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很快来到了赵家门前,敲开了门,陈五大略的说了下情况。
赵先生微一沉吟,就点头同意了。
陈五见事情已经办妥,很是得意,拍着胸膛许诺说以后赵先生只管拿皮毛来,做衣服做鞋子都不用花钱,又要冯良日后多带些好酒,好处自然少不了他的,哼着俚曲告辞回家去了。
冯良一直站在夜色深处,望着赵先生和陈五交谈。
赵先生背对屋子朝外立着,昏黄的灯光从门和他身形间漏了出来,模糊了面貌形容,却将身影镀上一层薄薄的微光。
冯良细细分辨着,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
此时见陈五走了,方迎上前来,挂上笑模样打躬作揖:初次见面就这么麻烦先生,实在是不好意思,先生若有什么用得着在下的,只管开口吩咐就是。
赵先生略一点头,侧身让出了路。
冯良进了院子,小心的同伸鼻来嗅的黄狗打过招呼,跟随着他进了屋内。
灯光下再打量赵二的相貌,果然是从未见过的。
口里丝毫不带停顿的说着些客套话,面上笑的愈发灿烂。
赵先生静静的看了他一回,忽然开口:对我你无需如此。
冯良的滔滔不绝忽然被被打断,自是一楞,马上又笑道:这是怎么说的,在下实在感激的很……赵先生不管冯良如何,自行说下去:赵某也是商人家出身的,也曾在山外学堂读过几年书,就连……总之你的为难之处我是知道的。
再说就算我看的下去,你不怕装久了真变成这副模样?难得如此的你我能相识,当个能促膝秉烛的朋友不好么。
冯良听罢,又抬眼看了他几回。
赵先生神态自若的只管喝茶,并不理会。
冯良笑了起来:如此冯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又举手重重的抹了下脸,嘟囔道:这般模样久了,只怕都不知道什么是正经了。
重新抬起头来,拱手微笑:在下冯良,叨扰兄台了。
笑容里再无半分油滑世故,和风漫起,温文谦良。
赵先生也拱手回礼:在下赵姓,行二。
冯兄唤我赵二便是。
山居寂寞,若蒙不弃,不时造访,于赵某也是幸事一桩。
两人目光相触,彼此会意,相视一笑。
略坐了一会,夜已经深了,到了平日该歇息的时辰。
赵二带冯良去到一间厢房,又不知从哪里抱出床被褥归置好了,方才告辞回房。
冯良四顾打量着,房间简洁无甚繁重家什,倒也窗明几净,再摸被褥,虽然是粗布表里,但触手干暖松软,应该是刚晒过太阳的。
这赵先生倒真是个细心的人,再想到郑三……他无法抑制的又叹了口气。
这一天的奔波劳顿惊吓喧闹,早些歇息吧还是。
第二日的早上,郑三早早起来,瞧着天色不错,决定上山打猎。
出发前照例来赵家蹭早饭再外带一些午时在山里吃。
晃到赵家的门口,正好同匆匆出门的冯良撞个正着。
两人同时吃了一惊。
一个想:他怎么从赵家出来,这么快就认识赵二熟到借宿拉?另一个想:他怎么到这里来了,难道是一大早来堵我的?二人眼神相撞。
冯良谨慎的后退一步,戒备的看着郑三;郑三摸着下巴啧了一声,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模样。
这时屋子里传来赵先生的动静,看来是洗漱完毕要出来了。
郑三打量着冯良的样子,看来昨天睡的不错,神清气爽的很,看来以后不太可能住他家了。
这样也好,省的看着眼馋又不能碰,闹心。
只是那事还得多提念着点,要不他不当会事,当自己是说笑的。
清了清喉咙就要开口。
冯良心念电闪,见郑三似有动作,先是迅速扫了周围一眼,见只有打瞌睡的黄狗一个活物,就抢在他说话前拉下面孔自觉凶恶万分的低声威胁:不许胡说八道,若是叫人听见了你的胡言乱语,我就剁了你!耳边厢又传来赵二开门的声音,冯良马上换了一副面孔,团团笑着高声对郑三说话:哎呀,昨天等到天黑也没见郑三哥回家,我还说这次怎么就没缘法了,这不大清早的就碰上了,郑三哥有什么想要的东西么?兄弟下次进山给你带来。
郑三看他先横眉立目旋即又是一团和气,直看的目瞪口呆。
回过神来后暗暗好笑,看到赵先生走出屋门,对他点头致意。
又听到冯良如此问话,难得的起了捉弄之心:我想要什么……冯兄弟你该知道。
冯良恨的眼前发黑,念着赵先生就在自己身后,几番咬牙,终于稳住声音:照旧还是粗盐十斤,细麻绳三丈么,好说好说。
再也不想同这个无赖对面,转身来向赵先生道了谢,打算告辞离开。
错身之际,扫到郑三晃进赵家厨房,看样子熟稔的很,又想起陈五昨日里说的必然是娶不上媳妇闷坏了,要打男人的主意那番话,很是为赵先生担心。
只是现下实在不是提醒的好时机,几番欲言又止,终于还是先走了。
想来赵先生这等的聪明人物,自然懂得分寸,下次来时再谈也该不晚。
作者:123lavender1232009-4-8 15:16 回复此发言--------------------------------------------------------------------------------20 回复:《猎户郑三》BY:桃符 (古代大龄农村男青年的爱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