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李宗仁的健康不断恢复的同时,1950 年 1 月间,李宗仁接到国内 报告,大陆已解放,蒋介石逃往台湾。
李宗仁虽然估计到国民党最终的失败和共产党的胜利,但他心里是不 愿意承认这个事实的。
因此,当他得到大陆解放的消息,思绪万千,为了复兴国民党, 重振旗鼓,很想去台湾再干一番,以作恢复大陆的准备。
只是不久,蒋介石在台湾自行复 正大位的消息,使他心灰意冷,未能如愿。
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回到台湾,便会失 去人身自由,成为张学良第二。
但作为国民党的拥护者,他又不甘寂寞,在美施展外交活动, 企图借美国政府的力量,给蒋施加压力,以蒋介石是否离台作为援助台湾的条件。
不料美 国国内政界掀起了谁丢失中国的争论,李宗仁的如意算盘,又成了泡影。
李宗仁在美国的活动,使蒋介石忍无可忍。
1954 年 1 月 9 日,在蒋的安排下,台湾当 局监察院提出弹劾李代总统案,通过立法院交到国民大会秘书长洪友兰手里,转请国民大会处理。
13 日,洪友兰电促李宗仁回台,对弹劾案作出答辩。
李致电台湾当局,指出弹劾案的提出和通过是非法的。
2 月 5 日,李宗仁又致函蒋介 石,批判他毁法弄权。
对于李的责难,蒋介石装聋作哑,不予理睬。
3 月 10 日,在蒋的 指使下,台北召开了所谓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第六次大会,对监察院提出的弹 劾副总统李宗仁违法失职案举行投票表决,罢免了李宗仁的副总统。
至此,李宗仁 已感到自己在政治上没有希望,打消了返台执政念头,决定留在美国长期居住。
在美国纽约城郊,李宗仁一住就是 10 年。
因不谙英语,平时他很少与当地的居民往 还,日常只是以阅读些书报杂志来消磨时间。
闲极无聊之余,在妻子郭德洁女士的劝说下, 开始对自己所经历的政治、军事生活,进行了系统的回忆,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克尔 克博士的要求下,在唐德刚博士的协助下,完成了《李宗仁回忆录》一书,受到了中外史学 工作者的关注。
然而就在他撰写回忆录的几度春秋里,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惊 天动地的变化,各行各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新气象,国际地位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作为一个 炎黄子孙的李宗仁,看到这一变化,反省国民党统治时期国力纤弱,民不聊生的状况,感到高兴和自豪。
1954 年 4 月 1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在万隆 会议上发表了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问题的声明,李宗仁 感奋异常,认为声明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了正确途径。
1955 年,经过认真思考后,李 宗仁发表了建议书,针对当时的政治形势,提出了《对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对新 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成就赞不绝口,指出这是中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转折点; 对蒋介石作了严厉的批判,指出他的所作所为与三民主义背道而驰,呼吁以和平解决台湾问 题。
李宗仁的建议书发表后,引起了各方面强烈的反应,它不啻是对企图搞台湾独 立、台湾托管人的有力打击,同时也表明了李宗仁政治立场的一个重大转变,标志着 他从反共的国民党营垒里分化出来,开始走上了爱国的道路。
但是,李宗仁的这份建议书, 却遭到了亲蒋派的大肆攻击,纷纷指责他的主张荒谬绝伦,狂妄之极。
李宗仁这名 曾是国民党统治集团的一品大官,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荒唐是有过亲身体验的,他坚持自 己的主张没有错,因此对来自各方面的责骂和攻击,置之不理,正如他自己在回忆录中所说 的,渐渐的感到自己有责任为中华民族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岁月的流逝,使他越来 越密切注视着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