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员外看见王举人,笑眯眯过来,拱手道:在下正有事要寻王举人。
拉着王慕菲到他楼下厅里坐。
此时三间厅又改了样子,当中摆了一只大丹炉,墙上挂了一副老子青牛出关图,点着极粗极大的三根柱香。
王慕菲才进门就叫那香呛得咳嗽起来。
贾员外苦着脸抱怨道:道长说此炉银母要保万无一失,必不许我亲近女色,连我两个心爱的小厮都不许留,我在东门外花了七千两买下王尚书的小宅,舞女歌僮俱要送到那边去呢。
说一脸苦像,极是舍不得他那两个小厮的样子。
王慕菲才晓得贾员外是爱男色的,看他把油腻腻的手搭到自家肩上来,心里一阵恶心,移了一步,让开道:贾员外寻我有何事?贾员外含情脉脉的道: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举人成全?王慕菲被他唬得连移两步,才发现贾员外瞧的不是他,是院子里那只大笼子,放下心来笑道:贾员外请说。
在下想请举人帮着照看李广大将军。
贾员外极是伤心的指着那只大公鸡道:他原是一日都离不开我的,道长说此次开炉非同小可,务必要小心,所以连我的李广啊,都要送走。
我哪里舍得叫那些人照看,想来想去,只有王举人你家最合适,还请举人老爷成全。
王慕菲因与他四千两是背着家人的,替他养几天鸡原是小事,倒不好不应,只得含笑应了。
那贾员外欣喜若狂。
用力拍着王举人的肩膀,笑道:你原出的是四分,看在我家李广的面子上。
算你五分如何?四分是四千两,那五分就是多出一千两来。
王慕菲暗道:此人好大方。
替他看几日鸡,平白就赚了这许多,且赚得一分是一分。
笑嘻嘻道:员外使人把鸡抱我家去罢。
贾员外摇头道:使不得,我亲自抱去。
果然亲自搂抱着那只大公鸡,随着王举人家去。
后边抬笼子地。
抱母鸡的,拎食盆的,抬澡盆地,排了长长一串。
路人见了都指指点点,道:看,有钱人家的鸡,还要十来个人服侍呢。
贾员外极是得意,哈哈大笑道:我这个鸡,比那些穷秀才强到哪里去了。
说是锦衣玉食也不为过。
到了王家,王慕菲把那只公鸡合它地姬妾们都安置在外书房前头的小园子里。
贾员外极是舍不得,眼泪汪汪绕着笼子转了数圈。
拉着王慕菲的手道:晚上起风,须把我家李广挪到屋里去。
还有几件他常用的物事一并送来。
切记切记。
他不爱年纪大的使女送食水。
十三四岁地小丫头最好。
王慕菲耐着性子一一应了,送一步三回头的贾员外出门。
他还不曾掉头。
王老夫人似鬼一般从厨院里冒出来。
王老太爷从另一边钻出来,道:他来做什么?王慕菲怕老子晓得他藏私,忙笑道:他要守炉,放心不下那鸡,又舍不得搬到新宅去,托我替他照看几日。
说话间,贾家又是一队七八个管家,抱着织锦的绣帐,抬着三架金碧辉煌的大屏风进来,朝外书房去了。
王老夫人两眼发直,不自觉的要跟着一个抱锦被的管家走。
王老太爷瞧见,拉她的胳膊,轻声骂道:你看什么?王慕菲不想合爹娘多说话,借着这个机会走到外书房,一个管家过来请安道:王举人,小的们是专管服侍李广大将军的,今日去新宅替大将军收拾屋舍,明日一早就来……王慕菲认得他是日日服侍这只鸡地管家,摆手道:你们去罢,我这里自有人使,不会叫你家大将军受委屈的。
那管家笑着打了个千,带着人去了。
不多时,老夫人踮手踮脚进来,扑到鸡笼上扯挡风的绣帐。
王慕菲在书房里听见动静,奔出来喝道:娘,你要做什么?王老夫人道:这般绣帐,枉我做了一二年举人地娘,都不曾用过,我拿去房里挂一夜,明日一早就还来。
王慕菲恼道:合一只鸡抢帐子,成何体统!快放下来!抢过老夫人手里的绣帐,又挂回原处。
王老夫人舍不得就走,陪着笑道:我去瞧瞧那个食水盆,极是精致呢。
王慕菲朝前两步,挡着她,劝道:娘,这是人家暂搁在此处地,动不得。
王老夫人磨磨蹭蹭不肯走,王慕菲气急,大声喊道:清风,请老太爷来。
话音未落,老太爷自院外踹进来,扬起巴掌。
王老夫人缩下半个身去,自老太爷手下钻了出去,扬起一双半大不小地脚跑远了。
老太爷咳嗽几声,叹气道:你娘这一辈子,都没穿过几件好衣裳。
旧年入冬真真替她做的几箱,不是衣裳?王慕菲脱口而出,才醒得衣服已是昨日当了,真真也做了淹死鬼,长叹一声道:爹爹,儿子还有功课,你去罢。
走回书斋把门紧紧地闭上。
王老太爷本是要打听消息,无奈儿子什么话都不合他说。
他再走到隔壁门口去,就有管家拦着,极是客气道:王老太爷,我们老爷正打点封炉,还要沐浴斋戒,有天大的事,还请开了炉再来。
回头进去把门闭的合铁桶似的,哪里得开?王老太爷原是那日半夜叫左一堆右一堆的银山晃花了眼,血气上涌把一辈子的积蓄都换了银子交到人家手里,回到家略安静些,摸着那张收条越想越不放心,可是儿子处又不合他讲话,贾员外又见不着。
由不得他一刻比一刻急。
想到松江茶馆极多,袖着几十个钱走到一家茶馆门口,正待进去。
老板娘认得是上回泼过洗脚水的客人,骂道:我们不做你生意。
伸出两只比王老太爷大腿还要粗的胳膊。
轻轻一推,就把王老太爷推出去了。
王老太爷气极,本来合她理论,听见茶馆里一片称赞叫好之声,暗道:好汉不吃眼前亏。
我本是要来打听消息的,他们看老板娘眼色,必不肯合我说,且换个地方去。
又走了两条街,却是松江极繁华的所在,外头俱是大布庄、大绸缎庄,寻了一间生意兴隆地茶馆进去。
茶博士看这个老头下巴瘦的跟锥子似的,一双眼睛眯着四处张望,偏身上穿着绸衫。
脚底一双云履,猜他是个暴发,格外殷勤。
上前笑道:老太爷,里边雅座请?王老太爷摇头道:这里热闹。
我就在这里吃茶。
那茶博士心里失望。
笑嘻嘻把他请到一张靠窗地空桌上,笑道:老太爷吃什么茶?王老太爷看看四周。
吃的都是一碗茶汤,并没有加果子诸物,怕露怯,随指着一个人道:就依那样与我沏一碗罢。
茶博士忙笑道:雨前云雾茶一碗。
走到后头去掇了两只小碟送来,一小碟是瓜子,一小碟两块酥糖,笑嘻嘻摆到桌上。
王老太爷瞪了茶博士一眼,恼道:我不曾叫点老太爷,今日老板生日,原是小店奉送地。
茶博士笑道:你看,人人桌上都有。
老太细细打量一回,果然人人面前都有两只小碟儿,方才放心,伸手取了一块酥糖丢进嘴里吃着,含糊不清的说:快去沏茶。
这一回他却不曾选错地方,此处来来往往的都是商贾,松江出了这样一个将一两银子变成二十两银子的仙长,商人们个个动心,都在那里羡慕陈文才公子结识得好朋友,一个月功夫身家涨了几十倍。
众人议论纷纷,又说起李九公子也寻着一个本事还要高强些的仙长,就在城外觅了一个小庄做丹房,已是把家产尽数折变,足足三十万两雪花纹银要拿去炼银母。
说他痴地也有,说他疯的也有。
赞他胆大的也有,羡他的也有。
一个人感叹道:这位李九公子身家也不可,奈何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另一个想是合李家有仇,冷笑道:我听他家至亲陈管家说,那个贾员外,原是头一炉不成,蚀的亏了大本,好容易问他家借了一万两银子做本,再炼才得银母。
可见纵是仙术,也要看运气,只怕李九公子这一回蚀本也说不定。
王老太爷听说李青书拿三十万两银子炼银母,心里极是妒恨,那些银子里只怕有一大半原是他家的。
想必是李家穷了,把主意打到他家来,哄着真真把庄子并金珠都搬到他家去。
如今尚真真死了,尚家钱财不是都归他李家所有?想到此,越觉得尚莺莺合李青书阴险狠毒,恶狠狠的捉了一把瓜子嗑。
待他坐到日头西下,正要起身时,突然有人跑进来笑道:了不得,了不得,方才知府大人带着银子到李九公子丹房去了,李九公子说已是封了炉,不肯收知府大人的银子。
知府大人恼了,叫几个快手强推倒一扇门,谁知里头空空的,半个人都没有?就有人跳起来问:那银子呢?那人大笑道:银子自然踪影全无。
只得一夜功夫,三十万两尽数搬走,可见仙法妙用啊。
茶馆里地人哄笑起来,都道:知府大人好福气,若是早一日送去,想必银子也随着修道去了。
王老太爷听不懂,拉住茶博士问他们:银子又不是人,怎么能修道?那茶博士吃个扯住,怕误了生意,忙道:老人家不晓得,这是李九公子上了当呢,那什么仙长卷了他家三十万两跑了,可怜富家公子,一朝沦落穷人。
王老太爷冷笑道:恶有恶报,他做下亏心事,老天也不容他。
突然外头轰动起来,人都传记说知府大人又去寻那贾员外了。
王老太爷心惊,暗道:这个知府怎么这样贪财。
炼银母岂是好耍的?万一打扰,我的银子怎么办?忙叫结帐,伙计问他要十个钱。
他心里有事,抓了一把与他。
走到半道上才想起来,那一把有十一个。
一路痛到家,看隔壁门外果真站几个衙役,外头围地人山人海,连他家后门都堵住了。
王老太爷挤了半日挤不进去。
急中生智绕到前头大门,敲了许久还是喂鸡的清风听见,问举人老爷讨了钥匙来开门。
老太爷一路小跑到儿子房里,王慕菲早爬在阁楼上,看见爹爹来了,道:还好贾家还不曾起炉。
不然这一炉坏了如何是好?王老太爷冷笑道:我方才出去打听得,尚家大贱人把家产变卖了有三十万两,吃仙长尽数卷走了呢。
人都说李九公子如今是一贫如洗了。
王慕菲心里也自快意,笑道:老天有眼。
扒在窗边看贾员外乐呵呵送知府大人出来。
两个人站在门口不晓得说了些什么,几个管家把两个想是装银子地箱子又抬了出去。
王慕菲道:这位大人却是有趣,想来贾员外许了他好处了。
到底也要留下一箱银子做个样子呢,他倒好。
又全搬回去了。
老太爷拈着胡子感慨道:这就是官呢。
儿呀,明年你也要买个知府做。
王慕菲冷笑道:姚滴珠已是叫我哄地千肯万肯。
明年随我到京城去活动。
知府不见得,一个县令是稳的。
老太爷道:她只得那一二千两,哪里够?王慕菲笑道:她合我说来,她爹爹还有一盒金珠与她。
王老太爷突然两眼瞪地圆溜溜的,直直地看着儿子。
王慕菲忙摆手道:爹爹你休想,儿子做了官,自有金山银山搬来家与你收藏。
王老太爷老脸笑成一朵花,喜道:我的儿,还是你想的明白,世上妇人都好吃穿不可信。
只要把银子捏在手里,随你娶十个八个妾,她屁也不敢放一个。
王慕菲心里觉得有理,男人都当似苏妹夫那般才叫神仙般的日子,人都说京城里的妇人最是美貌,得了官,手里又有银母,又有美寻,又是一方诸侯掌着百姓生死,就是神仙也不如他王慕菲快活呢。
父子两个对视,都得意大笑,自这一日起,贾员外在那丹房里守炉,王慕菲就在阁楼上守炉。
贾家地管家每日都来看顾那位大将军,必要服侍到天黑才去。
过得两日,将近黄昏时下起小雨来,王慕菲在阁楼上守的倦了,出门闲走,却见贾员外隔壁一家搬家,十几辆车好像都装着极沉重的行李。
马车过后泥地下深深两道车辙。
王慕菲抱怨道:可恶,两脚都是泥,叫人如何出得门?闷闷的家去,听见公鸡打鸣声,走到后头去看,却不见贾家的管家,问守门的媳妇子,媳妇子说是怕落雨道上不好走,几个管家走的极早。
王慕菲看了看东西不少,也不以为意,又爬了阁楼上看一回。
贾家门窗都是照旧。
放下心来过日不提。
且说姚滴珠生气家去,恰好马三娘要去太湖耍子,她使人家去打听贾员外闭门炼银母,贾家的管家每日去她家照管那只大公鸡,也就放心随后母去耍。
道上听说李百万家的九公子叫人骗了三十万,两口子存身不住随着薛公子到山东去了,忍不住暗笑:果然是心高气傲地九公子。
不肯低声下气寻我家隔壁的贾员外,不然三十万两银子能炼出多少银母来?又想到自家神不知鬼不绝取五万两去,转手就是几十上百万的银子在手。
到时候也必要像后母这般畜家奴,买大船。
还要置大宅。
越想越觉得快意,从前妒恨尚真真,此时反觉得好笑,他尚家叫李九公子败地精光,若是尚真真还活着,也只能日日纺纱织布过日。
哪里比得她有钱快活。
正在那里想着,使女来请她道:雷少爷合一个什么相公子来了,夫人要把这座大船让把他,请小姐换到后边小船上去。
姚滴珠不喜后母事事把侄儿靠前,闷闷的喊小桃红收拾衣箱妆盒,将把等候地管家,自家扶着小桃红出来,站在甲板上等马三娘。
那边船上跳过来两个少年,一个是小雷,冷冰冰笑都不肯笑,另一个生地也黑,笑嘻嘻走到马三娘跟前拱道道:马大当家的好。
小雷附到马三娘耳边说了一句什么话,马三娘满面堆笑,上前拉着那个少年地手道:好孩子,合你三舅说,等他回来我要请他吃酒。
转头看见滴珠站在一边,忙道:这是我女儿,嫁把王举人为妻。
滴珠,来见过相公子。
姚滴珠合马三娘相处了十几日,晓得她眼界极高,等闲人家都不放在眼里,对这个少年这般客气,想必这位相公子必是贵公子,忙上前万福,低首笑道:相公子好。
很抱歉,今天晚更了两个小时,看在我字数不少的份上,把票票给我吧。
最近那个卡啊,卡的我都不想活了。
不知道明天会不会好一点。
亲一个,感谢一直在等更新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