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随遇而安之宅门旧梦 > 云都卷 第四章 各自珍重

云都卷 第四章 各自珍重

2025-04-03 08:06:22

骆家庄在地理上是个枢纽位置,管道相接之处,又有大河流经,繁华程度虽不及金陵,却因是商贾往来中转之地而名声不减。

马车抵达骆家庄时,天色未昏,再过几日便是春节,但是北方雪灾,这里也受到波及,还未入城便见往来流民面黄肌瘦,衣衫单薄,一城萧条,由此可见。

马车在客栈门口停下,李群环视四周一眼,眉心微蹙,天宝不懂事,窝在沈菊年怀里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便在这时,客栈内传来两声惊喜的呼喊。

师叔!一男一女小跑而出,男子看上去二十出头,面相敦厚,身边跟着一个相貌可人的少女,看上去比沈菊年还要小上几分,脸色红润,笑起来露出一颗小虎牙和两个深深的就我,让人看着便心生好感。

这两人都身着蓝白二色的道服,男子的头发只用头巾简单竖起,少女却挽了一个古丽簪,身后垂了一股麻花辫,十分俏皮。

男子在李群面前停下,中规中距地行了一个礼。

叶寻见过师叔。

少女却活泼许多,托着下巴笑嘻嘻地看着李群。

师叔师叔,我们等了你们好久好久呢!眼睛一转,落到沈菊年身上,眨了眨眼,眼睛一弯,笑道:你就是菊年吧,小菊花?花花?少女热情过度,几乎要贴到沈菊年身上了,李群干咳一声,把有些怔然的沈菊年拉到自己身后护住。

小烟,不可无礼。

被唤作小烟的少女皱皱眉,嘟起嘴,师叔偏心!眼波一转,又嘻嘻笑道:不过如果是对花花偏心,那我们就准了!花花……花花……沈菊年有些无力地抖了一下……叶寻头痛地拉了拉她的袖子,对沈菊年抱歉一笑,师妹不要见怪,小烟脑子有点问题。

小烟一瞪眼,掐了叶寻一把,大秋,你敢说我坏话,我跟禾姐告状!李群有些头疼地捏捏额角,在这么下去,他们就低调不了了,简直是丢人……进去,进去……挥了挥手,把两个人赶紧去,要了间包厢,也不敢坐大堂了--清央师兄怎么派了这么两个活宝来。

李群向沈菊年介绍了两个同门。

男子名唤叶寻,是术宗的弟子,为人也算敦厚老实,只是有些认人不清,若非朝夕相对之人,他压根记不住对方的脸和姓名,让这样的人来接沈菊年,很有可能他会在半路把人弄丢。

不过幸好还带了另外一个人,这也是另一个的悲剧。

柳凝烟这个丫头是剑宗大弟子清肃的得意门徒,比沈菊年还小一岁,也是个被宠坏的小丫头,只不过这丫头被宠坏的表现是无法无天,仗着一对双刀闹得云都门鸡犬不宁,目的就是被师傅赶下山行走江湖--估计这次她是达成目的了。

柳凝烟向来崇拜李群,四处听墙角,得知是李群所托,要迎回一个新师妹,便撒泼撒娇要随着下山。

清肃为人不苟言笑,严肃得近乎严厉,只有这个小徒弟让他一次次破功,太阳穴青筋直跳,想到术宗的叶寻是个稳重的老实人,托付给他倒也放心,便挥了挥手,屈服了。

这对叶寻来说简直是一个灾难,但也只有硬着头皮扛下了。

几人在座,柳凝烟很快和天宝打成一片,两个都是孩子,幼稚得没有代沟。

沈菊年虽然对那句花花有些无语,但心里还是喜欢柳凝烟的天真烂漫,便只含笑看着她和天宝你来我往斗着嘴,一抬头,却接触到叶寻专注的目光,不由一怔。

那目光,简直是用力,就像要把她看透似的,沈菊年不自在地动了动,求助地看向李群。

李群轻叹口气,拍了拍叶寻的肩膀,你记不住也没关系,有小烟在。

是啊!柳凝烟头也不抬地说,反正大秋肯定会忘记的,有我在就可以啦!叶寻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我这人记性差,转眼即忘,不多看几眼转头便不认得人,所以师妹不要见怪。

不、不会……沈菊年笑了笑,心里想,这都是些什么怪人啊……叶寻好书成癖,对文字过目不忘,但偏偏记不住比人的长相,沈菊年听他们一解释,便也释怀了。

李群又询问了叶寻云都门的近况,叶寻答道:云都山那里虽然不是重灾区,但云都门所有的万亩良田,有三成受了灾,而受灾百姓又逃往云都门,最近外室弟子十分忙碌,一来是救助饥民,二来是筹措善款。

柳凝烟插嘴道:是啊,禾姐跟清苒师叔前两日南下采买粮食了,北方的粮价抬高了。

宗明长老说,我们要省吃俭用,所以每月月钱减了一半!说着手一摊,叹气道:反正我的月钱从来都被师傅扣下,所以减不减都一样。

虽是这么说,小脸很是惆怅。

其实他们这些年纪较小的弟子很少下山,基本上只有十六岁以上的弟子才被允许下山历练,而之前的月钱,要么自己存起来,要么由掌管财政的天玑殿统一记账,到下山时才发给弟子。

而柳凝烟不能下山,钱花不出去却经常丢三落四扔掉,清肃因此才把这些钱都扣下了。

云都门目前辈分最高的是宗字辈,其下是清字辈,然后是元字辈。

李群正是清字辈里年纪最小的,也是宗政掌门的关门弟子,其它弟子称呼清字辈的前辈,都是在道号后面加上师叔伯,只有李群例外,门内弟子称呼李群向来直呼师叔,小师叔这个称呼,只有沈菊年在刘晋铭的影响下喊过。

听说清苒南下,李群眉心微蹙,面色凝重,问叶寻道:义仓没有余粮了吗?所剩不多,这一次受灾人数太多,只怕撑不过去。

常平仓那边……叶寻面有难色,有些话比较敏感,便点到这里,李群意会,晚饭过后便和叶寻关起房门详细询问北方的情况。

柳凝烟年纪小,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只和天宝胡闹,同沈菊年介绍起云都门的情况,只不过言下大多是这个师姐太严肃,那个师兄冷冰冰,长老都是木头人,最坏的那个就是师傅!从柳凝烟的抱怨中,沈菊年也了解了云都门的概况,心里有了点谱。

从骆家庄到云都门也是一日车程,从此处分别之后,李群继续向北,而沈菊年几人则折向东北。

柳凝烟不甘不愿地被叶寻拖着走,恨不得跟着李群闯荡江湖,沈菊年兴味盎然地看着,觉得这柳凝烟真是一个活宝,清肃师伯想必也很疼她,心里对云都门倒是有了几分期待,只不过与李群这一别,再见面也不知是何时了。

李群握了她的手,良久无语,终余一叹。

正是情浓难别离,说什么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如此这类的话,也只是不能长相守时候的自我安慰,若可以,谁不希望朝夕相见。

好好保重。

嗯。

你也是。

道一声珍重,这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越往北方,灾情就越显严重,旱灾、雪灾接连而来,让北地居民饥寒交迫,一路上看到不少人搓着手在野外熬着草根做汤喝,或者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这场雪,雪融为水,至少能让饥民多撑过几天。

待走到云都山,一行几人的钱财也都散尽了。

路上遇到几伙匪徒,面黄肌瘦,手上拿着刀有气无力地胁迫着几人交出钱来,柳凝烟亮出双刀,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他们一个个打趴下了,但显然他们也是被逼无奈才会拦路抢劫,倒让他们不知该怎么办了。

最后几人一合计,便让他们跟随自己来到云都山。

云都山脚下聚集的人比别处更多,几个临时搭起的大棚被作为粥厂,一行人到达云都山脚下的时候正是黄昏时分,成千的人聚集在粥厂附近等待分粥。

每个粥厂内都有十来个身着云都门服饰的弟子在忙碌着,生火、煮粥、分粥、维持秩序,忙中不乱。

不用叶寻和柳凝烟指路,几个业余土匪立刻跑向粥厂,老远就闻到粥香,几个人饿得两眼发绿。

队伍排得很长,老幼病残优先,井然有序。

柳凝烟翻身下马,跑向最近一个粥厂。

沈菊年带着天宝下了车,叶寻让人牵走马车,转头对沈菊年道:这里上去就不能再行车马,山路陡峭,菊年师妹要辛苦一点。

沈菊年笑着说不会,又转头看向粥厂,问叶寻道:粥厂所用之粮都是云都门私有吗?叶寻笑道:主要是由义仓提供。

义仓的存量是民间大户供应的,但因为无常救济之事甚少有富商地主愿意做,因此主要也是由云都门出粮。

沈菊年奇道:官府难道不开仓赈灾?叶寻摸摸鼻子,笑而不语,笑容里有些苦涩。

柳凝烟听到沈菊年的问话,撇了撇嘴,道:常平仓空了一半烂了一半,根本就无粮可赈!叶寻皱眉喝了一声:小烟!沈菊年总算明白了,只是泱泱大国,赈灾之事竟然落到一个门派头上,实在让人觉得可悲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