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州大学九月初就要求新生报到,经过半个多月军训,又赶上了十一黄金周,上个星期才正式开始上课。
惟大附近有七八条公交车线路,交通极为便利。
暖日在校门口下了车,打着雨伞慢慢在校园里走着。
她不喜欢雨天,却爱看雨景,惟大占地面积三千余亩,校区内本就有很多美丽景色,今天看起来更是添了一分朦胧。
刚开学时忙着军训,每天体力消耗很大,也没精力闲逛。
难得今天心情不错,暖日便也不再在乎雨水会浸湿鞋子,慢悠悠往寝室走去。
暖日!右边传来一声轻喊,熟悉声音让暖日止住脚步,笑眯眯看着拎着暖壶向她奔来谭雪。
高考录取结果真很出乎暖日意料。
她一直以为会和何倩再做四年同学,可最后考上惟大却是谭雪。
何倩考试时发挥失常,最后被工业大学录取。
虽说也是一批本科,但何倩与何妈妈却很失望。
所幸她选择专业还算可以,计算机目前还没有普及,这几年多媒体这个专业也是热门,毕业时找工作应该不会太难。
至于余晶,那个单纯朴实小女生,出了考场便抱着暖日大哭。
其实余晶成绩并不差,如果单论文科,怕是暖日和谭雪谁都比不上。
可她却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偏科。
这个女生仿佛天生没有数学思维,看到公式就眼晕,同样题型,换了考法便不会。
一道题目,哪怕做过十遍,第十一遍如果换了数字还有可能做错。
果然,成绩公布后,余晶数学在一百五十分满分情况下,只得了四十五分。
总成绩被这门学科拉下来一大截儿,最后只上了一个极为普通二本。
但是在暖日看来,余晶已经很强大了,仅仅用文科成绩就往上背了那么多分数,可以算是奇葩了。
高中同学之中,最令人意外,就是严虹了。
平时成绩只是中上等她,居然在高考中一鸣惊人,以一中第一名成绩考入北大。
我早就说过她心眼多,你还不信。
谭雪撇撇嘴,不屑说道:我初中就和她一个班,那时候她一到上课时就睡觉,装作没听课样子,其实都在偷着学。
平时问她题目也含含糊糊说不会,可每次期末考试都是班级第一。
要是有同学问她学习方法,也扭扭捏捏说自己都不复习,只不过运气好。
哼,她运气还真好,好到次次考第一!暖日不在意笑笑,无论如何,她有今天成绩也是付出努力。
更何况,她怎么学习,谁也管不了。
谭雪瞪大眼睛,气愤说道:我说不是她学习方式,而是她人品!说话遮遮掩掩就罢了,就连交朋友也耍心眼。
你看看和她好这些人,哪个不是对她有用处?包括你在内!我对她有什么用啊?暖日摇摇头,她知道严虹这个女孩子很有心计,只不过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针对过她,所以她也不在乎,这个世界,哪有真正单纯人,就算是亲人,在感情之外,也会存在利用,何况只是同学?她现在对你好,不代表以后不会利用你。
你学习好,考大学没问题,将来若是找到好工作,她可不就用上了?谭雪立刻接话,你看她接触那些人,不是学习好有前途,就是家里条件优越。
初一上学期时她对我并不热情,结果有一天放学她看到我爸开车来接我,第二天便跟我当时好朋友套话,问我家庭情况。
之后就往我身边近乎,想要跟我交朋友,我才不上她当呢,我最讨厌这样人了。
暖日听了谭雪话,思考了一会儿才认真说道:谭雪,我们现在年纪还小,遇到人和事都很少,所以才会把小小一件事无限扩大。
或许严虹这种行为不值得提倡,也会伤害到真正喜爱她人,可我们不能仅凭这点就否定她这个人。
谭雪摇摇头,友情应该是纯洁真挚,应该是双方对等,付出人理应得到相等回报。
可她呢?……你有对她付出么?她配做我朋友么?谭雪讽刺道,我只是可怜和她好人,尤其是余晶。
……其实,付出多,不一定能得到同等回报,但我们付出多少,对方一定可以感觉到。
暖日顿了顿,又说,而且,朋友是分很多种,有生死之交,有同甘共苦,有无话不谈,自然也有互相利用。
……这样多没意思……可社会上像严虹这样人很多呀,我们总不能见一个抨击一个吧?暖日微微一笑:其实你以为余晶没有感觉么?只不过,我们都认为,就算这样友情不够纯洁,可也没到决裂地步……她希望交一个对自己有用处朋友,我们也可以抱着这种目和她交往啊。
她利用我们,我们又何尝不是在利用她?……我以前就听人说过,大学其实就是个小社会。
谭雪,高中时我们只顾学习,就算算因为学习有些小心思,也都是无伤大雅,可现在就不一样了,我们需要学习更多…………或许吧,我现在就觉得同寝那些人都不简单……谭雪抿抿嘴低声说道。
暖日眼睛闪了闪,终究还是没说话。
谭雪性格太过固执,容易钻牛角尖,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与人相处,她都需要增加一些经历,寝室室友之间小矛盾,刚好可以作为锻炼。
对了,你怎么拎着暖壶到处跑啊?我爸妈出旅游去了,我这周就没回家。
刚才去图书馆上自习了,把暖壶拎着顺便打水。
谭雪甩甩头,将脸上抑郁之色掩去,笑眯眯说道:我还以为你中午就能回来呢,给你送了四个苹果,放你桌子上了,记得吃啊。
怎么给我这么多?谭雪和暖日虽然同校同专业,却不同班。
虽说有时也一块儿在大教室上课,可寝室却不在一起。
一个在三楼东侧,一个在三楼西侧,遥遥相望。
你吃吧,吃完了我那还有呢,昨天西区那家水果店有优惠,我买了五斤呢。
你怎么又跑到西区去了?暖日惊讶问道。
惟大校区很大,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部分。
中部为教学区和行政区,生活区都是围绕教学区而建。
西区为研究生楼,北区为理工科学生宿舍,他们文科则大多住在南区和东区。
我寝室一女生说西区食堂肉段烧茄子做特好吃,我昨天特意去尝了尝,果然不错。
谭雪舔舔嘴唇,做出一副馋相,晚上我带你去吃啊?好啊!两人说说笑笑就进了寝室楼,暖日和同寝几个女生打过招呼后目光不经意扫过自己课桌,微微一愣。
刚才谭雪不是说送来四个苹果么,怎么就剩两个了?同寝卫秋雪趁其他几个人不注意时趴在暖日耳边说了一句:刚才敏姐拿走两个。
暖日寝室所在南区是旧生活区,每个寝室六个人。
按照大学寝室一般惯例,头一天晚上她们寝室也按年龄分了大小,做了排名。
暖日虽然提前一年入学,可在这个寝室却不是最小,还有个从云南考来杨莉莉,今年只有十七岁,比暖日还要小大半年。
寝室老大来自偏远农村,为人朴实忠厚,是宿舍寝室长。
而蒋敏和卫秋雪分别排行第二和第三,来自湖南和宁夏。
老四叶想和暖日都是本地人,家里也都在宁安区,平时周末都是结伴儿回家。
虽说相识时间不长,可几个人却很合得来,当然,蒋敏除外。
蒋敏容貌一般,却身材高挑,爱说爱笑,刚刚相识时,大家还都挺喜欢她这种爽朗性子。
可后来却渐渐发现,她似乎有些太爽朗了……寝室东西,不管是谁买,只要被她看见,准要顺手拎走一些,也不在乎别人是否看见,物主是否同意;她自己就有两个暖壶,却总是不爱下楼打水,能借就借。
你若是不给她吃,她会很无辜问:为什么啊?我有些饿了,先借你吃吃,以后还你不就行了?只不过,相处这些日子却一直都是有借无还。
你若是不借她用,她更是有理:就借你半壶水用用能怎么呀?咱们学校打水又不花钱,何必这么小气。
应付这种人,真很麻烦。
她从不和你吵,每次见面都是笑嘻嘻,也不嫉妒别人比她富裕,也不生气别人对她冷漠。
就是雷打不动,我行我素!应付这种人,其实也简单。
只要收好自己东西,她绝不会去翻你柜子。
只要拉下脸来拒绝她不合理请求,她最多就是扭头问别人要,绝不会强求。
因此同寝一个多月,虽说大家都对蒋敏有些腻歪,可也没到厌恶争吵地步。
暖日认为,蒋敏不过就是她生命中过客,两人也只有四年缘分罢了,她品行如何,在不过多影响他人情况下,无需在意。
暖日叹口气,将剩下两个苹果洗了洗,削好皮切成小块儿放到盘子里,分给大家吃。
暖日,你什么时候去你奶奶家呀?蒋敏不请自来,笑眯眯在叶想桌上抽出一只牙签,串了一块苹果送进嘴里。
不一定,我不常去她家。
暖日顿了顿,若有所思看了蒋敏一眼。
呵呵,上次红烧肉真是太好吃了,你奶奶手艺真棒!蒋敏又串了一块苹果,才继续说道:我还想着你什么时候再带来一些呢,让咱们姐妹也解解馋。
对于蒋敏要求,暖日选择无视。
开学时暖日是和韩森一起被卫爸送到学校,只不过韩森住在北区。
军训结束后,卫奶奶好奇惟州大学究竟是什么样,为啥邻居一听她家孙女外孙在那读书都一脸羡慕,于是磨着卫如汇领她去瞧瞧,顺便看看两个孩子。
刚好卫华单位庆祝十一庆节,分了不少好东西,吃用都有。
卫奶奶抽出一条五花肉,做了整整一锅红烧肉,装了两个保温瓶,分别给爱吃这道菜孙女外孙子带去作为串门礼。
暖日也不小气,过后便和同寝几个同学一共吃了菜,哪里想到蒋敏居然惦记上了。
提到卫奶奶和卫如汇,就不得不说说他们心肝宝贝梁冰。
今年梁冰在全体卫家人期待下步入了中考考场。
卫如汇一心盼女成凤,可谁想女儿居然名落孙山,别说是重点,就连最差普高都没她份儿。
卫如汇失望归失望,可自己女儿自己心疼,孩子才十几岁,总不能就让她出去工作吧,就算她自己考不上,也得想办法让她有书读呀。
可梁冰分数实在太低,就算是托关系走门路,这个缺口也没人敢给她开。
无奈之下,卫如汇只能让女儿去读职业高中。
可这职业高中也是有好有坏,自己女儿考不上重点,那职高怎么也得挑个好吧。
选来选去,卫如汇夫妻还是觉得商务学校好。
校区面积大,环境也优美,新盖五层教学楼让人看着心里就喜欢,而且离家又近,坐上公交车还用不上十分钟,就算走路上学都不累。
最重要是,商务学校有个升学班。
这个升学班学生可以像一般高中生一样参加全高考。
卫如汇对于自家女儿要上职高事儿很不高兴,也不甘心梁冰学业就这么中断在高中,凭什么弟弟妹妹家孩子都能读大学,自己梁冰却不行?无论如何也要再拼一次,就算不为孩子将来,也要为自己能在娘家争上一口气!可谁都知道,天底下哪里有那么便宜事儿,既然是升学班,想必也不是想进就能进。
商务学校本身学费就贵,三年六千,若是就读升学班,还得往上加三千。
除了学费,那成绩也不能太差。
而梁冰这姑娘中考分数实在是惨不忍睹,人家便是有心开个后门儿还要担心这孩子跟不上进度。
卫如汇磨了卫华整整两天,终于让弟弟吐了口,同意帮着疏通,只是这学费是一分不能少。
卫如汇翻翻自己存折,熬了二十年好不容易才攒下这么一万块,就连动迁都没舍得拿出来,难不成如今要全给闺女花了?可怜巴巴看看卫奶奶,老太太从兜里掏出六百多块钱,说是自己所有退休金了。
这点钱哪够啊……于是又将希望寄托在卫如眉身上。
而卫如眉呢?十几年任劳任怨供养大姐一家,更是把外甥女当成自己亲闺女似地疼爱与投资。
自打小学三年级日本数学,一直到初中三年级英语化学,月月补课,月月掏钱。
可结果怎么样?啥也没考上!因此,对于外甥女学业,卫如眉算是彻底放弃了。
这孩子就那脑子,给她提供多好外在条件也没用!若是仅仅读个六千块职业高中,她不介意最后给梁冰出一笔钱,让她毕业了赶紧找工作上班,减轻家庭负担,可升学班?考大学?她是一点都不敢指望了!在她看来,那就是多糟蹋三千块钱!其实冰冰挺聪明,就是不爱动脑子!卫如汇委委屈屈劝道:你不能因为读职高就看不起那些孩子。
我都打听了,那升学班里有不少学生都是中考意外失利,都是好苗子。
读职高孩子确实也有出息,可那里面包括梁冰么?卫如眉心道。
她家钱也是辛辛苦苦挣,公婆留下遗产也是有数,虽说让他们宽裕不少,可也没到一生无忧地步。
因此,这钱不能让孩子拿去打水漂儿。
她喜爱梁冰,对这个外甥女一贯是出手大方,宠爱有加。
可不代表她可以恣意挥霍他们夫妻血汗钱,明明不爱学习,也学不好习,何必非要去读什么升学班?有那些钱她宁愿让梁冰去买吃买穿,起码大家伙儿看得见摸得着!冰冰还小,我们不能仅凭着一次考试就全部否定了她,对不对?发现卫如眉不搭话,卫如汇决定动之以情,你一向特爱冰冰,她跟你亲女儿也没什么区别了,如今孩子想读书,想考大学,我们做父母要给她机会呀……沉默良久,卫如眉才慢吞吞说道:……你有钱供孩子读九千升学班,我也不拦着!但别想从我手中拿走一分!卫如汇一滞,抬眼瞅瞅卫如眉脸色,也不敢再吭声。
后来,梁冰最终还是没有读成升学班。
而爱女如命卫如汇直到最后也没舍得从自己存款中拿钱供女儿读书,或许,连她自己也不相信闺女能考上大学。