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景山的晚风 > 第八章 大崩溃张献忠攻克武昌

第八章 大崩溃张献忠攻克武昌

2025-04-03 08:03:53

就在李自成正忙着在襄阳建立政权、清除异己时,张献忠冷不防地从安徽杀出,直奔武昌,并于崇祯十六年(1643)五月占领武昌,硬是从李自成口中抢走了这块肥肉。

崇祯十五年(1642),张献忠主要活动于安徽。

他与革、左五营联手,局面虽不像李自成在河南那样轰轰烈烈,但尚能维持。

没想到革、左五营见李自成声势浩大,便移师河南与其合营。

张献忠因与李自成、罗汝才有着说不清的恩恩怨怨,自然就不肯去凑热闹。

由于革、左五营的离去,张献忠独木难支,明显感到官兵的重压,于是便准备重回湖广。

不料朝廷看出了他的意图,拼命堵截合围,他只得又重返安徽潜山的天堂寨山区,以避其锋芒。

此年十月,总兵刘良佐、黄得功率部偷袭潜山,把张献忠打了措手不及,十分被动。

崇祯十六年(1643)初,当张献忠获悉湖广的情况后,便再次决定进兵湖广。

当时的湖广,实力已相当空虚,而且当时湖北麻城一带的民变已闹得十分厉害,形势对张献忠非常有利。

张献忠迅速率部西进,一举突入湖北,连克黄梅、广济、蕲州,大杀乡绅,深受百姓欢迎。

三月初,张献忠攻下蕲水(今浠水),杀掉了是宿敌也是恩人的熊文灿的全部家族。

接着,张献忠又克黄州。

当时,麻城民变正闹得不可开交,从乱的奴仆已占据了县城。

他们派人来邀张献忠。

张献忠大喜之下,急率精骑飞赴麻城,并于四月初六日占领了麻城。

麻城一下子就有五六万人投奔了张献忠。

当张献忠攻下罗田时,罗田诸生李时荣给张献忠献上了一条绝好的计策,建议张献忠乘势渡江,直取武昌。

张献忠随即征调渔船,并于五月初五日遣先头部队于团凤洲渡江,攻下武昌县(今鄂城)。

五月二十三日,张献忠率全军于鸭蛋洲过江。

五月二十九日,张献忠抵达武昌城下,开始攻城。

武昌是湖广省会,江汉重镇。

此城一失,则江汉肯定不保。

然而,朝廷和湖广当局却始终没有在武昌认真设防,心存侥幸。

至崇祯十六年(1643)春,武昌的形势已危如累卵,不仅西有李自成重兵压境,东有张献忠兼程而来,而且城中缺兵少饷,人心已经大乱,根本谈不上有真正的防守。

眼看张献忠就要到了,城中要员们这才慌了起来,想起要赶紧布阵设防,并寄希望楚王能拿出钱来,充饷养兵。

于是,湖广布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的官员们一齐来到楚王府,跪在楚王朱华奎面前,请他出借银两充饷,被楚王拒绝。

家居的大学士贺逢圣,也去晋见楚王,恳求楚王出饷,可楚王竟拿出了洪武年间的一张椅子,说没有别的,只有此椅可佐军充饷。

贺逢圣急得当时就哭了起来。

直到城陷前没多久,楚王才拿出钱来招募承天、德安的溃兵,号称楚府兵,由楚府长史徐学颜统率。

当张献忠部抵达武昌城下时,道臣王扬基等弃城而走,楚府兵打开保安、文昌二门,纳城投降。

参将崔文荣、长史徐学颜战死。

大学士贺逢圣则用船载着家人赴墩子湖,沉湖自杀。

楚王朱华奎被俘。

当张献忠看到楚府库藏的上百万金银时,叹息道:有这么多钱,竟不肯拿出来守城,朱胡子真是个庸人!最后,楚王被放入笼中,沉江而死。

楚王宗室全部被斩杀!据说当时从鹦鹉洲到道士洑之间,浮尸蔽江,一片凄惨景象。

张献忠武昌得手,实力大增,便也学着李自成,在武昌建立起政权来。

他自称西王,住进了楚王府,并高树两面大旗,上书天与人归,招贤纳士。

他改武昌为天授府,江夏为上江县。

铸西王之宝铜钱。

设五府六部,分授周文江为兵部尚书,张其在为总兵前军都督,李时荣为巡抚,谢凤州为守道,萧彦为巡道,陈驭六为学道,周综文为天授府知府,黄元凯为黄州府知府,沈会霖为汉阳县知县等。

大概是张献忠曾读过一点书,所以颇有附庸风雅之意。

他在黄鹤楼题诗,令部下附和。

他还开科取士,录取状元、进士,并授以官职。

在这方面,张献忠确实要比李自成强。

可是他的实力仍比不过李自成。

虽然他乘左良玉等东下、李自成留驻襄阳的机会,轻取了武昌,占了大便宜,但心里仍不免发怵。

据说李自成得知张献忠攻下武昌后,曾派人前往武昌,名为相贺,实则胁迫他归附。

张献忠只得笑脸相迎,并赠送金银宝物。

李自成受了礼,却没有作书回复。

张献忠担心李自成会前来火并,便于此年七月率大部离开武昌,南下湘赣。

未料李自成最后却移兵河南,与孙传庭对垒,并没有前来。

这一阴差阳错,倒让左良玉捡了便宜。

他在张献忠撤离武昌后,于下游回师西向,一举占了武昌。

武昌虽已是空城,但并不影响左帅吹嘘自己的恢复之功。

张献忠率兵南下,连克咸宁、蒲圻,向岳州(今岳阳)方向进发。

原驻防城陵矶的偏沅巡抚李乾德、总兵孔希贵率兵进驻岳州。

八月初五日,张献忠20万大军猛攻岳州,李乾德、孔希贵以及监军道许溃溃退长沙。

岳州被克。

二十三日,张献忠部进抵长沙城下。

当时长沙城中住着吉王,惠王也从荆州逃到此地。

面对张献忠的大军,湖广巡按刘熙祚、偏沅巡抚李乾德、总兵孔希贵等临阵脱逃,护送两藩王退往衡州(今衡阳),投奔桂王。

二十五日,因留守长沙的总兵尹先民、副将何以德、进士史可敬等投降献城,张献忠得以兵不血刃,占领长沙。

张献忠再克衡州。

惠王、桂王、吉王等先退至永州(今零陵),张献忠部尾随而至。

湖广巡按刘熙祚令官兵护送3位藩王退入广西,自己则死守永州,兵败被杀。

此后,张献忠部又连陷宝庆(今邵阳)、常德。

湖南承平日久,不知战事。

张献忠至此,如入无人之境。

湖南境内,仅有少数几地得以保全。

辰州府(今沅陵)因土司兵守辰龙关(在沅陵县境内,是常德入辰州之要津)而未遭兵火。

道州(今道县,属永州府)守备沈至绪战死,其女再战,夺回父尸,道州城也得以保全。

在湖南得手后,张献忠还东攻江西,陷吉安、袁州(今宜春)、建昌(今永修)、抚州(今抚州)等府,并分兵南进至广东南雄、韶州(今韶关)两府境内。

至崇祯十六年(1643)冬,张献忠已基本上控制了湖南全境,并占有江西一部分。

他本人坐镇长沙,用从衡州桂王府上拆下来的殿材造起了宫殿。

此时,他已称自己的军队为天兵,而把大明朝称之为朱朝。

为收买人心,他公开发布3年不征粮的命令,并大量任命降官。

他还照例要开科取士,收罗文人。

他甚至还礼贤下士,每到一地,则大索名士。

如衡阳名士王夫之,就被他多次征聘,最后逼得王夫之只能毁容求避,而他居然也就放过了王夫之。

张献忠在湖南的举措,确实与从前大不相同。

当然,张献忠此番来到湖南,自然不会忘记他的老对手杨嗣昌。

十一月二十二日,张献忠攻下常德,于是便以平南先锋的名义发布命令道:照得朱贼杨某,昔年曾调天下兵马敢抗天兵。

某幸早死于吾刃矣。

今过武陵,乃彼房屋、土田、坟墓在此。

只不归顺足矣,焉何拴同乡绅士庶,到处立团。

合将九族尽诛,坟墓尽掘,房屋尽行烧毁。

霸占土田,查还小民。

有捉杨姓一人者赏银十两,捉其子孙兄弟者赏千金。

为此牌仰该府。

杨嗣昌及其父杨鹤,不仅自己因剿抚而送命。

死后还要连累祖宗、家族,真是惨烈。

据说其祖宗尸体被斩时,竟然流了血。

此时的张献忠,不仅已稳占三湘,旁掠江西,而且还可以南下广东、广西,东出江西、福建,甚至可以直捣南京,尽占江南。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张献忠竟最终放弃了湖南,又杀向了四川。

张献忠此举,令后人百思不得其解,至今仍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