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与刘琦在夏口专候孔明归来。
很快船到,孔明和赵云登岸。
刘备上前对孔明道:早已准备好,只等军师调用。
于是立即升帐,孔明遣将调兵,首先唤赵云,道:子龙可带三千兵马,过江直奔乌林小路,寻树木芦苇茂密的地方埋伏下来。
今夜四更以后,曹操必然从那条路奔走。
等他军马过,就从半中间放起火来,即使杀不了他全完,也能消灭一半。
赵云道:乌林有两条路,一条通南郡,一条通荆州。
不知曹操会向哪条路来?孔明说:南郡路险,曹操必不敢走,一定往荆州来,然后大军投许昌而去。
赵云于是领令走了。
孔明又唤张飞:翼德可带三千兵过江,截断彝陵这条路。
曹操必往北彝陵去。
来日雨过,待他埋锅造饭,你只要看到烟起,就在山边放起火来。
虽然捉不到曹操, 想你这回功劳也不小。
张飞走了。
孔明又吩咐糜笠、糜芳、刘封三人各驾船只,绕江截杀败军,夺取器械。
三人去了。
孔明起身对公子刘崎道:武昌离这边只有一望之地,最为重要。
公子便请赶回去,带所部之兵埋伏在岸口。
曹操一败,必有逃来的,就地抓住,但不可轻易离开城郭。
刘崎便辞别刘备、孔明自去了。
孔明最后对刘备道:主公可在樊口屯兵,凭借高处观望,坐看今夜周瑜成大功也。
此时关羽站在一边候令,孔明却全然不予理睬。
关羽忍不住高声道:军师为何不用我?孔明答道:云长别见怪。
过去曹操待你很厚,你一定想要报答于他。
今日曹操兵败,必走华容道,要是让你去守华容隘口,只怕你会放他过去。
因此不敢委派。
云长道:军师好多心。
当初曹操待我不薄,我已白马解围报答过他了。
今日撞见,定不放他过去,愿立下军令状担保。
但是,如果曹操不走华容道,那可又怎么说?孔明道:我也立下军令状,他若不走,我甘受军法处治。
关羽大喜。
孔明吩咐他说:你可在华容小路高山上堆积柴草,放起一把烟火。
曹操看见烟起,便会认为这是虚张声势, 必向这条路来, 将军可不要留情。
关云长领令而去。
刘备这时说道:我这兄弟义气深重,只怕他还是会放曹操一马的。
孔明于是说:我夜观星象,曹贼这回死不了,何不留这份人情,让云长做了去,也是好事。
刘备道:先生神算,世所罕及啊!不说江中鏖兵,周瑜火烧赤壁,单说曹军大败而逃,一路被剿杀,果然投乌林以西而来。
曹操看见这一带树木丛杂,山川险峻,忽然在马上仰面大笑起来。
诸将便问道:丞相为什么大笑?曹操说:我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
要是换了我用兵,一定会在这里埋伏下一支人马,看看会怎么样?话音未落,忽然两边鼓声震天,火光冲起,惊得曹操几乎掉下马来。
一军从侧面突然杀出,大叫道:赵子龙奉军师将令,在此等候多时了!曹操忙令抵挡,自己突出烟火而逃。
子龙也不追赶,只顾抢夺旗帜。
天色微明,黑云罩地,东南风仍不息。
忽然大雨倾盆,将士的衣甲都淋得透湿。
曹军冒雨而行。
曹操问前方是什么地方,军士回答,一边是南彝陵,过葫芦口便是南郡江陵;另一边是北彝陵山路。
曹操下令走南彝陵。
走到葫芦口,曹军兵马都已饥饿困乏,于是埋锅造饭。
曹操坐在林下,忽然又仰面大笑起来。
众将问道:丞相刚才一笑笑出个赵子龙,现在又为何发笑?曹操道:我笑诸葛亮、周瑜毕竟短智少谋。
若换了我用兵,定在此伏下一队人马,那样的话,我即便得以逃脱性命,怕也得重伤了。
正说间,忽听前军后军一齐呐喊起来。
曹操大惊,丢甲上马,众军也大都来不及收马,早已望见四周全被烟火包围,山口处横起一路人马,为首者正是燕人张翼德。
众人一见张飞,无不心惊胆寒。
曹操令许褚、张辽、徐晃上前抵挡,自己拨马就走。
张飞从后赶来,曹兵拼命奔逃,才渐渐甩掉追军。
回头看去,又伤了许多的人。
正行间, 前面又出现两条路,军士报曹操道:大路稍微平坦些,却远了五十里;小路通华容道,能近五十多里,只是路窄难行。
曹操令人上山观望。
不久,探马回来报告说:发现小路山边有几处烟起,大路上并没有动静。
曹操道:兵书曰: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吾偏不中他计。
便下令走华容道。
这时正值隆冬季节,人马饥寒困乏,焦头烂额者相扶而行,其苦难以言说。
行不到几里,曹操又在马上扬鞭大笑起来。
众人一惊,问道:丞相又为何大笑?曹操笑说:人们都说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依我看,也不过是无能之辈。
要是他们在这里埋伏下一旅半师,我等岂不束手就擒了吗?话未说完,一声炮响,两旁跳出来五百个校刀手,为首者正是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
曹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
曹操一看,不由叹了口气道:既然到了这一步,只有拼命决一死战了。
这时有人提醒曹操:丞相过去有恩于他,今日不如求他放过这一关。
曹操不禁点了点头,便对关羽提起了旧话,使关羽想起他当初的许多恩德。
关羽动了心,又见曹军个个惶惶然,都哭拜于地,便长叹一声,都放了过去,然后自带人马,空手而归。
后因刘备及众将求情,军师孔明免了关羽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