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麦克阿瑟亲历记 > 《圣经》第十一章第二十一节:

《圣经》第十一章第二十一节:

2025-04-03 08:03:28

壮士拿起武翼,守卫自己的家园,他的一切才会安全。

这是麦克阿瑟在那些年中,一遇集会,就会引用这句出自《圣经》里的格言,来向他的同胞们阐明重振美国陆军的重要性。

1931 年,美国现已停刊的《明日世界》杂志,向 19372 名牧师发出调查 信,询问他们对战时从军护国的看法。

而从收回的调查结果中,大多数的牧师竟回答说,他们不愿从军卫国。

当该杂志编辑柯比·佩奇要求麦克阿瑟对此发表意见时,他的回答不仅 直接针对这些牧师,而且将矛头也对准了当时美国所有拒绝拿起武器保卫国 家的人。

我惊奇地看到,竟有如此之多的牧师明目张胆地否定宪法义务,而在 这种义务面前,他们与其他国民是一律平等的⋯⋯他们运用特权而不履行责任和义务,他们利用民主政治赋予本国国民的那些特权,而实际上,这些人 宣称他们宁愿看到国家灭亡,也不愿参加其防御。

同年 12 月,麦克阿瑟在一份报告中,在简述了为使陆军所有部队实现机 械化,增加其机动性、安全性和打击能力的意见后,他指出,如果用正规军数量和受过训练的预备队的规模大小做标准的话,美国的军事力量将于1932 年排列世界各国的第 17 位。

1932 年 6 月 8 日,麦克阿瑟在匹兹堡大学对 1932 年的 1362 名毕业生和其它数千名听众发表的演讲中,再次引用《圣经》中壮士拿起武器的格 言,激动地为备战辩护:在剧院、报刊、杂志、神坛、演讲厅、大中院校中,和平主义就像一 层雾霭缠绕着美国⋯⋯这种毒瘤,日复一日,侵蚀着这个国家,愈侵愈深。

对于已经污染了我国的激情主义与感伤主义,我们应该换之以实实在在的常识。

和平主义的习性保证不了和平与免疫⋯⋯我们应该时刻准备保卫我们自己⋯⋯正是没有保护的财富才会引起战 争。

美国的财富展示出诱人的前景,这可能导致另一场战争。

1935 年,麦克阿瑟在对彩虹师的一次演讲中,他回击了那些用言 论或行动鼓吹不惜代价获得和平的人们,并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并发表了后来被美国历史上称做为著名格言的演说:每一个国家,要想保存其宁静、财富、独立和自尊,必须保持其军事 热情,时刻准备保护自己。

面对麦克阿瑟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扩军战备辩护,在 30 年代中期的美国新 闻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 一时间,新闻报道里充满了批评者们醒目的字眼:大众钱包里的无厌的掠夺者、盗贼、战争贩子、孩子将军、傲慢的麦克阿瑟、风度翩翩的花花公子,以及虚张声势的战争贩子等等。

然而,麦克阿瑟不顾新闻界对他的批评,坚持自己的立场。

在他的任期内,他对那些死抱着马匹不放的人不屑一顾,用机械化代替了马匹,极大的提高了部队的机动能力和速度。

他组建了一个骑兵团, 这个团的大部分装备都是由克里斯蒂式坦克和摩托化机械所构成,成为美军陆军史上的第一支装甲部队。

组建时,麦克阿瑟就宣称,他之所以要为这支 部队命名为骑兵,就在于他想保留骑兵精神,这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尽管看不见摸不着,却是战斗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小乔治·巴顿将军领率美军第 3 集团军横扫非 洲和欧洲战场,麦克阿瑟所提倡的这种骑兵精神,发挥出明显的作用。

麦克阿瑟还制定了一个总动员计划,其中包括组建 6 个野战军,兵力约40 万人;一个平时工业生产转为战时生产的计划;并建立了一个航空队司令 部,来提高地空部队的协调能力。

由于麦克阿瑟固执己见的性格,使他在任期内的每一年都成功地阻止了 削减陆军人数的议案。

使他与国会产生了很大的对立,这种矛盾随着岁月的 流失,与日剧增。

1933 年 1 月,富兰克林·D·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取代了任命麦克阿 瑟出任陆军参谋长的胡佛总统。

原来支持麦克阿瑟的陆军部长赫尔利以及麦克阿瑟的一大批支持者也都下台离任,使麦克阿瑟在美国国会的压力面前显 得更加孤立,直至发展到当面顶撞罗斯福总统的地步。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罗斯福总统曾出任过美国海军部长助理,这就使得 美国陆、海军之间存在的传统矛盾,显得格外微妙。

果然,上任不久的新总统就下令要麦克阿瑟把陆军预算削减将近 51%,国民警卫队和后备军的预算 也要进行相当大的削减。

这使麦克阿瑟感到极为震惊,他立即请求与总统举行一次私人会晤。

白宫,总统宽大明亮的椭圆形办公室。

罗斯福总统正同他陆军部的几位高级官员进行着一次很不愉快的谈话。

席间,陆军部部长乔治·H·德恩、麦克阿瑟、副参谋长庄姆和工程兵总监布 郎轮番向总统陈述着陆军的利益。

将军们一致向总统阐明,世界局势已非常危险,不能再削减陆军的预算, 在此关头提出削减陆军的预算,将是致命的错误。

但是,罗斯福总统面对将军们的激动,仍坚持己见,使争论变得越来越激烈。

这下,可使得历来桀傲不顺的麦克阿瑟大为恼火。

他坦率直言中用了更加尖酸刻薄的语言,来回敬总统的固执。

麦克阿瑟冲罗斯福喊到:如果我在下次战争中被击败,当美国兵在泥水里,胸膛被敌人的刺刀刺穿,脖子被人踩在脚底下时,我希望最后被责骂 的名字不是麦克阿瑟,而是罗斯福!罗斯福总统一听此言,面无血色地怒吼道:你怎么和总统这样讲话! 虽然,麦克阿瑟随即向总统表示了歉意,心里却认为陆军的前途已经结束了。

在离开总统办公室时,他向罗斯福提出了辞去陆军参谋长的请求。

就在麦克阿瑟将要走出办公室的最后一刻,罗斯福作出了让步。

总统用异常有抑制力的冷静口吻说到:别犯傻了,道格拉斯!你和预算必须统一到一点上来。

走出椭圆形办公室后,将军们来到了白宫外高高的台阶上。

此时,陆军部长走到麦克阿瑟的身边,热情地对他说到:你挽救了陆军! 是的,正如后来研究这个时期美国历史的学者们所得出的结论,由于有了麦克阿瑟在任参谋长期间的努力、忍耐和献身精神,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 发时,美国才有了一支准备较好的军队,尽管还是不够充分。

如果说,美国在 1941 年底才卷入这场战争的话,那么,麦克阿瑟早在前5 年就已经进入了战争。

美国自美西战争后,于 1898 年占领菲律宾以来,就制定了捍卫这个地方 不受潜在敌人侵犯的一个被称做橙色计划。

该计划从当时美国的全球利益出发,设想:一支小规模的美国警卫部队 在美国亚洲舰队的支援下,将驻扎在菲律宾的主要岛屿吕宋岛上。

假如吕宋岛遭到敌人来自海上力量的袭击,这支警卫部队及其在海上的支援力量将坚 持作战 6 个月,以迟滞敌人的行动,然后撤退到多山的巴丹半岛和马尼拉湾海口处的要塞岛屿——科里吉多岛一线,与敌决战,绝不让敌人进入马尼拉 湾。

在美军舰队的协助下,在海上将敌人歼灭之。

随着美国的利益重心越来越偏重于欧洲,还在麦克阿瑟任陆军参谋长期 间,美国政府就开始采取某些措施,来摆脱菲律宾群岛。

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扶持菲律宾人曼努尔·奎松当上了菲律宾联 邦的第一任总统。

而此人,正是麦克阿瑟当年在菲律宾服役时所结交的老朋 友。

1935 年夏天,年已 57 岁的麦克阿瑟担任陆军参谋长的届期已满。

正在 他为何从何去大伤脑筋之时,奎松作为菲律宾的即将当选的首任总统来到华盛顿进行访问。

在访问中,奎松总统向麦克阿瑟发出邀请,请他去菲律宾协助他管理联 邦,并为他制定菲律宾的防务计划。

对于麦克阿瑟来说,菲律宾确实太有诱惑力了,他热爱这个位于太平洋 波岸的亚洲国家。

因为,麦克阿瑟的名字,在那片热带的多岛之国的国上上,具有非常传奇的色彩。

1935 年深秋,南太平洋就要进入一年一度的少雨季节了。

台风已经不再 给浩瀚的大洋带来肆疟的狂风恶浪,这是南太平洋上一个最适宜航行的季 节。

这一天,卸去了陆军参谋长职务的麦克阿瑟,迈着轻松的步伐,踏上了 停泊在旧金山港口里的客轮胡佛总统号,开始了他的又一次菲律宾之行。

而此次远行菲律宾与 30 年前第一次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这一次麦克阿 瑟不仅是作为菲律宾总统的特邀军事顾问前往,而且丰富的作战经历和长期在高级军事决策机关的经验,使他具有了从更高的战略角度来重新审视他年轻时对亚洲太平洋地区所作出的军事评价。

与他同行的有,他的 87 岁的老母亲,以及一些随从人员,其中包括后来 闻名于二战的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

此时,艾森豪威尔还只是少校军衔,是去担任麦克阿瑟在菲律宾的参谋 长一职的。

这位在二战中迅速崛起的美国军界中的新星,在战后获得了五星上将军衔,并在政坛上取得了美国总统的职位。

当麦克阿瑟于 60 年代中期逝世时,艾森豪威尔发表了一段很深情的回 忆。

他说,麦克阿瑟赢得了同胞们的爱慕与敬佩,也赢得了在战争中、在他领导下的人们的个人崇拜。

作为有幸在他的直接领导之下工作数年的一 员,我同他所有的朋友一样,感到巨大的损失和悲哀。

1967 年,艾森豪威尔在出版他的回忆录《舒心的回忆》中,再一次缅怀 了与麦克阿瑟在菲律宾共事的美好时光。

他写道:这次海外任职使他在麦克阿瑟手下花费四年时间学会了表演艺术,与他(指麦克阿瑟)共事丰富了 我的阅历。

1935 年 11 月 15 日,奎松宣誓就任菲律宾联邦总统。

麦克阿瑟立即着手实施组建菲律宾军队的计划。

这个计划,模仿瑞士军队的样式,只保留少数的常备职业军人。

按国土面积,把菲律宾划分成为 10 个军区,每区每年负责抽训 4000 名民兵。

此外,麦克阿瑟还仿效美国西点军校,建立了一支专门培训军官的军事学校。

麦克阿瑟还打算建立一支拥有 50 艘小型高速鱼雷快艇、 250 架飞机的基本的武装力量。

按照这个计划开支,每年大约需 800 万美元的费用。

由于庞大的预算, 从一开始就遇到很大的阻力。

因此,麦克阿瑟不停地向人们描述他心目中所要达到的军事防务规划:用十年功夫,到了 1946 年,我将把这个群岛变成 太平洋的瑞士,任何侵略者必须付出 50 万人、3 年时间和 50亿美元的代价 才能征服它。

这些岛屿必须守住,而且也能够守住。

我是遵上帝的旨意来到 这里的,这是我的命运。

但无论是在菲律宾国内,还是在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国,麦克阿瑟的这个 计划,从一开始就都受到了各方面的抨击。

在菲律宾国内,尽管奎松总统向他的国民发出了呼吁,指出这项计划的 主要目的是阻止战争的爆发,但国会还是将受训人员削减一半,预算减为每 年 600万美元。

在美国国内,由于缺乏像麦克阿瑟这样对亚洲的战略地位有着深刻洞察 的人士,所以,这个计划招致许多人的非难。

有些人担心,菲律宾的军事化会引起日本人的严重不安,还有的认为,训练菲律宾的土著人是危险之举, 有可能导致武装暴乱,再次发生 1899 年那样的流血战争。

结果来自美国的反应实在是太平淡,由陆军部提供了一点陈旧过时的武 器装备和物资,就算是给这位老参谋长提出的新计划的表示。

1937 年初春,麦克阿瑟陪同奎松总统出访日本、美国和墨西哥三国。

在日本,给麦克阿瑟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日本已弥漫着浓厚的战争气氛,此时的日本已经向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

当时,奎松总统认为,日本之所以夺取中国的台湾和东三省,完全是为了争夺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台湾的食糖、东三省的铁矿、以及中国内陆 富饶的煤矿和森林资源。

但菲律宾除了战略地位外,没有值得日本人垂涎的地方,可以免受日本人的攻击。

然而与奎松总统受到日本的热情招待相反,麦克阿瑟却分明从日本人对 他那旧日的友谊下面,感受到无法遮掩的敌意。

以后他们又到了华盛顿,正忙于实行新政的罗斯福总统,根本就不把由 他们扶持上台的奎松放在眼里。

要不是麦克阿瑟在从中穿针引线,这位来自太平洋另外一端的亚洲小国的首脑,恐怕连白宫的门槛都不让迈入。

可能正是由于受到的如此冷遇,使奎松在后来与罗斯福举行的会晤中, 再次敦促要美国同意菲律宾在 1938 年 12 月 31 日,完全实行独立,从那以后,美国对菲律宾的态度开始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热情的顶点跌到了冰冷的深 谷。

麦克阿瑟这次返回美国,虽然对他在菲律宾所从事的事业没有取得多大 的帮助,但却完成了影响他这一生中的重要事情。

1937 年 4 月 31 日,麦克阿瑟与琼·费克洛斯在纽约市政大厅内举行了清静文明的结婚典礼。

对此, 麦克阿瑟在日后的回忆录中写道:这是我一生以来最有价值的事。

从那日起,她成了我最亲密的朋友、 爱人、伴侣和忠诚的支持者。

这些年来,她承受我怪癖的个性,我真不明白她是怎样度过来的。

⋯⋯我的夫人,不论在巴丹、科里吉多和西南太平洋的 战场中,她都和我在一起。

我的部下对她都很敬爱。

由于奎松与罗斯福两位总统之间的感情逐渐暗淡,麦克阿瑟在他们两者 间的关系也很难相处起来。

1937 年 12 月 31 日,麦克阿瑟以美国陆军四星上将的军衔退出现役,正 式退出了他为之服务了 38年的美国陆军,失去了在陆军部的官职地位,只是 仍然保留着由奎松总统授予他的菲律宾元帅军衔。

这意味着,从此以后麦克阿瑟为菲律宾争取军事援助的努力,已不再具有任何出自美国官方的意义。

但是,此时的世界形势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不给任何高喊和平的政治家一点宽容,世界正向着战争迈进。

在亚洲,中日战争业已爆发,日本对亚洲国家的威胁愈来愈大。

在欧洲,随着希特勒的装甲部队涌入波兰后,法国迅速沦陷,英伦三岛横遭空袭。

战争的阴云密布 1941 年。

这一年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签定了三国公约,占领了中国的海南岛。

当德国迫和了法国的维希政府后,日本人于春季和秋季用武力占领了法属殖 民地的印度支那半岛。

下一个轮到谁了?深知日本人牌气的麦克阿瑟,此时似乎有了某种不祥 的预感。

麦克阿瑟已没有时间再来同各方面的批评周旋了,他加快了建立菲律宾 武装力量的步伐。

虽然时间已经被浪费了许多,人员和武器还在太平洋遥远的运输途中,但眼下仍然可以做的就是,制定出一个如何充分发挥出现有力 量的计划。

一天,当有人问他,如果菲律宾落人日本人之手,你担心什么呢?你 个人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麦克阿瑟吐露了长期积蓄在他心中的心思:就我个人而言,我一定不会失败!世界的明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 里的成功。

也许这些岛屿不是控制太平洋的门户,甚至不是这个门户的锁,但对美国人来说,它确实是打开门锁的钥匙,我绝不会让这把钥匙丢失。

也许麦克阿瑟的这番话,并不仅仅是在一场恶战前的誓言,而且有着更深刻的用意。

这就是向日本人发出明确无误的信息:美国绝不会坐视其自己的海外、在太平洋的利益受到侵犯。

就在这年 7 月 27 日,麦克阿瑟收到美国陆军部长马歇尔的一封电报,任 命他为美国新成立的驻远东武装部队司令部的司令官,再次给了他为美国领兵打仗的指挥权。

但是,正是同样一封电报里,麦克阿瑟只被授予了陆军中将军衔。

这对 于麦克阿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很有戏剧性的事情,因为他退役时已经是 四星上将了。

但是,大敌当前。

麦克阿瑟一边在嘴上唠叨着官僚政治时常有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一边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他所要组建的新军队之中去。

8 月 15 日,麦克阿瑟将菲空军编入美国空军服役。

9 月 1 日,菲律宾陆军的 12 个团宣誓参加美国联邦军队。

稍后, 50 多架战斗机,其中包括 9 架新型的 B-17 轰炸机飞抵克拉克 空军基地,交给了麦克阿瑟的部队。

不论麦克阿瑟怎样的拼命工作,至年底日本人发起菲律宾战役前,他所 能指挥的兵力仍然是微不足道的:陆军:包括不到 2 万人的美国部队,1.2 万人的菲律宾军队,11 万人的 菲律宾民兵和他们手中所用的一次大战中的来复枪,以及寥廖无几的大炮和108 辆轻型坦克。

空军:只完成了计划中组建的一部分,有 B—17 轰炸机 35 架、P—40 战 斗机 72 架,以及 40架菲律宾陈旧的飞机。

整修了以民都洛南部至吕宋岛北 部的一连串机场,使之形成了初步的空军作战基地网。

相比之下,此时美国布置在菲律宾的亚洲海军的兵力,到还显得比较强 大,有巡洋舰 3 艘、驱逐舰 13 艘、潜水艇 18 艘和鱼雷艇 6 艘。

可是,这一部分海军兵力却不归麦克阿瑟所领辖。

美国重新召归麦克阿瑟服现役时,只 授予他统管远东的陆军和空军,而不包括海军。

往后所发生的战事证明了,麦克阿瑟在菲律宾的这点家当,确实不足以 抵挡凶猛的日本人,但这又有谁能怪罪于麦克阿瑟呢?这位在上次大战中身经百战的老兵,眼看着就要再次陷入一场更大的灾 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