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首脑筹全局,加国小城来相聚; 蒙氏破格当主帅,颇令老丘费心曲。
魁北克地处圣劳伦斯河与圣查尔斯河的汇流处。
它虽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省会,但当时的人口仅十来万,即使在加拿大也不算是个繁荣的城市。
然而,它却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政治和军方领导人多次在此举行会议,作出过许多重要决定,而在世界现代史上留下自己的一页。
英美首脑的这次首脑会谈,从 1943 年 8 月 14 日开始,地点在魁北克 城海德公园内的一幢建筑里。
会谈正式开始前,英美双方较低级别的人员已进行过磋商。
会议开场后,丘吉尔仍向美国人大谈其巴尔干战略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不过,经过一番激烈争论,英国方面还是终于同意通过了代号为霸王的战略计划,规定盟军于次年 5 月 1 日在诺曼底登陆。
另外,还 计划了一次在法国南方土伦和马赛附近登陆的辅助性战役,代号为铁砧。
然而,就是这项在诺曼底开辟第二战场的计划,也由于英方的坚持而 附有一系列前提条件,即进攻法国的霸王计划只能在以下前提下付诸实施:—— 风力不太强;—— 潮汐正好符合需要;—— 月光条件正好适合要求;—— 在潮汐和月光合适的条件下天气也应合适;—— 当上述所有条件均不具备时,进攻时间将自动延期 一个月,直至下一个满月日期⋯⋯ 英方的这些前提条件,有的是蒙巴顿以两栖作战专家的名义提出来的。
它们正对丘吉尔拒绝或拖延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的胃口。
俄国人事后得知评 论道:任何思维正常的人都很清楚:要完全具备成功登陆的所有条件不仅可能性很小,而且是不可思议的。
但这恰恰是英国政治家们所需要的。
会议还讨论了制造原子弹问题。
会议期间,罗斯福和丘吉尔签署了英、 美原子研究合作协定;同时,研制原子弹的合金管计划正在加速进行。
这是后话了。
魁北克会议还涉及了远东战局,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的计划人员第 一次提出关于击败日本的联合计划。
美方人员相信中国有提供轰炸日本、袭击日本至南海的交通和攻入日本的最大可能性。
而英国认为中国并非战时必 不可少的伙伴,并且中国战后强盛,或许是大英帝国远东的厄运开始。
为此,罗斯福亲自向丘吉尔劝说道:要迫使日本投降,必须攻入日本本土,而要 想进攻日本本土,则必须利用中国基地与人力,这就必须打通中国国际通路,充实中国军备。
如果中国(指重庆政府)崩溃,日本在中国大陆发动攻势, 进而出扰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美国必将无暇顾及欧洲战场。
丘吉尔觉得罗斯福的话是有道理的。
他抱着与美国交换的态度,如美 国同意英国在地中海的计划,英国则不妨赞成美国对远东的主张。
出于平衡英美双方在东南亚地区利益的考虑,丘吉尔在会上提议建立东南亚盟军司令 部。
由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没有什么作战部队,也不打算再派多少部队去那里,美国的原则是不为恢复英帝国的势力范围而作战,所以东南亚盟军司令 部的司令一职自然得由英国人担任。
不过,仅在这一点上,丘吉尔与罗斯福也有一番交易:英美双方曾经 达成过共识,即如果有朝一日实施霸王战役,将由一位英国将军指挥。
丘吉尔还私下答应过布鲁克爵士,由他担任此职。
但丘吉尔逐渐发现布鲁克 对未来的霸王战役,简直没有任何信心,因此觉得让他担任战役总指挥显然是不适宜的。
在海德公园林间散步时,丘吉尔向罗斯福透露他有意让一 位美国将军指挥霸王作战行动,作为交换条件,英国的亚历山大将军出任地中海战区最高统帅,而蒙巴顿则出任新成立的盟军东南亚战区最高统 帅。
罗斯福痛快地答应了丘吉尔对这两位英国将军的提名,特别是蒙巴顿,罗斯福在英国高级将领中,他最喜欢蒙巴顿。
首相与罗斯福总统在海德公园林间的谈话决定了蒙巴顿未来的前程。
丘吉尔之所以以闲谈的方式和似乎漫不经心的口吻,征询盟国领导人的意见及在旅途中试探一下其他英国军方领导人的态度,因为他清楚年仅 43 岁、 战前的常规军衔不过是海军上校的蒙巴顿,资历太浅了。
在正式场合贸然去提名,恐怕不一定会被大家接受,莫如先私下打过招呼取得共识为好。
还在这次魁北克会晤的 8 个月以前,在卡萨布兰卡英美首脑会议期间, 聪明过人的罗斯福已看出丘吉尔有意栽培蒙巴顿。
在安法兵营的美国代表团休息室里,罗斯福的儿子埃利奥特·罗斯福曾和父亲有一次对话,小罗斯福 回忆说,他看到他的父亲——在悄悄地发笑。
怎么了,父亲?我在想着蒙巴顿。
罗斯福总统问儿子,你知道为什么温斯顿让蒙巴 顿陪同他到这里来吗?这样一来,我的耳朵里将塞满了把登陆艇转移到东南亚是如何重要一类的话。
见儿子感到惊奇和摸不着要领,罗斯福接着说:为了缅甸。
英国人想 夺回被日本人占领的缅甸。
这是他们第一次对太平洋战场表露出真正的兴趣,为什么?为了他们的殖民帝国!可是那和蒙巴顿有什么关系呢?小罗斯福仍不解地问父亲。
他们将挑选他在这个崭新的舞台上——东南亚——担任盟军最高统 帅。
你瞧着吧,温斯顿肯定会这么做。
罗斯福总统对他的英国同行是了解的,显得蛮有预见地对儿子说了上述这样一段话。
其实,尽管丘吉尔一直喜爱和刻意栽培蒙巴顿,但这位年轻的朋友却 不是这一职务的最初人选,虽然他的名字列在被考虑的名单之中。
在东南亚设立盟军司令部和最高统帅的想法,英国军方早在 1943 年 5 月时就内部议 论过,一个月后,得到了英国参谋长委员会的同意。
英国内阁的印度事务国务大臣利奥·艾默里是这一想法的热心支持者。
5 月 31 日,艾默里给丘吉 尔打电话说,英国远东驻军司令韦维尔已经力不从心,首相应当立即任命一位最高统帅。
艾默里知道首相心里属意的是谁,主动提名蒙巴顿来担任 这个要职。
但此时丘吉尔还顾忌资深军官们的闲言碎语,表面上拒绝了艾默里的提议,理由是蒙巴顿目前的健康不佳,职位也不够高。
但他也不急于考 虑其他人选,明摆着要维持现状,待时机成熟后把这个职务交给蒙巴顿。
由于韦维尔在东南亚与驻缅中国军队指挥官史迪威将军的关系搞得很僵,简直不能在一起共事,美国方面要求另外选派一位英国将军来接替他, 促使丘吉尔不得不抓紧把这件事确定下来。
英国军方第一次提出接替韦维尔的候选人是肖尔托·道格拉斯,但是 美国人不喜欢他,罗斯福表示不赞成。
英军参谋长委员会又提出特德和坎宁安,可是艾森豪威尔认为特德在地中海的职务脱不开身,而坎宁安的工作热 情不足。
布鲁克爵士讨厌美国人凭借财大气粗对英国指手划脚,坚持坎宁安是最适合的人选,丘吉尔权衡利害,最后还是找理由拒绝了这个意见:我 不认为海军军人适合担任这样的指挥工作。
海军的航海技术和科学性使得对士兵的训练非常严格,因此,他们没有时间研究军事史和总体性的战争艺 术。
此后,又提出了几位人选,但都未获得丘吉尔的同意。
如果说对坎宁安的提名被丘吉尔以所谓专业不对口而拒绝,那么对同 样是出身于海军的蒙巴顿,丘吉尔则又换了一番说辞:东南亚前线需要一位年轻有为、经过战争考验的军人担任最高统帅,以便重新审议这条战线上 战斗的总体情况,给作战注入活力和权威。
他还称蒙巴顿是联合作战计划的大师,对他的任命将会引起公众的兴趣并得到他们的同意,同时也将表 明,年龄不是取得功名的障碍。
不过,当英美首脑在海德公园林间闲谈时把对蒙巴顿的任命确定后, 在返回魁北克市内驻地的途中,丘吉尔将此事告之同车的布鲁克爵士,还是 令后者大吃一惊。
布鲁克后来回忆道:当时我正在俯看车窗外美丽的街景,可是听到这 个并不尽如人意的消息,突然使我眼前的一切变得灰暗。
但是,对首相和盟邦总统已经商妥的事情他又不能公然反对,这位可怜的英军总参谋长在当 晚的日记中写道:作为一个独当一面的总司令,蒙巴顿的资格和经验显然不足。
他确实有无限的精力和干劲,但需要有一位精心挑选的参谋长不断对 他施加影响,来弥补他的不足。
事情已经决定了,下一步该如何通知蒙巴顿本人呢?丘吉尔清楚,尽 管自己出于多种考虑一直有意提携蒙巴顿,但这位出身高贵的家伙却并不一定领情,在这家伙眼里看来,什么事情对他都是理所应当的,况且他心里念 念不忘的还是重返海军舰队,此外的一切职位他都未必感兴趣。
如果他胆敢辜负了我的一番好意,一定要好好教训他一下,煞煞他的 傲气!丘吉尔心里盘算好了通知蒙巴顿的方式。
在魁北克会议期间,丘吉尔故意疏远蒙巴顿,除了正常的工作接触, 一反常态地很少跟蒙巴顿聊天。
由于蒙巴顿对有关自己职务安排的幕后争执和决定,几乎一无所知,他自己贵族式的天生洒脱气质,也使他不屑去打探 究竟,以为首相太忙无暇找人闲聊,所以也并未在意。
会议末期的一天,丘吉尔终于对蒙巴顿表示了亲近,邀请蒙巴顿和参谋长委员会的几个主要成员 到他的专用餐厅里共进午餐。
饭后,丘吉尔要蒙巴顿留下来,下午到他的房间里跟蒙巴顿谈话。
蒙巴顿以为首相忙里偷闲,又要找他谈天说地神侃一番,便乐呵呵地 答应了。
下午,蒙巴顿踮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首相的房间。
关上房门,他见丘 吉尔正埋首于办公桌上的文件堆里,心里不禁一热:首相真是太辛苦了,看来午餐后他一直没有休息。
丘吉尔见蒙巴顿站在那里发愣,便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然后点燃根雪茄烟,指着桌上零乱的文件问道:迪基,你能把这些东西处理好 吗?蒙巴顿瞥了一眼桌上的文件,那是一堆来自印缅战区的急电,回答首 相说:我很愿意帮助您整理好这些文件。
丘吉尔哈哈大笑了几声,对蒙巴顿说:不,迪基!不是这些文件,整 理桌子上的这些东西是副官们的事情,我的意思是你能否承担起东南亚战区的领导责任,你将成为那里的盟军最高统帅!蒙巴顿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尽管他对自己的仕途一直满怀信心,但在 诸多英军资深将领们中还是多少感到有些心虚,不相信首相会把这一重任委予自己。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首相可能指让他代表英军总部去那里作短期视 察和指导,便回答说:我愿意服从派遣,但希望从那里回来后,仍能让我回舰队去指挥一艘军舰。
他知道,自己挂过舰长之名的那艘辉煌号航空母舰,骨干都是从 沉没的凯利号驱逐舰幸存者中陆续调去的。
这两年,那些老部下无时不希望他回到辉煌号,他也一直在为此努力。
丘吉尔发了脾气,对着蒙巴顿咆哮:什么?回到海上!难道你不明白 我在建议你担任最高统帅吗?见首相显得很生气的样子,蒙巴顿马上乖巧了些,感谢您的提擢和信 赖,不过,在接受这一职务之前,请允许我想一想,并且征询一下其他人的 指教。
罗斯福总统已经同意了。
丘吉尔接着告诉蒙巴顿:实际上美国人还 很热心。
不过,你是对的,去听一听资深将军们的指教对你是有益的。
8 月 24 日,魁北克会议结束了,英国代表团返回到伦敦。
蒙巴顿分别 拜访了几位英军的头面人物。
他首先找到布鲁克爵士,尽管布鲁克心里有不同想法,表面上对蒙巴顿还显得很客气,一番祝贺后对他说:你已经是一 位三栖将军了,你应该到东南亚去。
紧接着,蒙巴顿又去见海军舰队司令达德利·庞德,庞德心直口快道:这是皇家海军军官出任战区最高司令官 之职仅有的一次,干嘛不去?蒙巴顿从这些人的神情态度上,看出他们的妒嫉和不满,好在有首相 撑腰,他也便不去过多理会了。
虽然蒙巴顿的新任命没被马上公开,但小道消息则开始四处传播。
一 天晚上,莱姆比上校忍不住问他:迪基,你肯定在隐瞒什么事。
我注意到过去你总是不怎么向远东方面发放登陆器材,但在总部这几天的会议上你却 一反常态,为东南亚战区力争到更多的物资。
怎么,你要到那里去吗?也许是吧。
蒙巴顿淡然地回答道。
东南亚战区是一个独立的战略单位,它的地位要求其最高统帅必须由至少有上将军衔的人来担任,因为其副职已拟议由史迪威挂名,而史迪威此 时也已是陆军中将。
蒙巴顿目前的军衔还是战时中将,职务确定了,还要赶紧解决他的军衔问题。
丘吉尔从魁北克回来后,想立即把这件事办妥,未料却首先遇到了海 军方面的阻力。
庞德当面对首相说:关于对迪基职务的安排,我们服从你的决定。
出 于指挥关系的考虑,对他晋升为上将我们也可以同意,但晋升的这一军衔应当是战时的和不固定的,否则将破坏海军军官的正常晋衔制度。
丘吉尔觉得庞德的意见不无道理,对此表示同意。
蒙巴顿在未来东南亚战区的职责,将主要是指挥陆军和空军作战。
当丘吉尔以工作需要的理由,提出蒙巴顿在这两个军种中的晋升军衔问题时, 参谋长委员会表示坚决反对。
他们说,蒙巴顿已经获得过战时空军中将和陆军中将了,这已经足够了。
授予他这两个军种军衔是为了有利于联合作战总 部的工作,虽然他们并不想把它们撤销掉。
但是,如果再给蒙巴顿加官晋衔,那将意味着其他战场的最高统帅也将得到其他军种的名誉军衔。
丘吉尔 伯引起众怨,于是收回了自己的提议。
结果,蒙巴顿只保留了他在陆军和空军中已得到过的名誉军衔,给他规定的正式称呼是蒙巴顿海军上将。
不过,这一称呼带来的荣耀,已经令他格外振奋了。
然而欣喜之余, 想到要远离本土去肩负独当一面的重任,蒙巴顿又有些惶恐不安。
他希望自己那位要强的、独立性很强的妻子能跟他一起去赴任,他在给埃德维娜的一 张便笺上写道:如果没有你,我真无法想象怎样才能完成这一使命。
我 已经习惯于倾听你的直率而入情入理的批评意见。
但是,对于那些我将与之共事的人来说,你的作用太重大了。
我不得 不又一次地指望从家庭中得到宁静和宽慰⋯⋯ 在我们当初订婚的地方一起生活,从事比那些人更为重要的与战争有关的工作,岂不是很浪漫的吗?请不要认为我 轻视了你的工作的重要性——我只是一个想让妻子和他呆在 一起的自私的丈夫!……当然,蒙巴顿夫人有充分的理由说,她的工作需要她。
从去年 8 月起, 埃德维娜担任了圣约翰救护队的总监管,经常要带着她的护士小姐们跑到北非和其他需要她们的战地去救护伤员,忙得不可开交。
即使没有担当这项工 作,以她的性格也未必会只是为了跟丈夫团聚而跑到东南亚去。
蒙巴顿的联合作战总部有一些女性军官和文职文员,其中有几位跟他的关系发展的不 坏,这是人人皆知的。
有人未必公平地说,她们的作用主要是装饰性的。
有她们在身边工作使蒙巴顿感到振奋,但是他最需要的是一位可以倾诉衷肠的 女人,而这除了夫人埃德维娜之外的别的异性则无法替代。
在这方面,他去东南亚最感到担心的就是没有夫人的陪伴。
他会欣然受命赴任,但是远离本 上对他来说将是一种难以忍受的寂寞。
同时,独当一面的职务,必然要出头露面去涉足外交活动,这也需要有埃德维娜陪伴为好。
尽管不大情愿,埃德维娜还是答应了丈夫的请求,同意等处理完救护 队的交接事务后,离开英国去遥远的东南亚协助和陪伴蒙巴顿。
8 月 31 日,丘吉尔正式向外界公布了蒙巴顿的新职务。
在此之前,丘 吉尔还打电报给印度总督及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总理,向他们通报了这 一新任命:…… 经过仔细考虑,我们决定由路易斯·蒙巴顿勋爵出 任盟军东南亚战区的最高司令官。
蒙巴顿具有独特的资格。
他对陆、海、空三军的情况以及两栖作战都非常熟悉。
他作为 参谋长委员会的成员,任职达一年半,因此从根本上了解我们的整个战争布置。
考虑到东南亚战线陆上和海上的变化莫 测的特点,我认为这些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蒙巴顿是一位出色的组织者,具有非凡的精力和勇敢精神。
他的任命已经得 到了美国总统和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欢迎,宋(指宋美龄——作者)也已代表蒋总司令对此表示热烈赞同⋯⋯ 的确,丘吉尔这份对蒙巴顿似有溢美之辞的通报电文中,也道出了一些实情。
他之所以能不顾某些英军老将们的不满,破格提擢蒙巴顿,美国方面的态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罗斯福总统不用说,当听到对蒙巴顿的任命决定后, 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对此也十分高兴,最引人注目的是,连一直对英国不抱好感的海军负责人欧内斯特·金也认为蒙巴顿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军官。
正在太平洋战场苦战的麦克阿瑟听到蒙巴顿将来远东任职的消息后,不但兴高采烈,还要戈达德空军中将直率地转告蒙巴顿:告诉他,他将需要更多 的空军。
你把这些话告诉他之后,再代表我告诉他一次,将需要更多的空军!此前多次访问过欧美,在一些外交场合碰见过蒙巴顿的宋美龄女士,对他的 印象也颇佳:优雅和富于魅力。
然而他毕竟是个英国人,理所当然地要为英国的利益效劳。
对于这一 点,蒙巴顿心里是清楚的,丘吉尔对他也是信赖的。
公布任命后,蒙巴顿请首相指示处理同那里美国人关系的原则,丘吉尔告诉他:首先要与美方派 出人员搞成伙伴关系,然后加以控制,以便使我们和他们的政策和行动一致 起来。
对此,蒙巴顿心领神会,颔首称是。
临行前,他还拜访了几位私交不错的英国将军。
蒙哥马利祝贺他的升迁,鼓励他说:如果你能够凭着自己的精力和热情使那里摆脱毫无生气的状况,你就是完成了一件前人没有完成的业绩。
他向时任盟军最高司令部 参谋长的摩根爵士辞行时,摩根将军交给他一篇亲自撰写的一位年轻的最高统帅应当知道些什么的论文。
同时告诫蒙巴顿在东南亚要量力而行,现 在和联合作战总部时不同了,你已进入最高层,考虑问题要谨慎和全面,并应当深入前线,尽量少地呆在德里。
蒙巴顿感谢爵士善意的忠告。
蒙巴顿曾经说过,接替一项工作的最好时刻是在事情一团糟的时候, 所以他到东南亚任职的时机是再理想不过了。
那么,盟国在那里的战事已经糟糕到什么程度?且听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