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贺龙传 > 第八章 屹立湘鄂川黔边 会师返湘西

第八章 屹立湘鄂川黔边 会师返湘西

2025-04-03 08:03:16

1934 年 10 月的一天,贺龙和关向应从敌人的报纸上获悉:肖克、王震 率红六军团已由江西遂川出发西征,中共中央代表任弼时同行。

他们分析,红六军团很可能是前来同红三军会师的。

贺龙拍着报纸说:报纸上是 8 月份的消息,如今已是 10 月了,如果六 军团是来和我们会师,应该快要到喽!于是,他便和关向应率红三军主力南去迎接红六军团。

10 月 15 日,在沿河县蛟岩乡水田坝,贺龙率领的红军遇到了红六军团 参谋长李达率领的 400 余人。

次日,贺龙、李达率领部队兼程南下,寻找红六军团主力。

23 日,在梵净山下江口县堰边溪的木根坡与红六军团第五十团 会合。

24 日,在印江县木黄与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主力会合。

10 月 26 日,两支红军在南腰界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会师大会。

贺龙和关 向应、夏曦陪同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红六军团军团长肖克、军团政委王震,在一片欢呼声中登上了主席台。

任弼时宣读了中共中央庆祝红三军和红六军团会师的贺电,就当前的形 势和任务作了报告。

他指着贺龙向红六军团的指战员高声他说:看哪,他就是两把菜刀闹革命,南昌起义的总指挥,我们红三军的军长贺龙同志! 台上台下都热烈鼓起掌来。

贺龙握着一根旱烟杆子,满脸笑容地走到主席台前,向全场指战员敬了 个礼,笑着说:我让弼时同志夸得有点子昏昏沉沉喽!‘两把菜刀闹革命’,一把在别人手里,我手里只拿着一把,是单刀,不是双刀。

满场爆发出一 阵笑声。

贺龙说:会师,会师,会见老师。

你们来自井冈山,那是毛主席、朱总司令创造的苏区,一直是我贺龙和我们红三军学习的榜样。

我代表红三 军全体同志热烈欢迎你们!你们千里跋涉来到这里,本该休息两天,睡个好觉,可是蒋介石不会让我们休息。

我们一会师,树大招风,我料想蒋介石也 睡不着觉喽!这里是新开辟的根据地,不很巩固。

可靠的根据地在那里呢?他用烟杆子敲了敲自己的草鞋底子说:在我们的脚板上!靠我们行军、打 仗,夺取胜利,开辟更大的根据地,消灭更多的敌人。

到了那一天,我贺龙请客,大家轮流睡上一天一夜!会后,红三军奉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电令,恢复了红二军团番号。

贺龙 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

中革军委命令两个军团分开行动,红六军团单独进入湘黔边境的松桃、乾城、凤凰一带。

这时, 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主力已于 10 月 10 日撤离中央苏区,开始了长征。

如何有力地配合红一方面军的行动,成了两军团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贺龙 说:乾城、凤凰是陈渠珍的老窝子,他盘踞在那里几十年。

这个人,颇有头脑,也会用兵,只是野心有限,就想当个湘西土皇帝。

他很怕蒋介石、何 键吞掉他。

我们不主动打他,他不会拼出血本和我们打的。

我们若到他的老窝里捅上一刀,他当然要拼老命喽。

依我看,到那些地方活动很困难。

六军 团只有 3000 多人,是打不赢的。

如果两个军团去湘西北的桑植、大庸、永顺、石门、慈利一带,情况就不一样了。

那里不是陈渠珍的老地盘,他不如我熟, 群众也支持我们党和红军。

我们出兵湘西北,可以牵制住湖南、湖北一大批敌人,能够支援一方面军。

我们把这批敌军背起来,也好让一方面军肩头上 轻一些子嘛!任弼时问:去打得赢吗?贺龙说:1 个军团去不行,两个军团一块去,打得赢。

两个军团领导人认为贺龙的看法是对的,决定依照他的建议,向中革军委发出以下电报⋯⋯六军团除五十二团外,计 3300 余,除留伤病员 300 余人外,只存 3000。

二军团及独立师 3900 余,卫戍及伤病员200 余,枪 3700 余支。

二军团每支枪子弹不过 10 发。

⋯⋯在敌我及地方实际情形条件下,我们建议二、六军团暂时集中行动,以便消灭敌人一二个支队,开展新的更有 利于两军团将来分开行动的局面。

目前分开,敌必取各个击破之策。

以 1 个军团的力量对敌 1 个支队无必胜把握;集中是可打败任何一个支队的。

且两 军在军事政治上十分迫切要求互相帮助⋯⋯电报发出以后, 10 月 28 日,红二、六军团同时出动,发起了湘西攻势。

30 日逼近四川酉阳城。

贺龙对两 个军团其他领导人说:我们去湘西北,要先兜个圈子占领酉阳城,把陈渠珍那万把人从永顺、大庸引出来拦截我们,我们甩手一拐,就能进永顺城休 息几天了。

任弼时和肖克问:西阳城怎么打?贺龙说:西阳城是川军独二旅旅长田冠五把守的。

他是我当年的部下,我先写个信去,叫他让开 大路,我们又不占他的地盘。

贺龙的办法十分灵验。

这位川军旅长接到贺龙的信,很快就率部弃城而去。

贺龙等率两个军团顺利地通过了酉阳城。

果如贺龙所料,陈渠珍得知红军占领西阳城,急令周燮卿、龚仁杰等部 万余人出来阻截红二、六军团。

此着正中贺龙下怀。

他虚晃一枪,率部直插 湘西北, 11月 7 日进入永顺县城。

两个军团在永顺城休整了 1 个星期。

由于缴获了大批棉花、布疋、医药 和弹药,大家忙着做冬衣和打草鞋、医治伤病员、做群众工作。

在永顺,指战员们换了装,恢复了体力。

一个个容光焕发,精神十足。

11 月 16 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来电报,决定组成湘鄂川黔边省委,任 弼时为书记,贺龙等为委员,同时组成军区,贺龙兼司令员,任弼时兼政委。

两军团共同行动时,由贺、任统一指挥。

为了对付红军,陈渠珍成立了剿匪指挥部,以龚仁杰、周燮卿为正、 副指挥官。

他们把所属部队 10 个团分成 4 个纵队向永顺扑来。

两个军团的领导在永顺开会研究敌情。

贺龙说:周燮卿他们带了万把 人攻我们。

我的想法是先撤出县城,让他一步,叫他狂够狂足,我们再回过头来收拾他!这是我们两个军团会师后的第一仗,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在湘西 北站住脚,能不能有力地支援红一方面军,一定要打好,要打个歼灭战。

贺龙、任弼时等随即率部离开永顺城,走到离城不远的钓矶岩附近,觉 得这里地形不错。

贺龙反复考虑后说:这里离城太近,如果围不紧,敌人逃回城里,再打就难了。

于是,决定继续后撤,最后,在距永顺城北 45公里的龙家寨选中了伏击点。

这是一个南北长 15 里,东西最宽处 4 里的谷地, 可以容纳大量敌军,两侧山坡平缓,树林茂密,利于红军隐蔽,也利于出击。

贺龙命令部队分别隐蔽在谷地两边山坡上的密林中。

每个人都用树枝伪装 好,不准点火,不准讲话,没有命令不准开枪。

红军指战员们埋伏在冰冷的山坡上,凝视着谷口大道,等待敌军前来送死。

贺龙站在山坡上的一棵大树下,用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部队的情况,半 晌,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对警卫员说:好,这里避风,请任政委他们来吧!两个军团领导人和各师师长、政委来到大树下,举行会议。

贺龙用马鞭 子在地上画着地图,指点着各师、团埋伏的地点说:这是一个大口袋,口袋的口子在官庄,王震同志带四十九团在那块,等敌人全部进了口袋,便把口子紧紧扎住,关门打狗。

你们回去告诉大家,打埋伏要万分隐蔽。

敌人进 了口袋,打冲锋要突然、迅速,一下子扑到敌人眼前,插到敌人堆里,打的越猛越好,使敌措手不及。

16 日 16 时左右,陈渠珍的两个旅浩浩荡荡地追来,全部进入了伏击圈。

贺龙一声令下,刹时间,漫山遍野的红军冲了下来,扑向敌人。

战斗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敌人大部被歼。

红军一部追击 10 余里,又将在把总河企图固守 的敌军 1 个师大部歼灭。

这一仗,毙敌 1000 多人,俘虏敌人 2000多人,缴 枪 2200 余支,给了陈渠珍派来对付两军团的部队以歼灭性打击,为红二、六军团在湘鄂川黔边建立根据地奠定了基础;这一仗,把湖南、湖北的大批敌 军调了过来,大大减轻了正在湖南境内苦战的西方军(即红一方面军)的压 力。

龙家寨战斗后,贺龙等率红二、六军团于 11 月 24 月攻占大庸城,接着, 又占领了桑植城,局面逐步打开了。

把敌人多背点过来1934 年 11 月 25 日,中革军委来电指示:我西方军已过潇水,正向全 州上游急进中,你们应该利用最近几次胜利及湘西北敌情空虚,坚决深入到湖南中部及西部行动,并积极协助我西方军。

首先你们应前出到湘敌交通经 济命脉之沉水地域。

主力应力求占领沉陵。

向常德、桃源方向应派出得力的游击部队积极活动。

为巩固新苏区,留下二军团一部分及随六军团行动 的党的干部来完成这一任务。

二军团主力及六军团全部应集结一起,以便突击遭遇的正规部队。

按照这一电令,任弼时、王震、张子意率红六军团两个团及红二军团 1 个团留在初创的根据地,开展工作;贺龙、关向应、肖克率红二军团主力和 红六军团的 1个团继续发展攻势。

12 月初,袭沅陵未克,转向常德、桃源进 攻。

但是,中革军委 12 月 14 日电令红二、六军团向沉水上游行动。

这时,红二、六军团主力正向桃源县北面的浯溪河运动,奔袭该处敌军,接到这个 电报,还按不按计划打下去?贺龙说:我看还是接着打吧!军委离得远,对这里的情况没有我们清楚。

打了胜仗挨点子批评也合算。

我看,怎么对斗 争有利,怎么能把敌人多背点过来,就怎么做!肖克、关向应同意贺龙的 意见。

防守桃源、常德的是独立第三十四旅。

旅长罗启疆认为他的部队善守能 攻,准备和红二、六军团在常德外围决战。

他让第七○一团防守浯溪河,第七○二团防守陬市,第七○○团守桃源,旅直属队及当地保安团守常德。

各 团相距数十里。

贺龙搞清楚了敌人的部署,和肖克、关向应决定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 先消灭浯溪河守敌,再逐个吃掉其余的敌人。

12 月 15 日,红军趁雨夜敌人防守疏忽之际,急行军百余里进行奔袭。

16 日拂晓,先头红十二团一举突入浯溪河敌军阵地,主力抓住敌人反冲击离 开阵地的时机,投入战斗。

敌人慌乱不堪拼命南逃,把赶来增援的第七○○团两个营的先头部队也冲乱了,只好一起溃逃。

红军跟踪猛追直抵陬市。

敌 第七○二团和从常德来援的独立 34 旅教导队向红军反击,贺龙等指挥部队前后夹击,敌人溃入常德。

红军歼灭了敌人 1 个团又两个营,击溃 1 个团,乘 势包围常德,18 日占领桃源城,一部分部队前出至益阳方向游击。

红二、六军团的攻势,使湘军惊慌万状。

何键一日数电向蒋介石告急:共军围攻常德甚急,势难固守,请飞兵救援。

他还致电湖北省主席徐源 泉,要求迅令在澧之部队,向临澧、鳌山夹击。

同时急令追堵西方军的第十九、六十二、十六等 3 个师兼程回援常、桃;令陈渠珍出大庸进攻红军。

徐源泉与贺龙交锋多年,深知贺龙用兵难以预测,害怕贺龙突然攻向湖北,连忙部署第四十八、三十四、五十八师、新三旅、暂四旅等部队据守湘鄂边 境。

蒋介石除派第二十六师紧急驰援外,还命令追堵西方军的李云杰、李韫 珩两个纵队共4 个师开到湘黔边境,防止红二、六军团与西方军会师。

贺龙等根据实际情况,乘虚进击常德、桃源,不仅歼灭了大量敌军,而 且牵动了一大批追堵西方军的敌军,减轻了在湘江之战中受到很大损失的西方军的压力,实现了中革军委的战略意图。

12 月 1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改变原来率西方军与红二、六军团会 师并在湘西创立根据地的计划,准备在川黔地区创立根据地。

20 日,中革军委电令红二、六军团先在常德、桃源地区活动,待将湘军主力牵动到常、桃 地区时,再转向黔境行动,以策应西方军。

依照上述电令,红二、六军团在常德、桃源地区活动了 10 天,广泛宣传 抗日反蒋主张,没收土豪劣绅的财产分给穷苦群众,并筹得大批物资,吸收了数千人参加红军。

尔后,向西北转移,于 26 日占慈利城。

1935 年 1 月初, 按中革军委指示返回大庸、永顺地区,一面休整,一面寻求有利战机。

{ewc MVIMAGE,MVIMAGE, !12300540_0170_1.bmp}1934 年 11 月 26 日,根据中共中央电示,成立了中共湘鄂川黔边临时省委和军区,同时,成立了 以贺龙任主席的湘鄂川黔边革命委员会。

湘鄂川黔边的领导机关于 12 月 10日迁至永顺县塔卧,全面展开了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到 1935 年春,在湘鄂边 区建立了 7 个县、 51 个区、 235个乡的革命政权;开办了红校,培训了 数百名军队和地方干部;领导群众没收并分配土豪劣绅的粮食财物,进而分配了土地。

斗争中涌现出了大批积极分子,从中发展了 600 余名党员。

各种 群众组织也广泛地组织了起来。

随着根据地建设的进展,广大群众踊跃参加红军。

到 1935 年 1 月中旬, 扩大了 4000多名新战士,组成了红十一团、五十团、五十四团;收编神兵2000 余人,成立了红十七团;军区扩建了红军学校第 4 分校,建立了几所医 院、被服厂和小型兵工厂。

各县都陆续组织起了独立团或独立营、游击大队。

为加强对地方武装的领导,军区之下设了两个军分区。

这期间,红二、六军团也加紧了组织建设和军事训练。

红二军团充实了 军团、师的司令部。

各师、团机关装备了有线电话,师单独行动时携有无线电台,并且加强了地面侦察和破译敌军无线电电讯的能力。

两个军团都进行 了战术、技术训练,调整、充实了各级领导干部,补充了大量新战士,上上下下显得生龙活虎、朝气勃勃。

1 月下旬,湘鄂川黔边省委在大庸县丁家溶召开红二军团党的积极分子 会议,对夏曦的错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批判。

夏曦承认了他所犯的严重错误。

贺龙多年来坚持的正确意见也得到了肯定。

尽管由于条件不成熟,会议还不 能脱离第三次左倾路线的基调,但是,效果还是好的。

会后,省委遵照中共中央电示精神,仍委任夏曦为湘鄂川黔边区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和省委委 员,后来又任命他为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

坚持江南斗争1935 年 1 月 7 日,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占领贵州遵义。

1 月 15 日至 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确定了 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红军的情况有所改善。

这时长江以南,贺龙他们领导的湘鄂川黔苏区成了唯一的规模较大的革命根据地。

蒋介石除了继续集 中兵力对红一方面军围追堵截以外,于 1935 年 1 月底 2 月初,组织了 6个纵 队共 80 多个团 10 余万人,向湘鄂川黔根据地发动了围攻。

此时红二、六军 团虽已扩大到 1.17 万人,湘鄂川黔边军区地方武装亦有 3000余人,军区机 关、学校、医院、兵工厂等共有 1150 人,这些武装加在一起共有 1.6 万余人, 但进攻根据地的国民党军仍占绝对优势。

红二、六军团领导人讨论了反围剿的作战方针。

贺龙提出:主力伸 出去打,比在里头打好。

可以到张家湾、丫子口、黄石,能打就打,不能打,过石门,澧水也可以。

我们这只拳头伸出去,可以威胁常德、桃源。

敌人的 部队一定要往回调。

我们在这期间,打上一两个好仗,就可以粉碎敌人围剿。

但是,贺龙的主张没有被采纳,会议决定在根据地里打。

1 月 11 日将 此决定报告了中革军委,并提出了将来可能的主要活动地区,请求指示。

2 月 11 日,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和军委名义电示红二、 六军团,你们主要活动地区是湘西及鄂西,次是川黔一带。

当必要时主力可以突肢敌人的围攻线,向川黔广大地区活动,甚至渡过乌江。

但须在斗争 确实不利时,方可采取此种步骤。

为建立军事上集体领导,应组织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分会。

以贺、任、关、夏、肖、王为委员,贺为主席,讨论战 略战术问题及红军行动方针。

按照在根据地里打的方针,红二、六军团进行了两个多月持续不断地作 战,未能打破敌军的围剿,减员至 9000 余人,根据地也日趋缩小,斗争越来越困难。

经中共中央及军委同意,湘鄂川黔省委和军分会决定率红二、 六军团主力跳出敌军包围圈,到长江以北开辟新的根据地。

4 月 12 日,红二、六军团开始撤离根据地中心地区。

出发前,贺龙对部 队讲话说:蒋介石下了大本钱,来了 10 几万人,要抄我们的家,要消灭我们红军。

抄家么,可以嘛!消灭我们?办不到。

早早晚晚我们要打回来。

到 了那个时候,要打他们一个鸡飞狗跳,扒他们的皮喽!当天,贺龙等率领两军团主力到达桑植县陈家河附近,发现了新的情况。

原来,红二、六军团撤出根据地的行动,被敌人侦察到了。

鄂军纵队司令兼第五十八师师长陈耀汉认为红军是仓惶逃跑,想拣个便宜在蒋介石面前争个 头功,便限令第一七二旅在 12 日进抵陈家河地区;第一七四旅经陈家河转往万民岗地区。

陈耀汉亲自率领纵队部和师部在中间策应,企图截击歼灭红二、 六军团,活捉贺龙。

12 日下午,红二、六军团先头部队接近陈家河,突然与敌人遭遇。

从俘 虏口供得知,这里的敌人是刚到此地的第一七二旅,已控制了红军前进的大路。

这很让贺龙恼火。

他命令部队停下,立刻和其他领导研究面临的情况。

贺龙说:陈耀汉用兵慎重,这次冒了火,是以为我们垮了。

他堵住我们的路。

大路只此一条,堵住就过不去。

陈耀汉这个师武器比我们强,可是他这 个旅远离桑植。

我们两个军团有 11 个团,力量大大超过它。

他们是北方部队,过去多在平原活动,不善于山地作战。

陈家河一带的地形,我了如指掌,多山多水,道路少而狭窄,他们撤退逃跑、增援都很困难,战场对我们有利! 加上敌人刚到,立足未稳,他们的命根子碉堡工事也未来得及修,尽管占了镇子,却来不及作固守准备。

我看哪,一定要给敌人一点厉害看看,免得他 们成天到处发疯!肖克说:对,消灭他 1 个旅,我们有 11 个团,可以说是狮子抓乌龟喽。

任弼时说:打是对的,打完了呢?贺龙说:要走, 也要打这仗再走。

我看,不胜,就走;小胜,再看看;大胜嘛,杀他个回马枪,老子不走喽!贺龙命令部队悄悄隐蔽在河西面围子后边的大山上和围子附近的 3 个小 山包附近,小山包居高临下,机关枪可以封锁陈家河唯一的渡口。

贺龙命令:全军的轻重机枪都摆在这里!陈家河镇外的这个土围子不算小,围子里 有敌人 1 个营。

红军没有大炮,要消灭他也很不容易。

次日拂晓。

贺龙他们在镇外山坡树林里隐蔽地观察着敌情。

贺龙对身边 的连长说:拿不下那个土围子,就拿不下陈家河,你们连的任务就是打围子。

连长表示坚决完成任务。

贺龙问他怎么打法。

连长说:一个冲锋就 进去了。

敌人刚到,围子里没冒烟,当然是没烧早饭,看来,那帮家伙还睡大觉作好梦呢。

贺龙说:你们连去攻,不能硬冲,要把敌人牵出来,在 围子外边消灭它。

{ewc MVIMAGE,MVIMAGE, !12300540_0174_1.bmp}连长带着 1 个连在土围子外边打了几枪,一齐吼叫着向敌人大骂起来。

稀稀落落的枪声,震天的叫 骂声,惊动了围子里的敌人。

敌营长站在围子上一看,下边站着一些衣服破旧、人数不多的红军,立刻火冒三丈,带着部队冲了出来。

连长见敌人出了围子,带着部队撒腿就跑。

敌人起劲追赶,来到小山包 附近,突然 3 个山头上的几十挺机枪响了起来。

一刹那间敌人倒下了一大片,剩下的拼命往回跑,但寨门已被红军火力封锁,敌人只好往陈家河街上逃跑。

红军主力趁机向陈家河展开猛攻,歼灭了敌第一七二旅,击毙了敌旅长李延龄。

接着贺龙就下令向桑植前进,去消灭陈耀汉的其他部队。

肖克、王震率领红六军团 1 个师为前卫。

走到通往桃子溪的三岔路口时, 肖克突然停了下来,蹲在河边看了一阵,对王震说:河水浑浊,显然有大部队刚刚过河,看来是陈耀汉到了,附近再没有别的敌人大部队啊。

王震点点头说:派人报告贺、任。

肖克说:好,你派人报告,我带 1 个团先冲进桃子溪。

敌人刚过河,就算到了桃子溪,恐怕连饭也没烧熟呢!{ewc MVIMAGE,MVIMAGE, !12300540_0175_1.bmp}肖克判断十分准确。

陈耀汉带着师部和第一七四旅两个团前来增援,听到一七二旅已被歼,急忙后 撤。

他刚刚到达桃子溪,肖克、王震就带着红军冲进来了;贺龙带着后续部队也赶了上来。

第五十八师师部和两个团迅速被歼灭,陈耀汉纵队从此便在 战场上消失了。

打了胜仗,贺龙和军分会其他领导人决定不过长江了,要打回去,再开 辟一个新局面。

其他敌军见陈耀汉纵队失利,陆续后撤,红二、六军团收复了桑植城和永顺、大庸的部分地区。

5 月,贺龙等认为红一方面军已经渡过了金沙江。

红二、六军团为配合 红一方面军行动,牵制大量敌军的任务已经完成,应该改变对湘军取攻势,对鄂军取守势的方针,侧重打击鄂军。

1935 年 6 月 9 日,红二、六军团突然以一部分兵力在鄂军防区纵深内包围了宣恩县城,以另一部分兵力,切断了宣恩、恩施之间的交通,歼灭了部 分敌军,主力隐蔽在宣恩城南 10 公里处,准备打援。

徐源泉深怕宣恩丢失,急令纵队司令兼第四十一师师长张振汉从来凤、 李家河驰援。

6 月 12 日,张振汉以第四十八师 1 个旅及 2 个团为右支队;第四十一师 1 个旅为中路支队;第四十一师师部及 1 个旅为左支队,经忠堡, 开往宣恩。

张振汉计划在当天下午将他指挥的部队集中于忠堡,然后,全力援救宣恩,使红军无隙可乘。

谁知,他的计划在他们出动的前夜,就被红军 搞清楚了。

贺龙等决心消灭这支敌军在运动中。

当即命令 1 个团佯攻宣恩,主力连夜急行军赶向忠堡。

红军先头部队赶了 65 公里崎岖山路,到达忠堡附 近时,敌右支队主力已进入忠堡,中路支队和左支队离忠堡也只有几里路了。

红军侦察员向贺龙报告说:张振汉的队伍正向忠堡前进。

贺龙立即下令:敌人不到近前不准开枪;打的时候要猛要狠,绝不能叫敌人跑掉;没有打响 时要隐蔽好。

敌人正以行军纵队朝前赶路,突然遭到红军猛攻,右支队后卫被歼灭, 左支队先头部队被击溃,大部被压在山凹凹里。

此时,各路红军先后赶到,切断了敌军各支队的联系,也控制住了可能由忠堡出来救援的敌军。

贺龙、任弼时奔上山顶,拿着望远镜观察战斗情况。

任弼时看到被歼部 队战斗力很差,估计张振汉未必在那里。

贺龙说:我也这样想。

我们一定要把张振汉请进来。

这时,几个战士押着一群俘虏上来了。

贺龙叫住他们, 向一个军官打扮的俘虏了解情况。

俘虏说,他们是第四十一师的,师长张振汉和师部还在后面。

贺龙、任弼时立即派人把这一情况告诉参谋长李达和红 四师、红六师师长,叮嘱说:要引张振汉进口袋,千万不能把他吓跑了。

贺龙、任弼时布置完毕,下山走进一间茅屋。

贺龙突然额头冒出汗珠, 脸色十分难看。

任弼时看出来了,立即叫来了卫生部长。

经诊断,贺龙体温 高达 39度,是劳累过度又受凉所致。

任弼时关切他说:你就到后边休息一 下吧,前面的事我负责。

贺龙说:我万万不能下去。

看不见战斗情况,说不定真会急出病来。

任弼时、卫生部长、参谋、警卫员们都笑了。

张振汉并不是{ewc MVIMAGE,MVIMAGE, !12300540_0177_1.bmp}个无能将领,历来用兵谨慎。

他命令部队当天下午在忠堡集中,是认真筹划过的。

他 认为,他的部队仅距忠堡 20 余公里,红军主力距忠堡百里以外,红军虽然善于行军,也不可能比自己的队伍先到。

等到红军到了,自己的部队已经完成防御准备。

然而,他还是估计错了。

张振汉率领师部和 1 个旅尽管打得很顽强,结果还是全部覆灭,他自己也当 了俘虏。

贺龙听说活捉了张振汉,笑着说:请,快请来嘛!张振汉浑身泥土, 衣冠不整,见到手里拿着烟杆的贺龙,脸色一变,低下了头。

贺龙却笑着说:我们是老朋友喽,想不到冤家路窄在这里碰了头。

我就是你们要活捉的‘贺 匪’。

你看,今天到底谁捉住谁呀?张振汉连声说:死罪,死罪!贺龙笑了:死罪可免,活罪也可免。

张振汉不敢相信,抬头看了看贺龙。

贺龙郑重他说:我们共产党、红军宽待俘虏。

对你这样的将军呢?我看,放下武器,也可以变敌为友。

并让副官告诉卫生部,好好给张振汉治伤。

张振汉一怔。

贺龙笑着说:我们红军没得上司发饷,穷得很,没得什么好药。

我让卫生部用最好的药给你治伤。

你是学过炮兵的吧?张振汉连忙称 是。

贺龙说:我看,你留下来给我们当教员吧!人才难得,你是个人才嘛。

张振汉呐呐他说:败军之将,有何德能,振汉惭愧⋯⋯贺龙说:当年, 我听陈赓说,蒋介石把黄埔一期学生叫来,大骂一顿。

他说人才都当了共产党,就剩下你们这群蠢才。

这开头一句话,蒋介石没有讲错,错在下面一句, 剩下来的未必都不是人才嘛!他反人民、反革命,人才再多也不行。

你莫以为打了败仗,当了俘虏,就没才气喽。

我的建议,你看如何?张振汉说:总指挥,我愿意尽力!贺龙说:我们欢迎。

不过,话要讲清,红军官 兵平等,我贺龙也役得薪饷,你这位将军恐怕要吃些苦。

当然,伙食要给你弄得好点。

张振汉感动他说:不敢当,不敢当。

这位国民党军的纵队司令兼师长从此参加了红军,并长征到了陕北,为 红军建设作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振汉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

谈起贺龙,他敬佩不已。

忠堡战斗后,红二、六军团围攻龙山, 35 天未能攻克,3 次打援,也 都未能歼灭敌军主力,乃于 7 月 27 日主动撤围。

当红二、六军团围攻龙山的时候,蒋介石将第八十五师从江两调来拨归 徐源泉指挥,并调原驻江西的第二十六路军 1 个师到湖北接替第三十四师防务。

他命令徐源泉集中兵力与湘军协同夹攻红二、六军团。

7 月 30 日和 8 月1 日,徐源泉两度命令第三十四师两个团和第四十八师 1 个旅推进到沙道沟 地区,第五十八师前进到李家河一带。

暂四旅进占水田坝,第一二三旅占李家河,掩护第八十五、第三十四师和第四十八师部队行动。

红二、六军团及时获悉了敌人调动和配置情况。

贺龙兴冲冲地对军团其 他领导人说:有大鱼要上钩喽!谢彬的第八十五师刚刚开来,情况不熟。

他到李家河要走的道路全都是谷底狭窄小路,两旁山高林密,侦察搜索和队 伍展开全都困难。

其他国民党军几个师的部队又都分散守在几个城镇里头,空隙大,距离远,不便相互支援,对我们隐蔽穿插非常有利。

我们再虚晃一 枪,把部队伸到敌人第三十四师或是第四十八师眼皮子底下,吓唬他们一下,让他们不敢乱动。

然后我们再迅速去截住第八十五师,敲掉谢彬。

贺龙的主张很大胆。

万余红军要在多路敌军中间行动,既要迷惑敌军两 个师,又要迅速转到另一个方向去消灭另 1 个师,困难很大。

但战机难得,贺龙决心打好这一仗。

8 月 2 日,红二、六军团突然由龙山境内进到沙道沟附近。

徐源泉判断 红军要打击向沙道沟前进的第三十四师或第四十八师第一四二旅,急令这两支部队停止前进,就地防守,严加戒备。

第八十五师因距红军很远,仍按计 划继续前进。

3 日,红二、六军团主力在贺龙率领下,突然改变行动方向,向西南疾进。

11 时,赶到第八十五师必经之路的板栗园东南的利夫田谷地埋 伏起来。

第八十五师(欠 1 个团)走到利夫田西北七、八里路的板栗园时还没有察觉红军的行踪。

在板栗园,他们看见赶集的乡民很多,由板栗园到李 家河沿途行人不断,没有异常迹象。

谢彬大为放心,下令继续向李家河前进。

贺龙在山上向各师、团领导人交代任务。

他用马鞭指着山下的谷日对红 十八团团长贺炳炎说:今天要你做个瓶塞子,塞住这个瓶子口。

敌人是第八十五师谢彬的部队。

他们的装备比我们好,大家不要轻敌。

敌人中午就会到。

12 时左右敌人进入了伏击圈,战斗猛烈展开。

在红军攻击下,敌军前卫 团被压制在谷底,迅速被歼。

第八十五师特务营和另外 1 个团的两个营匆忙迎击。

贺龙命令红六师趁敌慌乱猛烈冲击,很快也将这 3 个营歼灭了。

红十七师赶来与红四、六两师一起歼灭了敌另 1 个营,击毙了师长谢彬。

此次战 斗全歼第八十五师师部、两个整团、1 个特务营,俘敌 1000 余人,缴枪1000 余支和大批弹药。

战后,红二、六军团返回根据地。

8 月 8 日,又击溃了陶 广纵队的 10 个团。

两个月中,红二、六军团在军分会和贺龙指挥下,歼灭了两个师的大部, 击溃了敌 10 多个团,粉碎了敌军夹击红二、六军团的计划。

蒋介石命令湘、鄂军队转入防御,等待增调新的围剿部队到达后,重新开始进攻。

这次反围剿胜利了,但是,根据地尚未完全恢复。

因为根据地人口 少,物产不丰富,加上敌军的掠抢破坏,百业凋零,人民群众生活艰难。

红军迫切需要的粮食、冬装和兵员都无法解决。

而且,要在根据地内对付敌人 更大规模的围剿,回旋余地也嫌狭窄。

因此,在军委分会研究情况时,贺龙就提出应抓住敌人新的围剿还没有组织起来的时机,转入进攻,以 主力进入敌人兵力薄弱、物资又比较丰富的津市、澧州地区。

贺龙的建议得到了赞同。

于是,两军团主力向津浩出击。

这个攻势,势如破竹,8 月 20 日 至 27 日连克石门、澧州、津市等城,消灭敌军一部,控制了大片地区。

红二、六军团在那里广泛发动群众,没收和分配地主恶霸的财物,宣传抗日反蒋主 张,扩大红军,赶做冬装。

在短短半个月中,补充了 3000 多名新战士,筹集了大批物资、弹药和经费。

贺龙抓工作十分细致。

一次,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在院子里大树下 开会。

贺龙正在讲话,忽然停了下来,聚精会神地听着墙外传来的马踏石板的得得声。

一会,贺龙的脸色沉了下来,叫人把供给部运输队队长叫来。

这 位老队长工作埋头苦干,深受大家尊敬。

他一进来,贺龙劈头就说:我说你的革命责任心哪里去了?我们就那么几匹骡子,全靠他们搞运输,你不关 心他们,你这个运输队长是怎么当的?老队长突然受到贺龙的批评,摸不着头脑,只好说:你批评什么?我不清楚⋯⋯。

贺龙看着老队长那风尘仆仆,十分疲惫,十分茫然的样子,马上叫人搬 过椅子,让他坐下,和气他说:我说你们的驮骡。

你出去看看,你的骡子队里是不是有匹没挂掌的?这样的石头路,骡子不挂掌,走不了多远就会跛 腿,过不了几天,这匹骡子就得报废。

同志啊,不要忘记,我们的 1 匹骡子 要驮 1个连的辎重。

现在全军最贵重的东西都在你们运输队,不爱护骡子等 于不爱护部队。

骡子是你们运输队的武器。

武器平时要保管好,战时才能发挥作用。

你们运输队今后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喂好牲口,二是钉好掌,三是 调整好鞍具。

老队长听了贺龙这一席话,忙去查看,果然发现有 1 匹骡子的后掌掉了。

他感慨他说:总指挥简直神了!我这赶骡子的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掌,他隔着高墙,一下子给听出来了。

一大群骡子蹄子落地,1 只没有掌,他都 能辨别出来,真神了!看来,什么事也难逃脱他的眼睛和耳朵。

1935 年 9 月 29 日,红二、六军团在石门的磨岗隘召开积极分子会议, 总结进入湘西北策应红一方面军以来的斗争。

这一年,贺龙、任弼时领导红二、六军团进行大小战斗 30 次,直接接触的敌军达 86 个团,其中 76 个团被 击败;先后占领过 7座县城,恢复和开辟了广大地区,成为这个时期江南最 大的革命根据地;在战斗中共俘虏敌军 8000 余人,其中有纵队司令兼师长 1 名、师参谋长 2名及师以下军官 200 余名;毙伤敌军 1 万以上,其中,击毙 师长 1 名,师参谋长 1 名,旅长 2 名及师以下军官百余名;缴获枪炮 1 万余件,子弹 120 万发和大量物资。

两军团扩大了 1 倍以上,组建了红十八师和 红十一、十七团以及许多独立团、营和游击队。

由于两军团积极战斗,钳制了敌军 6 个纵队 10 多个师的兵力,使其不能阻截围堵红一方面军,还把正在 进攻红一方面军的一部分敌军吸引到自己身边来。

在配合兄弟红军的斗争上,两军团尽了最大努力,作出了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