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随遇而安之宅门旧梦 > 第十七章 辞行

第十七章 辞行

2025-04-03 08:06:22

更新时间2010-1-10 15:09:34 字数:4255沈菊年正在搬弄着花草,忽然听到一阵零乱的脚步声,错愕地起身回头,却见萧娉婷眼里含着泪跑出来。

沈菊年正待追上,却听到院子里李群在喊她。

沈菊年!听上去很生气。

沈菊年急忙跑回院子里。

先、先生!李群冷冷剜了她一眼,一院子泥土!沈菊年缩了缩脖子。

我马上扫干净!这不是刚刚萧娉婷突然来了,她没来得及收拾好……李群皱皱眉,哼了一声,摔门进屋。

真是个不好相处的人……沈菊年又一次想。

五月底的一天,刘晋铭暴毙而亡,由二奶奶做主,厚葬了。

李群和沈菊年只能偷偷去看他,带上他最喜欢的酒菜。

李群站着,沈菊年跪着,三杯水酒洒在身前的土地上。

李群低下头,看到沈菊年眼里的泪光,眼眶湿润,却没有流泪。

那次被打得那么惨,咬紧牙关,她也是一滴眼泪都没有掉。

沈菊年也不知为何,每次眼泪到了眼眶,便忍着不想流出来。

不过她是真的伤心,至于为什么伤心却不流泪,她就不明白了。

就像李群,他心里一定也不好过,但他看上去和平时也没什么不同。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表达感情的方式也不同,怎么能强求人人都是痛哭流涕呢?李群说:二师兄年轻时受过重伤,根基废了,但跟寻常习武之人比起来,仍是强上许多。

只是病根仍在,注定活不过五十。

我不信命,却也斗不过。

每到夜深人静之时,他便会潜到刘晋铭房中为他疗伤,历经沧桑,刘晋铭也看淡了生死,过去在山上,他常笑着对人说:我那个小师弟啊,看似无情,其实最是重情,别人不了解他,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他啊,也只是一个聪明的傻孩子。

李群的眼神微微黯了下来,也说不上多么悲伤,有希望活下来的时候决不放弃,既已死去,伤心也是无谓,虽明白这个道理,想起再看不到二师兄大大咧咧的笑脸,心里还是略微有些沉郁。

先生为了师傅来萧府,现在师傅走了,您是不是也要离开了?沈菊年问道。

再过一个月,我便回云都门。

李群问,你和我一起回去吗?沈菊年仰着头,怔怔望了他半晌,突然觉得脖子有些酸,忙起身,拍了拍膝上的尘土,借此掩饰自己的尴尬。

我放心不下七小姐,而且,我想回安州看看。

她很久没有回家了,不知道大嫂生了男孩还是女孩。

李群不知道七小姐有什么可以让她放心不下的,不过她确实和自己不同,她是有家的。

而他必须,也只能回云都门。

李群点了点头,道:你没有签卖身契,想回家就回家吧。

说着又取出一个太极形状的坠子,交到沈菊年手中。

我答应过你师傅照顾你,你若有事找我,便将这个坠子拆开,到时我自然能感觉到。

这么神奇?沈菊年诧异地接过那坠子,不小心碰触到他的指尖,微凉微凉的,却让她有种被烫到的感觉--却也只是转瞬即逝的?那。

我……沈菊年想起自己身无长物,不禁有些羞赧,忽地想起一物,便从腰间取出一个碎步包裹,摊开了,里面是两环碎玉镯子。

沈菊年取出一块放到他手心里。

我没有什么值钱东西,这是我娘给我的镯子,不过被我摔成两半了……声音渐渐低了下去,说到这个,她便觉得不安。

嗯……这个没什么功用,不过就当是谢礼吧……李群摩挲着那半截玉镯,温温润润的,就像它的主人。

心头闪过一种奇异的感觉,就如同那次在文心斋外初见,李群觉得手中的碎玉镯似乎有些异常,却又不知哪里异常,定了定心,便收下了。

你道骨虽然一般,但胜在有道心,若想拜入云都门,我可为你引荐。

李群说着,心想,他也不是什么热心的人,不过是因为她是二师兄的徒弟,这才帮了一把。

嗯,是这样的。

沈菊年谢过了。

她为什么要修道呢?长生不老有什么意思?一个人孤苦伶仃的,还不如人世间百八十年过了,有父母兄弟,有儿孙满堂,有人与你举案齐眉,白头偕老……生命本就因为有限而珍贵,又何必去追求虚无的长生。

沈菊年抬眼看了看前面那人的背影,那最初那次见面一样,萧索,孤寂,总是在最热闹的地方喝出一片寂寥。

他要一个人长生不老吗?沈菊年心里觉得,那是一件顶悲哀的事。

和碎玉镯子放在一起的是他给的太极坠,沈菊年呼吸一滞,忽然想起一件事。

娘说过,玉镯子是当嫁妆用的,她这样给了他一半,算什么事呢?以后能要回来吗?难不成还能把太极坠当聘礼?沈菊年脸上微烫,她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傻……沈菊年偷偷在七小姐院外等候了半晌,直到瑞娘出来发现了,才帮她去通报一声。

七小姐身边现在有两个原先没见过的丫鬟伺候,听说秀莲被二爷收了做通房,自初蕊那件事后,二奶奶就看开了。

与其便宜了那些狐狸精,还不如扶持自己的左膀右臂。

男人对于这种事又有什么可以推辞的,大家都是成年人,做那些小儿女姿态就太难看了。

沈菊年蓦地想起某个大文豪,人人都说他对妻子痴情深情,可谁又留心到,他那几房妾室,被七零八落送走了多少给别人,有的甚至肚子里还怀着他的孩子,他又关心了吗?所谓的爱情,大概也只是那一瞬间的感动。

妾通贱流,本来就是私人物品一样的存在,对一样东西动了真情,反而惹人耻笑。

沈菊年也不想说这是对或者错,说了也没意义,反正现实就是如此,她无力做什么,那看看也就是了,至于自甘下贱,她是决计做不到的。

瑞娘出来,让沈菊年进屋。

那件事风头也算过去了,可能二奶奶事后冷静下来也想明白了。

那种事不像沈菊年会做出来的,不然何必让自己的人看着七小姐。

怕的到底是她行差踏错了。

也是因为如此,二奶奶对沈菊年的态度才由嫉恶如仇转变为视若无睹。

菊年,你来找我有事吗?屏退了左右,萧娉婷笑着问道。

自那次在李群那里匆匆而别,她们就再没有见过面了。

沈菊年这次来,是来辞别的。

七小姐,奴婢要走了。

沈菊年微笑着说。

萧娉婷一怔,声音蓦地尖了起来。

你要走了?去哪里?沈菊年只当她是诧异不舍,笑着说:是啊,二奶奶已将我给了先生。

其实我并没有签卖身契。

先生要离开了,那我也只能跟着走了。

你跟着走了……萧娉婷失神道,你们要去哪里呢?先生自有他的去处,我却是要回家乡了。

萧娉婷回过神来,诧异道:你们不是一起的?不是啊。

沈菊年微愕,笑道,先生不需要人服侍,他放奴婢回安州,以后也不能来服侍七小姐了,所以今天来,是提前向七小姐辞行的。

府里正在筹办七爷的婚事,到时候她也未必见得到她,因此寻了一天她有空,她才偷偷来辞行的。

萧娉婷皱着眉,望着沈菊年,眼神闪烁,沈菊年也不知她在想些什么。

本以为,他们两个是那样的关系……可李群要走,却没有带着她一起……萧娉婷觉得,李群这个人实在让人看不透,难道他真的是个无情无心之人?而沈菊年,难道她对李群也是一点感情都没有?沈菊年站着任她打量,就像第一次见面那样,不过那时候,她还小,是站到桌子上俯视她的。

其实她不用站那么高,个子虽小,但谁对她说话,都得低下脑袋。

沈菊年只有一个大她许多的兄长,心里隐隐将萧娉婷当成了自己的妹妹,虽然对方心里未必这么想,但萧娉婷待她,终究是与别人不同的。

你……萧娉婷顿了顿,转口道,那你以后怎么办呢?沈菊年想好了。

我已十四了,也到了成婚的年纪,回去不出一两年,找个人搭个伙过日子吧。

我想要的生活,早已对小姐说过,现在,我的想法也没有改变。

萧娉婷想起那夜里她一番话,发生了这些事,人人都变了,但沈菊年还是沈菊年,她仍然固守着她微不足道的小幸福。

搭个伙,过日子……萧娉婷忍不住扬起嘴角,菊年,你真不思上进。

沈菊年无奈,不然还能怎样呢?其实这也挺不容易的。

那……你以后还会来看我吗?放下了心中的事,萧娉婷对沈菊年的态度又回到了以前。

看着沈菊年,她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心安,放松,她身上,有种家的感觉。

如果得了空,我便会回来看小姐。

沈菊年笑着说,希望小姐不要忘了菊年。

不会的,不会忘的。

萧娉婷叹着气,伸出手,像原来那样,撒娇道:菊年,抱抱……沈菊年身上有种淡淡的香气,听说她出生那年,菊花开得特别好,所以取名为菊年。

菊花开在秋天,有寒风,也有艳阳,诗人说,此花开尽更无花,其实那之后还有冬梅,但诗人眼里,大概便只有这一株朴素温暖的秋菊了。

萧娉婷从里间取了二十两交给沈菊年,沈菊年一惊,正待拒绝,便听萧娉婷说:菊年,那一日你代我受过,我一直没有机会跟你说声抱歉,现在你要走了,以后你成亲我也看不到了,这些钱你收着,他日你若来看我,记得带些家乡的小东西就是了。

便是把家乡的东西都搬来了,又哪里值得了二十两?沈菊年知道萧娉婷的心意,再推辞便是作伪客套了,便不再多言,默默收下。

萧娉婷又笑道:不知道什么样的男子那么幸运,能够娶到你这样的妻子。

这地方讲究门当户对,沈菊年虽然不知道那具体是个什么人,但大概也可以想象到,必然是憨实朴素的人,最好是勤劳正直,郭靖那样的男子最好了。

沈菊年心里也会偶尔想起李群,但他们终究是两个世界的人,萍水之交,云泥之别,她不会让自己多想的。

若有那人,我便带她来见七小姐。

沈菊年笑了笑。

萧娉婷看了她半晌,忽地叹了口气,说道:我想起我四哥,你知道吗,他有一日突然向我说起你。

沈菊年一惊,现在她不怕李群了,但是萧锦琪那人还让她心有余悸。

萧娉婷神神秘秘地说:我觉得,四哥似乎有将你收为通房的意思。

这就像那日在二奶奶门外,听到二奶奶对二爷那句不冷不热的嘲讽,让沈菊年出了一身虚汗。

那可不是人过的日子。

四少爷怎么会动了那样的心思?他不是一向不待见她吗?我也不明白四哥在想什么,他房里也有两个丫头不是,为什么惦记着我的菊年?萧娉婷眨着眼笑道,不过那时,你在李群身边了,他大概也只是随口一问。

其实,若他真开口向李群要人,而李群不给,那结果被人耻笑的只会是李群。

朝中有位大人爱上了自己的妾室,却不能升她为妻,甘愿为她终身不娶。

后来那妾室为高官强夺,贞烈自尽,大人为此受迁怒,家破人亡。

事情传了出去,人们虽然指责那高官,但也有许多人耻笑那大人,为了一个下贱女人,弄得家破人亡,着实愚不可及。

李群和四少爷都是有身份的人,若真出了这么一茬,那她沈菊年到底也只是个可供人相送的对象。

所幸的是,四少爷没有这么做……宁为穷人妻,莫作富人妾。

沈菊年不明白四少爷怎么会对她留了心,就如同萧娉婷一样不明白,明明他留了心,为什么不顺势收了她?不过既然沈菊年与李群并无那层干系,她也懒得多谋划其它。

沈菊年不知萧娉婷心中所想,只是心里叹了一声万幸,越发觉得萧府不可久留。

---------------------------------------有人说沈菊年和袭人有相似之处,服侍着谁便为谁着想,一个是宝玉和蒋玉菡,一个是萧娉婷和李群,但是相似而不是相同,众看官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