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岁 乙亥·公元 615 年,隋·大业十一年。
正月,增添秘书省官 120 员,王府学士 500 人,常令修撰自经术、文章、 兵农、地理、医卜、驿道乃至蒲博鹰狗①,皆为新书,无不精洽,共成书 1.7 万余卷。
内医学方面的《四海 类聚方》、《四海类聚要方》也在这批工作中写成,故《旧唐书》谓隋炀 帝作。
崔知悌②,诞生。
75 岁 丙子·公元 616 年,隋·大业十二年。
杨上善,卒。
76 岁 丁丑,公元 617 年,隋·大业十三年。
洛阳,出现传尸病。
77 岁 戊寅·公元 618 年,隋·大业十四年。
五月,李渊称帝,改国号为唐,自称高祖皇帝,建都长安。
隋皇朝宣告灭亡。
随着唐皇朝的建立,政府机构的调整建设,置尚药局及太医署。
署下属有四科,为: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焚师。
凡课药之州,置采药师。
甄立言在武德年间(618—626 年),升任太常丞。
80 岁 辛已·公元 621 年,唐·武德四年。
孟诜诞生。
81 岁 壬午·公元 622 年,唐·武德五年。
孙氏曾被蠼螋刺伤。
凡蠼螋虫屎人影处,便令人病疮。
⋯⋯余以武德中六月得此疾(见《要方·备急·蛇毒》)。
82 岁 癸末·公元 623 年,唐·武德六年。
日本僧惠济、惠光,来中国留学。
在中国留学 15 年之久的日本药师惠日、倭汉直福田等回国。
《要方》在此时开写。
85 岁 丙戌·公元 626 年,唐·武德九年。
8 月,高祖禅位于太子李世民,即太宗,改年号为贞观。
李渊称太上皇。
太医署中增置医学博士一人,助教一人。
杨玄操写成《黄帝八十一难经注》。
86 岁 丁亥·公元 627 年,唐·贞观元年。
太医署置司医、医佐,分掌疗众疾。
太医署减置医博助教一人。
又置医师、医工佐之,掌医生《本草》、《甲乙》、《脉经》。
减置按摩博士一人,又置按摩师,按摩工助之。
教按摩生 以消息导引之法,除人八疾。
甄立言,卒。
夏,山东诸州,大旱。
及太宗即位,召诣京师(见《旧唐书·本传》。
从此孙氏即脱离隐 居生涯而居住长安。
寓长安光德坊的鄱阳公主官邸,一直到他羽化。
贞观间,孙氏与马德逸、谢季卿奉旨校完《明堂经图》。
① 蒲博鹰狗,为各种赌博的名称与种类。
② 崔知悌(615—685 年),唐·鄢陵(今河南省、鄢陵)人,他是宦而医者。
贞观间,孙氏的病例,见于两部《千金方》者,有六、七例(详见第六 章大医,七临床)。
京畿蝗灾。
87 岁 戊子·公元 628 年,唐·贞观二年8 月,河南、河北大霜。
年荒。
88 岁已丑·公元 629 年,唐·贞观三年。
9 月,诏诸州治,置医学博士及学生。
《旧唐书·本传》:(唐)初,魏征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 恐有遗漏,屡访之思邈以传授,有如目睹。
考本年在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工作中,又诏魏征、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修撰《隋书》,至贞观十 年(636 年)书成。
在这 8 年撰写期间,孙氏发挥了顾问的作用。
89 岁 庚辰,公元 630 年,唐·贞观四年。
孙氏患唇痈。
《要方·丁肿痈疽》:余以贞观四年,勿口角上生丁肿。
11 月,诏废鞭背刑。
因太宗读《明堂图》后,知人五脏皆系于背之故。
巢元方,卒,享年 80 岁。
90 岁 辛卯·公元 631 年,唐·贞观五年。
秋,孙氏患左中指指疗,见《要方·备急·被打》:余以贞观五年 7 月 15 日夜,左手中指,触着庭树,至晚遂患,痛不可 忍。
经十日,痛日深,疮日高大,色如小豆色,⋯⋯91 岁 壬辰·公元 632 年,唐·贞观六年 3 月。
太宗至九成宫避暑,10 月回宫,孙氏伴随。
92 岁癸已·公元 633 年,唐·贞观七年 3 月,孙氏面部丹毒。
《要方·丁肿·丹毒》:余以正观七年三月 八日,于内江县,饮多。
至夜睡中觉四体骨内疼痛。
比至晓,头痛目眩,额左角上如弹丸大肿痈,不得手近,⋯⋯几致殒毙。
5 月,太宗又幸九成宫避暑,孙氏伴随以往。
8 月,山东、河南三十州大水。
9 月,山东四十余州大水。
在鄱阳公主官邸,遇卢照邻。
《旧唐书·本传》:癸酉(应为癸已)之岁,⋯⋯思邈自云,开皇(应为文帝)辛酉(为 文帝大统七年(541 年))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
(以实足年龄计,则 为 92岁,但古人都以虚龄计算)(参阅第一章生死之谜。
)93 岁 甲午·公元 634 年,唐·贞观八年。
3 月,太宗至九成宫,10 月回宫,孙氏伴随。
7 月,山东、河南、淮南大水,遣使赈恤。
94 岁 乙未·公元 635 年,唐·贞观九年。
5 月,太上皇李渊卒。
95 岁 丙申·公元 636 年,唐·贞观十年。
关内、河东灾荒,大疫。
96 岁 丁酉·公元 637 年,唐·贞观十一年。
7 月,京师大雨,水浸入洛阳宫。
9 月,黄河泛滥,溢坏陕西、河北,毁河阳、中潭。
97 岁戊戌·公元 638 年,唐·贞观十二年。
正月,松①、邺二州地震,坏人庐舍,压死者众。
① 松州,今上海市、松江县。
98 岁 已亥·公元 639 年,唐·贞观十三年。
从高昌②传入酿葡萄酒方法。
为中国酿酒中,又添 增了一个新品种与技术。
100 岁 辛酉·公元 641年,唐·贞观十五年。
正月,文成公主(?—680 年)由李道忠(600—653 年)送到吐番,出嫁于吐番弄赞。
奁赠中有医药书籍多种,由哈祥马哈德娃和德日马廊吉两人 译成藏文。
3 月,泽州大疫。
101 岁 壬寅·公元 642 年,唐·贞观十六年。
夏,谷州、泾州、徐州、戴州及貌州五处大疫,死者无数。
达摩乌长国,遣使献龙脑香。
道宣律师回终南山,卓锡丰德寺。
102 岁癸卯·公元 643 年,唐·贞观 十六年。
夏,泽、濠、庐三州,大疫。
103 岁 甲辰·公元 644 年,唐·贞观十八年。
庐、濠、巴、普、彬五州,大瘟疫。
106 岁 丁未·公元 647 年,唐·贞观二十一年。
政府遣使至天竺,学习熬糖新法。
107 岁 戊申,公元 648 年,唐·贞观二十二年。
卿州大疫。
使方士那罗迩波寐①于金飙门造延年丹。
108 岁 已西,公元 649 年,唐·贞观二十三年。
5 月,太宗李世民卒,享年 50 岁。
6 月,李治即位,即高宗,改年号为永徽。
8 月,晋州②大地震,死伤 5000 余人。
109 岁 庚戌,公元 650 年,唐·永 徽元年。
雍①、绛②、同③⋯⋯等九个州,大旱、蝗灾。
齐、定④⋯⋯等 16 州,大水灾。
4 月,晋州大地震,余震至 6 月方息。
贞观中,有功臣远征,被流矢中其背脂上,矢人四寸,举天下名手出 之,不得,遂留在肉内,不妨行坐而常有脓出不止。
永徽元年秋,令余诊看,⋯⋯(见《翼方·奇病下·金疮》)。
这是两部《千金方》中最后记 载的一个病例。
110 岁 辛亥,公元 651 年,唐·永徽二年。
10 月,晋州又地震。
111 岁 王子·公元 652 年,唐·永徽三年 孙氏《千金要方》脱稿。
② 高昌,今在新疆吐鲁番县。
① 那罗迩婆寐,无考。
② 晋州,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
① 雍州,今陕西、甘肃二省及青海交壤处。
② 绛州,今山西省、绛县西南 20 里。
③ 同州,今陕西省,大荔、澄城、合阳一带地区。
④ 定州,今河北省,满城以南,安国、饶阳以西。
12 月,山西绛州僧,死后解剖,有遍体内鳞蛊虫。
112 岁 癸丑,公元 653 年,唐·永徽四年。
《唐律》于医学,有合和御药,误不如本方及封题误,造畜蛊毒以毒药 药人,医违方诈疗病,医合药不如方,妇人怀孕犯死罪,拷决孕妇等刑法,及禁止道士、女冠、僧侣、比丘尼等人,不得为人疗疾。
天花从西东流,遍于海内。
《要方·序》:白首之年,未曾释卷,孙氏正是指这个阶段的求学 情况。
《翼方·针灸上·取孔穴法》:今年过百岁,研综经文,这是孙氏 在《要方》脱稿之后,再读《伤寒杂病论》的记载。
从现在起,他酝酿或开始撰写《翼方》。
113 岁 甲寅。
公元 654 年,唐·永徽五年。
闰 5 月,麟游①大雨,漂溺死者 3000 人。
6 月,恒州大水,滹沱②泛滥,漂溺 5000 余家。
河北诸州,也大雨成灾。
12 月,倭国③献琥珀、玛脑。
114 岁 乙卯,公元 655 年,唐·永徽六年。
3 月,楚州大疫。
6 月,日本药师惠日,三度来华。
115 岁 丙辰,公元 656 年,唐·显庆元年。
高僧那提三藏,往昆仑诸国,采取木香、益智仁⋯⋯等名贵药品,可惜未至而返。
9 月,括州④暴风雨,海溢。
116 岁 丁已,公元 657 年,唐·显庆二年。
5 月,逐天竺方士娑婆归国,但未及行而死于途中。
前者天竺道士娑婆 寐,自言有长生术,太宗信之,使人四出采药,但无法炼成,太宗一怒而逐 之。
118 岁已未,公元 659 年,唐·显庆四年。
诏监门左长吏苏敬、英国公李勣、太尉长孙无忌、弘文馆学士许敬宗、 太子洗马孔志约、尚药奉御许孝崇、太医令季瑰、太常丞吕才、太史令李淳风、礼部主事颜仁楚等 23 人编纂的后人称为《唐本草》的《新修本草》脱槁 书成。
这是世界第一部药典,计正文 20 卷、目录一卷、连同图、图经等共54 卷。
《旧唐书·本传》:显庆四年,高宗召见孙氏,拜谏议大夫,又固辞 不受。
这是见之于传史有记录的唐高宗李治第二次召见。
121 岁 壬戌,公元 662 年,唐·龙朔二年。
正月,政府在调整体制时,改尚药局为奉医局。
126 岁 丁卯,公元 667 年,唐,乾封二年。
拂菻国,遣使献底也迦。
为含有鸦片的药物。
① 麟游,今陕西省,麟游县。
② 滹沱,河名,出山西繁峙县东,东流至河北平原,在献县与滏阳河汇合为子牙河,至天津。
③ 倭国,即日本国。
④ 括州,今浙江省,丽水市东南。
127 岁 戊辰,公元 668 年,唐·总章元年。
京师、山东、江、淮大旱且饥。
杨上善注《黄帝内经太素》。
128 岁 己已,公元 669 年,唐·总章二年。
7 月,冀州①大雨,毁屋 14390 间,毁田 4496 顷。
李勣卒,享年 75 岁。
生前著有《脉经》,但已失 佚。
9 月,永嘉②、安固③诸县,大风海溢,漂没 6000 余家。
《新修本草》约在此时(669—677 年)间传入日本。
129 岁 庚午,公元 670 年,唐·咸亨元年。
40 余州,旱及霜虫,百姓饥乏。
132 岁 癸酉,公元 673 年,唐·咸亨四年。
7 月,婺州暴雨,水泛为灾,漂溺居民 600 家,诏令赈济。
133 岁 甲戌,公元 674 年,唐·上元元年。
孙氏以老病,请退休。
高宗召见,并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
见《旧唐书·本传》:上元元年,辞病请归。
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矣。
135 岁丙子,公元 676 年,唐·仪凤元年。
8 月,青①、齐⋯⋯等州,海水泛溢,漂溺居民 5000 家。
136 岁 丁丑,公元 677 年,唐·仪凤二年。
4 月,河南、河北大旱,诏赈济。
138 岁已卯,公元 679 年,唐·调露元 年。
2 月,东都大饥。
139 岁 庚辰,公元 680 年,唐·永隆元年。
9 月,遣使赈济河南、河北诸州大水灾。
140 岁辛已,公元 681 年,唐·开 耀元年。
8 月,河南、河北大水。
诏许灾民可往江、淮以南就民。
《千金翼方》脱稿。
141 岁 壬午,公元 682 年,唐·永淳元年。
孙氏 2 月 15 日,晨起,沐浴。
衣带整齐,端坐而羽化。
颜色不变。
《续仙传·隐化·孙思邈》的描写是二月十五日,晨起沐浴,严其衣 冠,端然而坐。
谓子孙曰,我为世人所逼,隐于洞府修炼,得升无何之乡,臣于金阙,不能应召来往。
俄气绝。
遗有一子,名行。
天受中(690—691 年),官凤阁侍郎①。
孙,名溥,官萧县丞。
① 冀州,今在河南黄河以北、辽宁辽河以西一带地区。
② 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
③ 安固,在四川省境内。
① 青州,今山东省、潍坊市一带。
① 唐代中书省称为凤阁,统领管理主书、主吏等事宜。
侍郎为一般高级官员的副职。
参考书目(以正文中引用先后为序)[1][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实出张昭远、贾纬等手笔,214 卷。
原 名《唐书》,因与宋·欧阳修的《唐书》相区别而冠以旧字。
[2][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225 卷。
[3][汉]司马迁撰:《史记》又名《太史公书》130 篇。
[4][晋]陈寿撰:《三国志》65 卷。
[5][汉]班彪、班固著:《汉书》又称《前汉书》120 卷。
[6][宋]范晔撰:《后汉书》120 卷。
[7][唐]房玄龄等撰:《晋书》130 卷。
[8][唐]李延寿撰:《南史》80 卷。
[9][唐]姚思廉撰:《梁书》56 卷。
[10][梁]萧子显撰:《南齐书》59 卷。
[11][齐]魏收撰:《魏书》114 卷。
[12][唐]李百药撰:《北齐书》50 卷。
[13][战国]庄周撰:《庄子》又称《南华真经》33 篇。
[14][隋]王通撰:《文中子》又称《文中之世家》、《中说》10 卷。
[15][战 国]荀卿撰:《荀子》33 篇。
[16][战国]管仲撰:《管子》24 篇。
[17][汉]刘安撰:《淮南子》54 篇。
[18][战国]列御寇撰:《列子》8 卷。
[19][晋]葛洪撰:《抱朴子》2 篇。
[20][战国]鬼谷子撰:《鬼谷子》3 卷 21 篇。
[21][战国]吕不韦等撰:《吕氏春秋》26 卷。
[22][汉]刘向著:《战国策》又称《国策》33 篇。
[23][战国]左丘明撰:《国语》又称《春秋外传》21 卷。
[24][汉]刘向编:《楚辞》16 篇。
[25][战国]左丘明撰:《左传》又称《左氏春秋》30 卷。
[26][战国]公羊高撰:《公羊传》亦称《春秋公羊》《公羊春秋》原 30 卷,今改 28 卷。
[27][战国]佚名,《山海经》18 卷。
[28][三国]王肃撰:《孔子家语》12 卷。
[29][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200 卷。
[30][清]王鸣盛撰:《十七商榷》100 卷。
[31][宋]叶梦得撰:《避署录话》2 卷。
[32][清]赵翼撰:《二十二史扎记》36 卷。
[33][汉]王充撰:《论衡》30 卷。
[34][明]陈继儒撰:《偃曝谈余》12 卷。
[35][近]余喜锡撰:《四库提要辨证》24 卷。
1919 年。
[36][宋]李昉等总纂:《太平广纪》共 500 种。
[37][清]赵翼撰:《区瓦北诗集》10 卷。
[38][清]钱曾撰:《读书敏求记》4 卷。
[39][唐]杜甫撰:《杜工部集》60 卷。
[40][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3 卷。
[41][唐]刘禹锡撰:《陋室铭》一篇散文。
[42]陆尔奎主编:《辞源》,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1979 年版。
[43][汉]王符撰:《潜夫论》10 卷。
[44]陆尔奎主编:《中国人名大辞 典》,商务印馆出版 1921 年版。
[45][唐]卢照邻撰:《病梨树赋》一篇散文。
[46][宋]晁公武撰:《郡斋读书志》20 卷。
[47][汉]贾谊撰:《新书》10 卷。
[48][明]姚广孝等撰:《永乐大典》22877 卷。
[49][宋]李昉等纂:《太平御览》1000 卷。
[50][汉]杨雄撰:《太玄经》不分卷。
[51][清]程允升撰:《幼学琼林》4 卷。
[52][清]方中德撰:《古事比》52 卷。
[53][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义》30 卷。
[54][清]纪购纂:《历代职官表》63 卷。
[55][晋]陶渊明撰:《陶渊明集》7 卷。
[56][梁]萧统撰:《昭太子集》又名《昭明文集》30 卷。
[57][清]周中孚撰:《郑堂读书记》71 卷,补遗 30 卷。
[58][宋]王尧臣等撰:《崇文总目》66 卷。
[59][明]赵用贤、赵琦美(父子)编:《脉望馆书目》12 卷。
[60][明]佚名,《医藏书目》100 卷。
[61][明]陈琏撰:《万卷堂书目》40 卷。
[62][清]纪昀等编:《四库全书简明目录》20 卷。
[63][清]顾广折撰:《百宋一廛书录》1 卷。
[64][清]瞿镛撰:《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24 卷。
[65][清]陆心源撰:《皕宋楼藏书志》120 卷。
[66][清]阮元文编:《经藉访古补遗》106 卷。
[67][清]杨守敬撰:《日本访书志》106 卷。
[68][清]丁丙撰:《善本书宝藏书志》40 卷。
[69][宋]王应麟撰:《玉海》200 卷。
[70][宋]郑樵撰:《通志》200 卷。
[71][宋]王应麟撰:《困学纪闻》20 卷。
[72][明]杨慎撰:《升庵文集》181 卷。
[73][魏]贾思勰撰:《齐民要术》10 卷。
[74][清]董浩等主编:《全唐文》1000 卷。
[75][清]顾炎武编:《天下郡国利病书》120 卷。
[76][宋]王溥辑:《唐会要》100 卷。
[77][宋]赵汝适撰:《诸藩志》2 卷。
[78][晋]郭璞注:《水经》2 卷。
[79][宋]沈括撰:《梦溪笔谈》30 卷、《补笔谈》3 卷、《续笔谈》1 卷。
[80][宋]朱熹撰:《训学斋规》。
[81][明]陈仁锡撰:《潜确居类书》120 卷。
[82][晋]杨泉撰:《物理论》3 卷。
[83][齐]范填撰:《神灭论》。
[84]鲁迅著:《华盖集》。
[85][明]陶宗仪撰:《辍耕录》30 卷。
[86][明]廖用宾撰:《尚友录》22 卷。
[87][汉]刘向撰:《洪范五行传论》11 篇。
[88][唐]沈汾撰:《续仙传》3 卷。
[89][元]张天雨撰:《玄品录》5 卷。
[90][唐]刘肃撰:《大唐新语》13 卷。
[91][唐]段成式撰:《西阳杂俎》30 卷。
[92][唐]张读撰:《宣室志》10 卷。
[93][唐]胡璩撰:《谭宾录》8 卷。
[94][唐]李冗撰:《独异志》10 卷。
[95][唐]钟籁撰:《前定录》10 卷。
[96][唐]赵自勤著:《定命录》10 卷。
[97][明]钱希白撰:《洞微志》6 卷。
[98][明]谢肇淛撰另说为陆长庚撰:《五杂俎》16 卷。
[99][明]许仲琳撰,另说为陆长庚撰:《封神榜》100 回。
[100][元]施 耐庵撰另,说为罗贯中撰:《水浒传》100 回。
[101][元] 罗贯中撰:《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240 回。
[102][元]郑光祖撰:《倩女离魂》。
[103][明]赵道一编:《历世真仙体道通鉴》6 卷。
[104][汉]刘向撰:《列仙传》2 卷。
[105][宋]张君房撰:《云笈七签》122 卷。
[106][南宋]道家诸书汇刻之总称《道藏》。
内有 5303 卷;181 卷;5486 卷三种。
[107][清]李时品校:《医道还元》9 卷。
[108][唐]张紫阳撰:《悟真编》8 卷。
[109][东汉]魏伯阳撰:《周易参同契》3 卷。
[110][宋]周敦颐撰:《太极图说》1 卷。
[111][宋]陈葆光撰:《三洞群仙录》20 卷。
[112][汉]东方朔撰:《神异经》1 卷,晋·张华注。
[113][宋]宁全真授,王契真纂:《灵宝大法》66 卷。
[114][晋]葛洪撰:《枕中书》1 卷。
[115][唐]杜光庭撰:《道德指归论》15 卷。
[116][晋]葛洪撰:《神仙经》9 卷。
[117][唐]王冰撰:《天元玉册》30 卷。
[118][晋]许逊撰:《许硅阳灵剑子》2 卷。
[119][梁]严遵撰:《道德指归论》8 卷。
[120][梁]慧皎撰:《高僧传》14 卷。
[121][后秦]鸠摩罗什译成中文:《维摩诘经》3 卷。
[122][秦]鸠摩罗什译:《法华经》8 卷。
[123][唐]般刺密帝译:《大佛顶经》10 卷。
[124][齐]僧伽斯那著(印度):《百喻经》4 卷。
[125][东晋]法显撰:《佛国记》1 卷。
[126][东晋]佛陀授陀罗译本:《华严经》60 卷。
[127][魏]康僧凯译:《新无量寿经》2 卷。
[128][宋]赞宁撰:《宋高僧传》30 卷。
[129][元]念常撰:《佛祖历代通载》22 卷。
[130] 丁福保编纂:《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 年版。
[131][宋]孤山智园撰:《三德指归》10 卷。
[132][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1 卷。
[133][唐]善导译:《观经》4 卷。
[134][唐]玄奘译:《瑜珈师地论》100 卷。
[135][隋]慧远撰:《大乘义章》20 卷。
[136][唐]玄奘译:《俱舍论》30 卷。
[137][唐]法藏译:《华严经探玄记》20 卷。
[138][周]尹嘉撰:《关尹子》1 卷。
[139][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30 卷,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5 年 长春版。
[140][唐]孙思邈著:《千金翼方》30 卷,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5 年长春 版。
[141]丁福保等编:《四部总录医药编》。
不分卷,分八个之属。
[142][明]杰宗立撰:《名医类证医书大全》24 卷。
[143][明]陈嘉谟撰:《本草蒙筌》12 卷。
[144][明]李梴撰:《医学入门》9 卷。
[145]朝鲜·许浚著:《东医宝鉴》23 卷。
[146][秦(前)]医家集体创作:《素问》81 篇。
[147][南朝]龚庆宣撰:《刘涓子鬼遗方》5 卷。
[148][清]陈士铎撰:《百病辨证录》14 卷。
[149][清]陈士铎撰:《石室秘录》16 卷。
[150][清]陈士铎撰:《洞天奥旨》16 卷。
[151][清]吴尚先撰:《理瀹骈文》不分卷。
[152][清]高文晋撰:《外科图说》4 卷。
[153][东汉]秦越人撰:《难 经》81 篇。
[154][明]熊宗立撰:《勿听子俗解八十一经》6 卷。
[155]孟景春、周仲英主编:《中医学概论》,人民出版社,初版 1958 年出版,二版 1987 年出版。
[156][明]韩■撰:《韩氏医通》2 卷。
[157][明]孙一奎撰:《赤水玄珠》30 卷。
[158][晋]葛洪著:《肘后急救方》8 卷。
[159][明]李时珍撰:《本草纲目》(校点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1982 年版。
[160][宋]周守忠撰:《历代名医蒙求》2 卷。
[161][清]徐大椿撰:《医学源流论》2 卷。
[162][明]楼英撰:《医学纲目》40 卷。
[163][清]蒋宝素撰:《问斋医案》5 卷[164][宋]张果撰:《医说》10 卷。
[165][汉]涪水渔翁撰:《涪翁针经》2 卷。
[166][晋]皇甫谧撰:《甲乙经》12 卷。
[167][唐]杨玄操撰:《黄帝明堂经》8 卷。
[168][唐]甄权撰:《医籍考》作孙思邈,实误。
《明堂经图》。
[169][清]吴谦等编纂:《医宗金鉴》90 卷。
[170][隋]巢元方撰:《诸病源候论》又名《巢氏病源》50 卷。
[171][宋]陈自明撰:《妇人良方》24 卷。
[172][元]曾世荣撰:《活幼口议》30 卷。
[173][明]王大纶撰:《婴童类萃》3 卷。
[174][明]万密斋撰:《幼科指南心法》2 卷。
[175][清]陈复正撰:《幼幼集成》6 卷。
[176][晋]陈延之撰:《小品方》(辑校),天津科技出版社 1983 年版。
[177]谢利恒主编:《中国医学大辞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54 年再 版。
[178]高似芝等译:《欧氏内科学》,协和书局出版社,1910 年版。
[179][明]申斗垣撰:《外科启玄》12 卷。
[180][清]陆定圃撰:《冷庐医话》5 卷。
[181][唐]王焘撰:《外台秘要》40 卷。
[182][北宋]王怀隐主编:《太平圣惠方》100 卷。
[183][宋]政府集纂:《圣济总录》200 卷。
[184][明]朱律等主编:《普济方》168 卷。
[185]日本·丹波康赖撰:《医心方》10 卷。
[186]朝鲜·金礼蒙主编:《医方类聚》266 卷。
[187][唐]商道人撰:《仙授理伤续断秘方》1 卷。
[188][明]汪石山撰:《外科理例》9 卷。
[189][明]沈之间撰:《解围元薮》4 卷。
[190][明]申氏撰:《窦氏疮疡经验全书》12 卷。
[191][清]王洪绪撰:《外科证治全生集》不分卷。
[192][唐]孟洗撰:《食疗本草》3 卷。
[193][元]忽思慧撰:《饮膳正要》3 卷。
[194]陈可冀主编:《慈穗光绪医方选议》,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 年 版。
[195][宋]陈直撰:《寿亲养老新书》又称《养老奉亲书》1 卷。
[196][清]曹庭栋撰:《老老恒言》5 卷,(改为《养生随笔》),上海 书店出版社 1981 年版。
[197][宋]杨倓撰:《杨氏家传方》。
[198][宋]太医局编:《太平惠民和济局方》10 卷。
[199][宋]史载之撰:《史载之方》2 卷。
[200][宋]陈言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18 卷。
[201][南宋]严用和撰:《济生方》10 卷。
[202][南宋]杨士瀛撰:《仁斋直指方》4 卷。
[203][元]王珪撰:《泰定养生主论》16 卷。
[204][清]吴仪洛撰:《成方切要》13 卷。
[205][宋]王璆撰:《百一选 方》28 卷。
[206][宋]钱乙撰,阎孝忠编集:《钱氏小儿药证直诀》3 卷。
[207][清]吴鞠通撰:《温病条辨》6 卷。
[208]《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冉小峰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 年 版。
[209][元]释继洪撰:《澹寮集验秘方》15 卷。
[210][元]许国侦撰:《御药院方》11 卷。
[211]日本·今邨亮祗卿撰:《医事启源》20 篇。
[212][元]张子和撰:《儒门事亲》15 卷。
[213][清]美医洪士提译:《万国药方》,美华书馆出版社 1886 年版。
[214][清]汪昂撰:《本草备要》不分卷。
[215][清]陆九芝撰:《世补斋医书》33 卷。
[216][宋]郭思编:《千金宝要》6 卷。
[217][清]刘毓崧撰:《千金方考》12 卷。
[218][清]徐大椿撰:《徊溪医案》1 卷。
[219]日本·丹波行长撰:《卫生秘要抄》8 卷。
[220][明]虞搏撰:《医学正传》8 卷。
[221][明]李阳卿撰:《心印绀珠经》2 卷。
[222]《中华医史杂志》月刊,1951 年 3 月创刊,文革时停刊,1981 年8月复刊。
[223][明]孙一奎撰:《医旨绪余》2 卷。
[224][明]岳甫嘉撰:《妙一斋医学正印》16 种。
[225][唐]苏敬主编:《新修本草》。
[226][明]卢之颐撰:《本草乘雅半偈》。
原有 54 卷,12 佚。
[227][清]吴仪洛撰:《本草从新》不分卷。
[228][清]杨时泰撰:《本草述钩元》32 卷。
[229][清]姚澜撰:《本草分经审治》不分卷。
[230][明]葆光道人撰:《秘传眼科龙木论》10 卷。
[231][明]邓苑撰:《一草亭目科全书》不分卷。
[232][南北朝]陶弘景撰:《名医别录》3 卷。
[233][北宋]政府编纂:《开宝本草》20 卷。
[234]郭霭春编:《中医医史年表》,黑龙江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年 版。
[235]崔秀汉著:《中国医史医籍述要》,延边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
[236][宋]陈自明撰:《外科精要》3 卷。
[237][明]龚信、龚廷贤撰:《古今医鉴》16 卷。
[238][明]龚廷贤撰:《万病回春》8 卷。
[239][清]怀抱奇撰:《医彻》4 卷。
[240][清]吴鞠通撰:《医医病书》1 卷。
[241][南·齐]褚澄撰:《褚氏遗书》又名《尊生秘经》10 卷。
[242][明]徐春圃辑:《古今医统》100 卷。
[243][清]尤存隐撰:《尤氏喉科》l 卷。
[244][明]张介宾撰:《类经》32 卷。
[245][明]戴启宗撰:《活人书辩》。
[246][宋]许叔微撰:《普济本事方》10 卷。
索引二画丁福保(80) 三画 于祖望(185) 万密斋(182) 山涛(17) 马克思(353)马莳(119)子贡(69)人名索引四画 王大纶(182) 王玄览(109) 王戎(17) 王冰(118 348) 王应麟(270) 王怀隐(186)王叔和(174 181 232 245 363 364) 王肯堂(163 186 239)王实甫(306) 王勃(17) 王洪绪(192) 王莽(358) 王浮(81) 王祯之(54) 王焘(186) 王隐君(202) 王维(79)王弼(108) 王羲之(117) 支法存(232) 支遁(117) 仇英(17) 仑公(45 54) 丹波行长(240)丹波康赖(187 239) 丹波雅忠(240) 文纲(96) 文征明(17) 尹文(121) 邓苑(258)孔子(宣)(41 51 53 54 55 65 68 71 244 305 317 350 361 363366 371) 孔颖达(19) 孔融(55)五画 龙且(37) 龙阳君(37) 龙佑那(37) 龙伯高(37) 卢太翼(226)卢照邻(11 14 17 18 21 24 372 373) 叶天士(319)叶梦得(71 95 169 362) 申斗垣(185) 史载之(201)白居易(22 79 259) 玄奘(90 91 92 96) 汉钟离(114) 司马谈(123)六画吉藏(89)老子(26 50 77 245) 达乌德(23) 达摩禅(84) 列御寇(120) 吕洞宾(114 120) 朱棣(186)朱熹(302) 乔世宁(29 378)乔世定(29 158 328〕 伍子胥(34)华佗(26 29 45 50 51 54 56 222271 286 325 363) 向秀(17)庄周(26 41 120) 庄畏仲(184) 刘邦(355) 刘向(359) 刘进喜(89) 刘秀(359) 刘伶(17 38) 刘启(355)刘禹锡(40)刘恒(355) 刘祐(384) 刘桢(54) 刘涓子(232) 刘毓崧(234)宇文邑(16 86 330 383) 宇文觉(10 380) 宇文阐(5 15 16 368)宇文赟(5 15 16 368 383) 安慧(85)许淑微(377) 许敬宗(19 272) 阮咸(17) 阮籍(17) 孙星衍(234)孙思邈(1 5 6 8 9 13 18 19 20 21 25 29 30 32 3336 37 41 54 63 75 79 85 94 95 97 100 109 117 118120 129 138 140 145 152 161 162 166 167 174 187 195197 204 205 206 209 210 219 220 222 223 225 230 236240 242 243 244 252 253 259 260 263 269 277 280 289290 297 298 300 302 305 324 327 328 330 335 342 344346 354 366 372 273 377)七画苏东坡(45 53 79 117 254) 苏颂(64 279)苏敬(272 342 394) 严用和(201) 严遵(374) 杜天一(184) 杨士赢(201) 杨上善(385 394) 杨广(328365) 杨玄操(174) 杨朱(41)杨坚(10 12 14 15 16 21 86 327 365 368 383 384) 杨倓(200)杨修(55) 杨泉(311) 杨炯(17 18) 杨雄(217) 杨慎(271) 杨震举(22) 李元爽(22)李世民(15 157 225 300 328 329 392 342 360 388) 李白(38 104 222 305)李在宥(22) 李当之(271) 李仲卿(89) 李守忠(22) 李时珍(211 302) 李时品(112 120 249) 李林甫(350)李治(229 329 342 391 394) 李治才(18)李泰(226) 李梴(20) 李袭兴(20)李渊(224 328 387 388 390) 李淳风(26 114 151 152 226 394) 李斯(355)李道忠(336) 李醯(55 320) 医和(50 54) 医缓(54 218) 连洁群(184) 吴承恩(33) 吴景贤(386)吴普(111) 何晏(108) 佛印(117) 余嘉锡(24)鸠摩罗什(81 82 83 110) 邹衍(121)怀素(91) 汪石山(190) 沈之间(190) 沈周(17 18) 沈括(289) 宋仁宗(5) 宋祁(4) 良价(111) 张子和(212)张天师(26 29 245) 张介宾(128 348) 张文仲(232)张机(仲景)(19 29 46 50 160 168 177 180 201 202 212228 232 235 244 312 363 364)张志聪(119) 张苍(355) 张良(138 145) 张杲(169 320) 张学懋(234) 张恩溥(146)张笛(113 146 152 232 246 376) 张颉(121)张鲁(146)张道陵(113 145 376) 张湛(108 110 116 317) 张路玉(13 234 318 319) 张衡(79365) 陆九芝(228)陆羽(38) 陆定圃(185) 陆贽(64) 陆绩(51 53 54)陈士铎(28 135 140 249) 陈平(355) 陈延之(232245) 陈自明(279) 陈言(201)陈直(197) 陈复正(182) 陈顼(5) 陈搏(253)八画武则天(30 93 367) 范王(232) 范明友(22) 范缜(346) 茅盾(沈雁冰)(229)林亿(27 64 161 205 209 233 241) 欧阳修(4 295)歧伯(29 45 50 51 54 121 231 232) 昙无韱(82)昙迁(30 87 88) 昙旷(30) 昙林(29 30)昙鸾(30 85 111 379) 昙曜(30)罗贯中(204)竺法兰(78) 岳甫嘉(252 253) 帛远(81) 金礼蒙(187) 忽思慧(182) 郑玄(285) 法云(84) 法林(89) 法显(82)法融(92) 宝云(83) 屈原(294) 迦叶摩腾(78)孟子(柯)(41 305) 孟诜(192 387) 孟昶(39 293)九画 赵文监(22) 赵括(292) 赵贵(10) 赵祯(4) 赵鼎臣(48) 赵翼(27) 苟卿(41 121)柳宗元(48 79 231) 信行(87)皇甫谧(55 174 232 364) 独孤信(9 10 11 13 14 38) 施耐庵(155)彦琮(88)宣律(31 32 94 96) 扁鹊(45 50 54 55 232)姚增垣(379 380 382 383 384) 姚澜(256)骆宾王(17) 十画 秦士英(89) 秦昌遇(293)秦始皇(78 354 355 356 365) 秦桧(350)袁天纲(罡)(114 151 152 376) 耿询(226)贾谊(179) 顾胤(227) 夏禹(361) 夏候玄(108) 夏菊英(23) 恩格斯(353) 晁公武(169 233) 晏婴(55)钱秀昌(293) 钱曾(32)徐大椿(165 166 234 235 236 344 347) 徐之才(177 180 246 381 382 383)徐文伯(177)徐整(211) 殷仲堪(293) 爱新觉罗玄烨(10) 高世栻(293) 高似兰(184) 高阳负(232) 高宗(39) 郭思(233)唐太宗(39) 唐寅(17)陶弘景(64 85 111 144 271 282 284 343 379) 陶渊明(79)十一画 黄元御(293) 黄庭坚(117)黄帝(29 50 54 120 121 122 123 211 232 246) 萧统(228)萧瑀(360) 萧德言(227) 曹庭栋(197) 曹操(55 56 355) 崔氏(232) 崔知悌(387) 符度庆(112) 康有为(80)章太炎(80) 梁丘子(112) 梁启超(80)巢元方(178 365 380 385 386)十二画葛玄(114 144 282)葛洪(28 51 114 142 144 158 189 232 282 284) 董仲舒(69)董其昌(361) 蒋宝素(169) 韩非(41)韩愈(荆公、荆洲)(45 48) 韩懋(251)智正(87) 智光(93) 智威(93) 智首(89 90 95) 智■(87) 智藏(84) 鲁迅(80 345) 道生(83) 道安(8081) 道岸(96) 道昭(92)道宣(88 90 91 92 94 95 96 97 117 162 336 391) 道祖(84)道流(84) 道绰(90 91) 道整(82) 曾世荣(182) 谢安(117 222)谢季卿(263 298 388) 谢肇淛(26)十三画 蒲虔贯(112) 楼全捧(169 308)甄权(20 232 328 342 379) 雷少逸(319)雷公(45 54 121 246) 雷锋(351)鉴真(96 239) 慎到(121) 褚澄(177)十四画 裴矩(226) 僧昊(84)僧稠(86) 僧肇(111) 谭嗣同(80)十五画慧可(88)慧远(81 87 88 110) 慧应(82)慧持(81) 慧能(93) 慧皎(33 85) 慧隐(83) 慧景(82) 慧鬼(82) 墨翟(41) 稽康(17 108) 颜师古(19)十六画薛生白(319) 十七画 魏文帝(10) 魏伯阳(283) 魏征(19) 二十画 灌顶(87)词语索引 一画一戒(98 102 103 116) 乙脑(204 340)二画 二陈汤(201) 二定(98) 十戒(192) 十纲(128 129) 十药(43) 十善(154) 七窍病(186) 七魄(133)八戒(102 352) 八忌(154)八卦(54 124 126 127 128 130 134 145 160 168 251 283) 人空(97)九窍(186)三画 三十六疗(232) 三才(43 45) 三业(98) 三白草(279) 三物备急丸(362) 三物黄芩汤(200)三部九候(52 172 317 318) 三涂(105)三焦(74) 三魂(133) 三痹汤(203) 三慧(98) 三藏(98) 土煞(155)大青龙汤(19 172 173 362) 大黄(192)川芎茶调散(297) 小夹板(189)小青龙汤(19 172 173 362) 小续命汤(202) 子午流注(128)四画丰隆(136) 天花(393) 天真丸(204) 无我(97) 无常(97) 木香(276 336) 五刑(56 165)五行(43 44 45 53 68 114 121 126 127 128 129 132 134 142151 152 160 168 212 226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五兆(131)五戒(102 103 154 165 338 352) 五诊(206 341)五转(106)五脏(68 69 112 127 133 134 137 141 168 217 228) 五常(68 170)支气管炎(184 200) 不及(326) 太阳(358) 太阴(173 358) 瓦松(279) 少阳(173 358) 少阴(173358) 中风(176) 内补散(191) 气化(53) 气煞(156) 风痹(55) 丹方(232) 丹毒(154)丹鼎(114 115 143 157 160 161 263) 六经辩证(168 172 362 363)六根(103 110) 六家(123)六腑(69 112 141 168 217 228) 巴豆(289)水蓼(279 290) 五画 甘草泻心汤(362) 龙香散(208) 龙葵(279 290)占验(114 115 151 152 153 154 157 160 162) 四归(154)四性(102)四定(104) 四禅(104) 生姜泻心汤(362) 白虎汤(160 362) 白喉(327) 用(346 348) 冬葵子(279 290)玄水(136) 玄宫(136) 圣童(10 14)六画 地黄煎(191) 百草霜(280) 吐谷浑(16) 吐纳术(28i) 朱砂(150) 竹叶汤(204)传尸病(339 387) 伏龙肝(280) 伏虎(32)任真(130 132 139 245 304 323 376) 伤寒(20 71 169 173)血竭(276) 羊肉当归汤(204) 羊肉汤(204) 关节炎(202) 安息香(279) 导引术(282) 导尿(206) 阳明(136 173)阴阳(43 68 102 114 121 125 126 128 129 132 151 168 178 198200 221 226 228 251 355 357 358 359 360 361)羽化(20 26 30 33 54 85 90 94 136 168 278 287 299 327 370396)七画麦饭石(278 279) 赤脚医生(327) 芫花散(228 281) 苇茎汤(200) 苎根(228 281) 医史(12 54)抗菌素(200)里急后重(203)针灸(56 128 174 175 224) 体(346 348)佛教(15 77 79 84 85 89 93 94 100 101 103 105 107 110 113117 119 148 211 212 329 330 337 345 352 360 382 383) 坐忘(132)含生(105) 肝硬化(200) 灸柱(45 229) 阿是穴(175) 附子(175)妊娠(178 179 180)八画 枕中丹(202) 郁李仁(279)歧黄(医学)(122 213)和尚(15 31 32 33 95 96 345) 和缓(45)金元四大家(326) 乳香(276) 乳腺炎(189) 肺脓疡(200) 净土(81) 变态反应(184 185) 疡医(189) 宗教(15)房中术(229 230 347) 祈雨(29 30 31 36) 驻车丸(203)经络(68 171 235)九画 药钵(32) 带下(178) 帜橘(56) 相冲(152) 相克(152)按摩(214 219 224 335 339) 显圣(35)复苏(189)修炼(6 25 109 114 132 137 138 143 144 196 251 376) 修道(6 18 23 2930 300 371 383 385)保健(109 112 147 160 168 197 198 199 230 324)鬼怪(5) 独活寄生汤(202) 急性白血病(200) 疫病(339 340 385)养生(23 50 70 109 112 160 197 221 229 230 324 376) 养阴清肺汤(327)炼丹(18 115 124 127 143 144 159 160 263 282 283 285 286369 371 383 385) 祛邪治病(145) 神工(38 52) 神气(37)神仙(5 25 26 27 36 37 38 39 139 149 162 167 357) 神农(45 50 54)神医(38 48 51) 神针(38) 神奇(38) 神姿(38) 神笔(38) 神智(38) 神童(38) 神韵(37 56) 神算(38)神器(38)神鞠(曲)丸(23 202 257) 结核(340)十画恶疮(176 198 219)真人(1 36 110 118 119 120 143 163 195 223 234 250 263 306329 371)桂枝汤(19 172 173 202 362) 破伤风(340)氤氲(251)积善(114 115 157 158 161) 爱滋病(340)脑炎(204) 症瘤(178) 痈疖(176 191) 益智仁(336) 酒渣鼻(189) 消渴(232) 流脑(204)十一画黄芪茯苓汤(191) 梅毒(340) 崇玄宇(109) 符水(147 148 149)符咒(63 110 113 114 145 148) 符法(148)符箓(63 110 113 115 144 148 151 156 157 160 162 168 205223 224) 脚气病(206)麻风病(60 190 208 316 340 384) 麻杏石甘汤(362)麻沸散(189) 麻疹(200) 麻黄汤(204) 庸医(47) 痔疮(191 192) 商陆(176)鸿儒(24 40 41 76) 淋巴结炎(180)十二画 喜舍(101) 葛根芩连汤(362) 葶苈(176) 斯疾(60) 厥阴(173)紫雪丹(203 204) 蚊龙病(13 295 339 384) 猩红热(204)猩绛(280) 猖皮(192)道士(15 86 89 111 146 152 167 229 355) 道举(109)道教(15 36 47 49 50 67 75 80 81 85 97 107 111 113 116119 122 123 125 126 129 130 132 133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5 146147 148 151 152 153 157 158 160 161 166 177 196 197 223 244 249 253263 282 286 306 311 323 324 338 347 349 355 357 366 367 369 373 374376)温胆汤(201 202) 温脾汤(200) 禅宗(84) 犀角地黄汤(200)十三画魂魄(133) 槐子(192) 腠理(69) 解剖(340) 痼疾(23)十四画 磁朱丸(202) 鼻窦炎(200)瘟疫(339 376 379) 疹管(190)十五画瘛纵(340)十六画整体观念(128 236) 霍乱(229 230 299)辩证论治(128 166 178 214 236 318 324) 糖尿病(232 241)激素(200)十八画礞石滚疾丸(202)十九画谶纬(145 151 356 358 359 361362 363 365 367 376 385)二十一画癫痫(13 339) 二十三画 蠲痹汤(203)文献索引一画 一贯天机直讲(109) 一草亭目科全书(258)二画 二十二史札记(5) 二谛义(89) 二谛经(83) 十七史商榷(1) 十地经(83) 十异九迷论(89) 十诵经(83) 十部算经(226)人民日报(320)三画三五历记(211)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201) 三国志(评话)(34 40 58 213) 三国演义(204)三皇内文(122) 三洞群仙录(130) 三黄辅图(155) 三德指归(95) 大学(310) 大乘义章(103) 大乘广王蕴经(85)大乘中观论译(85) 大般若经(91 92) 大般涅槃经(82) 大唐新语(4 6) 大智度论(101) 大集经(82) 大戴礼(60 179)万国药方(219) 万卷堂书目 237) 万病回春(316) 上清河图内玄经(124) 上清河图宝箓(124) 山海经(193 210)千金方衍义(13) 千金宝要(233)千金翼方(6 12 20 30 51) 乞巧文(48) 卫生秘要抄(240) 小品方(18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53) 子午经(174)四画 开元天宝遗事(222) 开宝本草(272) 天下郡国利病书(275) 天元玉册(246 348) 天隐子(132) 无上九霄雷霆玉经(154)无量寿经(107 310)云笈七签(61 122 129 133 137 138 141 149 154 248 374) 艺风藏书续志(238)五杂俎(26) 五明经(381) 五经(7275) 五柳先生传(303) 五部区分秒(90)历世真仙体道通鉴(35 36 143) 历代名医蒙求(149) 历代职官志(223) 太上飞行九神玉经(126) 太上老君戒经(110)太上老君养生诀(112) 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110) 太上洞玄灵极因缘经(110) 太平广记(25 149 152) 太平圣惠方(186201 283) 太平惠民和济局方(201 204 257) 太平御览(211 271 363 364) 太玄经(217)太极图说(127) 太清玉册(129 154) 太清金阙玉华仙书八极神章三皇 内秘文(110)太清真人炼云母诀(113 143 158 266 268) 尤氏喉科(318)止观法(86) 日本访书志(238) 中华医史杂志(32)中论疏(89) 中医耳鼻喉科师资提高班讲义(185) 中医各家学说(239) 中医学概论(125 303) 中阿含经(81) 中国名人大辞典(95)中国妇女报(23) 中国医史年表(275) 中国医史医籍述要(276)内经(65 69 101 121 126 127 134165 168 188 197 201 226 236237 308 324) 升庵文集(271) 仁斋直指方(201) 公羊传(58)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125) 六经(72)文子(109) 文中子世家(40) 文字集略(201) 孔子家语(285)书经(44 48 56 62 65 73 123 210 305 310 363) 水经(280)水浒传(155)五画 世补斋医书(228) 世说新语(39 119)古今医统(186 317 318) 古今医鉴(316 318) 古文观止(53) 古书经眼录(234 237) 古事比(222)本草从新(256) 本草分经审治(256)本草纲目(144 211 279 282 284 303) 本草述钩元(256)本草备要(220 256) 本草经集注(272 343) 本草乘雅半偈(256)本草蒙筌(8 33 34 143 152 263) 左传(57 226)石宝秘箓(28 140 249) 龙虎论(113) 龙跷经(122)东医宝鉴(25 242 243) 北齐书(155 156)旧唐书(2 3 5 7 10 11 12 14 15 17 18 19 20 21 33 38 39 7097 120 157 158 161 276 298 299 328 350 368 369 380 381 383 389395)甲乙经(174 205 364)史记(22 34 55 57 61 62 185 194 203 283 356 363) 史载之方(201)四分律疏(90) 四书(75)四库全书总目提要(1 151 l69 234 237 363)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237)四库提要辨证(24) 四部总录医药编(8 9 238) 四部寓眼录(231) 四海类聚方(328 387) 四海类聚要方(328 387)经仙(111)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188) 外台秘要(186 208 259) 外科证治全生集(192) 外科启玄(185) 外科图说(124)外科理例(190) 外科精要(279)乐(65) 玄品录(7) 玄珠录(109)汉书(22 39 40 58 59 60 61 203 305 350 360) 头陀寺碑(93)训学斋规(302)礼(44 60 62 65 74 195 315 317) 礼记(47 210 358 385) 永乐大典(180)圣济总录(186 201 283) 对贤良策(69)辽史(22) 幼幼集成(182) 幼学琼林(222 302)六画老子(14 18 108 109 111 113 131 132 140 141 142 252 306) 老子化胡论(81)老老恒言(197)西京杂记(142) 西京赋(79) 西狩获麟谶(358) 西域图记(226) 西厢记(306) 西游记(33) 百一选方(203)百宋—廛书录(237) 百宋楼藏书志(238) 百法明门论(100) 百病辨证录(135) 百喻经(80) 达摩多陀禅经(88)列于(注)(108 109 110) 列仙传(36)扬子晚报(23) 同窗记(34) 吕氏春秋(14 72 119) 竹隐畸士集(48) 成方切用(202)伤寒(论)(168 169 170 171 172 173 205 237 244 361 362 364) 伤寒杂病论(12 1971 160 174华严五教止观(90) 华严法界观门(90) 华严经(83 104 107) 华严疏(87) 华盖集(345)后汉书(22 40 58 147 149 150 299 361 380)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成(204)全唐文(275) 名医别录(272 273 274)名医类证医书大全(8 116 143 153 157 263 269)庄子(18 48 58 62 104 105 109 111 113 118 119 133 135 138139 142 252 311 314 374) 庄连氏内科学(184)刘涓子鬼遗方(28 188 189 231 308) 齐民要术(271)问斋医案(169) 关尹子(373) 汤头歌诀(302) 许旌阳灵剑子(346)论语(50 58 60 61 66 67 68 70 72 305 315 317 348 350 351371)论衡(14 22 61 304)妇人良方大全(180 202) 妇人婴儿方(177) 观无量寿经(疏)(94 102)七画 寿亲养老新书《195) 赤水玄珠(125 252) 孝经(57) 杜部草堂诗笺(38) 李当之本草(272)西阳杂俎(4 31 94 96 143) 医方类聚(187 242) 医心方(187 230 239) 医医病书(316)医彻(316 319)医学入门(20 125 164 165 169 263 316 363) 医学正传(243)医学纲目(169 308)医学流源论(165 166 227 234 347) 医宗金鉴(177 186 191 192) 医说(169 316 320)医略抄(240)医道还元(42 43 112 120 125 132 249) 医藏书目(237)医籍考(187 262 263 271 362 364) 困学纪闻(271)吴普本草(112 271 272 273 274) 时病论(320)针经(263) 佛地经(99) 佛国记(82) 佛学大辞典(95) 佛祖历代通载(94) 肘后方(142 205 308)龟上五兆动摇经诀(113) 饮善正要(192) 冷庐医话(185) 疗妇人方(177) 疗妇人瘤(177) 证治准绳(186) 补笔谈(289)灵枢(经) (135 174 189 205 207 227 237) 灵宝大法(134)灵宝众真丹诀(112)张氏医通(318 319) 陆氏易解(54) 妙一斋医学正印(252)八画枕中(素)书(113 138 158) 欧氏内科学(184)瓯北诗集(27)抱朴子(133 135 138 142 149 161 283 364) 尚友录(30 38)尚书(30 58)国语(48 49 59 226 381) 图经本草(279)易(经)(47 48 49 51 54 69 72 73 108 109 111 123 124 125126 133 138 142 177 197 211 283 310 324 346) 明堂经(图)(174 342 328 389)物理论(311)往生论注(85) 金刚经(99 173) 金刚般若经论(83)金匮(要略)(177 180 191 201 205 221 237 261 262) 周礼(60 126)周易参同契(127 135) 周髀(127)备急千金要方(5 11 13 18 20 23 26 30 45 244) 郑堂读书记(234)法华玄义(87 106)法华经(79 100 106 310 311) 河西经录(84)定命录(4)诗(经)(44 50 57 61 62 65 74 348 363) 陋室铭(8)参考消息(23) 经籍访古补遗(238)孟子(66 67 70 196 305 311)九画 春夜宴桃李园序(104) 春秋(65 72 75) 珍本医书集成(261) 封神榜演义(34) 荀子(49 50 59 179)南史(59 149)南华(真、尊)经(119 138 161 166) 南齐书(140 223)南岳记(141) 括地志(227) 战国策(15 50 60) 显正论(89) 修真秘录(112) 保生要录(112) 鬼谷子(137)鬼遗方(168 205) 食疗本草(192) 脉经(180 364) 脉望馆书(237)独异志(4 6 29 30 130 143 161 369) 前定录(4)洪范五行传论(359) 洞天奥旨(28 249) 洞微志(22) 徊溪医案(236) 活幼口议(182) 济生方(201) 宣室志(4)神灭论(346) 神仙传(经)(142 154)神仙服饵丹石行药法(112) 神仙绝谷食气论(138)神农本草经(165 270 271 272 273 274 279 282 347) 神农明堂图(174)神异经(134) 神应经(250)郡斋(垒)读书志(记)(169 347)十画 泰定养生主论(202) 珠宫宝历(126)素问(26 118 120 126 134 139 150 186 188 191 196 205 207221226 227 236 303 312) 起信论(104)晋书(57 58 106 364) 真人菩萨观门(109) 真诠(142) 桃岩寺碑(93) 破邪论(89) 逐月养胎法(177 180)顿医抄(240)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237)秘传眼科龙木论(258) 倩女离魂(213)俱舍 91 103 104 105) 健康报(24 321) 高僧传(续)(33 85 94 276) 唐六典(223)唐会要(276 299) 唐律疏义(223) 病梨树赋(14 164 298) 悟真篇(124) 烧炼秘诀(143) 涅槃(85)涅槃经(95 97) 家传方(200) 诸事遗书(317)诸病源候论(178 179 180 191 202 205 221 308 328 344 365 386) 诸藩志(276)读书敏求记(31 32 237 261) 陶渊明集(55 228)难经(124 135 218) 通义堂文集(8 9)十一画理瀹骈文(42 132) 黄帝内景王经注(112) 黄帝内景五脏六腑外泻图(112) 黄帝内景经(135 141) 黄帝明堂经(174)黄帝虾蟆经(123 174) 梵岗经疏(85)探玄记(106) 颅囱经(108 182) 唯象中医学(125) 崇文总目(237 262) 婴童类萃(182) 银海精微(254 255)偃曝谈余(22) 惟逮菩萨经(81) 混成奥藏图(109)淮南子(59 61 106 136 139 215 301) 淳熙秘阁续帖(70 157)涪翁针经(174) 梁书(60)隋书(19 135 148 223 231 335 364 389)续仙传(6 25 27 33 34 36 38 130 143 762 371 383396)维摩诸经(79 111) 十二画 葛洪肘后备急方(188) 韩氏医通(125 251) 韩非子(59) 搜神记(110) 辍耕录(346)景岳全书(128) 集异传(142) 御药院方(208) 善本书室藏书志(238) 道楞严经(81)道德(尊,真)经(108 109 134 137 138 161 166 373 374 376) 道德指归论(142 374)道藏(111 112 138 151 244 348 369 372) 温病条辨(204)登真隐诀(112) 十三画 瑜伽师地论(102) 楚国先贤传(34)楚辞(57 58 59 60 210) 楞严经(79 83) 摄论宗(87)辞源(41 61 348) 解围元薮(190) 新无量寿经(83)新修本草(256 272 273 274 279 342 395)新唐书(4510 11 14 15 18 19 54 130 156 158 159 160 161 260277 297 337 350 368 369 372 373)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195) 窦氏疮疡经验全书(190) 褚氏遗书(177)福寿镜(113) 十四画 管子(57) 谭宾录(4) 十五画 撮壤集(240)潜夫论(59)十六画 赞阿弥陀佛偈(85) 辨证论(89) 澹寮方(208)避暑录话(11 20 71 169 363)十七画魏书(22 148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