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9-10-28 20:46:25 字数:1870柔姨娘就住在后面的杏香院,离这儿不远。
在门口与嫂子道别后,书彤又带着春兰穿过一个拱门,再往北走了一小段路就是柔姨娘住的地方。
一路上遇到的大多是洒扫仆妇,虽然她们可能有些好奇这位与夫家和离了的大小姐,但是,路上并无人抬头打量,都是避让一边低头请安。
她们这种态度也可以说,在这个李家,这位小姐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当然,也可能是百年书香门第家规森严的缘故。
照例是让院们上的丫头进去通报,不一会就见一个三十多点的秀丽女子迎了出来,身边还有好些个丫头。
小姐怎么过来了,该奴婢去请安才是!声音婉转清丽,说不出的好听。
姨娘,多年不见,身子可好?还是老样子,到底比不得年轻人,姨娘啊都老了。
看姨娘说的,这些年家中父亲倒是有姨娘照顾了。
一个看起来是大丫头的姑娘笑着说:姨奶奶,您昨儿还在念叨着大小姐,今儿见了,倒是把小姐晾在院门口了。
就你这丫头会说嘴。
柔姨娘笑骂了一句,连忙将书彤让进小厅子。
书彤携了柔姨娘的手一同进去后,略一打量,房间摆设简单素雅,和高姨娘那边的华丽气息截然相反,这个客厅也比较小,想来平日客人也是不多的。
一张小几案上还放着针线活,看那位置格局,大概是柔姨娘平日坐的地方。
小几边上就放着几个绣凳,书彤就携着柔姨娘坐在凳上,两人位置比较靠近,倒是好说话。
姨娘刚才是在做绣活呢?姨娘手巧,这活计还是那么鲜亮。
那是奴婢的手巧,是这花样子好看。
这还是小姐描的呢,还有不少的姑娘媳妇想讨去做点新花色呢。
一时间,刚才那个说笑的丫头端上两杯茶,放在几案上。
小姐尝尝看,这是去年收集的雪水泡的梅花茶,味道正好。
记得以前,小姐喜欢采制花茶,奴婢倒也沾了不少光。
今儿这个是奴婢自己制的,小姐正好试试,看奴婢得了小姐几分真传。
柔姨娘客气了。
这花茶从采摘挑选到摊晾,就是讲究个耐性,姨娘刺绣在家中就是极好的,这茶想必也是好的。
书彤端起一杯茶,轻撇茶盖,一缕幽香徐徐传来,还未入口,就已沁人心脾,好像正在欣赏雪中红梅,暗香浮动,惹人醉。
缓缓地小啜一口,果然是极好的。
书彤含笑点点头:果然是茶好、水好、味道好。
姨娘身边的丫头,手艺也是极好的。
说着,又拿下身上挂着得荷包,笑着递了过去,这也是我平日里喜欢的,就拿去玩吧。
采青,你倒是个讨巧的,竟入了小姐的眼了。
那个会说话的泡茶丫头,就是采青了,急忙过来福了一礼,谢了书彤的夸赞。
瞧她脸上喜滋滋,但过来谢赏的时候,脚步轻盈平稳,看来也是个玲珑稳重的人。
之后,书彤又示意春兰将礼物送上来,左也不过是些衣料,与高姨娘那边差不离,不过又添了些李小姐曾经绣好的绢帕。
果然,柔姨娘看到那些衣料,倒也一般儿欢喜,在见到那些绣帕之后,反倒神色一亮,显然是认出来了。
人说,礼轻情义重,不过,这也得看双方之间的关系。
真正的亲朋好友,关系好的,礼仪是双方之间的尊重,但礼物真的是注重贴心;反倒是一般的,有时候倒是讲究个贵重门面。
所谓礼到心意到,书彤也是借机表明自己亲近的态度,也是察看这位姨娘现今的心态。
虽然一早听说这位姨娘曾经照管过李书彤,但是两年过去,如今李家又是这般光景,自己身份有些尴尬,不知道故人是否依旧?现在看来,这位姨娘倒也是对李书彤有几分真心疼爱的,以后倒是好慢慢相处着。
两人正说着家常,又听外面的小丫头进来通报说四姨娘来了。
奴婢见过小姐。
随着门帘的揭开,走进来一位三十不到的妇人,容色与柔姨娘不相上下,也是带着几分小家碧玉的味道,正是那位出身落魄私塾家的四姨娘。
姨娘,不用多礼,快起来。
说着,书彤就起身扶起这位小家碧玉型的四姨娘。
说笑问候,两位如夫人也相互问安,方才归坐。
我听说小姐回来了,原想着过去请安,又怕打扰小姐休息。
刚巧听说,小姐在柔姐姐这,就赶过来请安了。
姐姐可不许嫌我占了你的院子。
妹妹如此说,可是羞煞姐姐了。
往日里,咱们姐妹可不都是要好的,什么时候生分过。
妹妹过来拜见小姐,也是妹妹的心意。
是啊,我离家多年,家中父亲多劳姨娘们照顾,原是我去谢姨娘才是。
小姐过誉了,这原是奴婢的本分。
这么多年来,奴婢进了这里李家的门,老爷甚是和善,对奴婢和奴婢的家人都很照顾。
因为四姨娘的到来,书彤她们倒也没再进一步深谈,只是拣些女人感兴趣的话题闲聊着,左不过是家长里短,服装美容等。
算着时间,也快到午时,三人也就散了,临走前,将原先预备给四姨娘的礼物也交给了姨娘带来的随从,也当是个见面礼,以后见面好说话。
和李老爷的三个女人也算是见过了,一些信息也从彼此谈话中核实,与原先从春兰秋荷那里获得的信息互相印证,在脑子里把一些东西更加实体化,也算是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