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猎户郑三_桃符 > 第三十一章(全文完)

第三十一章(全文完)

2025-04-03 08:07:58

--------------------------------------------------------------------------------如此又过了两天,冯良因着要打点铺面生意,需回城一趟。

正是情浓之际,郑三半日也不愿同他分开,便说:我也同你一起进城罢?冯良奇道:你进城去做什么?我有正经事要办,没功夫陪你的。

郑三想了片刻,寻出一个由头来:那日里我与那李达喝酒的时候,酒酣之际,隐约听他说起赵仲儒似乎背着什么官司,被官府缉拿的。

这事若是真的,只怕还要有麻烦。

不如我去再探探他的口风。

冯良笑骂道:尽在那里胡说八道,李达又是谁,我都没听说过的人,你要跟便跟罢,还编得出这等没谱的事来。

郑三这才想起,这几日里只是谈过了赵家的事,这人都忘了提及。

于是便把那人行事说话讲述了一遍。

冯良听罢沉吟道:你说他是代州人?当日的事他也晓得?在屋内转了一圈,忽然顿住:这事确实大有可能!我始终没想透仲儒大哥当日是怎么逃出来的,他提及时轻描淡写得很,照说不该那般容易才是。

只怕真是如此,他怕我们忧心才未说明。

说到此处一拍手心,向郑三道:原来如此!我一直怨他没有与我通音讯,又纳闷他当日回家为何没有留下口信住址之类的。

否则怎么会同贺公子错过这许多年。

这么一说就对了!旋即犹豫起来:若是真有人命官司,为何没有张榜通缉?这般无声无息似乎也说不过去。

马上又醒悟过来:是了!那个官差索银之事,本也是见不得人的。

只怕真追究起来官府的颜面也不好看,想来才没有大张旗鼓,只是暗地里寻访缉拿了。

这如何是好?如何是好?郑三见他忽喜忽忧,焦虑不安,出言安慰道:日前我们也议过,这杜梨沟在官府文书上应该没有备案的,只要赵二不出山,便相安无事。

那个李达是赵先生的旧识,想来不会为难与他。

我当日里曾帮过这个李达一次,我去找个由头让他日后不来杜梨沟便是。

冯良斟酌再三,也没甚么好法子,只得由他:仲儒大哥想来也心底有数了,难怪他只是指使我来回奔波。

你去试探下,若是能成,那回来再同他讲便是。

若是不成,也别露出什么破绽来让人起疑。

郑三答应了,两人收拾完毕一起出山。

进得城来,冯良去铺子里办事,郑三去酒楼一问,那个几乎长在酒楼的李达居然不在。

无奈还得去趟军营。

到了营门口,守门的兵卒竟还识得他。

问明了他的来意进去通报了。

郑三站在门口,心里只打鼓。

他在冯良面前说得轻松,其实一点谱也没有。

想起李达那个狡诈模样,便一阵阵发虚。

只是这事干系重大,推脱不得,才勉强上阵。

过了片刻功夫,那李达果然笑嘻嘻的走了出来,见了郑三便道:郑大哥终于想通了么,要来从戎卫国的是罢,快进来快进来。

拉起郑三胳膊便往里拽。

郑三死死定住,还生怕不稳,一只手抱住营柱:那日里酒醉,帐是你付的,我今日里是来还钱的!李达还是不放手:银钱小事,说它作甚?快些与我去见元帅!郑大哥来的恰巧,再过两日我便调防去西境了,以后只怕再无相见之日,今日里你能想通前来,可见是天意了!郑三听到他马上便要离开此地,还是再也不会回来,心中大喜。

一时高兴手便松了,马上被李达拽了个趔趄,眼看要跌进营内,吓得他大叫:我不要入伍!我只是来替人看看你的!李达听闻后放了郑三:哦?这里还有人记挂着我么?郑三记得当日里他的酒醉之言,知晓他甚是在意赵先生,便道:是我庄的一个教书先生,他知晓我进城,便托我来捎句话给你。

还说不用通姓名,你晓得他是谁。

李达双臂抱胸,神情高深莫测:说来听听。

作者:123lavender1232009-4-8 15:29 回复此发言--------------------------------------------------------------------------------59 回复:《猎户郑三》BY:桃符 (古代大龄农村男青年的爱情之郑三心中焦急,仓促间想不出什么话来。

不知为何当日老爹临终嘱咐他的话忽然冒了上来:他说你年纪也不小了,别整天价在外晃荡,趁早娶个媳妇过日子才是正经!李达脸色变了几变,高声笑了两下,声音殊无欢喜之意:原来如此么?我真要感谢他惦记着!你让他放心,我定能让他称心如意!说罢头也不回,进营去了。

郑三在那里站了一会,揣摩了半晌这究竟是好是坏,也没想出个道理来。

又看天色不早,便急忙先回城同冯良会和去了。

和冯良如实说了此事,冯良也想不透彻,两人只好先回山同赵仲儒商议了再说。

两人回山后去了赵家,郑三扯了个学做饭的由头,推着赵先生进了厨房,让冯良和赵仲儒好有个对证的功夫。

待到再出来时,那两人已经坐在桌前等着饭食。

再看冯良面色舒展,想来已是无事,郑三也就放心了。

吃罢了饭,两人缓步回家。

郑三渐渐地就觉得有些不自在。

原来这一路上所见的村人,俱都用一种怪异的目光盯着他瞧。

初始他尚不服,别人瞪他他便瞪回去。

后来刘老爹上前来,拉着他的手说了一段莫名其妙的话。

你爹死的早,我看待你便同自家子侄一般。

也是我平日照顾不周,现下竟然走到这般地步,真是有些对不起郑老哥。

你也莫强撑,刘老爹晓得你的苦楚。

乡邻也都厚道,不会有人非议的,你日后同冯小兄弟好好过活便是。

郑三一头雾水,不知这是个什么说法,但听得他最后一句甚合心意,便点头应了。

刘老爹见他答应,颇感欣慰,转头又叮咛冯良:虽然郑三他如此,但终究是个厚道孩子,也能做得营生,你既住下了,日后也莫要负他。

冯良面色古怪,怎么都摆不出平日的笑来,紧闭着唇点头答应。

刘老爹这才唠唠叨叨的去了。

郑三只觉得纳闷,就要问冯良这是为何。

冯良也不做声,只是拉起他飞奔回家。

郑三见他一进屋便扑到床上,头埋进被子里,浑身抖得床格格作响。

未免有些不放心。

碰了碰他:这是怎么了,没事罢?冯良想着方才赵仲儒同他说话的情景。

他同赵仲儒说了李达之事,赵仲儒沉吟一下就认了。

又听得郑三那话以及李达的反应,只是冷笑:哼哼,我当日里就看出这小子不安好心。

郑三这次倒也做得对了,真是难得。

放心罢,他必然没脸再寻过来,你我都能安分过日子了。

说到这里又想起一事,面上浮出一个笑:你也不用担心人言,你们出山这日我已经把事情说清楚了,你同他日后进出不用遮蔽什么。

冯良一阵面红:这也能成么?赵仲儒悠然道:我同村人说,郑三因娶不上媳妇,寂寞难耐之下便寻你做了他的相公。

只是碍着脸面,对外只说是朋友。

冯良瞠目结舌半晌方道:那你……你和贺公子,也是……也是如此说的么?赵仲儒正色道:这怎么使得?我是因着同赵先生的先父相像,所以在山外认的义子。

今日终于寻到兄长和义父故里,所以来落叶归根。

连赵家大伯都晓得了!想到此处,再对照村人以及刘老爹的模样,冯良实在按奈不住,握拳将床板捶的砰砰做响。

郑三凑了过来,将他身子扳正,用手掌抚他的额头,忧心忡忡道:莫非是今日出门撞克了?怎么这般的发癫?冯良推开他的手,双目犹自含着眼泪,绷了绷脸认真道:我觉得能识得你,同你好好过日子真是桩天大的幸事。

郑三有生以来第一次红了脸:我也是。

作者:123lavender1232009-4-8 15:30 回复此发言--------------------------------------------------------------------------------60 回复:《猎户郑三》BY:桃符 (古代大龄农村男青年的爱情之后记--------------------------------------------------------------------------------后记这个故事算是我的第一部长篇(还是中篇?)故事。

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若是有什么错漏以及写作上的什么问题,拜托请指出来,我好学点东西。

^_^关于冯良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尽量采用的是郑三的视角。

我们认识一个人,往往就是从肤浅到深厚,所以尽管设计好了冯良的个性,最初出场时候,还是以商人,书生的身份出现居多。

毕竟人在陌生人面前,肯露出真性情的少见,何况冯良的职业注定他必须油滑世故。

直到郑三那句违背常规的话,才开始激出冯良的真性子。

开始没有人喜欢冯良的时候,我还是很孤单的。

关于感情至于感情的变化,也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这个也该是符合常理。

冯良从最初的愤怒好奇找场子,到觉得这人不错,原来他是真心,可以考虑,最后决定,也是挺长的过程。

其中关键已经通过冯良与赵仲儒的对话提到了。

如果还不够清晰,那也就这样罢。

反正我们永远无法了解别人心中如何想的,只要是知道他是真心就够了。

郑三这人也未必是一往情深的,从最初的只是欲望,到觉得这人好玩,基于责任救他,到患得患失,最后终于明白不是自己想要什么就能得到,明白人不只是吃饭睡觉过日子的道理,也是一段路程,不过是一直见他走着,便觉得更合情合理一些。

关于背景这个故事我设定的是五代结束到北宋初期的背景。

因为实在没历史常识,就没敢说明了。

我已经尽量注意了当时存在的作物和生活习俗,还有经济发展之类的事情。

不过要是还有错漏的地方,那也没办法。

^_^贺谨和赵仲儒呆的地方,设置为北汉和后周的交界处。

历史上有两次北汉进攻后周,赵匡胤的陈桥兵变确实是以北汉同后周交战做借口的。

至于代州城顷刻翻覆易手,就是我编的了。

我想乱世中,这样的事情也许真的存在过,谁又知道呢。

关于感谢还要说的就是回复,我不是很擅交际的人,每个回复我都认真看过,不过实在不知怎么招呼。

只想着,既然来回复必然是肯看我文的,也就努力多更一些文来回应。

如果冷落的哪位大人,这里说声抱歉了。

作者:123lavender1232009-4-8 15:30 回复此发言--------------------------------------------------------------------------------61 回复:《猎户郑三》BY:桃符 (古代大龄农村男青年的爱情之番外--------------------------------------------------------------------------------春日上午。

冯良推开房门来到院子里,先深吸了一口气,再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一阵春风绕上来,空中弥漫着各色花开的甜香,甚是好闻。

这般靠着柱子被暖哄哄的日头晒着发了会呆,冯良又开始犯起困来。

前些日子因为要忙着了结外府的生意,一直在外奔波,直到昨日晌午忙完赶回山里。

然后……到今日方才得了空闲清净会。

扫了一眼院子,见打猎的家什还都在,看来那混人没上山,只是不知道晃什么地方去了。

懒洋洋地怎么都不想动弹,冯良自觉十分堕落。

日子不能是这个过法,便抹了两把脸,决定振作精神去看账本。

不在眼前更好,省的看了心烦。

冯良气哼哼地想着,恨恨的翻出账本来,丢到桌上。

如此刚刚翻过两页,就听得院子里有动静,有人推门进来了。

冯良也不抬头理会,只管核对自己的账目。

忽然眼前落下一个提篮,直压在手中的账本上。

冯良微怒:你做甚么?这人就是见不得自己干点正事。

郑三边向外走边道:自己看,给你摘的好吃的。

冯良一楞,揭开盖着篮子的布巾一看,居然是满满的一篮槐花。

顿时喜出望外,冲着屋外喊:你怎么知道我爱吃这东西?郑三正在外面扑扑地拍打着衣衫,嘟囔着:这些小崽子,不过是摘槐花的时候没让着他们,居然用坷拉丢我,看来一个个都皮痒了!听他询问便扬声答道:我昨日接你回来时,经过村里槐树下,你瞅着树头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啧啧。

冯良心情大好,也就懒得计较他的诽谤,去洗罢了手,捏起几个便朝嘴里送去。

郑三走进来,见他吃的香甜,心中喜悦,就坐在一旁看他。

看过了一会又说:这个东西吃个新鲜就好,别一次吃太多了,不是好物。

冯良不理:你懂什么,就是新鲜着才好吃,放过一夜就枯黄了。

说到这里,忽然起了兴头:剩下这些不如我给你摊咸食吃罢?郑三大喜过望。

自打正经过日子以来,总不好继续去赵家蹭饭,两人便自己在家学着捣鼓些吃食。

冯良比他手艺好,却鲜少下厨。

郑三做出来的东西,自己嫌弃的很,奈何冯良不挑,他也只有跟着吃。

今日里不用使他那手艺,自然是快事一桩。

他生怕冯良待会反悔,先跑去厨房生起火调好面,才回来安心候着。

待到晌午饭时,桌上便有了一大盘热乎乎香喷喷的咸食。

郑三挟起块来一尝,果然是外酥里嫩,清香满口。

叫了声好吃,不耐烦筷子挟来繁琐,索性伸手去拿。

吃了两个后方道:这也是赵先生教你的?怎么我原先就没见过?冯良也有些得意:你没见过的东西多了!这是我原先就会的。

我从小爱这个东西,便跟我家厨子学来了做法。

当年我也是经常爬树攀枝摘槐花吃的!郑三嗤笑道:就你那付模样,还爬树呢,只怕上个梯子腿都打颤。

冯良白了他一眼:那是后来我被我爹送去读书了,整日里闷在书房温书,自然身子就没那么灵活。

郑三听他这般说法,不由得奇道:你既然读了这许多年的书,又怎么当起商人来,做什么不去考个功名当老爷?说到这里忽然后悔,急忙改口道:不不,你当商人很好,若是真去当了官老爷,只怕咱们就不能相识了。

冯良笑啐他一口,旋即叹了一声:世道无常,又是谁能预知的?转头向郑三道:这些日子一直忙乱,我都没同你讲过我过往之事,今日一并说清了罢。

作者:123lavender1232009-4-8 15:30 回复此发言--------------------------------------------------------------------------------62 回复:《猎户郑三》BY:桃符 (古代大龄农村男青年的爱情之郑三点头,见他神色略黯,又道:也不用勉强,不乐意讲不讲就是,反正现在咱们都好好的。

冯良摆摆手,开始讲起往事。

我爹爹也是从这边过到代州去经营的商人。

我娘去世的早,他又整日里忙生意没空闲管教我,我也算从小野大的。

后来他便把我丢进学堂,只说我日后考出功名来,他也尝尝当老爷的爹是什么滋味。

如此我便在学堂待了几近十年。

十七岁时,他得了急病去了,家中的店铺生意全落到我的头上来。

我是从来都没学过这些的,自然打理得一塌糊涂。

后来邻藩入城,来铺子里索去不少金银物件,便有些经营不下去了。

再没几日城收回来,官老爷要追问从贼官民的责任。

那群街邻便串了供,拿我做了垡子。

哼,不过是欺我年纪小不懂迎奉罢了。

郑三见他说得凄凉,也不知该如何出言安慰,便把椅子挪到冯良身边,贴着他坐下。

冯良转过头来向他一笑:没事,我早就不气了。

这几年我打压的他们不轻,到今日他们才能稍微松口气。

冯良喝了口汤又讲下去,这次唇边却是带了笑:我被官差抓着进了监牢,便遇见了仲儒大哥。

我那时一被狱卒推进牢门,便被他绊了好大一个跟头,跌到在地。

我气不过,爬起来与他厮打,又被他扯坏了衫子,弄脏了脸颊。

额头上还磕了好大一块乌青。

郑三怒道:他竟敢这么欺负你?看我不去揍他!说到这里忽然想那日顾恩记铺子里的事,颇有些得意洋洋:不对,我已经揍过他了,果然这是报应。

听得冯良说碰伤,又心疼地去摸冯良的额头。

冯良伸手拍下他:别用油乎乎的手碰我!多少年前的事了,你现在摸有甚么用?仲儒大哥那是为了我好。

见郑三不明所以,又道:当时我只道这人怎么这般可恶,见不得别人穿得比他整齐,非得欺负过了才甘心。

郑三在一旁点头,深以为然:他本来就是如此!冯良也不理他,面色开始凝重:过了一日我便明白了,原来那监牢之中,什么腌臜事都有。

那天半夜,狱官查监,打量了我们这边几眼,便提走了对面牢房里的一个清俊书生。

待那书生再回来时……说到话语一窒,啪地一拍桌子:这世上总有衣冠禽兽是该天打雷劈的!郑三见他说得严峻,也就正经起来,不再插嘴。

我这才领悟了仲儒大哥的用心。

白日里我都一直骂他,还趁他不留神使绊子,他都笑嘻嘻地不在意。

此时见我明白过来,也没做出什么施恩的模样。

我感激的很,同他亲近了许多,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又教我许多生意人情上的事理。

后来有一日,仲儒大哥忽然对我说,看狱卒似乎有些不对劲的神态举止。

外面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事,只怕会有变故。

他盘算了半日,便与我讲起他的事来,他家的铺面,如何经营,还有贺公子的事。

我这才知道,原本那些男子之事不是只有龌龊腌臜,也有真心诚意,只是看人罢了。

他又给了我他的信物,逼着我允他,日后若出了监牢,便帮他打理生意。

我想进过大牢的人,横竖也不能科考,只怕日后注定要做个商人,也就应了。

谁晓得没过两日他便被官差半夜提出,临走时他要我记住他的话,还要我照料贺公子。

我这才明白,他那是生死托付。

说到这里冯良吐了口气,对郑三道:后来的事你也晓得了,我被放出后等不到他,便在当地寻了几年,又来到这里。

郑三听他最后这几句说得轻描淡写,中间经历了多少波折都混不在意。

只想眼前这人虽然年纪轻轻,竟然一直打熬着,没享过几日的福。

心中不由得一阵难过怜惜。

也不管刚被冯良凶过,倾身拥住他,用了抱了抱,心中只道:我日后定然要好好待他,不让他再受半分苦楚。

冯良被他拥的有些狼狈,便有些恼:方才说你不听,油着手又来碰我,放开!郑三这才松了手。

依旧楞楞地望着他。

冯良被看得不好意思。

转头向桌道:又在打什么鬼主意罢,这样闷着不说出来谁又晓得?郑三张口欲言,忽然没有来地一阵害臊,心中也觉得纳闷,当初那样的话都能说的出来,现在这个居然不好意思了。

又见得冯良瞪了过来,便露出一个傻笑:我晓得就好。

要待你好,我晓得就好。

作者:123lavender1232009-4-8 15:30 回复此发言--------------------------------------------------------------------------------63 回复:《猎户郑三》BY:桃符 (古代大龄农村男青年的爱情之番外完作者:123lavender1232009-4-8 15:30 回复此发言--------------------------------------------------------------------------------64 回复:《猎户郑三》BY:桃符 (古代大龄农村男青年的爱情之沙发作者:碧眼猫儿2009-4-8 16:02 回复此发言--------------------------------------------------------------------------------共有66篇贴子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发表回复标 题:内 容:图片/视频链接: (如何贴图/贴视频?)用户名: valley8 匿名发表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字母不区分大小写?2009 Baidu 贴吧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