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味记-收红包的 > 第九十七章 江瑶柱

第九十七章 江瑶柱

2025-04-03 08:08:06

终于将瑞雪端上来的东西都吃了,撑得走不动道的赵希厚雇马车回到家中,一进自己的院子,大丫头溶月就迎了出来,帮他换了衣裳,又倒了杯茶同他吃。

少爷今日怎么这么晚?重译楼那送来新鲜的江瑶柱,太太本想同少爷一起用的,等了好久都不见少爷回来,吩咐厨房留着给少爷晚上用。

赵希厚吃着差舒服地叹了口气道:重译楼?正是。

说是那日全靠少爷提点,他们那的高师傅才有幸御前献艺,特地送了来的。

赵希厚不以为意地道:跟我有什么关系,他自己手艺好才是真的。

溶月听着赵希厚说的话笑了:青龙偃月刀也只有在关老爷手里才舞的像样,若是到了我的手里,那就不像样。

他既然送了来,咱们就呈他的情。

太太叫我问一句,您要怎么吃?熬……赵希厚本想说放入馄饨中,可一想睐身子估计又要整些什么海参之类的,便摆摆手,留着,我明天有用。

少爷留着它有什么用?搁到明日就不好了,您若是想要,明日叫人送些进来就是了。

溶月不大明白赵希厚留着是什么意思。

让睐娘做馄饨用了。

叫她不要放什么海参之类的,白坏了东西。

溶月笑着应了出去打发小丫头去厨房送话,又进来,悄声道:少爷一大早就出去了,连来福都没带,太太打发人问了好几次,老爷也打发人来问了。

我都不晓得怎么说,以后少爷还是把来福带上,太太那我也好交代。

赵希厚放下茶杯:交待什么?你照实说就是了。

我爱出去,老爷太太又不是不知道,要你那些个瞎话做什么。

溶月僵直了脸,张了张嘴,想解释可是又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这位小爷怎么今天一回来脾气就变了,以前还会问句太太有没有打发人问什么的。

再说今日是老爷打发人过来的,她能同老爷也这么说?她抽动了两下嘴角,旋即绽开一抹微笑:是,我知道了。

只是今日老太爷打发人从老家送信过来,老爷才特地叫人过来知会一声。

赵希厚听似乎赵老太爷来信面上缓和了一些:爷爷信上都说了什么?爷爷身子可好?五妹可好?是。

老太爷说身子很好,过些日子还要带五姑娘来南京。

老爷打发人说要给老太爷收拾屋子,想问问少爷怎么看。

哦?赵希厚没想到赵太爷居然回来南京,爷爷带五妹来南京?溶月笑着道:正是。

听老爷说的意思,是五姑娘到了该说人家的年纪,四太太要接五姑娘到苏州府去住,老太爷要亲自送去,回头在南京住些日子。

赵希筠说亲了!赵希厚只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连赵希筠都要说人家了。

他想了想道:五妹今年多大了?溶月笑道:五姑娘今年十四了,是二月生的,您忘了?十四了啊!十四!赵希厚猛然站了起来。

赵希筠今年十四了,那瑞雪……她也到了说人家的年纪了。

这么快,她到了嫁人的年纪了?想想瑞雪,眉眼还没完全长开,身形……根本还是小姑娘,这样的人有人要么?嫁过去做什么?把她养大了?溶月被赵希厚失声叫嚷惊住了,她捂住胸口,惊愕地看着猛然站起身的赵希厚,见他没有别的反应,长长地松了口气:您怎么了?赵希厚摇摇脑袋,抛开脑子里突然浮现的想法,颓然地道:没什么,只是觉得太突然了。

溶月将一叠书放回书架,头也不回的道:少爷今年都二十了。

溶月看着赵希厚忽而掩口道,若不是跟在老太爷跟前那么久耽搁了,少奶奶都娶进门好些年,说不定老爷太太都抱孙了。

赵希厚听着溶月把话扯到自己身上,微微有些恼怒:你在提点我你也该配人了?溶月面上顿时难堪极了。

她停止打理书架,怔怔地望着赵希厚,张了张嘴,又放弃了答话。

她今年已经二十多了,没配人也没指出去,在府里的人都知道,太太是把她留给三少爷做屋里人的,她也一直在等三少奶奶进门,她晓得等三少奶奶进门后,太太就会给她开脸的。

可是,少爷这意思是要打发她出去?赵希厚没好气地看着像个杆子戳在那的溶月:你告诉厨房,我的晚饭摆到老爷那,我同老爷吃饭。

要酸酸的,开胃的。

他说完,取了扇子,往赵佑楣书房去了。

溶月愣愣地应了一声,跌坐到书桌前的椅子上。

若是自己被打发出去,她还有脸在这个府里待下去么?府里人的闲话都要把她埋得严严实实的;再说就她这个年纪,嫁到外面也只能做填房。

她想了又想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难道她真的要主动去求太太的恩典,要嫁到外头去?小丫头掀了帘子,偷偷地朝屋里瞧了瞧,见溶月在里面,猫着腰顺了进去,蹑手蹑脚地走到发呆的溶月跟前:溶月姐姐。

姐姐……溶月猛然回过神,扯出一抹笑容:你不是太太身边的么,找我有什么事?小丫头见溶月笑的有些牵强,看着她方才又出神,关心问道:溶月姐姐你没事吧?没事。

你有什么事?太太打发我来,问问少爷回来了么?还说叫姐姐过去。

溶月点点头,撑着书桌站起身,打理打理衣裳跟着小丫头到赵二太太的正房。

赵二太太正在佛堂诵经。

溶月没敢打搅,略微提了裙子,跪在赵二太太身后,虔诚地向观音合十行礼。

赵二太太足足将经文念完,睁开眼问道:是溶月么?溶月忙应了声。

赵二太太虔诚地磕头起身,看着溶月向观音拜过,笑着对她道:趁三儿不在,叫你来有些事。

是,少爷方才回来了,现在去书房见老爷了,说晚上要同老爷一起用饭。

溶月抢了上去接替金燕的位子同赵希筱一人一边搀扶赵二太太出了佛堂。

赵二太太点点头:想是去商量老太爷来的事。

我叫你来也是为了这个事。

她指了指脚踏让溶月坐下。

溶月欠了身子坐下,笑着道:可是要为五姑娘添箱的事?赵二太太抿了口茶,点点头:是。

你同三儿在老太爷那住了那些年,也该知道五丫头喜欢什么。

我叫了七丫头来问,问了半天也不见她说出个所以然来。

赵二太太责怪地瞧了一眼坐在下首的赵希筱。

赵希筱听着赵二太太责怪的话立马低下了头。

五姑娘平日喜欢练几笔字,做的最多的也就是些女工。

别说赵希筱不知道,溶月也想不出来那位五姑娘平日喜欢什么。

好像什么都喜欢,什么都能接受。

赵二太太叹了口气:她打小就没了娘,也怪可怜的,虽说有老太爷教养,但这添箱的事毕竟是我们女人的事。

我这个做伯母的若是再不替她操心,指望着那个填房……提到赵佑檩那个续弦周氏,赵二太太不由冷哼一声,还不知道五丫头嫁过去怎么被婆家耻笑呢!溶月笑着道:太太先前不也说是四太太提出要接五姑娘过去的么?看着四老爷的面,她也会好好待五姑娘的。

赵二太太笑着看着溶月:同你说多了你也不明白。

我这边打算把金燕给五丫头,你再在三儿那挑两个丫头过去,你看哪两个还不错。

溶月没想到赵二太太是要送丫鬟过去,她可惜地瞧了眼金燕,她跟自己一般大,因为金莺家人她成为赵二太太跟前的大丫鬟。

已经说了老爷跟前的一个随从,原以为她可以嫁人,却不想太太要把她送给五姑娘。

这要等到五姑娘嫁人,她还要熬多久。

却不想金燕冲着她笑了笑,一点也没有不甘之类的表情,好像这是对她最大的奖赏。

溶月反而觉得过意不去,微笑冲金燕点点头,对赵二太太道:太太要选什么样的?论模样银儿最好,论性子是文芳不错……赵二太太连忙叫住她:这些都不要,要能办事的。

五丫头一直同老太爷在老家住,迎来送往上头的事未免欠缺些,她身边的那两个丫头我虽只瞧过一两次,可也知道是经不住事的。

你选两个能承得住事的,又忠心的。

别叫她到苏州那边去让姓周的小瞧了去。

原来是这样。

难怪要把金燕送给五姑娘,这以后就是陪房,可以做管家娘子,这却是好些。

溶月想了想,说出两个人:瞧着还行,回头再请太太看看。

是不是这几日叫她们过来,在太太跟前伺候?赵二太太点点头,又问道:三儿今日去了哪,你可是问他?眼前这乡试还有不到半年,你小心的伺候着,如是他要出去,你一准来告诉我,叫来福也跟紧些。

这当头不许他出事。

赵二太太一想起年初未万岁整寿加开的恩科,就觉得可惜,不过,明年是正科倒也不耽误,可不能像上回一样,大伯突然点了乡试主考官,白白坏了儿子一次机会。

溶月连连应下。

赵二太太同溶月说了些话,无非都是给赵希筱安排到南京后住下的屋子,摆设家具之类的。

所有的东西,赵二太太一一交待那些管家娘子同丫鬟,让她们细心去办。

溶月对赵二太太表现出来得异常细心有些不解,这是怎么了?五姑娘是要去苏州,到南京不过是住两日,何必废那么多的心思?这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