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菊年不答反问:你听到了多少,快点说来!柳凝烟立刻答道:我只听到说,燕王意图谋反,煽动百姓对朝廷的不满情绪,还软禁了师叔!软禁审言?沈菊年下意识地排斥这个想法--以审言的功夫,燕王怎么可能抓得到他?难道是他故意不抵抗?为什么?朝中形势她不清楚,但对李群的实力她有信心,他不会置自己于险地,除非他有把握置之死地而后生。
柳凝烟又道:北上的队伍是由禾姐带领的,便是在这附近失了踪影!说着眼眶一红,哽咽道:一直没有她们的消息。
沈菊年知道她和闫一禾感情深厚,胜愈姐妹,必然是因此才溜下山来,却不想在此遇到了柳花苓。
沈菊年定了定心,问道:门中调度如何?有没有派遣弟子赶往青州支持,有没有搜寻两支队伍的下落?有。
柳凝烟抹了抹眼泪,答道:我就是跟着师兄他们来的,只不过跟丢了,才在这里遇到花苓师姐。
我们现在怎么办?洛酥开口问道,是寻找元蘅师姐他们的下落,还是去青州?柳花苓也不确定,难以做决定,柳凝烟看着几个师姐,眼泪汪汪。
禾姐很重要,但是师叔也不能出事。
先找元蘅师姐。
沈菊年拍板决定,当务之急是救灾,这批粮食比什么都重要。
更何况,我相信师叔绝对不是那些人能控制住的!他若想离开,有谁拦得住?被软禁这件事本来就有不寻常之处,除非是他自愿,否则普通人根本拿不住他。
沈菊年相信李群,相信他不会让自己有事!柳凝烟几人知道沈菊年和李群的事,却没料到她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但当务之急确实是粮食。
民怨已经快到了沸点,这个村庄只是一个缩影,还有更多的人处在垂死边缘。
四人当下决定,兵分两路寻找粮队。
柳凝烟和柳花苓一队,沈菊年和洛酥一队。
沈菊年,沈菊年,不要当心,不要害怕,相信他就是了……沈菊年在心里这么对自己说,却仍是忍不住一阵阵的揪心。
理智告诉她,审言必有谋算,不会有危险,但感情却无法控制,心脏仿佛被轻轻揉了一把,微微有些酸痛。
她已经许久没有见过他了,虽然每日在信上写见字如面,却始终不如亲眼所见,若可以,她亦想直奔青州,但她能帮他什么呢?沈菊年叹了口气,任思绪飘到了另一个人身边。
沈菊年和洛酥按照柳凝烟提供的消息,策马在附近搜寻,利用门中独有的方式尝试联系到其它人。
但一整日过去,毫无线索。
眼看天色渐暗,沈菊年眼睛扫过树林四周,缓缓勒马。
洛酥师姐,树林里有人。
沈菊年翻身下马,面色凝重。
洛酥眼神一动,惊喜道:是粮队?不。
沈菊年摇了摇头,看着脚下的印迹,又抬头环视周围。
只怕是之前埋伏的人。
黄土地上覆了一层雪,留下了无数脚印。
如果是粮队,即便走过留下痕迹也不可能只有脚印而没有车辙印迹,而这附近的脚印虽然多却不显得乱,显然并非一般匪徒。
从积雪覆盖的程度来看,他们应该还在这附近。
那怎么办?对方人数不少,我们从现在起小心隐藏行踪。
这些劫匪既有羽毛,只怕比我们更清楚粮队所在,找到他们,也就离粮队更近一步了。
听沈菊年这么说,洛酥也点了点头,放慢了脚步,追踪地上痕迹。
只是此时天慢慢黑了,乌云蔽月,根本看不清地上的痕迹。
走了一会儿,沈菊年忽然拦下洛酥。
前面有人声。
这声音极低极轻,也只有沈菊年能够在这么远的距离听到。
两人又朝着声源方向靠近了几步,沈菊年凝神倾听了片刻,确定道:不是粮队,很有可能是劫匪。
洛酥暗中把淬毒的暗器都扣在掌中,两人对视一眼,把马留在原地,轻手轻脚向目标靠近。
声音渐渐清晰,隐约察觉对方人数不少,但秩序不错,并不像一般土匪那样聚众喝酒喧哗,这样的秩序近乎军纪,更加印证了劫粮者为士兵的猜测。
在一个安全的距离停下,沈菊年凝神听了片刻,在洛酥手中写道:三十多人,上树侦查。
这些人大部分是士兵,和江湖中人不同,他们合攻力量强大,但个人功夫未必高。
洛酥轻功很好,梯云纵施展开来,无声无息地上了树,观察了一会儿就下来了。
三十六。
她在沈菊年掌心写到,顿了顿,接着写,挺强。
看样子,是属于精兵一流。
沈菊年想了想,又写到:毒?洛酥回到:软骨散。
这时对方毫无防备,定然想不到有人准备了软骨散招待他们。
成功了几率很大,但是很有可能对方并没有全部中毒,却被她们打草惊蛇。
稍等。
沈菊年回了两个字。
两个人窃听了一会儿,听到一个浑厚的声音道:这片树林背靠山脉,他们既然逃了出来,必定出不去。
补充完体力,拔营搜索!是!整齐划一的低声回应。
拔营--看来果然是军队厨神。
洛酥眉头一皱,捏了捏沈菊年的掌心,写到:动手。
沈菊年轻轻摇了摇头。
这个时候动手,一旦打草惊蛇,而对方又没有中毒,那么她们两个人便会陷入包围,难以全身而退。
最好的办法是--跟踪,夹击。
沈菊年写了四个字,洛酥一怔,立刻明白过来。
跟着他们,找到粮队,然后联合粮队里的是兄妹,前后夹击。
不多时,他们便拔营起身,三十多人,枪兵、弓箭手、刀兵都有,果然配备齐全。
黑暗中,人的听觉反而更加灵敏,尤其是对沈菊年来说,百步之外的脚步声都清晰得仿佛近在身边。
因此几乎是同一时刻,她和前方的兵匪都发现了埋伏。
反埋伏!突然响起来的冲杀声和人影让兵匪怔了一下,但仅仅一瞬他们就反应过来,队形集结,弓箭手在前,枪兵局中,刀兵随后。
只听刷刷一阵响,数十支弓箭疾速没入黑暗之中,连听到几声惨叫,洛酥脸色一尘,在无犹疑,飞到上风处,几把软骨散洒了出去。
三十六个兵匪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面,完全没有注意到身后的异样。
沈菊年上山时间尚短,身手不如洛酥,掩了声息从旁掠过,奔向粮队方向。
这时弓箭手退下,枪兵换上冲阵,刀兵掠阵,黑暗之中听到对面传来喊杀声,人影幢幢,似乎也有数十之众。
虽然与所知情况有所不同,但众人不敢迟疑,提着兵器便冲,却发现身体好像有点使不上劲,还没等他们弄清是什么一回事,突然脚下踩空,惊叫一声掉入坑中。
一等他们掉入陷阱,立刻便有人从两面包抄。
这陷阱是临时挖的,并不深,翻身弹跳便可跃出,但那些兵匪不知何故无力跳出,而包抄的云都门弟子动作极快,此起彼落几声惨叫,速度解决了七八个。
这是双方都意识到不对劲了。
兵匪首领大喝一声:有埋伏!防卫!也轮到他么么被埋伏了--正所谓攻守之势异也!沈菊年借着极强的耳力躲过明枪暗箭,却仍是被外围一个弓箭手发现,可惜距离太近,对方只刚来得及搭箭,便被沈菊年一个箭步上前抓住了弓,从腰间抽出匕首利落砍下对方右腕!虽然平日在山上演练了无数次,但真正对敌时,刀锋划过血肉的触觉还是让她忍不住手软。
缴了对方的弓,沈菊年便疾速后退,忽地身后利器破空,她敏捷地向右一侧。
这个方向刺来的,不是兵匪!天枢殿剑宗清萧门下弟子!沈菊年急忙喊道。
后面那人听到这一声喊,手上动作一顿,另一只手却搭上沈菊年的肩膀,向后一拉,沈菊年站立不稳,被拉到树丛之后。
师妹躲好!听声音是个年轻沉稳的女子,沈菊年只来得及回一声是,便见一个清瘦的女子提剑飞跃出去,加入战团。
沈菊年观察着场中形势,眼看对方已经折损了一半人马,剩下几十人,也有部分中了软骨散无力抵抗,但也有几个十分强劲,难以近身。
沈菊年这才发现,己方竟然只有七个人!横掠几步,眼角瞥到一个身影,沈菊年脚下一顿,警觉地转身面向那身影,仔细一看,不禁怔住--一排草人!联想方才的冲杀声和惨叫声,还有后面的两翼包抄--草船借箭、声东击西!看到稻草人上扎满了箭枝,沈菊年无一丝犹豫,立刻拔出箭枝,搭上弓弦,一拉一松,箭枝破空而出,精准地贯穿一个士兵的右掌!便在这是,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沈菊年心头一跳,迅速转身,箭在弦上,箭头对准了来人,仔细一看,却怔住了。
四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