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他当秘书 1952 年,邓小平从西南局调到中央工作,卓琳也带着孩子一同到了北京。
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的邓小平对自己的妻子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不要到外面工作,不要出风头。
卓琳:我说算了,我也不出去找工作了。
解放后,邓小平任总书记,文件很多。
当时有很多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都在单位工作。
公安局怕她们路上出事,就派人暗中保护她们上下班。
她们本人并没有要求,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
我想与其这样给公安局添麻烦,不如就给他当秘书,反正他一个秘书也不够用。
邓小平也同意了。
卓琳:我给他当秘书。
他看完的文件要发的,就交给王秘书。
当时中央领导数他的文件最多,所以他的文件存档要有专人负责。
他的文件看完了,就要送到中央办公厅机要室去存档,我就负责把那些文件登记。
登记完了以后,我再用三轮车送到中央办公厅……那时候就数他的文件最全。
所以当时中央存档的文件,都以我整理送去的为准。
邓先群:我大嫂这个人,从来不给我大哥添乱,她不去参政,就做好她的本职工作,她该做的那份工作。
我大嫂就是这样,她特别体贴我大哥。
家里的开支都是由我大嫂管。
比如我大哥特别爱喝茶,茶叶还是比较贵的,他爱喝龙井,龙井是比较贵的。
烟,都是自己买,哪有别人送的啊,所以都要精打细算。
但是,我大嫂舍得买。
茶呢,我大嫂是每天上午都给我大哥泡浓浓的一杯茶。
我大哥喝完了以后,剩下的茶根我大嫂接着喝。
下午再给他泡一。
她非常地爱他,非常地体贴他。
就在家里那么一种情况下,我觉得,我大嫂特别关心体贴我大哥。
邓楠:老爷子这个人非常有规律,他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散步,几点干什么事,都非常有规律。
他工作也非常有规律,而且劳逸结合,该工作的时候,集中精力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他这个习惯是做总书记的时候养成的。
做总书记的时候非常累,如果他每个星期没有放松的时候根本就不行。
邓榕:他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工作方法非常好。
他不会把一件很简单的事处理得很复杂,也不会事无巨细地什么都自己去办、自己去过问。
他就是提纲挈领。
他的工作方法绝对不是把什么工作都自己去做。
他是把要做的事跟你交代清楚,你可以去发挥。
这样也可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去做。
老爷子这里只有王瑞林这一个秘书,到后来,到文化大革命以后才加了两个值班的秘书。
邓楠:大家分工去做,最忙的是王瑞林,实际我妈就是管理文件,王瑞林如果有什么事要出去或者干什么去,她就替他做一会儿。
王瑞林是一天 24 小时住在办公室,离不开他,就他一个人,一个人 24 小时值班。
邓榕:可以说,爸爸、妈妈是同事,又是战友,又是夫妻。
我觉得他们的夫妻关系更正常、更家庭化,更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化的家庭,更人性化。
第二章 相濡以沫58年困难时期他也不单独吃饭困难时期他也不单独吃饭 邓楠: 20 世纪 60 年代的困难时期,那时候比较困难,供应的油和肉比较少。
当时,对他们这些高级领导干部,还有一些特殊的照顾,所以给他们多一些油和肉。
当时因为我们家人口很多,除了我们几个子女以外,还有一些亲戚也在我们家。
吃饭的时候总有十几口人吃饭,所以他那点油和肉,大家一起吃就肯定不行。
最后我妈妈就说让他单独吃。
为了保证他的身体好,能保证工作顺利,所以就让他单独吃饭,他不干,就说不行。
后来我妈妈没办法了,就说:这样吧,派一个人陪你吃饭,所以我经常就是那个派去陪他吃饭的人。
结果,只吃了很短的时间,最后,他又不干了。
他说我要跟大家一起吃,没办法,他又跟全家一块儿吃。
后来,我妈妈就又想办法说:给他单独炒一个菜,别的菜都一样。
结果就这一个菜,到了饭桌上以后,他就到处分。
给你点,给他点,最后他一口也没吃,全分给别人。
没办法,后来就大家都吃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