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永远的邓小平 > 第四章 儿女眼中的父亲从不高谈阔论

第四章 儿女眼中的父亲从不高谈阔论

2025-04-03 08:03:09

从不高谈阔论 邓榕:我觉得我的父亲母亲都不是属于高谈阔论的那种人,对子女的教育也不是完全表面化或者很理论化的那种。

我觉得他们都是用他们一点一滴的,用他们一生的经历,用他们的爱心,用他们的为人来教育我们。

我觉得我们作为子女来讲,感到非常幸运,也很幸福。

我们真的从他们身上汲取了很多精神财富,汲取了很多的营养,这是我们终生受益的。

邓楠:以前有人问过我,说你们子女对老爷子影响大,老爷子的很多东西是从你们那儿得到的。

其实老爷子一直看各种各样的文件,那上面的信息量比我们说的要大得多。

我们只了解我们生活范围这样一个小圈子里的信息。

他如果受子女左右,他也就不是老爷子,不是邓小平了。

他教育孩子不说教,不讲大道理,而是在潜移默化中。

比如管我们学习,都是在学期末看你的记分册,而且看老师的评语。

你想想,对我来讲,一想到学期末要给他看记分册,我就得努力学习好、表现好。

虽然他只是看一下,大多是表扬了,但对我们来说,为了这一次就得努力,这就是压力。

我们家孩子都学习好,包括孙子孙女。

另外他不注重课本,特别喜欢我们知识广,带我们出去都拿着地图,告诉我们路线,到什么地方了。

所以我们地理都好。

他平常看各种演出都带着我们,所以我们家的孩子知识面比较宽,爱好广泛,什么都能说上来一点。

另外他干事非常认真,不认识的字,就查《辞海》、查字典。

我们从小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帮他查字典,这就培养了我们爱查字典、查《辞源》、查《辞海》、查《康熙字典》的习惯。

这都是他教的。

还有他看很多历史书,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他特别爱看。

他床头都放着书。

只是到了晚年,才看武侠书,以前主要看的是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

他看书的范围非常广,包括外国的小说啊他都看。

他不谈政治,但历史的东西他常说,有时还考考我们。

所以我们这个家庭接受的教育面比较宽。

他用他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

当总书记期间,他要看很多文艺方面的东西,芭蕾舞、交响音乐会、京剧、话剧他都看过。

还有体育运动: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体操,只要是有比赛,特别是国际比赛,都到现场看。

文化大革命前,怀仁堂每星期有一场戏,各种戏。

老爷子主要看京戏、河北梆子、川戏这三种,别的不去,河北梆子看得不多,京戏看得最多。

邓榕:老爷子听我们子女平时在家里谈论的一些事情,听我们谈论工作和生活范围内的一些东西,都是很小很小的信息来源,是局部的、很有局限性的信息来源。

老爷子真正的大量信息来源,第一个是他每天看很多文件,看文件速度非常快,该记住的全记住;第二个是报刊,老爷子看报纸那个认真程度和对报纸所反映信息的敏感性,捕捉信息的敏感程度,是无人能比的。

他老是说要通气,信息要灵通。

这个其实跟他看报纸非常有关系。

他不听小道消息,他不喜欢听小道消息。

还有一个信息来源就是高层领导间的接触谈话。

他和这些同志谈话、交换意见、谈工作,了解情况。

邓楠:应该这样说,他主要是从工作中获取各种信息,包括会议、看文件、找人谈话,这是主渠道。

第二就是各方面的信息,包括报纸上的信息和他亲自视察。

然后是我们家的,是基层的、比较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