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暗了。
包为正把东街的鼓乐队请了来,灵堂也布置好了。
在李二家的院子里,搭建了一个临时的简易棚,上面挂上了从包为正店里拿来的白色丧布。
在简易棚里停了一口上好的棺木,李二奶奶就躺在里面。
根据传统尸体得停三天以后才会送去火化。
由于现在是夏天,包为正给做了主,明天一大早就抬去吧。
不然在院子里停着也不是事儿。
李二没什么好说的,现在他什么事都听包为正的,披麻戴孝的跪在棺材前把黄色冥钱一张一张的填到火盆里。
因悲伤过度而苍白的脸色此时却被火映的红彤彤的。
杨帆默默的站在他身后,棺材头前挂着的大公鸡不安分的咯咯叫着。
涝忙的邻里和鼓乐队的在一旁忙忙碌碌的,虽然李老太太就这一个孙子,其他亲人也没有,但是她的葬礼还是准备的妥妥当当的。
怎么说李二也是个小孩子,他不可能什么都会安排。
包为正就前前后后的忙碌着,连商店都不去管了,李二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
这几天李二请假在家,因为他要守夜。
头七到了。
杨帆今天放学又过来了。
在当地,头七是要好好的办一下的。
到了晚上,那些鼓乐队的开始唱十八长了,这个是为了迎还魂的。
唱的大约就是送别,而且唱的演员还声泪俱下,特别的入景。
农村的夜晚很安静,所以半夜唱十八长能通过音箱传出去很远。
这些动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显的特别的阴森,走夜路的听到哭十八长也是感觉很晦气的。
但是,此刻的李二却心里沉重的很。
他还披麻戴孝的跪在棺材前面。
尸体前几天已经被送去火化了,现在棺材里头的是一个小小的骨灰盒。
但是,上好的棺木并不会因为没有了尸骨而失去它应该有的意义。
哭十八长的时候有很多邻里来参观。
这都是很正常的,在农村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里,别人家有人去世都可能会跟赶大戏一样有人围观。
杨帆看了看周围,还是很不舒服。
除了院子这里面的昏黄的白炽灯,其他地方都黑漆漆的一片,够吓人的。
她现在有点怀念现代化的城市,每日灯红酒绿,至少不会感觉到物质上的孤单。
包为正把包建生放在了王二婶婶家,他怕这场景吓到孩子。
本来包为正想把杨帆也放在王二婶婶家,但是她就是不同意,她感觉要是能陪在李二身边,他还会不那么悲伤。
了解了杨帆的意思,包为正也就不在勉强她了。
在农村,吃白事的宴席叫做吃大豆腐,因为这些宴席主要的食物就是炖豆腐。
李二家的大豆腐宴摆了一整天,而来上礼的人包为正也帮忙工工整整的写了礼单,这些人就是李二以后交往的对象了。
可能是潜规则吧,只要是有来往的人家都会上点礼,要不就会感到不在亲近。
礼尚往来,古今如此。
头七的晚上,挂在那里的公鸡也被宰了,鸡血淋在了棺材前头,还有一碗清水。
李二眼睛通红,也不怎么说话。
虽然已经一个礼拜过去了,杨帆感觉李二的悲伤仍然在延续。
第二天一大早,邻里来了四个人,抬了李二奶奶的棺木往山上走去。
李二在前面打着灵幡,手里捧着李二奶奶的遗照。
而身后一队挂着白布条的邻里帮忙送行。
送葬的队伍哭声阵阵,不论真假,在送葬的时候哭的越大声证明对死者越尊重。
杨帆今天没有跟来。
她还是老老实实上她的学前班。
送葬队伍要从小学门前的那条通往西山的路走到西山。
杨帆下课的时候趴在墙头看着送葬的队伍越走越远,慢慢消失在山路那头。
小班,上课了,小班,上课了!杨帆满头黑线,小孩儿的一些行动真的雷死人,这上课还要叫好几遍,有了铃声谁不知道啊!同学们上课了。
上堂课让你们准备的小竹杆带来了没有?今天上数学课!王昆那讨厌的声音再次传来。
杨帆瞥了一眼王昆,然后趴在桌子上不出声。
原来昨天上课后,王昆曾布置一个任务,就是用竹竿或者秸秆穿一个竹排,用来学数学,简单说就是用来数数的。
杨帆才没那么幼稚,用一些破秸秆来做一加一等于二的蠢问题。
不过,在学前班,这样的动作是很正常的。
正因为杨帆不是个正常的孩子,所以王昆很反感杨帆。
见杨帆爬在桌子上,就拿起一个粉笔头点了点桌面,道:杨帆!你的呢?我布置了什么任务你不知道吗?老师,你教的东西我会了,为什么还要用这些东西来算数?杨帆抬起头,懒洋洋的说。
她真的很没有耐心陪这个小老师开玩笑。
好,一会准备数学考试,你要是错一个就给我回去做一百个竹排!杨帆又把头低下了,然后手一伸趴在桌子上。
说道:好。
百以内的加减法,我真想看看你能考出什么花来。
我要是错一个,立马回去做一车这东西来。
王昆气的不知说什么才好。
但是作为老师,她还是忍住了。
毕竟她还是个老师!漫长的时间过了,王昆果然在这一天的课程结束之前,考了几道题。
她拿出了一本教科书,然后在黑板上飞快的抄了十道数学题。
但是都是一些二十以内的加减法,杨帆无奈的摇了摇头,拿起笔刷刷的写完了,然后把本子交给了王昆。
老师,是不是写完了可以走了?打下课铃了。
杨帆可爱的笑着,脸上露出淡淡的两个小酒窝。
王昆看着那简明的答案和娟秀的字体,感觉到非常的无奈,尴尬的点了点头。
还好那一屋子都是小孩子,不然她这脸都没地方放了。
老师再见。
杨帆再次得意的笑了一下,取出门外的粉色自行车,回家去了。
回到家,家里还是只有爷爷奶奶两个人。
奶奶还是抽着烟袋锅,时不时的用粗糙的双手按了按烟袋锅上未点着的烟灰。
爷爷看电视呢,电视里还是演那个很经典的电影,最古老的那个《聊斋》系列。
杨帆笑了笑,装神弄鬼而已,呵呵,自己不也是嘛。
第一卷 五行纷争 第三十二章 葱叶里的萤火虫别说,这个时代的鬼片还是有一定看头的。
杨帆坐在炕头看的是津津有味。
那些狐仙鬼神的演计还相当不错。
但是黄小先感觉很无聊,就趁奶奶出去准备生火做饭的时候一溜烟的跑出去了。
夏天做饭的时候奶奶会把后门打开,后面就是山了,黄小先顺着门鸟悄的就跑了。
爷爷用手把老花眼扶了一下,露出一点疑惑,刚才的一抹黄影子是什么东西?难道自己是眼花了?然后摇摇头,继续跟他大孙女看电视。
帆那,去,上老王家给我买袋酱油去!没酱油了,快点啊!奶奶的声音从外地下穿了过来,噼里啪啦的烧火声夹杂着米饭的香气,刺激着杨帆的鼻孔。
哎!杨帆急忙穿鞋下地,然后接过奶奶递过来的三块钱,小跑着出去了。
来到老王家,小王亮正在写作业呢,见到杨帆来了急忙从里屋出来,然后神秘兮兮的说:杨帆,你晚上出来玩,我给你看好东西!杨帆笑了下,然后把钱给了王家大奶,然后说:大奶,我奶奶要瓶酱油!王家大奶家不是开小卖铺的,但是是出集卖一些调味品什么的,附近的也直接就去她家买。
哎,你等着,我去给车里给你取去。
王亮见妈妈走了,又拉了拉杨帆,说:知道没,晚上出来,我给你弄好玩的东西!杨帆看着小王亮弄的这么神秘,然后问道:到底什么东西呀,告诉我啊!哎呀,你一会吃完下晚儿饭出来就是了。
这时候王大奶屋来了,递给她一瓶酱油。
小王亮见妈妈回来,就急忙跑回去写作业了。
拿着酱油回到家,老王家后门的石头上已经坐了好几个人了。
附近的接壁子到了晚上总是会出来乘凉,杨帆家还没吃过晚饭,等吃完了,奶奶也会叼着烟袋锅坐着唠嗑的。
农村吃晚饭很早,在夏天基本上晚上五点多就吃过了,冬天更早,基本上三四点钟都开始做饭。
奶奶做饭很麻利,酱油打回来一会的功夫就炒了个菜,然后在菜地里揪了两颗大葱,从院子里的酱缸里捣了一碗大酱,放好桌子,简单又美味的晚饭就开始了。
奶奶总是在吃饭的时候说一些邻里长短什么的,爷爷听了几十年,和往常一样他也不怎么吱声,但是只要是他说话了,那奶奶肯定也闭嘴了。
这不,就奶奶一个人在那说。
哎,前几天李家老太太去世了。
你说那老太太平时对人都挺好的,怎么就死了呢。
帆那,我听说李二就是你包爹爹家的小伙计啊,那小伙子还挺麻溜的,干啥像啥。
命不好啊,可得让老包照顾着他点。
爷爷瞥了奶奶一眼,然后说:啥事你都管,人家的事跟你啥关系。
吃你的饭得了。
说完奶奶也就不说话了,默默吃起饭来。
杨帆看着这老两口天天也挺逗乐,奶奶很怕爷爷,可能就是受那种三从四德传统思想的影响吧,不论爷爷说什么,奶奶都不反对。
吃过饭帮奶奶把碗捡下去,奶奶坐炕上歇了一会,然后美美的在铜烟袋锅里点燃了旱烟,挺着身板出去乘凉了。
杨帆也跟出来,她可没忘王亮还说要给她看个好玩的东西呢。
外面天已经渐渐开始黑了,西山边又冒出一朵又一朵的火烧云,王亮坐在后门口的大石头前,见到杨帆出来,就招呼她往这边来。
干什么呀,这么神秘?杨帆也想看看这个十岁小孩能给他什么惊喜。
等着,一会天黑了就有了。
什么东西?哎呀你别问了。
对了,晓霞她们呢?咋没过来玩儿呀,一会咱们拢火烧蚊子呀!王亮往南边的那条路看着。
这条路是东西走向的,最西边就是小学,而他家离小学就隔了三户人家,他家邻居就是大姑家,大姑家挨着二爷爷家,二爷爷家旁边就是小学了。
而他家的左边就是一条通向前面大道的马路,马路再左边就是王二婶家,王二婶家后面隔着马路就是杨帆家了。
杨帆实在不知道这拢火和烧蚊子有什么关系。
过了一会,晓霞姐弟就过来了。
这些小孩子都往一起聚,她们也不例外。
按辈分来杨帆得管长她一岁的晓霞叫姑姑,而晓亮比她还小一岁,还得叫人家小叔。
太爷爷就住在他们家,老爷爷有一个媳妇,但是精神有些不好,总是自己一个人在东屋把墙壁写满字,她的字体很漂亮,写的东西就是一些什么名字啦,工作啦。
还经常自己一个人站在村口骂人。
她骂的是谁也不知道,她有时候会犯病,然后追着小孩打。
而她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爱抽烟。
她不抽烟卷,她说那东西太秀气不过瘾。
每次都卷上很大的一卷旱烟,然后吧嗒吧嗒的抽着,冒出一股股的浓烟。
她还非常爱抓自己的头发,就好像头发上有着很多东西似得。
但是她头发其实很干净。
常年的那么抓,她的头发就跟超级赛亚人一样爆。
其实她还是个大学生。
当年下乡插队工作的时候,好像是被诬陷偷了一个录音机,然后就精神失常了。
最后没有回到辽阳,嫁给了老爷爷,还给他生了三个孩子。
晓红是他家最小的姑娘,现在才不大点儿,但是辈分倒还不小。
他家生活不太好,听说以前还是生活不错的。
但是不知道因为什么,就变穷了。
房子破了,人也不在来往了。
他家还有个精神病,基本上不像杨帆家那样人来人往的,很冷清。
他家在姑姑家前面,是紧挨着小学的,所以两个比较大的孩子也经常出来玩。
在记忆里,杨帆记得以前最喜欢和她们一起玩过家家,把围巾带在头上,装老太太。
走出回忆,王亮已经堆了一小堆柴火了,还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堆绿叶子,盖在干柴火上了。
他偷偷在家里拿了一个打火机,然后杨帆和晓霞晓亮苏莹这一堆小孩就围着柴火堆点起火来。
火苗从干柴火里窜出来,烤着外面的湿叶子,然后一股股的浓烟就冒出来了。
在当街纳凉的人们皱起眉头来,这帮孩子,又开始拢火了。
每次都弄的浓烟滚滚的。
于是纷纷捂起鼻子,用手使劲的扇着,有的受不了直接拿着屁股底下的硬纸壳换地方坐了。
杨帆这时候终于知道为什么会熏蚊子了,因为连人都被熏跑了,很囧的小聪明,这些孩子太可爱点了吧!孩子们一个个被熏的小脸黢黑,还嘿嘿嘿笑呢,杨帆捂了捂鼻子,也笑了起来。
火苗渐渐小了,大人们见那些孩子早对这堆火失去兴趣就连忙用铁锹挫了一堆土,把火掩灭了。
天黑了,散豆豆一样的星光绽放整个星空。
三个小孩被叫回去了,大人们还在热闹闹的唠嗑,在场的小孩,只剩杨帆和王亮了。
嘿,帆船,我去给你找我说的好玩的东西!杨帆无语,这些人总是乱取外号,还什么帆船,这个外号让她郁闷好久。
好吧。
我看看你给我弄什么好玩的。
嗯呢,你闭眼睛,等着哈,马上就好!杨帆笑着点点头。
听着动静,王亮好像离开了。
过了一会,杨帆还没听到王亮的声音,他干什么去了?真的有点好奇,有什么好玩的呢?杨帆想睁开眼看看,但是想想还是忍住了。
等啊等,终于听到王亮的声音了。
嘿,帆船,你可以睁开眼睛了!杨帆慢慢把眼睛睁开,可能是闭眼睛时间长了吧,刚睁开眼睛眼前一片漆黑。
天也很黑,王亮的轮廓渐渐的清晰了,杨帆很纳闷,他要给我什么惊喜?接着的一幕,让杨帆惊讶了好久。
只见他拿了一个很大的葱叶,然后那葱叶里面像有小小的灯泡似得,还一闪闪的。
在绿油油的叶子里显的格外的耀眼。
哇,这是什么?杨帆惊讶了好久,然后王亮笑嘻嘻的把葱叶的口打了开来,只一会,能有四五个萤火虫从葱叶里飞了出来。
萤火虫尾部的光一闪一闪的,发着温暖的绿光。
那些可爱的小精灵在杨帆眼前转了一圈然后就渐渐的飞开了,消失在黑漆漆的夜幕当中。
哇~~杨帆惊讶了好久,直到萤火虫们消失不见了,她才回过神来。
这,这真的是个不小的惊喜!杨帆对王亮说。
王亮挠挠头然后说:嘿嘿,帆船,你要是喜欢,以后我天天给你捉萤火虫!黑夜中,杨帆甜甜的笑了,对他说:傻啦,一次就够了,会伤害它们的。
王亮点点头,然后说:是啊,所以我给它们都放飞了呀!杨帆看着王亮傻傻的样子,心里一阵偷笑。
这个傻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