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是两天之前过去的,但大海尚未平静下来。
当约翰尼越来越靠近海岸时,已能看清岸上的树木和房屋、以及大陆深处郁郁葱葱的山峰。
但他也听到前方海浪的咆哮声,响彻云端。
滔天白浪,由北向南,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着海岸。
巨浪在海滩和岩石上掀起的浪花,又冲回大海,直泻千余英尺之外,同时在岸边卷起阵阵浪沫,烟雾弥漫。
在约翰尼前面,是一堵巨浪形成的围墙,墙高似山,汹涌澎湃,发出轰然巨响。
他想找个突破口,冲破障碍,然而,他站在冲浪板上极目张望,只见那漫长的海岸线,一字展开,无头无尾,既看不到港湾,也看不到河流的入海口。
他无法安抵岸边。
即使寻找,也是白白浪费时光。
唯一的办法是顺着巨浪冲上去,并要在他还没有丧失勇气前冲上去!要想让巨浪把他冲上海滩,他身边倒是有合适的工具,但这以前他从未使用过。
在海豚岛,坚硬平坦的珊瑚礁紧贴海岸,无法进行冲浪运动。
海岸在水下也没有缓坡,使从岸上溅开的浪花可重新顺坡爬上陆地。
但米克常常对所谓赶浪头的技巧津津乐道,而且听起来好像也不难掌且先等浪头掀起,当巨浪赶到你背后时,就拼命划水。
然后,只要紧贴冲浪板,千万别从板上掉下水去,巨浪就可以把你推向前去。
赶浪头又叫赶潮头,听起来挺简单――但约翰尼能否做到呢?这不禁使他记起了一个无聊的笑话:你会拉小提琴吗?我不知道――我从未拉过。
若不会拉小提琴而硬要去试一下,最多不过拉出几个难听走调的音符而已。
但在这儿,不会赶潮头而偏要去试一下,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离陆地半英里处,他向苏西发出信号,让它停下来。
他自己跳下冲浪板,解下套在苏西头上的挽具。
然后,他割断了冲浪板上的带子,他这样做是万不得已,因为,在赶浪头时,海浪带着他高速前进,若有这些带子在他四周飘舞,那是十分危险的,这个挽具他是花了很多工夫才制成的,把它丢掉未免可惜。
但他记起了卡赞教授的话:设备可以替换。
现在它成了致命的危险,只得遗弃了。
在他向岸边用力划时,两条海豚仍陪他在身边游着。
他用脚蹼踢水,扶者冲浪板前进,但苏西和斯普特尼克已帮不了什么忙了。
尽管海豚是游泳能手,但面对前面汹涌的旋涡状浪头,也许也会望而生畏的。
海豚经常在这种情况下被搁浅在沙滩上,约翰尼当然不希望苏西和斯普特尼克冒这个风险。
这儿似乎是可以突破的好地方:飞溅的浪花与海岸线平行,回浪中似乎没有危险的旋涡。
岸上有不少人站在低低的沙堆上看着阵阵排浪。
也许他们已经看到他了。
不管怎么样,他们一定会设法帮助他上岸的。
他站在冲浪板上拼命挥舞手臂――在这个上下颠簸的小小冲浪板上,要这样做亦非易事。
啊,他们真的见到他了!远处的人群突然变得焦躁不安起来,有好几个人用手向约翰尼的方向指着。
然后,约翰尼看到,在沙堆上,至少有十来块冲浪板,有的平放在汽车后面的拖车上;有的插在沙堆里。
所有的冲浪板都在岸上,没有一个人在海里冲浪。
米克多次告诉他,澳大利亚人是世界上最善于游泳和冲浪的民族。
然而现在,他们也站在岸上等待观望,不敢下海。
约翰尼知道,能不能下海,他们知道得最清楚。
看到这种情景,约翰尼不免感到有点气绥。
连世界上最善于冲浪的人都不敢下海,而他,一个从未玩过冲浪的人,竟然要在这惊涛骇浪中赶潮头,真是谈何容易啊!他慢慢向前划着,前方浪涛的呼啸声越来越响,直到现在,从他身边滚滚而过的海浪尚算平稳。
不久,浪头泛起白沫。
大约在他前方100码处,浪头开始爬高,然后发出雷鸣般的巨响倒向海滩。
约翰尼目前所处的位置,正好在大海和回浪之间的安全区。
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海浪无遮无拦,滚滚向前,一直到这儿,才碰到了陆地的阻挡。
它们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击海岸,而后终其穷尽。
约翰尼在回溅的浪花外沿,随海浪起伏,长久地观察着海浪的运动规律,研究它们在哪儿开始冲上沙滩。
他能想象其排山倒海之威力,而又不屈服于其淫威。
有一两次,他想赶着潮头冲上去,但本能和慎重阻止了他。
他知道――凭着眼睛和耳朵的感觉他可以判断,一旦赶上浪头,成败仅此一举!岸上的人越来越激动了。
有的人挥舞双臂,示意他回去。
约翰尼感到他们这样做未免太蠢了。
他们要他回到哪儿去?但后来,他明白了,他们是在设法帮助他――他们向他发出警告,有些浪头,他是不能赶的。
有一次,他刚开始划,远处的人们拼命向他召唤,要他赶上这一浪头,到最后一刻他竟失去了勇气。
当他看到他未能赶上的潮头平稳地卷上沙滩,他明白了,该冲还是不该冲,他应该听他们的,他们经验丰富,而且熟悉这儿的海岸。
下次他就按他们的意思办。
他把冲浪板对准陆地,同时回头观望滚滚而来的巨浪。
这时,一个浪头已开始溅起浪花,在浪头上白沫四溅,约翰尼连忙往岸上看,只见人们拼命挥手向他召唤。
对,正是这个浪头,赶上去!他不顾一切,用狗扒式的游泳姿势拼力划着,推着冲浪板以最快的速度向前冲去。
但冲浪板似乎推不动,似乎他自己只是在水面上爬行。
他不敢往后看,但他知道,浪头正在他身后迅速爬高,因为他可以听到背后海浪的咆哮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然后,浪头抓住了冲浪板,尽管他奋力划行,但在海浪的冲击下,既无用处,也无必要。
巨浪势不可当,他的努力,真是微不足道,既不能增加其威力,也不能阻止其前进;他唯有赶上这浪头,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弄潮儿。
当他被卷入浪中时,他意外镇静。
冲浪板平稳地前进,似乎在轨道上滑行一样。
当然,这只是幻觉而已。
而且,尽管身后的海浪依然汹涌咆哮,但他处在浪头上,却感到非常平静。
他唯一能听到的声音是泡沫在他周围飞溅的咝咝声。
浪花劈头盖脑向他扑来,使他根本睁不开眼睛。
他好像骑着一匹无鞍的脱僵之马向前狂奔,马鬃拂面,使他无法看清任何东西。
冲浪板设计得很好,约翰尼始终能保持平衡,他的本能帮他在浪头上保持平稳状态。
他在板上前后不断调整位置,以保持冲浪板的平衡。
不久,他发现又能看清前方的海岸了。
泡沫退到后面去了,他的头部和肩部已冲出咝咝作响的浪花,迎面吹来的只是风。
他前进的速度很可能达到每小时30至40海里。
这种速度,不仅苏西和斯普特尼克,就是雪妹,也无法与之相比。
他几乎自己都难以相信,他竟能在威力无比巨大的浪头上保持平衡。
当他低头向下瞥一眼浪谷时,他感到头晕目眩。
这时,他离沙滩仅100码了,海浪开始卷上沙滩,只要几秒钟,浪头就会冲上滩头。
约翰尼知道,这是最危险的时刻。
如果浪头向他压来,他将在沙滩上被摔得粉身碎骨。
他感到身下的冲浪板开始上下晃动了――冲浪板的前部插入水内,如果顺着浪头冲到海滩上,冲浪板必将摔得粉碎。
那一切都完了。
这时,他赶上的这个浪头比任何海妖都更可怕。
除非他能阻止顺浪向下冲击,否则他就会沿着浪坡急速滑入浪谷底。
这时,浪头越来越大,铺天盖地向他迎头压来。
他小心翼翼地把身子稍稍向冲浪板后部挪动,冲浪板的前部终于渐渐抬起。
但他不敢往后挪动得大多,否则,他知道,他就会从浪肩上向后滑下去,那后面赶上来的巨浪同样会把他打得粉身碎骨!他必须在这个泡沫浪花的顶巅保持平衡,尽管这种平衡发发可危,随时都可能被打破。
当山似的浪头开始在他身下下降,他也随之下沉,并继续保持着冲浪板的平稳;高山变成了小山头,最后变成了泡沫堆;由于海岸的阻挡,势头已经消失。
在飞旋乱转的泡沫中,冲浪板靠着惯性像脱弦的箭一样向前滑行。
接着,冲浪板猛然一震,开始向前曲折滑行――这时,约翰尼发现,他低头看到的不再是流动的海水,而是静止的沙滩。
几乎同时,两只有力的手抓住了他,把他拉起身来。
四周人声鼎沸,但大海的咆哮声震耳欲聋,他只能听到一些断断续续的说话声。
真是个发疯的小傻瓜――活着算他运气――不是我们当地的孩子。
我很好,他低声说,双手一摆,挣脱了抓住他的人。
约翰尼转身回望大海,看看大海上是否还有斯普特尼克和苏西的影子。
刚才在危急中,他已把它俩忘得一干二净了。
他看到排山倒海的巨浪,汹涌澎湃,浪花飞溅,向着他冲来。
他第一次意识到,他所赶的浪头的威力,真感到后怕。
这种经历,没有人想再尝试第二次;他竟能活下来,真是运气!想到这儿,他腿都软了。
他坐下来,双手紧紧抓住泥土――澳大利亚在欢迎他!《海豚岛》作者:[英] 阿瑟・克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