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2025-04-03 08:06:26

熟食铺开张以后生意都很好,特别是前三天,买二个荤菜就送一个素菜,更是让人趋之若鹜。

第一个月算帐的时候,算出去除各种开销和庄上的出产,足足赚了四十一贯。

这可把我乐坏了,前几家铺子开张第一个月加起来就五十贯。

当然跟那些日近百贯的生意是不能比的,我们本来就是小本生意,尽量低调,不想被人惦记上。

一高兴就赏了店里的伙计一人一套衣服,半个月的工钱,赵生则赏了五贯钱,众人皆大欢喜。

杏儿见了羡慕不已,我没好气的笑道:这些东西就让你这个样子,没出息。

去去去,看看桃儿还缺什么东西,我们去帮她补齐。

杏儿应了声,就去找桃儿了。

桃儿已经及笄了,婚期订在六月初六。

这几天她忙着绣嫁衣。

过了几天,换上男装,征得母亲同意后,带上杏儿桃儿和田武温甲温乙,一行人出去逛街了。

虽然来广州几年了,可逛街的机会并不多。

田武和温甲在外面赶车,其他的人坐在马车里,杏儿揭开帘子的一角,有趣的东看西看。

嘴里不时发出声音,姑娘,您看那里有人在杂耍,咦,那里在卖。

声音不绝于耳。

经过洛府时,只听杏儿叫道:咦,洛少爷在做什么?他不是一向不出来的吗?我奇怪的凑了上去,正好看到洛玮带着大山小山在铺子门口不知在说些什么。

洛玮已经看到坐在马车外面的田武,连忙上来打招呼。

马车停了下来,他们两人在外面相互问候了几句。

洛玮问道:你们这是去哪里?田武道:我家姑娘要买些东西,所以带我们一起出来了。

我伸出头去,说道:洛玮哥,你怎么在这里?洛叔不是不喜欢你来铺子吗?洛玮说道:最近一段时间叔叔已经允许我接触生意上的事情了,有时谈生意也会将我带在身边。

今天是扬州程家的人来和叔叔谈生意,叔叔让我来见见程家的人。

程家的人?上次大牛叔跟我谈起过,程家是扬州最显赫的家族,生意遍布整个大唐帝国,还有船只去海外做生意,称得上是富可敌国。

我对田武说道:田武哥,我们也去见识一下吧。

看看程家的人是否有三头六臂,与众不同?田武应了声,把车子停在门口,桃儿小心的扶我下去。

我道:洛玮哥,要是洛叔要怪你的话,你就说是我厚着脸皮硬要跟的。

洛玮道:叔叔不会介意这种小事的。

我让田武他们守着外面,一个人跟在洛玮后面进了铺子。

虽说我在洛府出出进进也有几年了,可我还从来没去过他们家的铺子,虽然就在门口。

铺子里一排排精致的眼花缭乱的丝绸和绣品整齐的摆放着,洛叔正热情地带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介绍铺子里丝绸款式和绣工。

那男子不时问上几个问题,洛叔一一细心的回答。

几个穿着青色衣服的随从守在一边。

我在一边细心的打量那名男子,容貌只是普通,一身宝蓝的锦袍,头上戴着一顶白玉九龙冠,右手食指上戴着一颗硕大的红宝石戒,整个人的气势非常强大。

我正打量的起劲时,那人突然朝我看过来,我并不慌乱,只是冲他笑了笑。

他好像有些讶然,问道:惊云兄,这两位是何人?洛叔将头转过来,看到我们两人,笑着招了招手,示意我们上前。

暮然兄,这是小侄洛玮,这是世侄,,,温玉。

你们两个过来拜见程老爷。

洛叔看了看我身上的男装,改口道。

我们两人连忙上前见礼,见过程老爷。

给程老爷请安。

程老爷笑道:原来是令侄,果然好人材,不用这么客气,叫声世伯吧。

看洛叔点头,连忙重新见过。

程老爷从怀中拿出两颗龙眼大的珍珠来,笑道:身上没带什么好东西,这是南洋过来的珍珠,给你们两人做个见面礼。

真是有钱人,一出手就是厚礼,这两颗珍珠一看就知道肯定价值不菲。

洛叔阻止道:暮然兄,这么名贵的东西给他们两个孩子糟蹋了,还是您收起来吧。

送出去的东西哪有收回的道理,这两颗珍珠在这里是值些钱,可在南洋却不值什么,来,来。

拿着,拿着。

程老爷说道。

我接过来,落落大方的谢道:多谢程世伯,祝世伯福泰安康。

拿了他的好东西,说几句好话也是应该的。

程老爷哈哈大笑,说道: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会说话?洛叔笑着答道:这孩子一向古灵精怪的,如果她喜欢可以哄的你飘飘然找不着北,如果惹她生气了,就得担心她会想什么法子来捉弄你了。

真是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

切,我什么时候捉弄你了,大不了就是拿你爱妾出出气罢了。

心里这么想着,脸上还是一副端正的态度。

那两人进后面的院子里谈生意去了,我好奇的问道:这个程家不是生意很大吗?怎么看中你们家了?不由的我不好奇,虽然洛家这几年生意还不错,但是要让程家看上,还是有一段挺大的距离的。

洛玮小声的跟我解释,原来是程家虽然合作对象是遍布各地,但是在广州这边却没有丝绸方面的供应商。

而他们是准备拿来出海将丝绸卖去印度。

从别地调来的话,不仅要一大笔人力物力,还有不小风险,因此在广州找丝绸供应商是最好的选择。

洛家前两年买的那块地,已经种上了桑树,一部分桑树还是从许多农家搜集来的成年桑树。

从养蚕抽蚕丝到做成丝绸已经形成了规模,虽然量小了点,但假以时日,还是很可观的。

程家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和洛家做生意的。

我明白的点点头,洛玮拿出他的那颗珍珠,递给我。

我奇怪的问道:怎么了?给你吧,我又用不着。

洛玮小声说道。

你现在用不着,以后会用得着的。

你以后可以送给你媳妇,不是挺好的吗?我连忙还给他。

洛玮脸红了起来,太腼腆了吧。

真是的,我又没说什么。

他不说话,手就是伸着,直直的要递给我。

我说道:我不要,给我我也没什么用。

这颗我准备送给娘,给她打个凤钗。

我还小呢,用不上的。

洛玮哥,你自己收着。

说着,头转向后院,好奇的看了看。

洛玮哥,你见过海船吗?我真想试试乘风破浪,任我遨游的感觉。

我一脸羡慕的说道。

洛玮无奈的收回手,说道:我也没见过,叔叔一向不让我出来。

我转转眼珠,说道:洛玮哥,等会让洛叔带我们去看看吧。

我特别好奇是什么样的。

洛玮道:叔叔可能不会答应。

试试吧,不行的话我自己去。

我说道。

你别乱来,码头那边的人最杂,什么三教九流的人都有。

你一个女孩子别乱闯。

听见了没有?听见了,听见了,急什么,我只是说说。

两人正说着话,洛叔他们出来了。

连忙迎了上去,拉着洛叔的袖子问道:洛叔,你们生意谈好了?是啊,怎么了?洛叔说道。

程世伯,您带我们去看看海船好不好,我们从来没见过,好奇的不行。

好不好,世伯?我转而拉程老爷的衣袖问道,装可爱,装白痴,我一向挺拿手的。

洛叔看我厚脸皮的样子,呆了会儿,对程老爷说道:暮然兄,实在是不好意思,让您见笑了,这孩子实在是,实在是。

程老爷弯下腰,问道:为什么想看海船?我的身高只到他腰,实在是有点矮。

我很想有一天可以坐着船乘风破浪,任我遨翔,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见见各地的风土人情,品尝各地的美食。

可惜是不大可能的,我想看看海船想想罢了。

可不可以吗,世伯。

程老爷笑道,好吧,我们就去看看海船吧。

洛叔在旁道:实在是太麻烦您了,这孩子我也拿她没办法。

没关系,这让我想起自己的小女儿,我那么多孩子没一个敢对我提要求的,只有小女儿敢对我提要求,每次想要什么,就一副又赖皮又撒娇的样子,跟你这个侄子很像。

这让我觉得很亲切。

程老爷道。

我笑的眯成一条缝,连忙拉了拉他衣袖,那我们走吧。

程老爷和洛叔相互谦让着走了出去。

越接近港口越是吵杂喧哗,人来人往。

有金发碧眼的洋人,有容廓鲜明的大食、波斯人,也有黑头发黑眼睛的日本、新罗人。

码头沿岸边排了十几只海船,船身长十八丈,面宽四丈二尺许,高四丈五尺,底宽二丈,作尖圆形。

桅之高十丈有奇。

银镶舱舷十五格,可贮货品二至四万石之多。

(出自西山杂志)许多脚夫踩着木排上上下下的搬货,忙的热火朝天。

我伸长脖子不住的张望,杏儿更是不停的东张西望,连桃儿都好奇的趴在窗口观看。

正看的起劲,程老爷那里来人请我们上船去。

几人兴奋的像初次进城的乡巴佬,一窝轰的上了船。

站在甲板上,一会儿跑到左边看看水天一色的海景,一会儿跑到右边看看船下来来往往搬货的脚夫,一会儿又跑到前边看看其他船只上的外国人,一会儿又跑到后边看看船只上的货物。

不时发出一声声惊叹声。

开心地在船上东逛西逛,杏儿说道:姑娘,这里真的好热闹。

您看,那边,还有蓝眼睛的人,头发是金黄色的。

姑娘,怎么会这样的人呢?我笑道: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有蓝眼睛,有绿眼睛,有褐色头发的,有绿色头发的,有红头发的,各种各样的都有。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就像牡丹花,有粉的,有白的,有黄的,有紫的,很正常的事。

那他们也吃米饭吗?杏儿问道。

我刚想回答,突然顿住。

我才一个十岁的小姑娘怎么会知道那些事呢,引起别人的怀疑就不好了。

于是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清楚。

旁边一个经过的十八九岁的男孩子正好听到,停下来对我们说道:有些地方的人吃面包喝牛奶,有的地方的人吃牛排喝红酒,有的地方的人吃面吃披萨。

什么都有的。

什么是面包?什么是披萨?众人七嘴八舌的问道。

那人只好替我们解释,只是他解释的再仔细,没看见过的人都是想像不出来的。

那你去过很多地方吗?都去过哪里?我问道。

有印度,大食,波斯,越南。

一长串的名字报下来,我是羡慕的不得了。

我们几个缠着他给我们讲讲各国的民俗风情,听的我们个个如痴如醉,眼含憧憬,遥想着那远方的风光。

作者有话要说:我在这里设了条伏笔,大家猜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