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办公室非常朴素 绕过院子中间的老松树往前走,踏上台阶,走过挑檐下的平台,进门向左拐,沿着宽宽的甬道再往前,第二间是邓小平的办公室。
办公室房间很大,约有 30 平方米。
靠门的地方放着一张老式的写字台,靠墙的地方放着一排老式的书架。
办公室里的沙发也是老式的。
最西边的这张沙发是邓小平常坐的。
写字台上摆放着孙子们送给他的礼物。
邓林:我爸爸这个人喜欢很完美的东西,我认为他喜欢干净,不喜欢脏兮兮的;喜欢整洁,不喜欢乱哄哄的。
所以一看到谁乱哄哄的,不够干净,他就不大喜欢。
他喜欢花,喜欢香味。
我们每年都要弄点桂花。
弄桂花的时候,院子里就特别香。
他还喜欢白兰花。
书架上摆放着他生前喜爱看的书籍。
墙上挂着邓小平 86 岁生日时画家吴作人书赠他的条幅寿比南山。
这里的一切,如今都定格在 1997 年 2 月 19 日那个日子。
第二章 相濡以沫58年卓琳与邓小平相识相恋卓琳与邓小平相识相恋 邓小平与卓琳相遇相识在延安,那是 1939 年的秋天…… 卓琳:那时候从云南到北京要办出国护照。
先从云南滇越铁路到越南的河内,从河内转车到越南的海口,从海口坐船到香港,从香港坐船到上海,再从上海到北京。
我当时十三四岁,被选拔出来参加六十米、一百米等短跑项目。
到了上海后,通知我们运动会不开了。
领队对我们说,愿意回云南的就回云南,不愿意回的如果在外面有亲戚可以留下。
我有一个表姐在北京女子文理大学念书,我决定去找她。
领队和家里都同意了。
我在表姐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参加了补习班,报考女一中,住在女青年会。
我在女一中上了六年学,毕业后我考上了北京大学。
我的四哥是一名共产党员,曾经到日本留学了一年。
后来回国参加革命,我的革命思想的产生就是受他的影响。
当时我四哥常把中共云南省委书记带到家里来,实际上中共云南省委就设在我们家。
他们常刻印一些进步的传单,宣传共产党的思想。
我四哥还订了许多进步的期刊,如鲁迅、郭沫若等主编的。
我常常去看,对我的影响很大。
我的父亲浦在廷当时很开明,曾经和孙中山在广东闹过革命。
那时孙中山部队中有个姓范的,名字记不得了,带部队到过我们家。
我父亲是商会会长,把他们招呼得很好,姓范的就把我父亲调到广东了。
孙中山革命失败后我父亲又回到云南,办起了火腿罐头厂。
后来,我的大姐、二姐也来北京上学,我们住在一起。
当时我们有个体育老师是共产党员,在他的影响下我大姐写了一篇《妇女要解放》的文章登在杂志上。
可是我们又从书上看到,社会解放不了,妇女也不能解放。
没有我的两个姐姐,我不会走上革命的道路。
我的大姐参加了民先组织,先到延安去了。
日本人占领北京后,害怕日本人捉到我们,我们便穿着普通老百姓的大褂,什么也没有带,先从北京逃到天津,从天津到青岛 ,最后到达西安。
我对我二姐说:现在我们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去延安,一条是回家。
我二姐要去延安。
我说:你身体不好,延安很苦,你去得了吗?我二姐说:我死也要死在延安。
我说:那好,你既然有这样的决心,那我们就到延安去吧!我们在西安找到八路军办事处,但是没有介绍信,八路军办事处不接待我们,我们在办事处大哭了一场也无济于事。
后来我们就住在流亡学生招待所。
当时胡乔木在西安附近开了一家抗日学生招待所,经过审查,批准我们到延安,我们三十多个人一块儿步行去延安。
我的二姐身体不好,我们给她雇了一头毛驴,七天后,我们到达延安。
当时延安有一所抗大,我大姐参加了抗大学习班,和康大姐住在一起。
我在我大姐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我和二姐进了陕北公学,因为表现好,我入了党。
邓小平当时是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卓琳是一个年轻的女学生。
对这位从前方来的长征干部,卓琳缺乏了解。
卓琳: 1939 年秋,邓小平到延安来开会。
他那时是一二九师政委,在太行山工作,还没有结婚,邓发想让他在延安找个合适的,就把他带到学习班来了。
有一次我去曾希圣家,曾希圣说有人想和我结婚,问我愿不愿意。
因为当时我还年轻,还想再工作几年。
曾希圣跟我谈了两次我都不愿意。
后来他自己就说,我自己找她谈谈可不可以。
我说,可以。
于是我们一起到曾希圣家。
邓小平说:我这个人年纪大了,在前方作战很辛苦,我想和你结婚,可是曾希圣和你谈了,你不同意。
我这个人不太会说话,希望你考虑一下这个事情。
我年纪比你大几岁这是我的缺点,我希望在其他方面可以弥补。
他找我谈了两次:第一次谈谈他的情况;第二次谈谈他的希望。
我听听,觉得这个人还可以。
他有点知识,是知识分子。
第二个呢,我想,反正早晚都得结婚。
我那时已经 23 岁了。
我以前就认识邓小平,现在他亲自来找我了,说话又那么诚恳,我就同意了。
但有个条件是结婚后马上离开延安,因为我害怕其他人笑话我也嫁了个土包子,邓小平也同意了。
后来在杨家岭毛主席窑洞门前,他们把两张桌子拼起来说:今天我们会餐啊!大家都来会餐吧!也没有说要结婚。
当时李富春对我说:你也认识邓小平,大家会会餐,现在给你们腾出个窑洞,吃完饭后你们一块儿回去就算结婚了。
当时有两对夫妻,还有一对是孔原和许明。
因为当时我有些勉强,没有什么准备,邓发就把他们的窑洞腾出来给我们,我们就在他们的窑洞里结婚了。
在延安杨家岭毛泽东住的窑洞前,八路军的老战士们,以淳朴的方式,为邓小平和卓琳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卓琳:我们在延安结婚后,一块儿回到太行山。
邓朴方:那时妈妈随爸爸到太行山,第一次见到彭德怀。
彭德怀说:哎呀,邓小平你真是会找老婆呀,找的跟兄妹一样。
爸爸个子也不很高,妈妈比他稍微矮一点儿,脸都是圆圆的。
卓琳:太行山上八路军总部,朱德是总司令,彭德怀是副司令。
当时总部有个妇女部,我就在妇女部工作。
那时邓小平从前线到总部来开会我们才能见一面,开完会他又走了。
我说夫妻俩老这样也不行,就让他给我写信,他说:写什么呢?我说:就把你每天干了什么写一写。
他说:那好,那我让秘书给我打个底稿,印十几份,每个月给你寄一份。
我一听,哎呀,那就算了。
后来我对他说:写信你也不写,我们还是在一块儿共同生活,共同理解吧。
他想了想说:行。
所以,我就和他到了一二九师,住在一块儿了。
慢慢地就互相理解了。
1941 年,我生了邓林,因为我们常常转移,就寄养在老百姓家。
第二章 相濡以沫58年砍头我也要跟着他砍头我也要跟着他 卓琳:后来我就对他说,我说话你得听。
你不听,我这人好说话,没人听,我跟谁说呀。
听了以后呢,你觉得……我这人就是比较落后的,你有意见你就给我提意见,我对的地方你也告诉我。
他就不吭气。
我说,我说话你不说话,我们这样相处下去也不行啊,你得说点话呀。
他说,我这个人就是这样的脾气,你愿意说话你就随便说,我有意见我就提,没有意见就这么算了。
我想,这个老干部,你要老让他说话也不行。
你要老是让他说,他也说不了什么。
算了,慢慢相处吧。
就这样,慢慢互相之间就了解了。
妻子渐渐适应了丈夫的性格,也理解了丈夫的心。
她默默地支持着丈夫。
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邓小平率领部队每解放一个地方,卓琳随后就带着孩子们也赶到那里。
卓琳:以前都是他们在前方打仗,我们家属都在后头。
他们打完仗休整的时候,再把我们接去。
后来,进军西南的时候,不准带家属,我不干。
我说,你们老是把我们丢下不管,不行,这次我一定要跟着你去,我是共产党员,你砍我的头我都得跟着你去。
他没办法了,只好允许带着家属。
但是去的方式是,他们在前面,有侦察兵看好路了,我们带着孩子随后再跟上。
那些日子是很苦的,男孩子尿尿,汽车走着,就那么把着。
女孩子要尿尿怎么办呢?教堂里有一种水罐,就拿那个水罐给女孩接尿,接了以后倒在汽车外头。
解放重庆后,干部都要下乡工作,那孩子们怎么办呢?后来想了个办法,在城里成立人民小学,由我当校长。
当时学校分高、中、低年级,吃、喝、住、衣服全由我们来负责。
当时有些孩子很调皮,我想我得治治他们,要治他们我决定先从我自己的孩子治起。
邓朴方睡午觉时,看见我在,就假装睡觉,我一走就手舞足蹈。
我为了治他,中午睡觉时就躺在他的床上,把他的胳膊腿全摁住,用手巾把他的脸蒙起来,对他说:你不好好睡觉我就不走。
邓朴方没办法只好睡觉。
其他孩子看到我这样治邓朴方,睡午觉时也都不调皮了,秩序就这样维持下来。
当时邓小平顾不上管孩子,我想我一定要把孩子们培养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专业的人才。
孩子当时在八一小学住校,每个星期六晚上回家来住,我就常把他们集中起来讲个课题,增加他们的知识。
每个孩子都根据他们的兴趣培养一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