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李宗仁传 > 第五章 独树一帜

第五章 独树一帜

2025-04-03 08:03:11

1922 年 4 月,陈炯明发动反对孙中山的军事叛乱,无暇顾及广西,遂 命粤军撤出桂境。

粤军离桂后,桂人纷纷打起自治旗帜、成立了名目繁多的自治 军。

其中不少土匪也乘机兴风作浪,混水摸鱼。

他们凭借手中的军权,割据一方,派县长, 设关卡,征钱粮,各行其是。

广西局势混乱,、李宗仁的部下官长,见粤军离桂,。

部队与 陈炯明无形中断关系,一致建议他取消粤桂边防军第三路称号,改称广西自治军 第二路。

李宗仁亦有独树一帜、日后统一广西之意,听了部下的劝告,深以为是。

5 月下旬, 他通电就任广西自治军第二路总司令职。

李宗仁就职后,立即领兵移驻玉林。

在那个年代,武装军事力量,有着神圣的权威,加 之李的军队较之广西其他部队要纪律严明,因此他的通电不但受到百姓的欢迎,而且他无形中也成了玉林七县的军政首脑。

但这位 30 岁的年轻人清楚,要独树一 帜,站稳脚跟,日后统一广西,投有一支素质良好的队伍不行。

为了清除军中严重的陈旧 积习,增强战斗力,他决定整饬军纪,在玉林创办了一所玉林干部教练所,让下级军官轮 流受训,并招收一些中学毕业生中的有志青年入学,结业后任下级军官。

教练所还附设教 导大队,调班长和士兵中较优良分子前来受训。

李宗仁的这种训练很有成效,使部队的 风气面貌一新,不但战斗力有了很快提高,而且七县人民对李宗仁的士兵不再心存顾虑了。

治军之外,李宗仁还兼管七县的民政、税收等。

期间,在他的主持和整顿下,贪污减少,土 匪敛迹,这对安定七县人民生活起了重要作用,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和尊重。

从此,李宗仁 在广西的名声更高了。

尽管李宗仁的名声与日俱增,但他所控制的地盘不多。

为了实现统一 广西的愿望,打败力量强大的陆荣廷,李宗仁决定联合黄绍弘、白崇禧,寻找时机,扩 大地盘。

粤桂战争爆发后,黄绍弘、白崇禧处境不佳;白崇禧腿部跌伤赴广州治疗。

黄绍弘 一支人马正在流离失所。

得知此消息后,李宗仁立即派黄天泽与黄绍弘联系,劝他与自己 合作。

黄天泽是黄的四哥,此事一说即合,黄在此境况中求之不得,便率所部千余人开入李 宗仁防区。

1923 年春,在李宗仁的支持下,黄攻占梧州。

梧州不仅是富庶之区, 而且是战略要地。

它扼西江通广东的门户,占领它,一则易驾驭全省,二则可伺机 进攻广州。

是年秋,李宗仁与黄绍弘分别从梧州、玉林发兵,夹击陆荣廷的陆云高部,占领 了贵县。

发兵前,李改部队称号为定桂军,表示占领贵县是统一广西的第一步。

贵县战役 期间,李宗仁曾在李济深、陈铭枢的介绍下,加入了正在改组的国民党。

陆荣廷失梧州,丢贵县,旦隐约感觉李和黄暗中有往来,决心对李、黄用兵。

陆老好巨 猾,知对李、黄同时用兵很困难,因此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企图以李消灭黄,然后再收拾李。

1924 年春,陆派他的代表陈毅伯来桂和李谈判,要李担任他的前 敌总指挥,东下讨伐黄绍弘,收复梧州。

此时,李觉得还不便与陆对抗公开,遂巧 于周旋。

李向陈毅伯表示:从战略上考虑,陆帅用兵重点在西江下游地区,而不是黄。

对 于李的意见,陆只字听不进,力促他赶快接受委任。

李宗仁见陆已铁心,没有回旋余地,干 脆致电陆荣廷,表示自己率部撤出玉林,让开正面,请他另觅高明充任。

李宗仁的这一手,使陆大为恼火。

不久陆亲率精锐部队数千人北上出巡,驻进桂 林,以此威胁李宗仁。

不料,此时沈鸿英却疑陆出巡有与自己的夙敌马洛联合将他消灭之意,于是引起了沈陆之战,双方廖战激烈,持续 3 个月之久。

后经北 京政府派人调停,于 5月上旬陆、沈议和休战。

这样,广西就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沈陆 激战中,坐山观虎斗的李宗仁,看到这种结局。

十分不安,便急电请黄绍弘来玉林商讨广西 时局。

经过 3 天的详细讨论和周密计划,李宗仁决定先发兵付伐筋疲力尽的陆荣廷,然后再 回师扫击沈鸿英部。

计划已定,李宗仁便立即部署行动。

经与黄绍弘、白崇禧讨论,李决 定分兵两路讨伐陆军。

此时,陆荣廷部虽兵力不算少,有 1 万多人,但分据数十县,平 时各自为政,各不相顾。

这样,便于李宗仁各个击破。

1924 年 5 月,李集中主力于桂平、 贵阳附近。

两路大军,一路由李石愚、任廷扬、夏威、蔡振云部组成,由李宗仁亲自指 挥,乘船朔江而上,直逼南宁;一路由何武、钟祖培、俞作柏组成,由自崇禧指挥,自贵阳 出宾阳、上林一带,转自陆荣廷的家乡武鸣,然后与李宗仁会师南宁,黄绍弘则统其余各部, 留守梧州,随时准备策应。

部署停当,师在即行,黄绍弘立即在梧州封船,专供军运。

李 宗仁的这次军事行动,在广西可算是兴师动众了。

因此他的举动南宁方面即有所闻,部队还 未起程,驻南宁的留守部队督办林俊廷即发电李宗仁:凤闻左河下游军运频繁,似有图攻南 宁模样。

林不相信有此事,他认为李宗仁不会乘人之危,在陆荣廷危难时发动攻击,因此在 电报中还提出要到贵县与李宗仁一叙。

林的这一招,弄得李十分为难,但为、了稳住对方, 李宗仁复电,欢迎他来贵县,林到后,李宗仁待之若宾。

此时黄绍弘来电,要李把林扣押起 来。

在李看来,林是位忠厚长者,不忍心照黄电办理,于第二天送他上船回邕。

临行前,林 还对李说:外面都说你要攻打南宁,我看你不会,今天我来了就证明那些全是谣言。

林说得 很真切,但李宗仁却不动声色,骗过了林。

林走后,李宗仁的水陆各路大军随即出动,向邕宁地区合击。

5 月 23日,他领衔发出 通电,呼请陆荣廷下野;指责陆在广西统治期间涂炭人民的罪恶:我省人心厌乱,而陆、 沈又起交哄,桂林一带被兵之地,死亡枕藉,饿碎载道。

6 月 25 日,李宗仁指挥的左翼 军,兵不血刃占领南宁。

由白崇禧指挥的右翼军,在扫荡滨阳、迁江、上林的抵抗之敌后, 即锋转武鸣,在那里未遇激烈抵抗,遂向南宁会师。

李宗仁进兵神速,势不可挡;陆荣廷见 大势所趋,只身遁湘。

不久,陆通电下野,赴居沪上。

李宗仁的胜利,结束了陆荣廷在广西的统治,这不但震动了广西各界, 赢得了他们的好评,而且受到各省的关注,使他们刮目相视。

从此李宗仁的声誉更高, 名扬全国。

但胜利滋长了他部下的骄傲情绪,演出了几乎导致这支部队分裂的惊人一幕。

原来,黄绍弘部自脱离李部自树一帜后,发展迅速,单独成为一个系统并挂起了广西讨贼 军的称号,黄为司令,白崇禧为参谋长,而黄的部下俞作柏,野心勃勃,想让黄在广西 黄袍加身,于是向黄绍弘献计,将李宗仁的定桂军全部缴械。

此讯漏出后,李宗仁手下的各 将领愤怒异常,第二纵队司令何武力主和黄部决一雌雄。

李竭力劝说部下,解说黄不会做出 此事。

任凭李苦口婆心,但两军嫌隙,互相戒备,情势非常紧张。

时黄在梧州,李遂发电 催他克日来邕,共商善后之策。

黄接电后也感到事态严重,迅往南宁。

为了平息两部的对立,黄到南宁后,在其指挥部内设宴招待各军将官。

席间,他声明, 他原是李宗仁的部将,前去梧州自成一军,是有计划的权宜之策,今天归还建制,重新服从 李的指挥。

并宣誓,今后众将一心一意,服从李宗仁的领导,如有口是心非,如当此杯。

说 毕,将酒杯摔于地上,跌得粉碎,全场肃静。

由于黄绍弘深明事理,使部队避免了一场内 哄,也使李宗仁免遭一次灾难。

宴毕第二天,在李宗仁的主持下,在南宁旧督署正式宣布, 李的定桂军和黄的讨贼军合并,成立了定桂讨贼联军总司令部,李宗仁任联军总指挥, 黄绍弘任副总指挥,白崇禧为总参谋长。

黄绍弘设宴安军心,李宗仁心头喜悦。

讨沈拒唐统一广西,开始制订 统一全广西的战略。

不料此时陆荣廷的残部韩彩凤屯兵柳州、肇庆一带,伺图报复, 蒙仁潜、陆福祥存入枪二千,盘据部安、那马一带,窥伺南宁,龙州的李绍英、谭浩澄、谭 浩清共有人枪三千,也虎视眈眈,蠢蠢欲动。

这些残余势力,本来就是李宗仁肃清的对象, 在此情况下,李决定提前行动。

先扫除这些势力,以解后顾之忧。

1924 年 8 月初,李宗仁分兵 3 路进剿。

右路军李宗仁和白崇禧指挥, 进击韩彩凤;中路军由俞作柏和蔡振云指挥,向武呜进发,肃清那马、都安的敌军; 左路军由胡宗泽指挥,溯左江而上,直捣龙州。

3 股残余势力中,韩彩凤一股最为顽强,不但 人多枪多,武器配备和训练较好,且韩系本地人,士兵均为子弟兵,能攻善战,交战中, 李宗仁指挥的阵地曾多次被韩兵突破,但由于李宗仁和白崇禧认真对待,指挥得当,在上蕃 决战中,经过月余的惨烈激战,终于击溃了韩部。

右路韩部被击溃的同时,中路军、左路军 也进展顺利,取得胜利。

至此,陆荣廷在广西的势力,连根铲除了,广西境内只有李宗仁和沈鸿英两支部队,形 成两雄对峙的局面。

只要消灭沈鸿英,李宗仁就可统一广西,成为桂系之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