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角逐世界 布什传 > 第六章 处理“危机”

第六章 处理“危机”

2025-04-03 08:03:25

·布什任组长的白宫危机特别处理小组有了用武之地·里根下令入侵格林纳达·布什要求轰炸利比亚·西柏林美军在夜总会里花天酒地,突然一枚炸弹爆炸·卡扎菲幸免于难1983 年 10 月 22 日午夜,罗纳德·里根在佐治亚州奥古斯塔国立高 尔夫球场的别墅内召开了紧急会议,副总统兼白宫危机特别处理小组主任乔治·布什在华盛顿通过保密电视电话参加了这个会议。

乔治·布什 向罗纳德·里根报告,军事干预格林纳达的机会终于成熟了,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的成员国牙买加、巴巴多斯、圣文森特、圣卢西亚、多米尼加、 安提瓜已经同意请求美国派兵入侵它们的邻国格林纳达。

格林纳达是一个面积仅 344 平方公里、人口仅 11 万左右的加勒比海 岛国。

它位于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最南端,南面与委内瑞拉、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隔海相望,东方和正北方是巴巴多斯和圣文森特。

全国由主岛 格林纳达和卡里亚库、小马提尼克等一些小岛组成。

它原来是英国的殖 民地,1974年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英国女王在这里派有总督,为该国 的国家元首。

美国首脑急于军事入侵这个岛国,不是因为它多山多水,有数以百 计的河川和湖泊,不是因为它地处热带,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而是因为它处于加勒比海通往大西洋的航道上,美国对外贸易的 50%要经过加 勒比海航道,进口原油的 45%要经过这个地区输入。

因此,美国早就对这个战略要地垂涎三尺,只是怕英国反对,才不敢立即把这个弹丸小国 变为自己的不沉航空母舰。

1975 年以来,对内主张建立人民参政的制度,对外同古巴等社会主 义国家关系密切的格林纳达反对派新宝石运动,团结民族党、统一人民党等反对派组织,抨击亲西方的统一工党政府所奉行的侵犯人权、维持 高压统治的政策,民望不断上升。

1976 年格林纳达举行大选,新宝石运动和民族党、统一人民党组成人民联盟,提出保持物价稳定、创造更多 就业机会的竞选纲领,在众议院中获得 6 个席位,使统一工党的席位由 原来的 14席下降为 9 席。

1978 年 1 月,原警察头子伊诺森特·贝尔玛 就任农业渔业部代部长时,突然遇刺身亡。

统一工党政府企图嫁祸于人民联盟特别是新宝石运动,对他们实施大规模的政治迫害,政局开始动 荡。

1979 年3 月13日,新宝石运动发动起义,推翻了统一工党的埃里克·盖里政府,组成了以新宝石运动领导人莫里斯·毕晓普为总理的新政府。

新宝石运动的纲领中写有信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字样,使美国政府惊恐不安,于是策动其他西方国家对格林纳达实行 经济制裁和封锁。

1982 年,莫里斯·毕晓普在新宝石运动其他领导人的赞成下,出访 苏联,获得了 900 万美元的援助。

古巴也向格林纳达提供经济援助,并派出一个工程兵营,为它修建国际机场,使它能够利用岛国风光,发展 旅游事业。

刚刚上台不久的罗纳德·里根政府立即以此为借口,在格林纳达附近海域举行了海陆空模拟入侵演习。

美国军舰甚至驶进离格林纳 达海岸仅 6 海里的地方,试探格林纳达军队的海防能力。

此后,美国军 舰经常在这里游弋。

莫里斯·毕晓普被美国的炮舰政策所吓倒,极力主张同美国妥协, 导致领导集团发生严重分裂。

1983 年 10 月 13 日凌晨,反对与美国妥协的政府副总理科尔德和格林纳达军队司令奥斯汀发动政变,接管了政 权。

格林纳达总督被软禁,莫里斯·毕晓普在战斗中被打死。

美国政府认为格林纳达将进一步倒向苏联和古巴,必须用武力中断这一过程,实 施早已预演多次的大规模入侵行动。

于是,乔治·布什领导的白宫危机特别处理小组全速运转起来,向 罗纳德·里根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方案。

这些方案强调,入侵格林纳达不但可以把拉丁美洲三个马克思主义政权抹掉一个,而且可以防止亲美的 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政权垮掉。

罗纳德·里根和乔治·布什一致认为,入侵格林纳达,既可以消除美国人的越南战争 后遗症,又可以在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年中争取连选连任的选票。

经过美国政府多方施加压力,牙买加和多米尼加宣布同格林纳达断交,其他 一些加勒比海国家也被迫同牙买加、多米尼加一起,请求美国派军队入侵主权国家格林纳达。

为了确保入侵行动的突然性,一支满载海军陆战 队的美国特混舰队打着驶往黎巴嫩轮换驻扎在那里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旗号,迂回开往格林纳达。

不过,10 月 22 日罗纳德·里根批准了入侵格林纳达的计划后,还有 一些犹豫不决。

一是格林纳达在 1974 年独立前的近 200 年里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目前仍然是英联邦的成员国,入侵行动势必被铁娘子撒切尔 夫人视为对大英帝国势力范围的干涉,而遭到她和英国政府的强烈反对,可是英国军队目前又没有力量去颠覆格林纳达的反美政权;二是格 林纳达的美侨学校中有 800 名美国学生,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时,他们有被扣为人质的可能,这样就可能遭到国会反对党议员的指责。

罗纳德·里 根和乔治·布什既不怕美国士兵流血也不怕美国学生死亡,但是却怕民主党参议员和众议员的纠缠,怕民主党的新闻舆论系统借题发挥,弄得 满城风雨,污损共和党的形象。

就在这时,机会来了。

10 月 23 日夜,黎巴嫩传来消息:一名黎巴嫩 原教旨主义青年在黎巴嫩时间早晨 6 时 22 分,驾着一辆带着车厢的黄色默西兹脾卡车,冲过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岗哨,驶进睡满美国海军陆战队 官兵的贝鲁特机场大楼底层,一按电钮,连结在卡车电瓶上的电线引爆 了车上相当于12000 磅梯恩梯的炸药,241 名美国官兵被炸死,其余均被 炸伤。

两分钟后,另一辆自杀卡车在法国军队营地爆炸,58 名法国官兵 被炸死。

对于这起事件,罗纳德·里根和乔治·布什断言是苏联为把美国军 队赶出黎巴嫩而策划的。

他们以此为借口,使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的行动变为一场以牙还牙的报复行动,既不用再担心撒切尔夫人的抗议,也不 用再顾虑民主党议员们的刁难了。

10 月 24 日下午 2 点,罗纳德·里根批准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约翰·维西关于入侵行动在当晚 9 点开始的 作战计划。

8 点,罗纳德·里根一行把国会两党领袖请到白宫,向他们透露了入侵格林纳达的行动计划。

就在这时,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撤切尔通过英国情报系统发现了美军的这个行动,她气呼呼地给罗纳德·里根 打来电话,要罗纳德·里根取消这次入侵行动。

她口气强硬地说:我不赞成格林纳达的马克思主义政权,但是格林纳达是英联邦的一部分,美 国无权插手。

罗纳德·里根也对她大声嚷嚷,说他决不能容忍在黎巴嫩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白白被炸。

最后,他同意美军占领格林纳达后,让英 国派警察部队去那里协助美军维持社会治安。

于是,双方矛盾暂时缓和。

10 月 24 日夜晚,由 1 艘航空母舰,15 艘各种舰船,230 架飞机,8000 名海军陆战队、伞兵、特种部队组成的特混舰队出现在格林纳达海域。

当夜 9 点钟,几支美军侦察部队登陆,不久即同格林纳达巡逻部队发生 战斗。

美军入侵部队主力见偷袭不成,即在航空火力和舰炮的支援下,从南北两个方向攻入格林纳达。

至 25 日凌晨,美军入侵部队主力凭借优 势火力,开始向纵深发展。

从南路入侵的 2200 名美军在萨林斯机场实施伞降。

由于附近驻有古 巴工程兵营约 700 人,因此双方打得十分激烈。

为了配合美军伞兵的进攻,美军海军陆战队乘关岛号两栖攻击舰绕到格林纳达西海岸的大马尔 湾,一批乘直升飞机登陆,另一批乘登陆艇上岸。

他们在战斗机和坦克的掩护下,攻占大马尔,救出了被软禁在总督府中的英国女王委任的总 督。

从北路入侵的美军的对手是格林纳达军队。

格林纳达军队的总兵力 只有 2000 人,编为 2 个步兵营,1 个野炮连,1 个高射炮连。

他们不但战斗素质差,而且配置分散,因此竟未能阻止北路美军 1200 人乘直升飞 机在珍珠国际机场实施机降。

这支美军占领了珍珠国际机场以后,与南路美军相互呼应,南北对进,对格林纳达的首都圣乔治构成了钳形攻势。

然而,一天打下来,古巴工程兵营抵抗仍旧十分顽强。

美军指挥部不得不继续增兵,通过攻占的萨林斯机场,从美国本土空运来大批军队 和重型装备,才使古巴工程兵营在死伤 125 人的情况下被合围和歼灭。

26 日,美军攻占格林纳达军队的司令部所在地弗雷德里克堡。

28 日,南 北两路美军的攻击钳子在格林纳达首都圣乔治合拢。

此后,美军又在这个弹丸之国展开反复清剿,陆续抓获了格林纳达执政党和政权机关 的全部领导人。

11 月 2 日,美军以死亡 18 人,受伤 91 人,损失直升飞机 10 多架,耗资 1.3 亿美元的代价,完全占领了主权国家格林纳达。

为了加紧使格林纳达美国化,罗纳德·里根和乔治·布什立即派国务院负责拉丁美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吉利斯皮出任驻格林纳达临时 代办,组织格林纳达亲美新政府,并派去各种技术人员取代古巴专家。

美国向格林纳达新政府提供了 3470 万美元的援助,使这个岛国在经济上 完全依赖美国;美军主力撤出格林纳达后,留下了 100 名军事顾问控制新组建的格林纳达军队,还把 300 名宪兵和支援部队无限期地留在那里,通过军事控制确保了美国对格林纳达的政治经济控制。

美军侵占格林纳达后,罗纳德·里根和乔治·布什又指示美国中央情报局黎巴嫩站站长、公开身份是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一等秘书的巴克 利,让他就地组织杀手,追踪并消灭黎巴嫩伊斯兰圣战组织的领导人。

伊斯兰圣战组织奋起反击,在 1984 年 3 月将巴克利绑架并予以处决。

罗纳德·里根和乔治·布什大为恼火,发誓要寻找机会报复伊斯兰圣战组织的后台利比亚和伊朗。

1985 年圣诞节过后两天,罗马和维也纳机场突然遭到身份不明者袭 击,19 人死亡,其中有 5 人是美国人。

正在加利福尼亚州度假的罗纳德·里根立即指示乔治·布什召开白宫危机特别处理小组会议,核实这两起袭 击事件是否利比亚和伊朗指使的。

会上,大家认为正在利比亚的阿布尼德是策划者,而证据却是前几年卡扎菲的特工人员曾经给阿布尼德在保 加利亚的一个银行存款帐号转去了 100 万美元。

乔治·布什拍板说:只要有这个证据,我们就可以对利比亚做出军事报复了。

会议决定:派轰 炸机袭击在的黎波里市中心的利比亚情报局和在该市高尔夫球场附近的恐怖分子训练营地。

这个为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拥护的军事报复计划,遭到了五角大楼的反对。

五角大楼当然不反对军事报复利比亚,它顾忌的是苏 联在利比亚有 1500 多名顾问,其中有 600 名在空军和防空部队中工作。

美国空军袭击报复目标时,不能不同利比亚空军和防空部队作战,万一 炸死许多苏联顾问,苏联会不会加以报复呢?乔治·布什听后心里也有些发怵,于是决定等罗纳德·里根休假结束后再作定论。

1986 年 1 月 6 日,罗纳德·里根亲自主持了在白宫形势研究室召开 的危机特别处理小组会议,决定对利比亚采取双管齐下的报复行动:一方面派遣和收买杀手,除掉卡扎菲;另一方面,执行由美军和埃及军队 联合进攻利比亚的玫瑰计划,即先由埃及挑起埃利边境战争,然后,由美军假借埃及军队名义入侵利比亚,消灭卡扎菲和利比亚军队。

会上,国务卿舒尔茨和国防部长温伯格各怀鬼胎。

第二天,舒尔茨 带来了国务院法律顾问的意见,说第一个恐怖主义计划属于武装侵略,不可采纳,美国对利比亚的报复只能实行玫瑰计划,这个计划属于 合法的自卫行动。

温伯格一听勃然大怒,强调了军事进攻的各种困难,特别强调说:如果卡扎菲打落了美国飞机,捉住了美国飞行员作为人质 怎么办?争论来争论去,最后决定派一支包括三个航空母舰战斗群的特混舰 队进入利比亚一直认为是自己内海的锡尔特湾,进行挑衅,寻机报复利比亚;并派专使赴埃及,与埃及领导人讨论四个不同的方案:前三个是 激利比亚先动手然后予以打击,第四个则是对利比亚发动突然袭击。

3 月 14 日,乔治·布什再次召开白宫危机特别处理小组会议,罗纳 德·里根签署了在利比亚锡尔特湾举行代号为草原之火的军事演习,以激怒利比亚人,然后寻机报复。

其要点有:(1)如果卡扎菲对美军舰船 飞机发动进攻,美军作局部性反击,摧毁攻击的来源——某一艘利比亚舰艇、某些利比亚飞机或者某个导弹发射基地;(2)如果美军吃了一次 亏,就对五个利比亚军事目标主要是机场进行轰炸; (3)如果美军吃了大亏,那就大规模袭击利比亚国上,轰炸它的石油设施和其他经济目 标。

在这次会议上,白宫办公厅主任里甘还提出是否在对利比亚实施军 事报复时使用战术核武器问题。

后来会议决定不使用战术核武器,但派 带有核武器的洛杉矶 688型攻击型潜艇加入特混舰队,前往利比亚的锡 尔特湾。

草原之火计划原定 3 月 22 日夜间开始实施,由于锡尔特湾刮起 了大风,推迟到第二天早上进行。

包括 3 艘航空母舰在内的 45 艘美国军舰,在核攻击潜艇和 200 架舰载飞机的护卫下,开入利比亚一直声明是 自己内海的锡尔特湾。

几个小时后,特混舰队司令见利比亚方面没有反 应,又派出 3艘军舰在 100 多架美国飞机掩护下,进入距利比亚海岸仅12 海里的地方活动。

卡扎菲曾宣布,如果外国舰船飞机胆敢越过北纬 32 度,利比亚军队将奋起反击。

显然,这 3 艘美国军舰的行动,意在激怒 卡扎菲。

但是,利比亚方面仍没有反应。

美国特混舰队司令心里有些发慌, 就派侦察机进入利比亚海岸线侦察。

利比亚方面忍无可忍,向美国侦察 机发射了两枚萨姆 5型防空导弹。

距离利比亚海岸线 40 海里的美国 A7 型强击机立即呼啸而下,向发射防空导弹的利比亚导弹基地发射了哈姆式空对地导弹。

利比亚防空导弹基地奋起反抗,又向美国飞机发射了 4 枚导弹。

美国飞机为了报复,袭击了沿着利比亚海岸线巡逻的两艘利比亚巡逻艇,将它们全部击沉。

3 月 24 日,美国侦察卫星发现利比亚飞机和导弹调动频繁,五角大 楼害怕特混舰队遭到损失,于 26 日在大吹大擂中结束了这次演习。

4 月 5 日凌晨 1 点,美军驻西柏林的大兵仍在夜总会中花天酒地。

突 然,一枚炸弹在拉贝尔夜总会中爆炸,一个美国军官和一个伴酒女郎被 炸死,包括50 名美国军人在内的 230 人被炸伤。

据说,美国驻西柏林情 报机关早已截获了有关这次爆炸行动的电报,却迟迟不通知美国军人返回兵营。

可是,事件发生后,美国驻联邦德国大使和北约部队的美国司 令却一口咬定利比亚对此负有无可否认的责任。

利比亚则予以坚决驳 斥。

4 月中旬,在乔治·布什召开的白宫危机特别处理小组会议上,决定 对卡扎菲实施外科手术式的袭击。

由于从地中海的第六舰队上起飞的舰载战斗轰炸机的载弹量有限,决定使用驻扎在英国的美国空军 F111 型中 程轰炸机实施长途偷袭。

罗纳德·里根很快批准了这一计划,但法国政府坚决不肯让美国 F111 型中程轰炸机飞越法国领空去袭击利比亚。

五角大楼只好修改了这批轰炸机的飞行路线,把它们由直穿法国变为绕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

4 月 14 日利比亚时间凌晨 2 点,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居民正在梦乡 中,突然防空警报声大作,高射炮火光划破夜空,而隆隆马达声则由天而降。

从第六舰队上起飞的舰载战斗轰炸机用空对地导弹和炸弹袭击了 这两个城市的利比亚雷达站、防空导弹基地和机场,而 F111 型中程轰炸机则用各自携带的多枚2000磅重的激光炸弹轰炸了卡扎菲在这两个城市 的住地。

卡扎菲当时在外地视察,幸免于难,但他那出生仅 15 个月的女儿被炸死,两个儿子被炸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