了实战阶段。

第一个动作,是把热海市八佰伴的老店铺改为美国式超级市场。

这家因他出生而兴建的,与他同年问世的老店,从最初简陋的摆放水果、蔬菜、杂货的小门面房,经过大火洗劫后的重建、更名,可谓几经沧桑,已渐显出苍然老态了。

和田一夫把它重新装修、粉刷、吊顶,按美式超级市场的模式,配备了一应物品:收银机、进出关口、开放式货架、购物手推车……经这一番修整、装潢,老店的苍颜顿改,显得美轮美奂和洋气十足。

好一个购物天堂!它酷似和田一夫在美国打过工的那家超级市场。

这在60年代初的日本,还是很洋化的经营方式。

顾客初入这间充满了洋情调的超级市场,对没有了售货员这一中介环节,直接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可自由自在从货架上拿取自己中意的东西,都觉得新奇之至!仿佛不仅买到了商品,还领略了不同的商业文化和购物观念,顾客不由得满心欢娱!这种心情,就像中国人在改革开放初期,初次由喝粥棚跨入肯德基快餐店一般,吃什么和吃得怎么样倒变得次要了,吸引其主要注意力和令其惊叹不置的是:人原来还可以这样吃!吃情调、吃环境!60年代初的日本,也正是这种情景,惊奇与不安并存,赞同与反对皆有。

顾客中,好奇的、观望的、看热闹的等等,不一而足。

但反正顾客很多,很热闹,很有轰动效应,这就足够了。

对和田一夫来说,这仅是一个开端。

1965年。

这是和田一夫掌理八佰伴的第三年了。

和田一夫按捺住急切改革之心,与父母和八佰伴的职员一道,摩拳擦掌、养精蓄锐了3年。

这一年,他开始了他第二个动作――是一个系列动作。

和田一夫在热海市又建起一座新的八佰伴公司。

同时,还设立了面包、糖果和调味食品工厂,可以为八佰伴生产相当数量的货品。

初具了自产自销、产销一条龙的雏形。

这一年,和田一夫还趁热打铁,在热海以外的邻近市镇,开了两间小型分店。

经营规模的扩大,立即在销售上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这一年,营业数字达到了当时的10亿日元。

前所未有!公司的资本也由1000万增加到3000万日元,增加了三倍!和田一夫牛刀小试,初露锋芒,便收获不菲,不禁喜上眉梢!这更坚定了他的认识:企业必须走发展的道路,才有出路。

过份固守陈规,只会走下坡路。

看到八佰伴在经历了售货方式的改变后,又得到了稳步发展,一夫的父母也满心欢喜。

尤其是一夫的父亲和田良平,更有一种先见之明得到了验证的欢欣!他想;这一步走对了!年轻人果然有想法、有闯劲,比我老头子强!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原理一样,胜利既能使人精神爽利,信心百倍,也会让人冲昏头脑。

风云变幻的日本市场,正莫测高深地俯瞰着一路顺风的和田一夫。

1966年的新年钟声刚一敲响。

和田一夫便紧锣密鼓地筹备起他的又一个大动作――在伊东开设一间较有规模的八佰伴分店。

借胜利之余威,挟勇进之雄风,和田一夫雄心勃勃,不知困难为何物,视对手如虚无。

他气势如虹地对家人说:前面开的店,都规模太小,不足以称分店。

这次要开设一间有规模的分店,这才真正是八佰伴的第一间分店呢?母亲听着他颇有些夸夸其谈的大口气,忽生出一种直觉上的忧虑。

以她大半生的人生经验来看,怀有这种心态的人常有不虞之灾。

她忧心忡忡地说:一夫,还是要小心谨慎,不可冒险。

父亲倒是一百个放心的样子。

他把加津那种女性特有的直觉敏感当成了女人的胆小怕事与絮叨,他摆摆手制止道:由他去吧。

一夫有主见,我看能行。

新年一过,一夫和二弟晃昌马上开始具体的准备工作。

晃昌胆大心细,和大哥甚是相投,后来一直做一夫的左右手。

一夫在公司任总经理时,晃昌是副总经理。

一夫出任国际流通集团总裁兼任八佰伴百货店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时,便把总经理一职给晃昌担任。

伊东距热海很近,那里的居民也都知道八佰伴的名字。

1958年那场大台风过后,物价高涨,便有伊东的居民赶来八佰伴购买平价的商品。

因为过去种种细小的故事,形成了两地源远流长的亲密关系,给人一种同源而非异地的亲密感。

和田一夫和二弟晃昌因为这许多缘故,都很乐观。

在这种乐观的估计中,成功就恍若一碟小菜,看你何时愿意去端而已。

日本人和中国人相似,都非常推崇忧患意识。

中国不识字的老百姓都知道要饱带干粮热带衣,以备不患,居安思危,常将有时思无时。

一直理智地约束着自己的和田一夫,被一系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轻率、自大的情绪占了上风,沉浸在乐观之中不知醒悟!计划一开始便碰了钉子。

伊东市原有十字屋和长屋两家超级市场。

这两家先有的商店都信誉颇佳,是名牌商场。

伊东的市民,早已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买衣购物,必上两屋。

他们的思维定势是在伊东,没有第三家超级市场可以胜得过十字屋和长屋。

八佰伴在没有舆论宣传、前期准备工作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挺进伊东,何来天时、地利与人和?伊东市的八佰伴分店,虽规模颇巨,但开业以来,顾客一直冷冷清清,营业额达不到理想的程度,当然更谈不上与十字屋、长屋这两家规模小于八佰伴的老店抗衡了。

现实的情景,如一盆冷水兜头泼在和田一夫的头上,他这才从兴兴头头的情绪中回过味儿来,清醒了不少。

和田一夫思量再三,得出了结论,痛悔不已:忽略了人家的信用和知名度。

过失,实在是大大的过失!展翅初翔的和田一夫,遭此现实的二击,虽倍觉苦楚,却比顺境更能给他教益。

如此说来,痛苦的和田一夫比飘飘欲仙的快乐的和田一夫更清醒和更富于后劲!清醒后的和田一夫能攻善守,有万夫不挡之勇!他的坚定不移的信心,百折不挠的韧力,重新发挥,显现奇效。

和田一夫开始励精图治。

他和二弟晃昌每天在店里仔细巡察,发现有可资改进的地方,便记在随身带的笔记本上。

能立即改进的便告知店员马上实施,如需商量研讨的,便带回家,晚上再与二弟及全家反复切磋。

他还派人到十字屋、长屋两家信誉好的老店暗访,寻查他们的长处与短处,处心积虑地改进和改善,以期更出类拔萃。

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思考,和田一夫已选准了突破口,他决计还是从商业经营中最关键与最敏感的货物售价与种类入手。

组织最优质的货源,维持微利的低廉售价,打出全市最低价的招牌。

和田一夫让二弟进行了一项市场商品需求情况的民意调查,根据需要的情况排名次、定销量,拾遗补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组织适销对路的货品种类。

这一招,果然厉害!物美价廉与特色经营立马吸引了不少顾客,营业额直往上窜。

首战初捷,和田一夫当然不肯善罢甘休,他十分清醒,知道现实的严峻,收支的赤字还没有根本的扭转,只有继续挖潜改造。

和田一夫又想到了依靠店员们。

他召开店员茶话会。

让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边吃边谈,同时指定专人进行记录,在店员的畅所欲言中寻找合理的意见、建议,作为下一步改进的目标。

茶话会后,伊东市八佰伴分店的服务态度更佳,店员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和田一夫还从店员们的发言中筛选有益的意见。

他觉得改进店面气氛这方面可以有所作为。

和田一夫还有更进一步的设想,他打算更强调八佰伴的品味,在洁净、优雅之中,增强特有的风格,使它富于自己的特色。

改良后的八佰伴店堂,果然更具特色,比起一般仅以洁净、明亮取胜的超市来,它品味独具,更显出了超市讲究情调气氛的特长。

顾客中的新面孔明显增多了。

经过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努力,伊东市的分店艰难跋涉,夜以继日,终于走出了泥泞和险滩。

第三年年初,伊东市八佰伴分店摆脱了长期赤字,走上了有利润的轨道。

和田一夫长吁了一口气。

为了这一着不慎,花费了多少努力,几乎用得上拼命二字了。

但因为一步走错,不做努力,便全盘放弃,宣告失败,这不是和田一夫的性格。

没有一点毅力和信心,怎么能开创一番事业呢?不经过困难的挑战,怎么算是堂堂男子汉大丈夫?经历了挫折考验的和田一夫,再次显示了他坚韧不拔的强者风范。

正如中国人所说的,真金不怕火炼!路遥知马力!真正的英雄不会被困难吞噬。

假如是安乐、顺逸之境呢,那倒需要警惕了。

就像那个著名的青蛙试验。

如果把青蛙放入滚烫的热水中,它会立刻奋勇一跃,跳出险境;但假如把它放入一锅冷不,然后慢慢用小火加温,青蛙会在这舒适的温度中舒展四肢,其乐陶陶,晕头晕脑,不知死之将至。

待水温上升时,已失却逃离险境的意识与能力了。

这个简单的实验极具警世意义。

人亦如此。

即便是铁骨铮铮的英雄,在玫瑰花微笑的时候,如何保持清醒与斗志,同样是个极具普遍性的难题。

和田一夫经过此番走麦城之后,头脑清醒,斗志旺盛,步入了人生的新境界。

他的事业重人顺境;进入了一个平台期。

1966至1974年8年间,和田一夫在热海以外的市镇,又开了8间分店,速度均衡,营业平稳,没有出现大的波折。

时序匆匆,转眼已是1974年。

和田一夫在富士山麓的御殿场镇,联系开店的具体事宜,取得了顺利的进展。

和田一夫欣喜有加,溢于言表了!不为别的,喜悦只缘于富士山!这座耸立于本州岛中部的山峰,是日本国的象征!它圆锥形的顶峰,四季不消的皑皑积雪,象征着坚忍,象征着纯洁!它的形象,它的意义,都带着无法言述的情感镌刻于和田一夫的心中!无法量度它的内蕴,这种情感几乎与生俱来!他觉得,富士山像师长一般,始终监护着他的每一步成长。

富士山距热海不很远。

从前在伊豆时,和田一夫便主张:把店建在能看见富士山的地方!此番终于有机会一亲天颜了,和田一夫自是兴奋不已,他以近乎赌博的口吻说:这店我们开定了!御殿场镇上,本来已有一家超级市场。

这家叫君泽的超市,比八佰伴要年轻得多。

说来缘份非浅,它跟八佰伴还有一段渊源呢!当初,和田一夫在热海改革老店、成立超市时。

在静冈县可谓开风气之先,着实风光热闹了一阵,吸引了无数顾客,也吸引了许多县内的大小同行。

他们或购物,或参观,或取经,观摩分析这种洋化经营的崭新商业观念。

其中便有君泽的小老板。

当时他不过是个小商店的业主。

他诚恳地找到和田一夫,表明自己的意愿:我喜欢这种开放经营的方式,准备把自己的小店也搞成超级市场,想向和田君取经,学习经营上的经验,希望多多关照。

说完便诚惶诚恐地鞠躬!和田一夫向来不以同行是冤家的狭隘思想为然,对于千里迢迢远涉重洋取来的真经也不保守,同行来交流取经,他热情接待。

君泽的小老板,来来回回跑了多次,和田一夫在经验和策略方面给了他许多宝贵的建议。

终于,君泽超市在彻殿场镇办得红红火火。

对于这么一家眼看着它诞生、成长的后起之秀,和田一夫怀有兄长般的宽厚,同时,也带有兄长般的居高临下的眼光,在观念上仍把它视为不同实力级别的小弟弟,不堪为虞。

不料,这稍一疏忽,稍一宽懈,竟为后来的失利埋下了伏笔!和田一夫再次阴沟里翻船。

1974年当年,和田一夫在御殿场镇开设了八佰伴分店。

这是八佰伴的第12间分店了。

出师不利!八佰伴分店开业后便冷冷清清,营业额达不到理想的程度,收支出现赤字!又重蹈了在伊东的覆辙!和田一夫稍一思索,便恍然大悟!他忽略了后来起家的君泽在此地建立的长期知名度。

真糊涂呀,犯同样的错误!和田一夫没有失态,但心里却充满了深切的懊悔!他在观念上轻敌了,眼睛被君泽是小弟,资历比八佰伴年轻这一表面现象所蒙蔽,没有更深一层地考虑问题。

和田一夫忽略了顾客的感受。

在他们眼中,君泽才是老大,它存在于先,建立了长期的信誉。

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恰是人们意识的常规!所谓强龙难斗地头蛇是也。

也许多年顺利的平台期,如同温水,渐渐麻痹了和田一夫的清醒视听;也许这是命运特意设置沟坎,令这块好钢再度淬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福兮,祸兮,实在难料得很呢!接下来第二年,即1975年,八佰伴在富士市又遇到了强劲的挑战。

一场硬仗迫在眉睫!此番的对手非同小可,不同于伊东与御殿场的后生小子。

对垒的伊藤羊华堂,是日本大规模的百货公司,分店已遍布全日本,它是日本著名的企业家伊藤雅俊经营的事业。

八佰伴本无心碰硬应战,无奈伊藤羊华堂要来富士开分店,店址又偏偏选在了八佰伴富士分店的附近。

伊藤羊华堂来势汹汹,令人有无从招架的恐慌。

应战与否?八佰伴已别无选择!有了前两次战败的经历,与这样的大公司对垒,八佰伴的职员们大都士气不高,认为两番遇上弱的对手,都还战得千辛万苦,对付伊藤羊华堂这样强大的对手,我们哪有占优势的本钱?八佰伴的经理部已开始作最坏的打算,向和田一夫递交了裁减员工的请示。

和田一夫却分外冷静,阵脚纹丝不乱。

他像指挥战役的将军一般,仔细研究了前两次的失败和此番的战局,已对时局洞若明烛:前两番输在实力比自己弱的同行手上,并非能力不强,而是犯了轻敌的错误。

自己的疏忽盲目打败了自己,并非因为别人的缘故。

和田一夫认为,伊藤羊华堂虽然强大,但只要正视现实,是可以找到出奇制胜的良策的!和田一夫坚信,只要正视了现实,有信心,就可以变得力量无穷。

和田一夫迅速召开了职员紧急会议,为大家鼓劲说:不论对方强弱,都有取得胜利的可能。

关键是制定好的策略。

要制定出好的策略,契机何在?和田一夫在苦苦思索着。

常常有心急的干部过来打断他:社长,有良策了吗?和田一夫总是沉稳地回答:快找到了。

契机终于出现了!伊藤羊华堂的一张广告宣传单,飞到了和田一夫手上。

和田一夫顿时心生一计,眉开眼笑,他连叫:有了!有了!原来,伊藤羊华堂准备在开张期间推出一批货品,廉价销售,作为争取顾客的第一步战略。

和田一夫看到了这份打着廉价货品价目的宣传单,就像拿到了有利的武器。

和田一夫马上组织特别小组,马不停蹄地照这张货单进货。

他还赶印了10万张宣传海报,抢先在伊藤羊华堂的生意目标区域内全面派发。

一个秘密的大行动正在紧锣密鼓地酝酿和准备着。

伊藤羊华堂开张的前一天,八佰伴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地展开了廉价的大售卖!广告惑人,价廉诱人!全是伊藤羊华堂准备推出的商品,价钱比它们还要便宜!快来买呀,八佰伴大降价了!机会难得,抓紧啊!便宜的价格,优质的货品,撩得人心花怒放!抢购便宜货品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一时竟造成了交通大堵塞!创造了一大奇观!这是富士市前所未有的。

电台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新闻价值,迅速播报了八佰伴大廉售引起交通受阻的消息,富士市为之哄动!商家竞争,顾客得利。

抢购商品的顾客络绎不绝,把八佰伴挤得水泄不通,到下班时间仍无法关门打烊。

一手制造了这场轰动一时的抢购旋风的和田一夫,成了台风的中心、热点人物,一时尽人皆知八佰伴的总经理姓甚名谁。

台风的中心安静的时候,和田一夫却隐约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商场如战场,来不得怜惜和手软。

可战胜了对手时,被称为仁商的和田一夫,心头却泛上了一种隐约的不安与失落。

也许这正是他天性纯良的一面、八佰伴这场有轰动效应的廉售大行动,余音袅袅,影响不绝如缕。

伊藤羊华堂正式开张后,人潮远比不上前一天八佰伴卖特价品那样热闹。

富士市的市民,从此对八佰伴有了深刻的印象,觉得八佰伴的商品一流,售价却很低廉,极大众化。

这一印象千金难买!顾客是商家的衣食父母。

有了富士市民的认可,八佰伴断无倒下来的道理!八佰伴获全胜,打了一场漂亮的大仗!事后,连行家都称道不已:这是一场成功的策略战。

是什么原因令八佰伴反败为胜,又是什么原因使它遇弱不强,遇强不弱呢?和田一夫很有感触!他发自肺腑地说:是两次失败的教训,帮助我赢了一场大仗!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的淬火,令强者更具刚性!和田一夫已锤炼出一双奋翼腾空的翅膀,他在呼唤和期待着更广阔的翱翔天地!从零到亿万--第六章 生死存亡 海外突围拓新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