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狼星人的土星之游

2025-04-03 08:04:28

在围绕一颗名叫天狼星的星球运转的行星中,有一颗行星上有一位才华横溢、风度绰约的年青人,此人最后一次旅行至我们这个小小的蚁冢时,我曾有幸与之相识。

他名叫米克罗梅加斯,这是一个适合所有大人物身分的名字。

他的身材高达八里格,即约四千米高;步行时同一只脚两次着地的距离,我辈仅五英尺,此公达二万四千。

你们的数学家中有些人,一群对公众总是有益的人,或许会立即抓起笔来计算,米克罗梅加斯先生,这位天狼星国度的居民,从头至脚长度为二万四千步度,可折合成十二万标准英尺,而我们这些地球上的居民,平均未必高过五英尺,我们的星球的周长也仅九千里格;根据这些前提,他们就会得出结论,诞生此人的星球的圆周肯定比我们这个星球,即我们这个小小的球体的圆周长二干一百六十万倍。

自然中没有比这更简单、更寻常的了。

与奥托曼、俄罗斯或者中华帝国比较,德国或意大利一些君王疆域或许在半小时内就能跨越,这只不过是大自然在存在物的比例方面所铸就的巨大差异中的些许微不足道的事例而已。

他那尊体大得如此出奇,我们的所有艺术家都会赞同,他的身围可能长达五万标准英尺,与身高之比十分合理且和谐。

他的鼻子是脸部长度的三分之一,他那快乐的面容占了身高的七分之一,必须承认,这位天狼星人的鼻子长达六千三百三十三标准英尺,此长度不差毫厘,这是可以论证的。

就智能而言,这是我所知道的智能最为发达的人之一。

他不但见多识广,且有所发明创新;因为在他未满二百五十岁时,按照他本国的习俗,就在全球的一所最著名的大学里就读,依仗他那杰出的天赋,解答了五十余道欧几里德命题,比布莱兹·帕斯卡①多出十八道,后者(他的一位姐妹告诉我们)消遣性地演示了三十二道,随即撒手不干了,宁愿作为一位冷漠的哲学家,也不愿成为一名数学大师。

【① 布莱兹·帕斯卡(1623-1662),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概率论的创立者之一。

】大约在他四百五十岁时,或者说在他的童年的晚期,他解剖了无数直径不足一百英尺、无法用普通显微镜窥见的小昆虫,并就此写了一篇奇特的论文,因此惹下了不少麻烦。

这个国家的法典学家虽然老朽昏庸,却竭尽吹毛求疵之能事,在他的书中挑剔出一些他们认为值得怀疑、有失体面、轻率、旁门邪道或不伦不类的评述,怒气冲冲地对他提出起诉。

其实作者探索的主题是,在天狼星这个世界上,一只跳蚤与一只蜗牛之间是否在实质上有任何区别。

米克罗梅加斯顽强地捍卫自己的哲学观点,以致全体女性改变了对他的仰慕。

这一过程延续了二百二十年,最后,出于法典学家的好恶,从未浏览过此书的法官们将此书判了死刑,并将他逐出宫廷,为期八百年。

宫廷无非是一个充满喧嚷和平庸的地方,被逐出这样一个地方并未对他产生任何影响,他仅以法典学家为题材,谱写了一首非常幽默的歌曲。

他对此事不以为然,决计外出遨游,从一个星球云游至另一个星球,以便(据说如此)开阔视野,完成学业。

那些出门旅游必坐驿车或四轮马车的人毫无疑问会对他旅行用的装备惊讶不已,因为我们这些大摇大摆地在这个小小的鼠丘上行走的人一定无法想象出任何超越我们习俗的东西。

然而,我们的这位旅行家令人诧异地能适应重心规律,以及全部引力和斥力,因时因地施展他的聪明才智。

有时凭阳光指路,有时靠彗星定向,他和扈从们从一个星球飘忽到另一个星球,宛如鸟儿从一条树枝跃向另一树枝。

转眼间他已越过银河。

我不得不承认,大各鼎鼎的德哈姆博士吹牛说他用望远镜观察到了群星灿烂、妙不可言的第九重天,可是他并未瞧见据说是点缀那第九重天的一丝星光。

倒不是因为我故作姿态地宣称德哈姆博士搞错了,那样行事是要遭天打雷霹的。

但是米克罗梅加斯身临其境,况且他是个非常出色的观察家,再说我也无意与任何人作对。

就算那样吧,他最后弯弯绕绕地到达了土星这颗行星。

尽管他对新奇的事物屡见不鲜,但是当他发觉那个星球如此渺小,那个星球上的居民尽皆侏儒时,他不禁流露出一丝连最聪颖的哲学家也不易察觉的高傲自负的微笑;因为土星实际上仅比我们这个地球大九百倍左右,那个国度的人全系矮人,高约一千嚼而已。

总之,他起先嘲笑那些可怜的矮子,正像一位初到巴黎的印度小提琴家讥笑吕里的音乐一样。

不过话得说回来,这位天狼星人很有修养,他很快就意识到一个能思考的生命未必完全可笑,即便他高不逾六千英尺;因而当土星人不再为他的外表惊诧时,他很快就与他们厮混熟了。

值得一提的是,他与土星学院的秘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位秘书学识渊博,虽然他本人并无创造发明,但是他却能将他人的创新讲解得娓娓动听,且心安理得地享有小诗人和大计算家的声誉。

因此,为了使读者有所启发,我在此复述一次某天秘书先生和米克罗梅加斯之间的妙趣横生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