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目的启战端,异想天开忒乐观; 协调不周遭失利,士兵鲜血洒海滩。
迪耶普是法国北端濒临拉芒什海峡的一个港口小城。
它原为诺曼底人的古老村庄,在近代商业繁荣后才发展为一座城市,但直到二战时全城的人 口也不到 3 万。
1942 年 8 月,蒙巴顿指挥联合作战部队对该城的进攻,从结果看无庸 置疑是一次失败的军事行动。
但是,只有在了解了英国的决策者们,事先想通过这次行动来得到什么,才能分清蒙巴顿本人是否负有责任,或责任有多 大。
由于没有及时地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丘吉尔决定作出一个姿态,以安抚愤怒的俄国人,这是进攻迪耶普的首要政治考虑。
同时,丘吉尔觉得这 次进攻即使失败,也向俄国人证明了在法国沿岸夺占登陆场是如何的困难。
该行动在军事方面的考虑,是试验登陆作战的新技术和战术。
另外一个考虑 是,锻炼一下将要参战的加拿大军队。
英国的将军们认为,加拿大军团 开入英国已达2 年,整天在驻地无所事事,不是酗酒打架,就是与英国姑娘 们调情,引起了驻地周围居民们的不满,这次要他们上阵流点血来保持士气。
可见,这种作战目的上的含混多重与不明确性,正是迪耶普行动在开 始前就注定要失败的原因之一。
从 1942 年 4 月开始,随着英军小股部队在此前后对布吕讷瓦勒和圣纳 扎尔等处之袭击取得了一些战果,英军某些将领认为这类袭击能够减轻俄国战线的压力,有些人甚至以为这类袭击作战可以代替拟议中的重锤计划。
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不论搞多少次持续时间很短的小规模突袭,也无法 取代投入 8至 10 个师的登陆行动的。
蒙巴顿深知这一点。
但是,随着实施重锤计划变得越来越遥远,这类突袭行动可以获得重锤计划的某些 目标的想法也变得更加诱人了。
当蒙巴顿于 1942 年 5 月初告诉参谋长委员会重锤计划难以在 8 月前实施后,他强调说,作为一种补偿,他可以指 挥部队于 6 月底进行对迪耶普的袭击。
特别是重锤计划于 6 月份被英国正式放弃后,蒙巴顿指出:这使得至少再进行一次稍大规模的袭击变得更 加重要了。
到了这时候,英国决策者们认为,进攻迪耶普可能已经成为唯一能使美国和苏联感到满意的行动了。
迪耶普高英国很近,所有有关的人都认为它是进行袭击的理想目标。
据侦察,德军平时在迪耶普地区仅驻有一个营,连同辅助部队总共只有 1400余名官兵。
因为它不是座军港,停泊着的只是些渔船和游艇,一般不被认为 是受攻击的目标。
5 月 23 日,布鲁克和蒙巴顿一起与丘吉尔就袭击迪耶普以及进攻后的前景等问题进行了 3 个小时的磋商。
布鲁克回忆说,首相不 时地被乐观冲昏了头脑,他把进攻点从加来一直延伸到波尔多,很少考虑本身的力量和登陆设施等问题。
蒙巴顿显然对于行动的成功可能性,也过于 乐观了。
他认为迪耶普的防卫不强,只要摧毁了港内德军的那些汽艇和其他小型船只,突袭就容易进行了。
这次磋商后,蒙巴顿指示联合作战总部的参谋们着手制订详细的登陆 进攻计划。
索利·朱克曼加入总部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确定每个月中将有几个 夜晚适合采取行动。
我工作了将近一个月,研究了潮汐、风力、风向和无月亮的夜晚。
最后,我向蒙巴顿报告说,‘情况证明,没有一个晚上是合适 的’。
然而,进攻计划还是制定出来了。
按照蒙巴顿的设想,登陆部队由英 国 1000名突击队员和 5000 名加拿大士兵组成,连同轻型坦克在内,在海军 舰炮和空军轰炸机的掩护下,于距离迪耶普一二海里远的侧面实施登陆,继而进行翼侧同心攻击,同时派伞兵部队在迪耶普背后伞降,以牵制对方;并 规定整个行动为 15 个小时,然后迅速撤离迪耶普。
但是,蒙巴顿的这个方案遭到了陆军本土部队将领们的抵制。
他们主 张对迪耶普实施正面的直接进攻。
当时做为本土部队东线指挥部总司令的蒙哥马利中将,在一次联席会议上把侧面进攻的计划斥责为外行的计划。
他认 为,如果攻击部队只在海岸上停留 15 个小时,采取侧面进攻的方法便不可能克服种种障碍,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将无法占领迪耶普,只有正面进攻才是确保突袭成功的唯一选择。
蒙巴顿要求在登陆进攻时,由皇家海军调拨几艘大型战列舰,以舰炮预先轰击德军的防御阵地,海军部也没有答应。
他们只同意在这次行动中, 给蒙巴顿调拨 8 艘小型驱逐舰和一些炮艇使用。
本来按蒙巴顿的进攻计划,登陆时应以空中轰炸为先导,而空军以实施轰炸会殃及法国和附近的比利时 居民为理由,拒绝进行大规模的空中轰炸。
后来在丘吉尔首相的干预下,空军同意放宽轰炸限制,可是不久以后,这一立场又发生了变化。
在 6 月 5 日 的一次作战分析会议上(蒙巴顿此时正在华盛顿与罗斯福会谈),预定的地面行动指挥官、加拿大的罗伯茨少将认为,实施大规模空中轰炸会使迪耶普 狭窄的街道出现堵塞,使坦克无法前进。
空军指挥官莱马洛利也认为,由于轰炸目标太少,按现有的空军装备,会使多数炸弹将落入海上或沙滩,因此, 他也愿意取消空中轰炸。
当蒙巴顿从华盛顿回来后,他发现,进攻前不进行空中轰炸的这一决定已经无法改变了。
6 月中旬,当蒙巴顿审查参谋们参照各方面意见而修订出的最终作战方 案时,他几乎感到绝望了。
除了侧面进攻、空中轰炸和大型军舰支援的原案遭到否决或所谓变通外,他原先提出过增加训练有素的英国海军陆战队 兵力的意见,也在方案中消逝了,登陆的主力还是那些纪律松弛、毫无两栖作战经验和训练的加拿大士兵。
然而,对人和对事从不愿过分计较的蒙巴顿,还是接受了它。
这一点, 或许表现了他的贵族风格,但在原则问题上未能坚持己见,注定了这次行动 的失败结局。
进入 7 月份以后,拉芒什海峡气候恶劣,仍找不到适合于实施登陆的 天气。
加拿大士兵临阵磨枪,在训练和演习中频频出事故。
蒙巴顿的联合作战总部内情绪沉闷,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本年内恐怕不可能再采取任何重 大军事行动了。
但是,经过重新考虑之后,蒙巴顿提出了一个不寻常的甚至是过于大胆的建议:继续进攻迪耶普。
当他把这一建议提交给参谋长委员会 和首相之后,首先得到的反应是惊愕。
由于这次行动计划研究和制订的时间过长,它被德国人侦知到是很自然的。
不过,俄国人可不这样认为。
前苏联 著名战史专家沃尔科夫写道:在蒙巴顿指挥部队在迪耶普登陆前,英国电台广播了一个消息说,此次袭击目的有限。
不难理解,这种预告就使袭击丧 失了突然性,实质上,这并不是(像英国解释的那样)说给过早准备起义的法国爱国者听的,而是说给德国人听的,其目的是让他们做好‘迎接’登陆 兵的准备。
在英国电台广播了这则好心的预告以后,德军在该地已集中了一个满员师。
丘吉尔仅仅为了证明不能开辟第二战场,就不惜把英国和加拿大 士兵当作牺牲品。
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出于揣度和偏见,蒙巴顿的突袭行动事先便因走露了消息而失去了突然性,却是无庸置疑的。
参加这次行动的部队总共约 6000 人。
对这个数量连德国人后来都感到 奇怪:这么多的部队作为一次突袭来说规模太大了,而作为一次登陆进攻来说又太少,弄不明白英国人究竟是什么目的?8 月 18 日上午 10 时,蒙 巴顿下令开始行动。
英国和加拿大士兵上船时一片混乱,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终于全部登上了从驱逐舰到扫雷艇在内的 237 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下午 4 点30 分,海军部传来消息说,拉芒什海峡上空的一场大暴风雨即将来临,要 求立即取消这次行动,令所有舰船返回港口。
蒙巴顿马上召集会议,把这一消息通报给与会的各单位指挥官。
指挥官们均认为如果重新把船只开回去,那么,经过这么久才制定出的这次行动计划,可能就会被永远取消了。
这些 军官们除了罗伯茨少将以外,大多年轻气盛,而罗伯茨少将也表示如果海军舰船能把我们运抵到那里,我们就会进行战斗。
于是会议的表决结果是:继续前进!8 月 19 日凌晨 3 时 47 分,一艘同样驶往迪耶普的德军护卫舰发现蒙巴 顿的船队,并首先开了火。
炮声惊醒了迪耶普的德军。
此时,船队在海面上失去了隐秘性,但是掉头返航已经太晚了。
5 时,登陆部队对迪耶普的强攻 开始。
指挥船上。
蒙巴顿最初收到的几封电文都是很乐观的,似乎一切还都 顺利。
实际上,前面大部分攻击部队已处于万分危险之中,来报喜的电报是个别船只上发来的,大部分船只和步兵单位的报话机等设备,或是因炮火震 动,或是因海水淹浸而失灵,无法向蒙巴顿报告各自的损失情况。
1 个多小时以前与德舰的短暂交火,已使岸上的德军惊觉并立即作好了战斗准备,因 此,加拿大突击部队刚踏上海滩即遭到了歼灭性打击,最先上岸的 554 人中 仅有65 人生还,其中 33 人是伤员。
从迪耶普西面登陆的部队开始时一帆风顺。
洛瓦特指挥的突击队在那 里成功地摧毁了德军的一个海岸炮兵连,夺取了若干预定地点。
但是,当突击部队主力越过一座山崖时,暗藏的火炮和机枪火力点突然开火。
因事先英 国的情报侦察人员对此一无所知,所以德军设置在这里的直射火炮和机枪阵地,给突击部队造成了重大伤亡。
侥幸没死的官兵或是趴在地上,或是躲在 岩石后面一动不动,更无法前讲一步。
从 19 日晨 8 时起,蒙巴顿开始了解到前面的情况越来越糟糕,部队已 接近于无法控制的境地。
9 时 30 分,蒙巴顿下令撤退,同时请求本土空军来进行支援,并施放烟雾掩护。
幸运的是,皇军空军掌握着迪耶普上空的制 空权,使德国空军不能对其步兵的地面战斗给予多大的帮助,否则,蒙巴顿的船只和部队肯定会全军覆灭。
撤退过程同样是艰难的。
德军增援部队不断抵达战场,火力有了成倍 的增强,并紧紧咬住对方不放。
英国匆忙间制造的那些登陆艇,质量低劣、功能单一,经过几番折腾大多发动不起来,而驱逐舰、护卫舰等又无法靠近 沙滩,相互间的通讯联络也几乎完全中断了。
在 8 月的烈日下,迪耶普城外的沙滩上堆满了弹痕累累的登陆艇,它们成了德国猎手枪下的呆鸭。
到 黄昏时分,除了许多连船都未曾下过的官兵外,68%登岸的加拿大士兵和 20%的英国突击队员已经阵亡或受伤、被俘,其余的人多是泅水游到泊在远处 的大船上,才得以逃命的。
在撤回英国的航程中,蒙巴顿表情冷峻、心情沉重,但他还是保持住 了最高指挥官的风度和冷静的头脑。
他抚慰伤员、指挥抢修机器和通讯设备,率领这支残破不堪、士气低落的船队左冲右突,向本土驶去。
几天后,船队 返抵朴茨茅斯,损失也统计出来了。
它大大超过了蒙巴顿的预料:参加行动 的 6086人中,被消灭、负伤和失踪者共有 3623 人,占 59.5%,而行动前 的预计是占 10— 20%。
更糟糕的是,参战的加拿大官兵总共 4965人,而伤 亡、失踪人员达 3367 人,占其总人数的 2/3 以上。
这就是说,进攻迪耶普行动损失最多的是加拿大人,蒙巴顿自然明白, 这会严重影响英国跟加拿大的关系。
而且,作战的预定目标无一实现。
对这次失败,蒙巴顿在当时和后来都没公开指责任何人,也没有试图逃避自己应负的责任。
8 月底,蒙巴顿召集幸存下来的军官们在联合作战总部开会,总结这次 失败的经验教训。
会上,那些缠着血迹斑斑的绷带、两眼通红的军官们互相抱怨和指责。
有的抱怨在战斗时,自己竟然不能像往常那样去看望属下的部 队;有的则愤怒地表示,自己被政客和军方上层卑鄙地出卖了;海军指责陆军官兵不敢跳下登陆艇;陆军则指责空军和海军支援不力⋯⋯大家吵得一塌 糊涂,气氛越来越紧张。
主持会议的蒙巴顿不时地用顾全各方的姿态进行凋解。
最后,他用自信、有力地声音讲道:先生们,开会本身的目的是为了 总结经验教训,而不是为了争吵、哭泣。
实际上,如果我们真正吸取了经验教训,那么我们就什么也没失去。
否则,我们就失去了一切。
这番话起了 立竿见影的效果,蒙巴顿很快控制住了会议气氛,使会议得以有秩序地进行 下去。
在联合作战总部的一系列会议上,蒙巴顿带领部属们认真总结了迪耶 普之战的经验教训。
其中,得出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教训是,登陆部队在进攻的开始阶段不能把宝押在占领港口上。
其次,这次战斗证明,提前轰炸 是至关重要的,应该用更为强大的火力支援登陆部队。
由于烟幕的阻挡和德军的攻击,英国海军驱逐舰射击的准确度受到影响,武器装备也过于轻便, 无法压制住德军的轻型火炮和机枪。
进攻部队应当得到能够接近敌方海岸向敌方阵地发射密集炮火的大型 舰只的支援。
第三,仅仅对登陆艇作出临时性安排是不够的,今后应保持一支永久 性的海军攻击部队,它将在进攻中发挥不可缺少的作用。
做为这次行动的最高指挥官,蒙巴顿在当时受到了舆论的指责,如果 不是丘吉尔首相的保护和他的贵族身份,他恐怕早就被撤职降衔甚至有被送进军事法庭审判的危险。
至今,不少英国和加拿大人对那次迪耶普悲剧 仍耿耿于怀。
卢斯凯尔在《二战中的皇家海军》及罗伯特斯坦在《光荣与耻辱》等 专著中,都指责了蒙巴顿。
不过,在丘吉尔和布鲁克等人的回忆录中,这些真正了解事件原委过程的当事人,还是原谅和尽力为蒙巴顿开脱的。
尽管作 为总指挥的蒙巴顿对迪耶普之战的失败负有责任,但仍有若干对他有利的理由,证明他是人在其位,身不由己。
早在行动开始前好几个月,蒙巴顿原案中对迪耶普进行两栖翼侧攻击 的计划无疑是正确的,并曾得到最高当局的批准。
德军的冯·路德斯泰特元帅后来指出,如果英、加军队采取两翼同心攻击并辅以伞兵突击,那么德军 守不住迪耶普。
蒙哥马利认为那样太费时间,坚持进行东西两个方向的正面攻击。
蒙巴顿应该恢复自己的原案,但显然又已经来不及了。
由此,第一个疑问是:鉴于自己的作战计划已被人改变了,并且调拨 给自己的兵力和装备、火力又很不充足,蒙巴顿是否应该取消突袭迪耶普的 行动?不能。
丘吉尔首相挑选他计划对欧洲陆岸的进攻,就是看中他坚韧、 勇敢和敢于承担责任。
由于苏联和美国的强大政治外交压力,英国必须作出某种姿态,哪怕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幕后决策的丘吉尔,对此心知肚明,正 因为如此他才无法去指责蒙巴顿,而要在舆论谴责面前保护他。
当然,蒙巴顿从自己行动前所掌握的情报中,也显得有些过分乐观,觉得自己至少拥有一半的胜算,而如果不进行实战,谁都无法在事先就预料到会有悲惨的结局。
最后是关于所付代价的疑问:值得吗?答案是:值得。
首先,实际的损失数并非像数字所显示出来的那么惊人。
因为人员损失数字的 3/4 是受伤或被俘,其中的大部分在战后还是回到 了加拿大和英国,这在非常重视人的生命价值的西方国家看来,便不算过于悲惨的损失了。
另一方面,这次行动是真正的在空军支援下(特别是在撤退 过程中)的两栖渡海登陆作战,所有的军事行家们都承认迪耶普之战对后来霸王行动的重大影响。
这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对于不到两年后盟军发起 的诺曼底登陆并非无足轻重。
局部、暂时的失败,往往孕育着全局、永久的胜利。
用蒙巴顿自己的话说,在迪耶普每失去一条生命,就意味着在诺曼 底挽救了十个人的生命。
而霸王战役的主要计划者之一摩根爵士则明确宣称:没有迪耶普之战的血泪,诺曼底登陆的成功是不可能的。
美国人 也承认这一点,在诺曼底顺利登陆后的第六天,马歇尔给当时任东南亚战区总司令的蒙巴顿拍去了一封私人电报:今天我们去法国视察英美军队。
我 们乘船从舰队之间穿行而过,部队源源不断地开上了法国土地。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分享着各种秘密并不遗余力地相互帮助。
在此时刻,我想告诉您, 这一伟大行动的成功应部分地归功于您的贡献及您和您在两栖作战司令部的参谋们所作的出色工作。
至于迪耶普之战本身是否为一次完全失败的行动,盟国内部的看法也 不尽一致。
英美方面,特别是英国自己认为它是完全失败的。
然而,研究过这次 登陆整个过程的某些美国军官曾得出结论说:虽然条件极为不利,但这次作战实际上并不能说是彻底失败的,某些方面甚至说是成功的。
因为当时英国 和加拿大部队以不大的打击力量登上并一度守住了海岸,损失大的原因主要在于突击行动没有得到后续支援。
大规模的进攻,只要能得到大量新锐兵力的保障,就完全有获胜的希 望。
这种结论自然深受竭力主张英美开辟第二战场的俄国人的欢迎。
事后 不久,莫斯科的报纸发表评述说:迪耶普悲剧后,英国报刊公开进行了热烈讨论,极力证明在法国实施大规模登陆是不可能的。
在联合军事会议上某 些美国军官在谈及开辟第二战场的现实性时,只要表现一些乐观情绪,英国军官就把在迪耶普受伤的老兵抬进大厅,说明登陆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困 难’。
难怪美国记者拉尔夫·莫格索尔对这次行动的真正目的表示怀疑:‘丘吉尔有意安排这样一次袭击的唯一目的,是不是为英国人反对以后任何攻入 欧洲大陆的企图提供根据呢?’苏联人民和苏军最高统帅部认为,英国的目的显然是这样的。
因为对丘吉尔和英国的将军们来说,他们一直把政治考虑 置于军事战略和盟国义务之上的。
迪耶普之战虽只进行了十来个小时,但它却是整个战争期间总是被提 起和长期争议的话题之一。
究竟如何评价它?从不同的政治立场和军事角度出发,各有各的见解。
不过,由于它至少没有取得攻占这个小城的预定目标, 议论越多就越对蒙巴顿的声誉不利。
蒙巴顿处在这个漩涡中十分难堪,他感到身心疲疲,请求卸去在联合作战总部的重任,重返海军指挥一艘稍大些的 军舰便足矣,那样也好尽情地呼吸一下清爽的海上空气。
那么,丘吉尔首相对他下一步工作打算作何安排?且听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