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飘移不定的山岗

2025-04-03 08:04:37

第二天,伊戈尔金和鲍罗沃依留在帐篷里,伊戈尔金要看管那些狗,鲍罗沃依要观察气象。

其余的四个人分成两个侦察组。

卡什坦诺夫和帕波奇金向东南,马克舍耶夫和格罗麦科向西南。

他们都穿上了滑雪板,如果地上相当干燥的话,他们真想把这些东西留下。

每个侦察员都带了枪,不可想象在这冻土带上也会象在冰原上一样,一只野兽也碰不上。

昨天夜里,狗显得很不安宁。

这使人们想到可能会遇到什么野兽。

不但人很需要新鲜的肉类,就是狗也是很需要的。

卡什坦诺夫和帕波奇金很快就碰到了一条宽宽的小河,河那边是大片冻土带。

冻土带已经干得再也无法穿着滑雪板行进了。

他们把两个滑雪板支起来成一个圆锥形;顶端用绳子缚住,这样回来的时候比较容易发现。

干燥的冻土带上小草已经发绿,匐匍在地上的矮小的灌木,绿叶满枝,小花盛开。

平原上团团迷雾在翻腾,有些地方细雨濛濛。

淡红的太阳,间或放射着火红的光芒,暖洋洋的。

然而太阳圆圆的轮廓还是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

他们在离宿营地十公里左右,发现前面有几个侧面陡峭的黑色山岗。

漫天大雾,山岗的轮廓看不清楚。

要是雾小一点儿,这里可是太好了,附近的地方都能看得见!帕波奇金大声地说。

站在这平原的山顶上,一定是看得远的。

如果我们能找到原生岩石①那就更有趣了,卡什坦诺夫刺了他一下。

到目前为止,地质方面的收获太少了。

动物方面的收获更是少得可怜!不过冻土带现在就要来犒赏我们了。

从这些丘陵的形状和颜色来看,可能是玄武岩或是别的火山岩。

【①在原地生成后未经变动的岩石。

——译注】这两位探险家几乎是向着雾气笼罩着的时隐时现的目标跑过去。

卡什坦诺夫和帕波奇金跑了一刻多钟,可是这些深色的山岗好象还是和先前那么远。

该死的雾,根本无法正确地估算距离!动物学家站住稍微歇了一会儿说。

满以为山岗离我们不远,可是,跑了又跑,就是跑不到。

我连气也喘不过来了。

啊……,休息一会儿吧!卡什坦诺夫表示同意。

反正这些山岗也跑不了。

他们两个人倚着枪站住了。

往山岗方向看着的帕波奇金突然大叫道:真怪,不是我的眼花了吧,我看咱们这些山岗正在动哩。

这是雾在动,所以你看成山岗在动!卡什坦诺夫一边抽着烟,一边安祥地说。

不,现在我看清楚了,山岗都在动!看,快来看!现在他俩清楚地看见前面不远的地方有四个黑乎乎的很大的东西在冻土带上缓慢地移动着。

玄武岩丘陵或是其它火山岩总是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呀!帕波奇金挖苦说。

不过,在这种地方到处是莫名其妙的事儿,也许这些山岗就是来回移动的!多可惜啊,鲍罗沃依没和我们在一起。

这时卡什坦诺夫取出望远镜,朝移动的山岗望去。

你知道,谢苗·谢苗诺维奇,他激动得声音发抖了,这几座山岗可不是我的事,是你的事,这是几只很大很大的动物,好象是几只大象似的——我清清楚楚地看见长鼻子了。

他俩又向前跑去,雾消散时才停住脚步,此刻,那些黑乎乎的东西已近在咫尺了。

卧倒,动物学家说,要叫他们看见,可就全跑了。

他俩卧倒在冻土带上。

帕波奇金紧紧地看着望远镜,在等待时机,大雾终于散开了,四百到四百五十步外,清清楚楚地看见四只动物,样子跟象似的。

正嚼断蔓生的灌木枝条,很文雅地卷起长鼻子,把枝条送入口中。

三只大的,一只小的。

它们露在嘴外的两颗牙真大,帕波奇金说,而且很弯。

身上的毛是红褐色的,快活地把短短的尾巴甩来甩去。

如果不知道猛犸早已在地球上绝灭了,那么我就要说,这不是象而是猛犸哩。

不过在这块不同寻常的土地上,猛犸可能幸存下来!这时卡什坦诺夫给自己的远射程猎枪装上爆炸弹,瞄准了最近的那头野兽,它的左侧已转向猎手。

枪声响了,那头野兽甩了一下它的长鼻子,前腿跪在地上,接着又跳了起来,向前冲了几步,便重重地倒在地上了。

其余几头,惊恐万状,四散奔逃,长长的鼻子伸向上方,吼叫着,象是公牛的拖得长长的嗥叫声,甩动着沉重的步伐,在冻土带上迅跑,消失在迷雾中。

卡什坦诺夫和帕波奇金急不可待地扑向猎物。

这只野兽右侧倒地,四条腿直挺挺地伸开,头向后仰着,两只特大的牙更加突出了。

肩胛骨下边有一条大伤口翻开来,血流如注,圆滚滚的肚子还在抽动着,长鼻子颤抖着。

小心点儿,卡什坦诺夫说。

它在作垂死挣扎的时候,会用鼻子或腿打断我们的骨头。

两位猎手在离开那头野兽十多米远的地方站住了,抑止不住心头的激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

我也认为这是一只猛犸,卡什坦诺夫说。

体型如此庞大(身长六米左右),一对獠牙向上朝里弯,全身都是淡红色的长毛——这全都是猛犸的特征。

此外,北极地带从来没有出现过象,而猛犸曾经生长在西伯利亚冻土带上。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帕波奇金回答,谁说我都不会相信!这真是一大发现,真是一大发现!……不过这一发现恐怕大不过在北纬八十一度发现一个深深的盆地和绿草如菌的冻土带吧。

很明显,冰块把地球其它地方和这块北极大陆完全隔开了。

温和的气候使猛犸保存到现在,成了活化石,或者可以叫做适应了南森地新的生活条件的活的古动物群。

显然,先前冰块和积雪还未曾把这块北极大陆与地球的其它地方隔开之前,这里的动植物群大致与北美和亚洲地区的相同。

以后,大约在冰期到来时,猛犸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最后的避难所。

现在我们探险队发现了这个地方!怎么办?把这怪物运到宿营地可需要一个火车头接上一节平板货车!如果不能把猛犸运回宿营地,那无论如何也得把宿营地挪到猛犸这边来!动物学家开着玩笑说。

这倒是个主意!可是既然冻土带上能有猛犸,那么同样会有熊、狼、北极狐和其他猛兽,在我们远没来得及搬过来之前,就会把它毁了!对!现在就该把它仔仔细细地量一量,记下来,给它拍张照片。

至多只能搞一个牙,一块骨头,一些皮和肉,泡在酒精里带到北极星号上去。

我想,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把它的长鼻子割下来,带回去给大伙儿看一看!他们准会大吃一惊!我们再饱餐一顿。

这种珍馐美味,哪一个自然科学家也没有品尝过!听说这鼻子的味道美极了!不过长鼻子的根部需要保留下来,因为人们还没有在猛犸的尸体上发现完整的鼻根,也不知道它的结构①。

【①不久前已在楚科奇半岛上发掘出猛犸的鼻子,长鼻子的根部已送往科学院。

——原注。

】两位猎手走到猛犸的身边,它已经不能动了,于是开始给它量起尺寸来,还仔细地观察着。

帕波奇金量着,卡什坦诺夫做记录,随后卡什坦诺夫从几个不同角度给猛犸的尸体拍照,这位动物学家骄傲地站在旁边或者爬到猛犸身上把自己作为比例尺,一边大声说:难道这不是奇迹吗:在我们探险队的报告里会有一幅插图——学者帕波奇金站在猛犸的尸体上,不是化石,而是活到现在的猛犸的尸体上!两位探险家拍完照片,割下了猛犸的尾巴和长鼻子,又割了一束长毛,抓起了枪,提着东西,准备回帐篷去。

可是动物学家若有所失地环顾着四周,大声喊叫道:宿营地在哪个方向!周围是一片冻土带,还起了雾,远处一点儿也看不见。

我们迷路了,彼得·伊凡诺维奇!我完全不知道应该往哪儿走……!卡什坦诺夫听见喊声,先是吓了一跳,接着就笑了起来:口袋里装着指南针的人,就是漫天大雾也迷不了路,只要知道原来是朝哪个方向走过来的。

我们是从宿营的地方径直向东南方向走的,那么,现在应该朝西北方向走。

但是,我们看见猛犸以后,跑的时候好象没有看指南针!不,在我把指南针收起来的时候,我习惯地看了一下我们跑的方向。

不必着急,我一定把你带回去!卡什坦诺夫手里拿着指南针,信心十足地在冻土带上走着,动物学家跟在他的后面。

两位探险家走了大约两个小时,大雾和先前一样,低低地翻滚着。

雾散开了,能看到方圆一、二千米以内。

正巧在这个时候,卡什坦诺夫看见正前方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奇怪的东西立在冻土带上。

他指给动物学家看。

那是什么?动物学家问。

好象是萨莫耶德人的帐篷。

难道这里有人吗?我想,那是我们的滑雪板。

你忘了,是我们放在那里的!噢,这么说,我们走对啦!走到了滑雪板跟前,两位探险家才算是放心了。

收好了指南针。

因为这里是湿润的,滑雪板的痕迹在这一带还看得很清楚。

很快在远处就出现了丘陵和帐篷。

《地心世界猎奇记》[苏] B·A·奥勃鲁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