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大家多多收藏,推荐吧,本书已签约,不会断更,停更,新书需要大家支持,我一定写出更加浓厚的乡土味,让大家看的更加舒坦!悄悄的挨着树丛慢慢的靠了过去,他们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因为他们怕有任何风吹草动就会吓走眼前将要到手的猎物。
再绕过一个低矮的荆棘丛,一只身上有着五颜六色羽毛的鸟类就呈现在了俩人眼前,这只鸟很大,尾巴的羽毛长长的,虽然不似孔雀的那么好看,但其绚丽的颜色也相差不多。
这只鸟的外形有些像家养的公鸡,对了,这就是村里常说的野鸡。
野鸡又名雉鸡、山鸡,集肉用、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名贵野味珍禽,野鸡肉质十分的细嫩鲜美,野味浓,其蛋白质含量十分丰富,比家鸡、猪、牛、羊的肉的含量还高得多,而且基本不含胆固醇,是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野味食品。
野鸡因此成为历代的皇家贡品,清代乾隆皇帝食后赞叹不已,写下名震塞北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楼的名句。
野鸡集群性强,繁殖季节以雄雉鸡为核心,组成相对稳定的繁殖群,独处一地活动,其他雄雉群不能侵入,否则开展强烈争斗。
自然状态下,由雌雉鸡孵蛋,雏雉鸡出生后,由雌雉鸡带领初生的雏雉鸡活动。
待雏雉鸡长大后,又重新组成群体,到处觅食,形成觅食群。
刚才他们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是雄鸡在寻找雌野鸡当配偶,往往这个时候野鸡的警惕性就是最差的,所以他们慢慢的靠了过去。
那只雄野鸡似乎也没有发现他们,正在那不停的叫着。
‘咯~咯,咯~咯。
’张大山知道,这确实是雄野鸡到了发情期正在召唤雌野鸡回来呢,不过这只雄野鸡运气似乎不太好,被陶潜他们给撞上了。
陶潜他们找了个隐蔽的地方悄悄的潜伏下来,而张大山便开始准备抓捕行动了。
雄野鸡站在一个低矮的树枝上把头高高的昂起,显得那么的高傲,尾巴上艳丽的羽毛也不停的扑动着,这样便会引来附近的雌野鸡的注意。
张大山没有用火药枪,火药枪枪力太猛,不适合在这老树林里使用,特别是这么近,而且不是什么巨大的猎物,没有那个必要,万一枪声惊动了其它的大型野兽就不好了。
只见张大山拿出一个树丫状的东西,两个丫支上都绑有红色的宽橡皮筋连起来,橡皮筋中间是一个用牛皮做的长方形东西,薄薄的≮村里,这种东西叫耙箭,原理是弹弓的原理。
那个牛皮的东西就是用来包着石子射出去的。
所以橡皮就相当迎箭的弦,而长方形的牛皮就类似于枪支的弹堂。
别看这种耙箭看似简单,可威力确是不小,特别是那些高手,打得准的,用起来可谓是十分的方便,不用带弹药,随手在地上捡些小石头起来就可以用,在近距离威力十分巨大,如果打人的话肯定会破皮,就算不破皮都会是一个内出血,少不了红肿淤青一两个星期。
这种耙箭的射程大约是三四十米,远了就打不准,也没有威力了,二十米之内绝对是它的黄金射程。
张大山就是一个玩耙箭的高手,以前上山就靠着这个东西可谓是每次都不会空手而回,今天这么好的机会又让他给碰上了,这么久没在陶潜面前显示身手,今天碰上,肯定不会放过这个让陶潜羡慕的机会的。
现在他们离那只野鸡只有七八米,正是在黄金范围的黄金范围之内,张大山相信,只要他的耙箭一出手,那只感觉高高在上的野鸡一定会从树丫上掉下来,然后疼的找不到东南西北。
于是张大山摆好架势,把刚在地上选好的石子夹到了牛皮里面,把橡皮已经使劲的拉到了最大限度,随时准备放开。
现在可谓是箭在弦上,不过还不到不得不发的那个程度,张大山正在调整视角,他要瞄准的地方是野鸡的脚,因为只有打到脚上野鸡才逃不掉。
如果打在其他地方,野鸡要么可以飞走,要么可以跑掉≮这野鸡生活了多年的地盘上他们肯定跑不过野鸡。
只有打在脚上,野鸡才会失去平衡,飞不起来,更加是跑不动,只有不停的扑动着翅膀到处乱逃。
就在张大山准备放开橡皮筋射击的时候,他们又听见了‘咯咯咯’的声音传来,张大山一下子把拉开的橡皮筋收了回来,因为他们发现了另一只雌野鸡正向着雄野鸡走来。
张大山小声的对着陶潜说道:今天运气还真好,我看能一箭双雕,而且能抓到活的。
陶潜说道:怎么抓,怕还是只能抓到一只吧!陶潜认为如果张大山只能大中一只,而另外一只一定会在他们抓打中那只的时候逃开,而且另外一只不可能受伤,所以逃跑也十分方便。
张大山知道他怎么想,脸上露出了一丝淫邪且诡异的笑容说道:二娃,别告诉我你不知道,如果两人做完那事或者正在做那事儿的时候是怎么个状况?一听张大山的话,再看看张大山那色迷迷的样子,陶潜顿时明白过来,嘿嘿的小声笑道:真有你的,这你都研究出来了。
说完就要笑出声,但张大山伸出手一下把陶潜的嘴给捂住了。
陶潜也尴尬的一笑,刚才差点笑出声,那样肯定会吓走那两只野鸡的。
张大山小声的说道:一会儿听我的,看我眼神行事。
对于山上那些事儿,陶潜自认为没有张大山专业,所以点点头,表示一切听从张大山的安排。
俩人一直悄悄的隐蔽在那里,看着两只野鸡逐渐开始了它们要做的正事。
只见那只雄野鸡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骑到那只雌野鸡的身上,最低不停的发出低沉的‘咯咯’声,明显已经开始行正事了。
这时张大山对着陶潜一点头,两人从两个方向慢慢的向野鸡包围过去。
任何动物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是警惕性最小的时候,野鸡也不例外,所以陶潜他们慢慢的靠过去它们竟然也没有发现。
张大山是从野鸡的后面靠过去的,陶潜是从侧面,只是陶潜有些疑惑这个张大山到底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抓这两只野鸡,如果用手,明显不可能。
不过陶潜的疑虑很快就解开了,只见张大山慢慢的从腰上那个布袋子里面掏出了一团绿色的东西,陶潜一下就认出了那是什么。
村里人以前上山打猎,猎得的野兔、野鸡、獐子这些都不怎么好携带,于是就在街上买了一些比较粗糙的编织网,那些被猎杀的猎物就装在网里挂到身上,今天张大山明显是有备而来,连网都带上了,而这时这个粗糙的编织网正好派上了用场。
只见张大山慢慢的把网理开,在缓慢的靠近中突然启动一下子向两只野鸡冲去,一下子把网撒开,陶潜也飞快的跨过去,抓着网的另外一边,把两只野鸡从树上一下子拽到了地上,然后飞快的和张大山一人一只从网里抓出来。
哈哈,成功了。
张大山笑道,这次不用再小声的说话了,现在大功告成,也用不着那么小心了。
两人用随身携带的绳子把两只野鸡的腿和翅膀给绑了起来,然后依旧放到那个网里边,由张大山挂到腰上。
两只野鸡也不是很重,加起来也不过十多斤,所以张大山挂在身上像是没有东西似的,轻松得很。
两人此时都异常的开心,陶潜也不得不佩服张大山在山上的经验丰富,未雨绸缪,把需要的东西都给带上了。
不过张大山那腰上的布袋子里似乎还装着些什么东西,陶潜也不心急,心想一会儿到达目的地休息的时候再慢慢的翻开看。
喜悦过后,两人继续赶路,现在离目的地那几棵野核桃树也不远了,依照张大山的判断,最多不会超过二十分钟两人就会赶到。
所以两人现在也不着急赶路了,慢慢的一边走一边在树林里搜索寻找着东西。
他们现在要找的是野生菌,当然是可以吃的那种,这也是陶潜的强项,以前经常跟着父亲和奶奶到树林里寻找野生菌。
今天捕获了两只野鸡,回去少不了又要大吃一顿,如果用来炖的话,那就一定少不了这种长在大树上的野生菌。
不过这野生菌在老树林里也不是罕见的物品,两人没多大一会儿就捡了好几朵比手掌还要大的,也用线把菌柄拴起来,这次陶潜拿来挂到了腰上,虽然不是很重,但让张大山挂的话张大山周身都挂满了东西,行动就不方便了。
山顶是十分空旷的,在离山顶远远的一截就已经没有树林了。
山顶是由一片空旷的平地和一面悬崖组成,而野核桃树就长在山顶的悬崖边上。
陶潜他们已经从树林中远远看见了山顶的那片平地,正在慢慢的向那边靠近,山顶猛烈的大风也不时的吹进树林,让人从树林的沉闷中慢慢的苏醒过来。
正当两人不断往上爬,想尽快到达山顶的时候,一团黑黑的,不知是什么东西向着他们滚了下来。
那东西好像是铁球一样,不断的往下滚,陶潜他们只好让开,那东西直到滚到他们下方撞到了一棵大树上才停了下来。
两人定睛一看,不禁吓了一大跳。
正文 第八章 黑蛇捕狼,两人在后 字数:4373PS:新书已改成A签,大家多多收藏,多多推荐,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今日三更九千多字,这可是新人很难达到的啊,我可是码两天才能码这么多字,看在新人异常努力的分上大家多收藏推荐一下吧!只见一团乌七八黑的东西,直径大约有近六七十里面的东西呈现在眼前,不是别的,正是一只大蛇好像卷住了什么东西。
这种蛇在这一带很常见,是随处可见的乌梢蛇,因为是黑色,所以这里的村民都把这种蛇称之为黑乌梢,不过近几年有很多人上山捕蛇,大多的蛇都逃到更深的老树林里去了。
仔细观察了一下这条黑乌梢,只见它卷着的身子不断的向里勒紧,虽然树林里十分阴暗,但隐隐还是看见蛇身的缝隙中透露出了一丝丝棕色的毛,而且似乎不断的向外留着血。
蛇身最粗的部位几乎有张大山手臂那么粗,这么大的乌梢蛇在这一带已经很少见了,自从兴起了那股捕蛇风,能见到大蛇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今天见到这么大的蛇,令陶潜和张大山都不禁露出了讶异的目光。
黑乌梢在不断的收缩蠕动,但似乎也很吃力,陶潜他们完全看不见里面包裹的是什么东西,只知道不是一般的老鼠,因为再大的老鼠如果被这么大的蛇咬住肯定立马毙命,用不着大蛇这么费力的将它勒死。
突然,在黑乌梢包裹着的里面发出了一声就像是人打喷嚏一样的声音,这让久居山上的张大山一下就听出了这只乌梢大蛇正在捕捉的是一只什么动物。
从声音,张大山已经判断出了这是一只黄鼠狼,黄鼠狼平时极少发出叫声,它们是根据身体腺体的气味来联络的,当被逼急的时候,会发出类似打喷嚏的咔咔声,声音比较尖利。
黄鼠狼,书面上称为黄鼬,周身棕黄或者橙黄,不过黄鼠狼在大家心里面的印象都不是很好≮大家心里,黄鼠狼是家鸡的天敌,俗语说的‘黄鼠狼给鸡拜年’就充分体现了它的恶名。
不过在学中医的时候,陶潜阅读了关于黄鼬的一些东西,这种思想也得到了改变。
说黄鼠狼爱吃鸡其实是冤枉它了,其实黄鼠狼的主食是鼠类,有人研究表明一只黄鼠狼一年能消灭三四百只鼠类,之所以人们爱在自己鸡笼附近看见它,大半是因为它在追捕老鼠而闯入了人的生活区。
不过在十分饥饿的情况下,黄鼠狼也是会捕杀家养的一些小鸡的。
黄鼠狼有药用价值,可以治淋病,而且还有杀虫疗疮、温肾缩尿,治疥疮、疮溃不愈合、尿频等功效,这些在陶潜的医书中都有提到。
不过这只黄鼠狼很不幸,碰到了这么大一条乌梢蛇,如果是小蛇的话说不定是黄鼠狼捕它,因为黄鼠狼不仅能捕鼠,还能捕蛇,不过这只蛇这么大,就算换成是以捕蛇为生的鹰隼来都不一定搞的定。
如果在平时碰到这样一条大蛇,张大山会选择立马回避,不会去招惹它♀么大一条蛇,被它缠上可是要命的事,连张大山这么大块头都不敢轻易尝试和这么大的蛇PK,如果只缠到手臂或者双腿还好些,可如果缠住腰部或者颈部,那可就要命了。
众所周知,腰部和颈部都是人体最薄弱的部位,腰腹里包含了大量人体脏器,而周围少有骨头保护,如果被蛇缠住腰部,说不定就弄个内脏大出血之类的。
如果被缠住颈部,那就更惨了,颈部有给脑部供氧的各大血管不说,更是空气进入体内的必经之路,一旦被缠住,就只有窒息而死的下场。
但是今天他们正好碰到这只蛇在费力的与黄鼠狼搏斗,虽说黄鼠狼被包裹在了蛇的里边,但张大山知道,这只蛇肯定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这只黄鼠狼抓住。
黄鼠狼异常狡猾,而且非常灵活,就算被咬住,只要不是一口毙命的位置,大蛇很难将它包裹起来,而现在明显黄鼠狼还没有毙命,还在叫,所以张大山猜想这只黑乌梢一定费了不少的力气才捕获到了这只黄鼠狼,而且黑乌梢是从上面滚下来的,可见搏斗的激烈程度。
不过现在,这场厮杀好像已经进入了尾声,大蛇身体包裹着的抖动渐渐消失了,里面也再没有传来叫声♀时只见黑乌梢慢慢的松开了紧缠着的身体,里面露出了黄鼠狼的身子♀只黄鼠狼也有五六十厘米长,但刚才被大蛇包裹,已经被压缩成了一小团,现在多扒头这些都已经被压碎了。
黑乌梢是咬住的黄鼠狼的腹部,这样确实不足以毙命,但现在黄鼠狼已经没有了一丝生气,嘴里似乎还慢慢的往外溢着血液。
刚才大蛇滚下来使劲缠绕黄鼠狼的时候,陶潜他们就找了一个荆棘草丛躲了起来,仔细的观察着这一幕,虽然平时不敢单独捕捉这么大只的蛇,但今天他们是两个人,而且还有许多工具,特别是弯刀,如果实在抓不住,直接一弯刀把蛇给劈了。
况且黑乌梢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捕获黄鼠狼,现在正是它的疲乏期,它更是张开了大大的嘴巴,试图吞下这只刚捕获的战利品。
张大山当然不会让他如愿,因为他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想蛇和黄鼠狼都要。
二娃,我去对付黑乌梢,你先去把黄鼠狼捡过来。
张大山安排道。
陶潜点了点头,兵分两路,像刚才捕获野鸡一样慢慢的靠了过去,不过这次是明目张胆而不是偷偷摸摸了。
张大山把身上的东西放到地上,只把弯刀别在身上,以防不时之需,向着黑乌梢慢慢的走了过去。
那只黑乌梢也发现了张大山的靠近,慢慢的转过身子,身子在地上一弯一弯的游动,不过都在刚捕捉的黄鼠狼周围,它不知道这个庞然大物是来对付自己还是抢夺自己的战利品的,所以它也不愿放弃刚捕获的黄鼠狼,只是大大的蛇头对着张大山,嘴里不停的吐着信子,发出‘滋滋’的声音,单凭这声音的大小就知道这条蛇的不一般,那‘滋滋’声比起一般的蛇浑厚深远多了,张大山猜测,这条蛇最起码活了十多年了。
张大山也对着蛇左右走动,双手试探性的伸出不断的吸引蛇的注意力,大蛇也跟着张大山左右晃动着,不过吐信子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张大山的挑衅已经让它怒不可解,它已经准备好发动攻击了。
可就在黑乌梢注意力完全被张大山吸引的同时,陶潜一下子从后面冲出来把黄鼠狼抓起就跑。
大蛇先是一愣,没反应过来,但陶潜跑开的那一刻,大蛇便以飞快的速度转身,向着陶潜追去,它没想到竟然有人来抢夺自己费力得到的战利品,顿时发怒的追去。
但这刚好是张大山设计好的计谋,就在大蛇转身的那一刻,张大山往前一扑,那双强有力的大手一下抓住了黑乌梢的七寸。
众所周知,蛇打七寸,七寸乃是蛇最薄弱的地方,蛇的七寸,是蛇的心脏所在,一受到致命伤,便会必死无疑,任何捕蛇的动物或者人,在捕蛇之时首先会选择抓住或者攻击蛇的七寸。
一被抓住,大蛇便吃痛的猛烈甩动起来,这时张大山已经站立起来了,只见他双手抓着大蛇不断的甩动,想用剧烈的晃动让大蛇出于昏迷的状态,但这条蛇太大了,加上大蛇也在不断的摆动,试图缠到张大山的身上来,张大山这么大的力气,竟然硬是没把大蛇给抖晕。
张大山也有些郁闷,不过大蛇带给他的惊讶更多,张大山心里衡量了一下,这条蛇起码有二十多斤,长度也有五六米,这么大条的蛇已经可以称之为蟒了∨大山使劲的抖动,仍然不能使大蛇盐,反而让大蛇抓住机会一下子缠到了身上。
五六米长的蛇,一旦缠到身上,那可是相当危险的,这么大的蛇,少说也有上百斤的力量,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不过幸好张大山身强力壮,长得更是五大三粗的,大蛇缠到身上对他也构不成多大的威胁。
但如果这样下去,迟早会被大蛇缠到颈部上来。
现在大蛇只是缠到了张大山的腰部,只见大蛇不断的勒紧,不过张大山腹部微鼓,那有着轮廓的肌肉已经把衣服撑了起来,不过也显得有些吃力。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张大山必定会力竭,大蛇毕竟是久经沙场,知道怎么对付敌人,怎么恢复和节省体力。
但张大山现在双手使劲的钳住乌梢大蛇的七寸,势要让大蛇吃痛或者力竭,但他还是低估了这条大蛇,大约相持了两三分钟,大蛇越勒越紧,而张大山却变得吃力起来。
但是现在张大山双手正钳住大蛇的七寸,不能伸手拿别再腰上的弯刀,而且现在弯刀也被大蛇缠到了身上,当张大山也一阵吃痛,不过幸好弯刀的刀锋不是向着自己。
这时两个人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陶潜把黄鼠狼放到绑好的两只野鸡旁边,然后就走了过来,本来想用弯刀去把大蛇给劈了,但大蛇已经完全缠着张大山了,不敢下手,怕伤到张大山。
但毕竟是两个人,陶潜一上前,同样双手钳住黑乌梢的七寸,现在是两个人同时钳住,大蛇吃痛而且呼吸困难,力道也渐渐的小了下去,站大山赶忙发力,慢慢从大蛇的缠绕中脱离了出来,一只手应付着大蛇,另一只手伸向腰间拔出弯刀,刀起头落,大蛇的头就被齐齐的砍掉,砍掉的地方不断的冒着血。
张大山张口便对着冒血的地方吸起来,吸够了递给陶潜说道:来几口,对身子又好处。
陶潜是学医的,当然知道蛇血的功效,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驱虫解毒,也没太多的犹豫,抓住蛇颈就喝起来,顿时一股温热而咸咸的液体就涌进嘴里,不断吞咽着,陶潜顿时感觉全身发热起来,心想着蛇血果然是好东西。
等陶潜也喝够了,张大山再把大蛇拿过来,放到地上,在蛇七寸下面两三个手掌距离处把蛇的肚子给破开了,准确的从里面掏出一颗乒乓球大小的紫色东西。
张大山递给陶潜说道:还热的,吞下去。
陶潜拒绝道:你吃吧,你费了那么大力气才弄到的。
张大山笑道:我吃的多了,少吃一颗也无所谓,你在城里呆了这么多年,吃一点,对身子有好处。
陶潜也不再拒绝,接过来放到嘴里,一口咽下。
本来蛇胆应该用酒吞服的,但山里哪来的酒,只有就这样吞下去,更下不能咬破了吞,那样满嘴的胆汁,又苦又涩,更加难以下咽。
蛇胆具有祛风除湿清凉明目、解毒去痱的功效;可调补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延缓机体衰老;更有治疗皮肤热毒、口眼生疮、肺热咳嗽、胃热疼痛、肝热目赤、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痔疮。
可以说蛇胆是一种极品的东西,今天陶潜竟然吃了这么大一颗,简直是运气太好了。
把蛇胆取出来后,张大山就把乌梢蛇放到了地上,但蛇的尾巴还在不停的一摆一摆的,都说‘死蛇活尾巴’,说的就是现在这样。
等黑乌梢的血流的差不多了,他们才收拾好东西,张大山把乌梢蛇缠在脖子上,往山顶走去。
正文 第九章 野核桃,水渣子 字数:2421一来到山顶的平地之上,陶潜和张大山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虽然距离那片老树林没有多远,但是离开老树林之后相当于是笔直的爬上来的,所以他们现在站的地方比那些老树林中一二十米的大树还高,一眼就可以看见山下。
虽然这是一匹荒山,但从上往下看还是不得不赞叹这座山的庞大,美丽。
从离得最近的老树林往下看,渐渐的就是新栽的小树林,虽然不是很密集,但还是看不清树林中的东西,接着往下看,过了半山腰就是那一片片的荒地,有的地方草过人膝,有的地方更是漫过要不或者能把整个人都埋在荒草里边。
陶潜心里在想,怎么样才能把这些杂草给清除干净,那样才能种植自己想要种植的东西。
在那浅浅的荒草中,时不时的看见几只野兔穿过,像箭矢一般,十分迅速,但有的时候野兔却是停下来进食,不过都找的比较隐蔽的地方,隔了这么远,让陶潜他们看不真切。
在转过头往山的另一面望去,许久没来这里的陶潜不禁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山的前一面平缓绵延,而这一面却是异常陡峭,天险绝地谈不上,但如果想从这一面下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山势很陡,大概已经超过六七十度了,在这面的半山腰的右方,还是一个绝壁山崖,笔直的下去,崖上长满苇杆,被风一吹,随风摆动。
山下是一条巨大的河流,是传说红军曾经解放四川时横渡的天险之地‘大渡河’,河水汹涌澎湃,而且水流十分湍急,基本上没有人敢独身游过去。
看着这一副副壮丽的景观,陶潜不禁想起了小时候,那是父亲把自己弄来骑在他的脖子上,到山上砍些柴禾竹子,自己在父亲的头上唱着山歌,看着风景,十分的高兴,回想起这一幕幕,陶潜不禁感叹: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陶潜他们要采摘的野核桃就在山顶下去不远处,虽然陡峭,但也难不倒这些从小在山里长大的孩子,两人把身上的东西放到山顶的一个大石头上,然后抓着荒草向那几棵核桃树爬去。
很快两人就到了那几棵树那,两人也没有耽搁,小心的爬到树上,贪心的往袋子里装着这小小的,黑乎乎的东西。
野核桃因为没有人来采摘,外边那层绿色的皮已经裂开退去,只剩下光溜溜的桃核在哪里。
不过这却是省了陶潜他们不少麻烦,因为不用再把核桃从那绿皮当中剥出来了。
经过两人的不断努力,一根三十斤规格的装大米的编织袋被装的满满的,粗略估计了一下,这一袋子不下于三四百颗。
不过想到这三四百颗虽然多,但是却不是那么容易吃得到口的,心里有些不甘心。
野核桃不仅香,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脂肪也有很多,不过蛋白质和糖类却比较少,但《本草纲目》上记载,野核桃有着壮阳的功效。
陶潜和张大山回到山顶平地上,陶潜根据自己中医书上学的东西,给张大山介绍到∨大山一听有壮阳的功效,立马拿出几颗用山顶的石头往上面砸,可是破的不是核桃,而是他手中的石头。
还是回家用铁锤砸吧。
陶潜说道,有些邪邪的对着张大山,接着说道:大炮啊,你这个身体应该不需要再补了吧?张大山嘿嘿一笑,说道:没有最强,只有更强嘛。
说着两人都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待休息够了,两人也想着下山了,现在是烈日当空,虽然山顶上山风吹着没有感觉到太热,但两人也想着快点回去,今天收获这么丰富,两人可想着回去享受大餐呢。
把东西收拾完毕,两人站了起来,看了看山下的滚滚河流,一片片的荒地,那天险的绝壁悬崖,陶潜深吸了一口气,有悠远的吐了出去。
忽然,陶潜眼前一亮,对着张大山说道:看,那边那丛水楂子长的好好,红红的,我可是很久没吃过了。
说完手指着那陡峭山崖上的一片红红的东西说道。
张大山顺着陶潜指着的方向看去,点了点头道:确实长得很不错。
我去摘一点尝尝,也有好多年没有吃过了。
陶潜说着把刚收拾好的东西放下,顺着山坡向山崖旁边慢慢爬去。
水楂子,学名火棘,是比山楂小些的红红的果实,吃起来酸酸甜甜的,有些面口(淀粉的感觉),常长在崖上或者比较陡峭的坡上,但现在很多自然公园也有人工种植的。
陶潜还记得小时候,骑在爸爸的头上,手里拿着一把水楂子边说话边吃着,那种感觉真的是十分的惬意,现在看见了,肯定不会放过品尝的机会。
你小心点啊,那边有些陡峭。
张大山看着陶潜往那边去了,嘱咐道。
知道了,我们以前不是还从那山崖下去过吗?这点小坡还算不得什么。
陶潜头也不回的说道,显然没把这点陡坡放在眼里。
事实也正是这样,陶潜只是一会儿时间,都撇断了一大拨(一大个枝丫)回来,上面的水楂子很是密集,陶潜一边走一边在品尝着,眼睛微微的眯起,像极了一个孩子。
张大山看见,忍不住开玩笑道:二娃,要不要再骑在我的肩膀上啊?陶潜瞪了张大山一眼,说道:去你的,不过你让我骑着,我也不介意,咦,你别跑呀。
哈哈哈。
两人都笑着,陶潜感觉到了小时候那种感觉,那种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生活。
微微的叹了口气,心中想到:能一直过这种生活就好了。
不过接着眼睛一亮,想到:如果自己的计划成功,自己不是可以天天过着这样逍遥自在的生活吗?逐渐的,陶潜眼神变得坚定了,这才是他想要过的生活啊,虽然有的时候有些辛苦,但是却是那么的逍遥自在,种种田,打打猎,何其的舒坦。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看着太阳有些西斜了,也开始下山了。
正文 第十章 烧蛇肉味浓,朋友情谊重 字数:4128PS:说两句吧,书已经第十章了,其实收藏还行,先谢谢大家了。
新人,每天保持两更确实不容易,特别是白天还要去医院实习,晚上回来已经累的不行了,不过看着每天以50为单位的收藏增长速度,也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我一定更加努力的写好书,现在推荐还很少,大家多投点吧!在这里谢谢了!两人一路上也比较顺利,这边山路平缓,加上又有刚才上山的经验,很快就下到了山脚,回到了家里,只是在下山时不时的碰见几只窜出的野兔,不过两人已经没有那精力去理会了,今天收获这么丰富,费不着花那么大力气去抓捕行动如箭矢般迅速的野兔♀样张大山今天背的火药枪就没有派上用场,不过起了防身作用罢了。
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五点了,回来的时候两人比较轻松,所以走的也慢了些,加上陶潜刻意的在思考怎么才能把这荒山利用起来,怎么样才能把这么多的杂草除去,所以回家花了上山时将近两倍的时间。
刚到村里时,乡亲们看见张大山扛着个这么大的乌梢蛇,眼睛都盯直了,嘴里也不经意的发着感叹:我的妈呀,这么大的蛇,我可是几年没见过了。
两人回家后把东西放在一边,先洗了个冷水澡,休息了半个小时才开始筹划着今晚的野味大餐。
两人共同决定,两只野鸡先不忙宰杀,等过几日再说,现在手里还有这么大一条蛇,还有黄鼠狼,已经够很多人吃了。
找了个用竹子编的比较结实而且缝隙比较小的笼子把两只野鸡装了起了,两人开始打理起了那条硕大的乌梢蛇,这么大条的蛇,肉当然也不少,两人想想今晚能吃到烧蛇肉,脸上都不自觉的带着淡淡的微笑。
张大山是山里的老手,对于各种野味的吃法也颇有研究,这乌梢蛇要像鱼一样烧着吃才够味,以前也吃了不少,不过每次都是一两斤的小蛇,吃着不过瘾,而且还是一群人围着吃,今天这么大一条,可以放开肚子吃个够了。
只见张大山找了个木板,把蛇头方向钉在了木板上,不过这几米长的蛇,还有很长的部分已经超出了木板,不过只要达到效果便可以了。
张大山先把蛇的肚子破开,取出内脏扔掉,蛇的内脏一般是不会吃的,不过有的有有特殊嗜好的人也会留下来做些蛇杂吃。
破开的地方要整齐,不然影响之后的剥蛇皮♀么大的蛇,蛇皮也坚韧厚实,加工处理了拿到市场上至少也能买个几十百把块钱,所以张大山在剥蛇皮的时候也比较小心,怕一不注意弄破了,就不值那么多钱了。
从蛇头砍掉的地方慢慢的把皮和肉分开,这开始的工作要做好,不然以后就可能会出问题。
拨开后张大山再仔细的看了一下,然后对着陶潜说道:行了,没问题。
陶潜便走上前来,两人一人一侧,拉着剥开的蛇皮往下刮开,只听见‘嘶嘶’的声音,两人不到两分钟便让这条大蛇皮肉分离了。
两人把蛇去掉尾部,切成一节一节,往盆子里一放,足足有满满的一木盆,这条蛇可是有二十多斤啊,换成猪肉那可是很大一块了,虽然蛇肉比较紧致,但也放了满满的一盆。
把蛇肉冲洗干净,交给厨房里的奶奶,两人便开始打理起另外一个野味,那只被蛇捕获但还没来得及吃的黄鼠狼。
其实打理黄鼠狼也比较简单,就像是杀兔子一样,开膛破肚,剥皮就差不多了。
不过这只黄鼠狼明显是内脏破裂大出血,而且骨头断裂导致的死亡,在陶潜他们破开肚子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肚子里全是凝固的血块,周身的骨头随处可摸到断裂的地方。
今天蛇肉这么多,这只黄鼠狼两人也不打算吃了,抹了点盐在上面,两人把剥好皮的黄鼠狼放到灶头上挂起来,灶头上有烟熏着,也不怕变臭**掉,过年的腊肉也是这么给熏出来的。
蛇肉要人多吃着才香,今天这么多蛇肉,也不怕人多,两人打算多找几个人来一起吃,那样才尽兴。
刚想着要去找人,只见一个和陶潜他们年龄差不多大的青年,手里拿着一瓶不知什么牌子的酒便走了过来。
陶潜他们一看,顿时喜出望外,因为这人也是他们小时候的死党之一,人称鱼娃子的吴松。
吴松这人精通水性,青冈山后面的大渡河河水湍急,一般人更是不敢下水,可就是这个吴松,硬是从这么湍急的河水中游了过去,像是一条鱼一样,所以得了个鱼娃子的称号,更有人拿水浒中混江龙的名号给他盖在身上。
看来鱼娃子回来的还真是时候,要不打电话把妖哥和胖子一起喊来,大家顺便聚一聚。
张大山说道。
妖哥和胖子分别叫胡进和朱德福,胡进因为性格比较女性化,平时行事不男不女的,所以大家给了个外号叫妖哥,而朱德福因为长得十分的肥胖,加上后来随家人到镇上开了个养猪场所以大家一向叫他胖子或者死猪。
好呀,大炮,你是老大,你负责联系。
陶潜说道,然后转头对着吴松说道:鱼娃子,你丫的怎么也跑回来了?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找不到工作呀?去你的,我们工作是分配好的,只是我嫌工资太少,没前途,上了两个月班就辞职不干了,不过外面确实不好找工作,所以回来看看,没想到刚一到家就听到我爸说看见你们弄了一条黑莽子回来,我想今天有口福了,就把家里放了几年的老酒给拿来了。
陶潜哈哈笑道:你娃运气好,这条黑乌梢可是我和大炮冒着生命危险捕到的啊,没想到让你娃给碰上了。
两人说着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张大山打电话回来了。
他说道:他们一会儿就过来,胖子开他那个三轮来。
朱德福家里是养猪的,平时也杀猪卖肉,在自己没有猪的时候就开着三轮到处收别家的猪来卖,赚取其中的差价,现在几个人中就朱德福养猪发了。
而胡进,因为家里的关系去年当上了镇上种子站站长的职务,虽说不像什么税务局那么有搞头,但近年因为退耕还林,也还是小小的发了一笔。
所以每次回来基本上都是他们俩请客吃饭,今天轮到陶潜和张大山请客,两人肯定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陶潜看着只有蛇肉一样菜,觉得这菜似乎少了些,和张大山商量了一下,两人把那只刚挂上去的黄鼠狼也弄下来给炖了,又到院子里弄了些绿色的蔬菜,把昨天奶奶没有弄完的折耳根给凉拌好♀样一桌子的绿色野味大餐就弄好了。
大约过了四十多分钟,陶潜他们远远的就看见胡进和朱德福两人往这边走来,只是看着一胖一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等到两人走进了,张大山开玩笑道:死猪,你怎么又宽了一圈啊?你的车放在哪里了?陶潜也对着胡进说道:妖哥,皮肤又变白了,用了什么化妆品啊?说着陶潜,张大山和吴松三人都哈哈笑了起来,而朱德福和胡进也不生气,他们从来都是这样开着玩笑过来的。
朱德福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递给陶潜说道:弄了点凉拌菜和一只甜皮鸭,一起切了吃。
车子放到上边公路旁林大叔家里了,路边上,比较方便。
胡进也递过来一个盒子,上面写着几个金色的大字‘五粮液’。
陶潜一并接过,对着胡进举着五粮液说道:妖哥,别告诉我是你自己买的啊!胡进笑道:我才不会花钱买这么贵的酒呢,是别人为了退耕还林的粮食分配问题来找我时送的。
大家都笑道:理解,理解!现在就算是小官,那也得贪,不贪反而不好,别人在背后说你清高,更加有那些其他贪官在背后捅你,只是不要昧着良心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就行。
胡进是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的,品行端正,心地善良,他们相信胡进不会做那些损害大家利益的事情,所以这些东西大家也就是说说罢了,没有放到心上。
这时陶潜的大伯和张大山的父亲他们都来了,陶潜他们五个,陶潜大伯大娘,张大山的爸妈,再加上陶潜奶奶,一起加起来有十个人,把陶潜祖屋那张老式的八仙桌给围了起来,都在等着美味上演。
潜儿,快来吧蛇肉端上去。
奶奶在厨房里喊着。
陶潜立马就跑了进去。
只见奶奶是用了一个大盆子装的烧蛇肉,因为烧了一些其他东西在里边,所以盆子装了一盆,锅里还有一大半,而另外一口大锅里还炖着黄鼠狼的肉。
阵阵香味传来,外面的一桌人都忍不住开始吞口水了,张大山催促道:二娃,你倒是快点呀,我喉咙里都伸出手来了。
陶潜笑着把那一大盆蛇肉给端了出来,放到了桌子中央,只见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拿着筷子去夹了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一块。
陶潜接着把朱德福拿来的凉菜和切好的鸭子端了上来,不过大家都忙着打发蛇肉,其余的东西看都没看一眼。
这时候黄鼠狼已经炖熟了,陶潜也是用一个大斗碗盛了一大碗端来,只见里面除了有一大块一大块的黄鼠狼肉之外还有绿色的青笋和在山上捡的野生菌,刚一端上来就吸引住了大家的眼球,有的也放下蛇肉开始向这个碗进攻了。
什么都弄好了,陶潜才和奶奶做到桌上,因为黄鼠狼肉是炖的,十分柔软,陶潜奶奶也吃了不少,至于蛇肉,因为骨头太多,奶奶没吃几块,不过朱德福拿来的甜皮鸭的两个鸭腿,陶潜全部夹给了自己的奶奶。
一群人奋斗了很晚都没有把那一大锅蛇肉和黄鼠狼肉给解决完,到最后就只剩下陶潜他们五个死党在那里喝酒吹牛了。
我说妖哥,你那瓶五粮液是真的假的啊?我怎么感觉没鱼娃子那瓶酒好喝呢。
张大山带着醉意说道。
吴松也说道:那是当然,酒是陈的香,他那当然比不上我这放了几年的陈年老酒呀。
胡进也说道:我怎么感觉五粮液好喝些呀。
去你的吧。
大家异口同声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