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随遇而安之宅门旧梦 > 第四十二章 改变命运的初会

第四十二章 改变命运的初会

2025-04-03 08:06:22

更新时间2010-1-29 16:55:46 字数:3033萧娉婷下车的时候,看到郭府门口停着雕饰华美的马车,一美貌少女自郭府走出,似乎心事重重,眉心紧锁,下台阶时一脚踩空,萧娉婷正看着,忍不住喊了一声:小心!幸亏身后的两个丫鬟及时扶住了,但饶是如此,她也吓得脸色一白,恍恍惚惚地才回过神来,一双美目流转间,看向了萧娉婷,对她微微一笑,点了个头。

萧娉婷亦回以一笑,仔细看了一遍她的装束,心里一跳,急忙行了个礼。

民女见过公主!玉宁公主也在打量她。

金陵虽说美女辈出,但如眼前这位出挑的实在不多见。

凤眼灼灼,粉面桃腮,欣喜时未语先笑,稳重处不怒而威,显然是出身大户人家,一举一动都带着种漫不经心却又与生俱来的傲气和贵气。

免礼了。

玉宁公主虚托了一下,你叫什么名字?民女萧娉婷。

萧娉婷恭敬答道。

姓萧?玉宁公主扫了一眼她身后的马车,金陵姓萧的人很多,但多数人提到金陵萧家,那就只有一户。

萧四少府上的人?萧娉婷点点头。

回公主,正是家兄。

玉宁公主露出一丝赞赏的笑容。

你哥哥很不错,你也是。

萧娉婷几乎有些受宠若惊,若不是早在舅舅那边听说了玉宁公主有意于郭雍将军,她几乎要以为玉宁公主看上了她四哥。

谢公主夸奖。

玉宁公主见了她的阵仗,又问道:你可是来见李大人?萧娉婷答道:民女此来是为见闺中好友。

玉宁公主脸色微变,沈菊年?她一个妙龄少女,跑到人家府上见什么李大人,这传出去可不象话了,自然说是见沈菊年了。

可她也有些疑惑,怎么玉宁公主会知道沈菊年的名字?玉宁公主却没有再追问下去,一脸恍惚地上了车离开,让萧娉婷满腹疑问。

萧娉婷也算李府上常客,下人恭恭敬敬将她迎了进去,萧娉婷问那下人道:听闻你们家大人抱病在床,不能早朝,现下身体可好了一些?那下人答道:昨日祝神医来了一趟,大人的身体已经好了许多。

萧娉婷松了一口气,进了内院,见沈菊年带着两个孩子嬉耍,李群并不在其侧,心下不禁有些失望。

很想见他一面……这种感觉,像无数虫蚁在心头啮咬,酸麻痛楚,却又无能为力,难受时,满屋瓷器尽被她摔碎,却也止不住那种酸痛。

小时候多好,至少还能天天看到他。

而如今,若能拿一切去换取沈菊年的位子,她也是愿意的。

可那个人,要么不明白,要么明白了,却不愿意回头看她。

压抑下所有的愤懑,萧娉婷露出一个笑脸,走到沈菊年身边坐下。

菊年,这是哪里来的孩子,怎么这么可爱?娉婷,我找到他们了。

沈菊年微笑着说,我找到天宝和郭大路了。

说着朝那个略小一些的孩子招了招手,天宝,过来。

天宝手上攥着沈菊年做的弹弓,扭着屁屁跑过来,姑姑,阿宝要当将军!好!沈菊年笑着把他抱到膝上,心里琢磨着让人给他和粽子打造两套小弓箭。

萧娉婷按捺下心中的震惊,问道:郭大路呢?沈菊年叹了口气,说来话长,这件事如今还扑朔迷离,我只知道,郭雍就是郭大路。

萧娉婷错愕地沉默了半晌,方才挤出一句话:郭将军?沈菊年点了点头。

五虎将之一的郭将军,他如今还昏迷不醒,但祝神医说,七天内就会醒来,到时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萧娉婷想起那些传闻,菊年,那你想必也知道,玉宁公主有意下嫁郭雍。

然后呢?沈菊年淡淡一笑。

若郭雍有意迎娶玉宁公主,那我也无话可说。

你!萧娉婷眉心一皱,若是如此,倒还好办。

但郭雍若不愿意,你可有想过后果?他若有勇气抗旨不尊,我自当陪他赴死。

沈菊年竟似开玩笑地一说,反而让萧娉婷怔了半晌,不能言语。

你不是说,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吗?我是这么说过。

沈菊年点了点头,忽然转移了话题,好像快下雪了,你冷不冷,要不要进屋暖暖身子?萧娉婷怔怔点了点头,随沈菊年进了屋,入画和晚诗早已升了暖炉,粽子和天宝玩得一身大汗,却也不觉得冷,反而觉得热。

沈菊年让入画晚诗分别带了他们下去擦洗下手和脸,自己陪萧娉婷坐了一会儿。

看她到底所为何来。

萧娉婷反而比沈菊年还要心事重重的模样。

沈菊年等了她半天,见她没有开口,便先问道:你今日来找我,可是有什么要紧事?萧娉婷回过神,笑道:没有要紧事,便不能来看你了吗?沈菊年明白,她想见的人不是她。

曾几何时,两人对坐一天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如今竟是绞尽脑汁想着话题。

对了,菊年。

萧娉婷忽然想起自己还有一件事要告诉她,结果被郭大路的事一打岔,差点忘记了。

四哥的婚期定了,明年元宵,也就是过了年的事了。

那先恭喜了。

沈菊年微笑道,恭喜四少爷娶得如花美眷,祝他们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承你吉言,定然为你转达到。

萧娉婷笑着接了口,心道,若新娘是沈菊年,四哥想必更高兴了。

这个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萧娉婷眉梢一动,隐约捕捉到了什么,却还来不及细想。

二人绕了半天,萧娉婷才缓缓问了心中所想:听说李大人身体抱恙,如今可还好?沈菊年微微一笑,方才已经起身,明日便可上朝了。

不知是染了什么病?说起来,李大人的身体一向很好,怎么无缘无故病倒了?大概是昨夜在宫里吃了酒,染了风寒所致。

沈菊年将众人约定好的理由说了一遍,所幸有祝神医在,药到病除。

听到祝神医三个字,萧娉婷脸色微沉,又想起昨日他为沈菊年做的诊断,便问道:昨日你说你曾习过武,我怎么从未听说?沈菊年答道:也不算习武,在萧府那几年,我不是一直伺候在你身边,哪里有时间习武。

只是送了些点心给刘师傅,他便教了我一点粗浅内劲,也就让我力气大了一些,却没有变成什么武林高手。

沈菊年隐瞒了部分真相。

萧娉婷也知道沈菊年没有说出全部事实,但知她隐瞒自己的事情越来越多,两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再不能如小时一般亲密无间了。

话说不多,萧娉婷便要离开了,沈菊年留了她吃饭,她推说时间不早不晚的,回去吃晚饭刚刚好,沈菊年便没有再多留,让人送了她出门,萧娉婷笑道:又不是不认得路,就不用让人送了。

于是带着自己的丫鬟离开。

萧娉婷出了修竹轩,经过鸽舍的时候,看到一人长身玉立,侧对着她,仔细一看,正是李群,不禁心上一跳,往哪个方向走了两步,又蓦地站定。

一只白鸽腾空而起,渐渐飞远,李群望着信鸽远去的方向,眼波一转,若有所思,右手不由自主地摩挲着一物。

萧娉婷瞳孔一缩--李群手中的事物,分明是沈菊年所说的传家玉镯!她说过,那个传家玉镯十分重要,曾开玩笑说,是唯一的嫁妆。

她也说,她对李群无意。

不,不对。

沈菊年从没有说过我不喜欢李群这一类的话,她的半环玉镯为什么会在李群手中?萧娉婷悄悄收回了脚步,满腹心事而来,带着更多的心事离开。

--------------------------------世界上难有永恒的爱情,世上绝对存在永恒不灭的亲情,一旦爱情化解为亲情,那份根基,才不是建筑在沙土上了。

--三毛。

我群里有几个姐妹,一个结了婚,一个可能将要结婚,一个已经离婚……聊了爱情、婚姻、人生等沉重的话题,得出一个结论:搭伙过日子的,散伙也容易--一个想要散伙,一个不想搭伙,一个已经散伙。

作者想过搭伙过日子,沈菊年也这么想过。

作者没结过婚,沈菊年也没有……强求着矢志不渝、轰轰烈烈的爱情是不切实际,但死心眼儿求平淡安稳,似乎也是落了刻意二字。

说是平淡是真,细水长流,但细水一定长流,平淡一定是真吗?仔细品味,似乎更像是平淡在向传奇叫板,而黑的反面未必是白。

不知读者里有多少结过婚的,为结婚而结婚的,平淡真的是真,是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