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9《2061:太空漫游》[英] 阿瑟·克拉克 > 第二部 黑雪谷 第十五章 汇合

第二部 黑雪谷 第十五章 汇合

2025-04-03 08:04:23

哈雷彗星太近了,根本看不到。

相比之下,地球上的观众却能欣赏到整个长达五千万公里的彗尾,与彗星轨道成九十度,好像一面旗幡在太阳狂风中猎猎飘扬。

汇合的那天,海伍德·弗洛伊德睡不太安稳,很早就起来了。

他不常做梦,至少不大能记得梦境。

不用问,几个钟头以后的汇合太让人激动了。

卡罗琳发来的一条消息也让他有点不安。

克里斯最近又不知上哪儿了。

他简略地回电说,尽管他帮着克里斯在寰宇号的姊妹船宇宙号上谋到一个差使,他连说声谢谢都嫌麻烦。

也许,他干腻了往返地月的工作,又到其他什么地方找刺激去了。

照样地,弗洛伊德继续说,得等到他想起我们的时候才知道。

一吃完早饭,全体旅客和考察队员就被集合起来听候史密斯船长训话。

这对科学家们当然多余,然而不用担心他们淘气。

主显示屏上奇异的景观保证是非常吸引人的。

寰宇号更像是飞进了一片星云,而不是靠近一个彗星。

整个天空白雾蒙蒙。

从一个中心向外散开,到处是斑驳的黑点和荧光带,以及明亮的喷气流。

在这个放大率下,彗核只是一个很难辨认的黑斑。

但毫无疑问,那就是周围这些景观的源泉。

三小时以后,我们将停车,船长说。

那时,我们距彗核仅一千公里,相对速率基本为零。

我们将进行最后观测,以核实着陆点。

十二点整,我们完全失重。

之前,将检查你们的船舱以保证每件物品正确固定。

情况与转向一样,不过,到下一次恢复重力,这得持续三天而不是两个小时。

哈雷的引力?得了吧,不到每平方秒一厘米,只及地球的千分之一。

要等很久你才能觉察到它的存在。

物体下落一米要花上十五秒呢。

  为安全起见,在汇合与着陆期间,我希望你们都留在观光厅,系好安全带。

你们这里的看到的风景最好了,而且,整个过程不会超过一小时。

我们只作些许校正,不过各个方向都有推力,所以会引起轻微不适感。

船长的意思是,晕船——大家认为这个词在寰宇号上是禁忌的。

还是可以注意到,许多只手伸向坐垫下面的包,好像检查那个塑料袋是否备好,以防不测。

随着放大倍数提高,屏幕上的图像也在扩大。

有一会儿,弗洛伊德觉得更像坐在一架飞机上,正穿过云彩下降,几乎忘了这是一艘正在逼近最著名的彗星的太空船。

彗核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不再只是一个黑点,而是显出不规则的椭圆形——一个凹凸不平的小小岛屿,正飘流在宇宙的海洋里,突然之间,变成了一个世界。

还是没有任何尺度的感觉。

但弗洛伊德知道,展现在他面前的这个世界的直径还不到十公里。

他想象着自己注视月球的感受。

但月球的边缘可没有这么模糊的,那儿也没有两条如此强大的蒸汽流自表面喷出。

天哪!米哈伊洛维奇嚷道,那是什么?他指着彗核的下沿,正好在明暗分界线的内侧。

难以置信,也绝无可能的,彗星的夜界有一处亮光以完美的节奏在闪烁:明,暗,明,暗,间隔大约两三秒。

威利斯博士干咳一声。

这是他的专利,表示我能向你解释,一句顶一万句。

不过史密斯船长抢在他前头。

要让你失望了,米哈伊洛维奇先生。

那是‘采样探测器二号’的讯号。

在那儿都有一个月了,等着我们来回收呢。

多没意思啊,我还当什么人,或者什么东西在欢迎我们哪。

我看是没这么好运气的。

在这里要全靠咱们自个儿。

那个讯号就是我们要着陆的地方,靠近哈雷的南极,而且此刻是处于完全黑暗的。

这样对我们的生命维持系统比较好。

阳光直射的一边,温度比沸点要高得多,有120度呢。

难怪这颗彗星要趾高气扬了,迪米特里倒是一点都没觉得害臊。

那些喷气流看上去不怀好意。

你肯定这么冲过去没有危险吗?这就是在夜界着陆的又一原因,那里无任何活跃迹象。

好吧,请原谅,我必须返回舰桥。

这可是我第一次在一个新天地着陆,恐怕再也没有其他机会了。

安安静静地,史密斯船长的听众们渐渐散去。

屏幕上的图像恢复正常大小,彗核再次缩成一个难以辨认的黑点。

不过几分钟时间,它好像稍微长大了一些,而且不是假象。

距汇合不到四小时,飞船仍然以五万公里的时速向着彗星猛冲。

戏演到这当口,要是主发动机出点什么毛病的话,很可以撞出一个环形山的,比哈雷彗星现有的还要壮观得多。

《2061:太空漫游》作者:[英] 阿瑟·克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