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对崇祯帝的许多做法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具体的建议。
他说:陛下事事励精,临轩面质。
但阁臣大吏,未必事事都知,有问必答;而六部诸臣,也未必能事事皆做,有求必应。
这样一来,陛下却又要发怒生气。
因此,臣以为这些做法过分了。
现今一切民生国计,吏治边防,应该参照祖宗的成法,委任责成。
宽严相济,图之以渐,镇之以静,何虑天下能不太平?杨鹤的意思,就是朝廷经过这么多的折腾,已是元气大伤,犹如一个久病初愈的人,应慢慢恢复元气,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过于折腾。
一句话,就是要崇祯帝不能急躁,慢慢理顺关系。
乍听起来,话说得有些道理。
但真要做起来,就不会这么轻巧了。
杨鹤赴任陕西后,便想用招抚和救济相结合的手法来对付农民军。
在总督陕西三边任内,杨鹤致力于招抚,而不太愿意动武。
用他的话说,就是:粮饷用之于剿,就一去不返,况且杀人太多,也伤和气。
还不如用之于抚,救活一人就是得一条性命。
盗息民安,功德无量。
杨鹤及其部下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先后用招抚的办法,招降了10余支农民军。
具体情况如下:王子顺、张圣述、姬三儿因战败而在延川向延安知府张辇、都司艾穆投降。
王左挂率200余人在米脂、清涧向总兵杜文焕投降。
苗登云、苗登雾在铁叶岭向总兵杜文焕投降。
小红狼、一丈青、龙江永、掠地虎、郝小泉等在延绥一带向总督杨鹤、巡抚刘广生投降。
王嘉胤在靖边向洪承畴、杜文焕投降。
田近庵、独行狼、上天龙等投降杨鹤。
拓先龄向榆林道张福臻投降。
金翅鹏、过天星向张福臻投降。
独头虎率数千人向雒川知县刘三顾投降。
刘道海、白柳溪率数千人在庆阳接受朝廷的招抚。
点灯子率5千余人在清涧投降官军。
神一魁、孙继业、茹成名率头目60余、兵卒4千余人,在宁州接受杨鹤招抚。
施冷庵在庆阳接受招安。
两支义军分别在宜雒、延长向陕西巡抚练国事、御史吴甡求抚。
满天星、不沾泥、云交月、闯山虎、陈龙等率万余人分别在西川、榆林等地向洪承畴、张应昌、王承恩、侯拱极投降。
点灯子部卒700余人在稷山向曹文诏投降。
闯王虎、金翅鹏在宜川向王承恩投降。
草上飞在宜君、同官败降。
赵四儿率万人在鄜州一带投降张全昌。
张献忠率2千余人投降洪承畴。
饥民、边兵近1万5千人在庆阳向杨鹤投降。
混天猴等率千余人在甘泉向洪承畴投降。
上天龙、马老虎、独行狼率2千余人在鄜州向杨鹤、洪承畴投降。
郝临庵、刘六向庆阳道周自强投降。
上天猴、混天猴、曹操、飞虎、李仁友率2千人在宜川向杨鹤投降。
谭雄在安塞乞抚。
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在延安等地向洪承畴投降。
从杨鹤等人招抚的纪录来看,几乎所有的义军首领都曾向朝廷投降过,或接受过招抚。
而且被招抚的人数也不算少。
那么,陕西的乱民怎么会越抚越多呢?应该承认,杨鹤在陕西的招抚工作做得相当卖力。
平心而论,杨鹤也算得上一个既有责任心又有同情心的不错的官员。
他的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他本人曾先后两次成功地招降了大批义军。
第一次在崇祯三年(1630)六月前后,杨鹤在承受王嘉胤攻掠延安、庆阳的巨大压力之下,隐匿军情,坚决招抚,成功地让王左挂及其部众小红狼等投降朝廷。
杨鹤给他们免死牌,把他们安置在河曲、延绥一带。
第二次是在崇祯四年(1631)四月,杨鹤在取得朝廷同意后,成功招抚了当时打得最凶的义军之一神一魁(其兄神一元此时已战死)。
这一行动,不仅化解了庆阳之围,而且还一度扭转了陕西等地的不利局势,招降了一大批义军首领,并斩杀了王嘉胤。
也正是因为如此,崇祯帝及一批朝廷官员也曾支持杨鹤的招抚政策。
像新任陕西巡抚练国事、职方郎中李继贞等都曾在崇祯四年(1631)上书朝廷,要求招抚。
崇祯帝也于此年的正月,利用在文华殿召对内阁、九卿、科道及入觐两司官的机会,特意面召山西按察使杜乔林和陕西参政刘嘉遇,询问山西、陕西的剿抚详情。
杜乔林说:山西河曲王嘉胤部气势凶炽,官军打得很不顺手,现在前线兵力不足,而且严重缺饷,非大量增兵加饷不可。
杜乔林说的是实话,当时王嘉胤部在河曲打得很凶。
崇祯帝转而又问刘嘉遇。
刘嘉遇说得很悲观。
他说:兵饷不足,因此难以剿灭。
而且贼寇见官兵实力不足,更是散后复聚,降后复叛。
刘嘉遇的意思,仍是要朝廷增兵加饷,以武力剿灭,言外之意则是不太赞成招抚。
崇祯帝听后,有点不以为然,便说:寇亦我赤子,宜抚之。
崇祯帝之意,就是说这些叛贼也是我大明朝的赤子臣民,应该招抚,不要赶尽杀绝。
既然皇帝也这么说,刘嘉遇赶紧改口附和道:现在用的正是招抚之策!崇祯帝接着便派御史吴甡带帑银10万两前往陕西赈济。
而且在杨鹤上书请求招抚神一魁时,他也明确答复道:剿逆抚顺,谕旨屡颁。
杨鹤相机招安,允协朕意。
不幸的是,崇祯帝后来在严办杨鹤招抚失职之罪时,似乎忘记了他自己曾说过这些话。
就在杨鹤庆幸自己成功招抚神一魁、斩杀王嘉胤之时,形势发生了逆转。
崇祯四年(1631)七月,神一魁在其部众的挟持下,降而复叛,重操旧业。
王嘉胤的旧部也没有因王嘉胤的战死而溃散,而是在新首领王自用(紫金梁)的领导下,在山西重振旗鼓。
至此,山西三十六营群哄而起,如闯王高迎祥、老回回(马守应)、曹操(罗汝才)、八大王张献忠、过天星(惠登相)、扫地王、整齐王、闯将李自成、蝎子块(拓养坤)、邢红狼、闯塌天(刘国能)、射塌天(李万庆)、阎正虎、一字王、乱世王、混世王等首领,拥兵20万,与杨鹤作对。
一度好转的晋陕形势此时又是急转直下,一塌糊涂。
杨鹤顶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